智利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利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张勇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因此,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如果从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角度,智利政府处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关系的实践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一、智利经济改革的简要回顾

智利是拉美地区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的先驱,其经济改革迄今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4-1982年),智利经济改革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特点,军政府采纳当时在西方国家兴起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推行以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但这个阶段的改革成效并不好,表现为经济剧烈的起伏动荡;第二阶段(1983-1989年),改革依然是在军政府时期进行,但在政策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随着1990年文人政府取代军政府上台执政,智利经济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90年智利文人当政之后,先后由艾尔文总统(1990-1994年)和弗雷总统(1994-2000年)领导的两届文人政府都继续坚持经济改革的路线,并审时度势地进行必要的政策调整,加强了解决社会问题和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政策和措施,并利用智利重返国际舞台的机会,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尽管智利也未能避免债务危机和8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但是,智利经济于1984年率先恢复增长,1981-1989年智利经济累积增长27.5%,比同期整个拉美地区经济平均累积增长11.7%高出1.35倍。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发展状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智利成为拉美地区减少贫困效果最大的国家。1990到2000年,贫困率下降18%(从38.6%下降到20.6%),而赤贫率下降7%(从12.9%到5.7%)。2003年贫困率和赤贫率分别为18.8%和4.7%,这不仅使智利成为贫困率第二低的拉美国家(仅次于乌拉圭),而且意味着智利成为唯一一个使赤贫和贫困人口减半、成功实现千年发展目标(MDG)的拉美国家。

这个成绩毫无疑问主要归功于智利近年来显著的经济增长。从1990-2003年,实际人均GDP累积增长62%,相当于年增长3.8%,比整个拉美地区的增长率高出3个百分点。同时,这种GDP增长的成果以社会投资增长和执行扶贫计划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人民生活条件得到直接的改善。在智利,贫困家庭的生活状况好于其他国家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状况。根据2004年拉美经委会社会形势的报告,贫困家庭户主及其配偶所受教育的平均年数分别为7.7年和7.9年,均是该地区最高的。智利贫困家庭中6-15岁孩子受教育程度也处于最高水平,平均受教育3.8年。

英国经济学家情报部(EIU)的最新数据显示,2003-2006年在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减贫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智利贫困人口比例继续大幅下降。从2003年的18.7%下降到2006年的13.7%。其中赤贫人口从4.7%下降到3.2%。农村地区贫困下降最为明显,2006年农村贫困已经低于城市贫困。同期,智利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也开始好转,基尼系数从0.57下降到0.54。2006年,人口中20%最富有者收入是20%最贫穷者收入的13.1倍,而在2003年该比值为14.51倍。

三、关于智利模式的思考

在拉美,智利是公认的处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关系较好的国家。其直接原因是智利的社会政策发挥了作用,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智利政府适时、因势调整了经济发展模式。

(一)社会领域的改革始终走在前列

1、社会保障制度

70年代皮诺切特的军政府上台后,开始实行开放的自由市场经济政策,以私有化为基本特征的养老金改革方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80年11月,智利政府废除原现收现付制,引入了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划。

新制度自1981年5月起开始正式实施,它的基本特征为:(1)为每个雇员建立养老金个人账户,雇员10%(占工资)的缴费全部存人个人账户;(2)成立单一经营目标的养老金管理公司(AFPs,Pension Fund Managers),负责养老金账户管理;(3)雇员自由选择AFPs,退休时养老金给付由账户积累资产转化为年金或按计划领取;(4)成立养老基金监管局(SAFP),对AFPs进行市场监管,并由政府提供最低养老金担保。①尽管养老金改革还存在着参保覆盖面低、管理成本高、市场竞争不充分、政府财政负担加重等问题,但是在过去25年间,智利私营养老基金取得了高额的投资回报。历史上养老基金累计平均每年的投资回报率达到10%(剔除养老基金管理费用因素后的净回报率为9.3%左右),尽管期间收益率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但从总体结果上看回报率水平是非常高的。截至到2007年3月底,养老基金达到913.4亿美元,缴费人数达到780万。②

2、医疗体系改革

智利医疗保健体系的结构性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改革措施有:第一,建立国家医疗基金(FONASA),作为收集、管理和分配国家医疗资源的机构;第二,对国家医疗服务体系(SNSS)实施分权,即将其分为27个地区服务中心,使其覆盖面遍及全国,每一个服务中心通过1个由不同档次的医院、城镇、乡村诊所和医疗援助站点构成的体系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第三,对初级医疗保健实施分权;第四,1981年建立医疗保险机构(Isapres),私人资本开始进入医疗保险体系。这样,智利的医疗保健资金管理体系就形成了FONASA 与Isapres共存的双轨制局面。劳动者参与医疗保险,既可以选择递增的将每月收入的7%缴纳给FONASA,也可以缴纳给Isapres。前者的运行模式相当于国家补贴,后者的运行模式类似于商业医疗保险。

3、教育制度改革

智利的教育制度改革大致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20年代到60年代;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90年代末至今③。1996年5月弗雷总统宣布对智利中小学教育系统进行一次深刻的旨在提高质量的改革。改革的内容包括新增校舍、培训教师、扩大入学率,吸收更多的、尤其是穷人的孩子上学。政府计划在全国建立40所重点学校,来接纳那些家庭贫困但学习优秀的学生,改善贫困人口受教育的水平。根据拉美经委会2006年社会形势报告,智利经济自立人口受教育整体水平和结构在90年代以来逐渐得到改善,尤其在城市地区,接受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比例逐年上升。例如,在城市15岁及以上的经济自立人口中受教育年数为10-12年的比例从1990年的36.4%上升到2003年的44%。而同期在农村地区这一比例由15.2%上升到24.7%。

4、财政结构性盈余逐步向社会支出倾斜

智利文人政府当政以来逐步形成一种负责任的、可预期的财政政策。2000年政府开始实行结构性财政盈余占GDP1%的财政准则,次年便实现了这个目标。该政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致力于宏观经济的稳定,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第二,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一个稳定、平衡的融资,使其凭借有利的条件健康发展;第三,对社会政策的制度框架产生作用,并促进社会保障基础体制的完善。

2007年5月21日巴切莱特政府宣布从2008年开始结构性财政盈余占GDP的比重将从目前①郑秉文,房连泉:《智利养老金改革25周年:养老金投资与资本市场》,《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第6

期。

②智利养老基金交易协会,http://www.afp-ag.cl

③ Mauricio Olavarria-Gambi,“Poverty Reduciton In Chile:has economic growth been enough?”, Journal of Human Development, V ol. 4, No. 1,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