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社会心理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关系作为一个社会制度具有下面一下特点:
1. 它是自我中心的(ego-centric),这个“自我”可能是一个人, 也可能是一群人或者团体(如工厂)。
2. 它主要是一个动态(dynamic)的观念。这有两重意义:第一, 它不同于近亲关系(如父子、夫妇),它需要通过不断的交往来维 持它的存在(即保持其社会的经济的意义);第二,它的存在是为 着一些实际的目的。另外一种看法是如果我们把关系想象成一条线 路,那么这条线路便负荷着Morton Fried等所谓之“感情”。但感情 一词是错用了,应该是用金耀基1980年一文中所谓之“人情”一词。
第六章 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
1. 人际吸引与人际关系
2. 人际沟通
1
3. 舆论、谣言
当谈到人际交往,你会想到什么?
2
社会排斥、吸引和亲密
福建南平小学门口惨案:罪犯称社会冷漠造 成悲剧 只承担30%责任
暴力产生因素:暴躁的脾气加上社会排斥。 利里等人报告,在1995-2001年间发生的15起 校园枪击案中,有13起攻击者有过被别人排 斥、欺负或失恋的经历
市场定价:双方基于理性,进行得失衡量, 考虑成本与收益的比率。如商业关系
11
6.2.2 中国人对人际关系的研究
社会资本研究:人际关系作为社会资本的首要组成部 分
费孝通:差序格局 杨国枢:社会取向(集体取向)理论 黄光国:人情与面子
12
人际关系的中(东)西方含义
西方
东方
逻辑起点
自我(动力dynamics+独立 家庭、家族乃至亲缘关系(我,
——翟学伟 《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质: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
《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4期 15
黄光国:三种类型的人际关系
情感性关系:家人、亲密朋友之间的长久、稳定 的关系,满足个人的关爱、安全感、归属感等情 感需要。
工具性关系:陌生人之间短暂、不稳定的关系, 通常是人们达到其他目标的手段或工具。
混合性关系:一定程度的情感关系,在时间上具 有延续性,双方预期奖励有进一步的交往。在这 种关系中,人们通常遵循“人情法则”,如师生、 邻居、同事、同学等。
情感交流阶段:较深的情感卷入,谈论私人 问题
稳定交往阶段:更多分享生活空间、情感、 财物等
7
6.1.4 爱情——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
为什么会有爱情:性?柏拉图的解释?生理学? 爱情三角形理论
8
亲密
浪漫之爱
完美的爱
伴侣之爱
激情
昏庸之爱
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
承诺
9
6.2 人际关系的定义
广义: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 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 一切方面。
接近性:相互交往、曝光率 外表的吸引力:匹配现象、外表吸引力的刻板现
象 相似性与互补性:相似的态度导致喜欢 情感的相悦性: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5
6.1.2 人际关系的发展——交往动机
社会交换理论:
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之间所 有的活动都是交换,是一种准经济交易。交换 的东西可以是物质的,也可是“社会性”的,
individual)
不仅包括我自己,也包括自己
在家结构中地位的意识)
特性
获得性关系(achieved) 先赋性关系
本质 交往
可选择性和契约
关系远近和情感亲疏
私人领域/公众领域的分野 公私不分 (sphere)
内容
与身份分离
与身份形式统一
13
“中国人际关系的基本模式是人缘、人情和人伦 构成的三位一体,它们彼此包含并各有自身的功能。 一般来说,人情是核心,它表现了传统中国人以亲亲( 家)为基本的心理和行为样式。人伦正是这一基本模式 的制度化,它为这一样式提供一套原则和规范,使人 们在社会互动中遵守一定的秩序,而人缘是对这一模 式的设定,它将人与人的一切关系都限定在一种表示 最终的本原而无须进一步探究的总体框架中。” 由此,情为人际行为提供是什么,伦为人际行为提供 怎么做,缘为人际行为提供为什么,从而构成一个包 容价值、心理和规范的系统。”
——《关系刍议》乔健18
关键词一:集体主义
19
费孝通的差序格局
争权利----攀关系、讲交情 公私分明----公私不分(界限模糊,可以伸缩) 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重在分别 孔子最注重推: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克己
复礼,克己即修身
20
杨国枢:集体取向的人际关系
3. 它不断地与别的同一自我的关系交叉作用而构成了关系网。
——《关系刍议》乔健
17ຫໍສະໝຸດ Baidu
中国人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
所谓关系学者乃指建立和维持关系的种种方法。举其要者,计有: 1. 袭:世袭、继承。 2. 认:主动去认,如认亲、认老乡、认干爹等。 3. 拉:拉关系、拉交情。乃与本来没有关系或关系疏远的人建立或加强关系。 4. 钻:钻营。设法巴结有权势的人以谋求私利。 5. 套:套交情、套近乎。方法近于拉,但较曲折而口头上的功夫比拉多。 6. 联:联络。不满足于个别的、狭小的关系,则需要进一步去联络,从个人到 小团体,从一个团体到几个团体,可连成一片,以增强能量,扩展能力。
如 情感、信息、地位、服务等。
交换关系中的每个个体都会评估成本和 收益,如果感到不公平,则会产生恢复 公平的动机,于是产生关系的调节。
6
6.1.3 人际关系的发展——交往动机
阿特曼的社会渗透理论: 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一般经过四个阶段: 定向阶段:选择合适的对象
情感探索阶段:进一步自我表露,开始探索 双方进一步交往的可能性
艾森伯格等人报告说,社会排斥诱发了与身 体疼痛所致的相似的大脑反应。
3
坠入情网,人们会感到抑制不住的愉悦;与朋友和家 人间的亲密关系使人健康和快乐……
我们内心深处都有强烈的归属需要,有朋友、被班级 接纳、有恋人、对“单位”有归属感……
什么因素造就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吸引?
4
6.1.1 人际吸引
狭义: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重点在 这种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
10
6.2.1 费斯克:人际关系的四种模式
共享:共享情感与资源,不分彼此。如家人、 亲密朋友关系
权威排序:依据年龄、阶层、地位等形成不 对等的权威与顺从关系,如长幼关系、上下 级关系等。
对等互惠:双方平等,强调对等回报与交易 的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