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的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系统

合集下载

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

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

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是一种将燃气能源进行有效利用的技术,能够同时提供冷、热和电能源。

这种技术通过灵活的设备配置和优化的能源管理,将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在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中,燃气被转化为电力、热能和冷能。

具体而言,燃气通过内燃机或燃气轮机产生电力,同时也产生热能,这些热能可以用于加热建筑物或生产过程中的蒸汽。

此外,燃气中的废热可以通过吸收式制冷机等冷能设备转化为冷能,用于空调或工业过程中的冷却。

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具有多项优势。

首先,它能够充分利用燃气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相比于传统的电力供应方式,该技术能够更高效地将燃气能源转化为电力。

同时,废热能够被充分利用,不仅降低了能源消耗,还减少了废物排放。

其次,该技术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设备配置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能够适应不同规模的供暖或制冷需求。

此外,该技术也能够应对电力中断的问题,起到备用电源的作用。

除了以上的优势之外,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还有一些挑战需要克服。

首先,设备的投资成本较高,需要进行长期的经济评估。

其次,技术的运维和管理也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维护成本。

此外,该技术在一些地方可能受到政府政策和监管的限制。

总体而言,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能源技术。

通过充分利用燃气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该技术可以为人们提供可靠而高效的能源供应。

然而,技术的投资成本和管理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以实现该技术的商业化和大规模应用。

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在当今的能源领域备受关注。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对可再生能源的追求,这项技术成为了一个具有潜力的解决方案。

这篇文章将继续探讨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的相关内容。

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的核心是利用燃气能源,通过内燃机或燃气轮机产生电能,同时产生的热能可以为建筑物供暖或生产过程提供蒸汽,而废热则可以通过吸收式制冷机等冷能设备转化为冷能,用于空调或工业过程中的冷却。

分布式三联供PPT课件

分布式三联供PPT课件
9
一、胜动集团简介
7、社会及政府高度重视
10
二、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及背景
热电联供国际发展现状 欧美各国从政策上大力支持热电冷联产系统。如从法
律上解决分布式热电上网的问题、减免各项税收、给予相 关补贴等等。这些措施有力的推动了热电联产的迅速发展。 目前美国已经有6000多座分布式能源站,美国政府计划到 2020年,有一半以上的新建办公或商用建筑采用和15%的现 有建筑改用分布式热电冷三联供。日本2007年DES/CCHP总 装机容量已达9.2GW,44%用天然气。英国分布式能源站目 前已达1000多个,节约能源20%以上;荷兰一公司经营着 1000多个分布式能源站,法国仅Dalkia公司就经营着200 多个分布式能源项目,这些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高达50%以 上,而中国目前仅为36.8%。
联供系统可以匹配地源(污水源)热泵。消耗发电机 组发电量,调节电力平衡;当天然气停气时,地源(污水 源)热泵可以应急供暖制冷;电价处于谷价时发电机组可 以停机,只运行热泵。
中控系统动态的分析系统电力、冷能、热能以及各种 能源的峰谷价格等因素,实时的调整系统的运行模式,保 证系统可靠运行的基础上实现合理的能源匹配和最高的经 济收益。
能源综合利用率较高 集中供电方式发电效率虽然最高可以达到40%-50%,但
是由于距离终端用户过远,其余50%-60%的能量很难充分 利用。
而热电冷三联供由于建设在用户附近,不但可以获得 35%左右的发电效率,还能将中温废热回收利用供冷、供热, 其综合能源利用率可达80%以上。另外,与传统长距离输电 相比,能源产业成套技术提供商 ★发电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 ★发电站设计安装建造总包 ★发电工程项目的运营服务
6
一、胜动集团简介
4、国家相关标准制定者

冷热电三联供介绍ppt课件

冷热电三联供介绍ppt课件
14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设计
➢ 典型并网示意图
15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设计
➢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设计步骤
• 三联供系统供能范围及运行方式确定 • 冷、热、电典型日逐时负荷及全年逐时负荷分析 • 发电机组选型 • 余热利用设备选型 • 调峰设备选型
16
设计实例
➢ 发电机组选型——冷热电三联供核心设备之一
➢ 全年有冷热负荷需求的用户,系统年运行时间宜≥3500 小时 ➢ 电力负荷与冷、热负荷使用规律相似的用户 ➢ 需要设置备用发电机组的重要公共建筑 ➢ 市电接入困难的用户 ➢ 电价相对较高的公共建筑 ➢ 对节能、环保要求高的地区 ➢ 经过方案优化设计和经济分析,确定经济可行的项目
11
国家鼓励与支持政策
12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设计
➢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组成
• 燃气供应系统 • 发电系统(燃气发电机组及其辅机) • 余热利用系统(余热吸收式冷温水机组、余热锅炉) • 输配系统(冷温水泵、冷却水泵等) • 集中控制系统
➢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运行方式
• 孤网运行:发电机组独立运行 • 并网运行:发电机组与公共电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列运行,不向公共电网输送电能 • 上网运行:发电机组与公共电网并列运行,可向公共电网输送电能
燃气发电机组类型:燃气内燃机、燃汽轮机、燃气微燃机
燃 气 内 燃 机 内 部 构 造
17
设计实例
➢ 发电机组选型——冷热电三联供核心设备之一
燃气发电机组类型:燃气内燃机、燃汽轮机、燃气微燃机
燃气轮机内部构造
18
设计实例
➢ 发电机组选型——冷热电三联供核心设备之一
根据项目特点选择燃气发电机组: 主要参考数据:发电效率、发电装机量、余热量与余热品质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研究(1)-分布式能源还是冷热电三联供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研究(1)-分布式能源还是冷热电三联供
从目前已经颁布和实施的有关 DER 的各项政 策、法规、规划来看,国 内 DER 的 定 义 和 界 定 标 准 与 国 际 上 通 用 的 定 义 和 界 定 标 准 大 相 径 庭 ,国 内 目 前正在建设的 DER 项目的设计总装机功率已经高 达3 120 MW,如此规模专业人员很难认 同 这 还 是 DER。
By Yin Ping★
Abstract Of the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 (DER)system and the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CCHP)system in China,there are many subjects to be further researched,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standards and codes remain to be established,and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engineering
由 于 历 史 原 因 ,目 前 尚 有 一 些 民 间 组 织 仍 然 采 用初始的术 语,例 如 国 际 分 布 式 能 源 联 盟 WADE 仍然采用 decentralized energy(DE)这 一 术 语。 还 有部分国家和 地 区 也 采 用 DG 作 为 分 布 式 能 源 的 术语。
关键词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分布式能源 定义 标准 术语
Research of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systems (1):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 or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热水系统可分为三种:温度高于180℃称为高温热水系统,温度在120~ 180℃之间称为中温热水系统,温度低于120℃称为低温热水系统。 冷冻水可以由吸收式制冷机提供,传统的供水温度为5~7℃,供回水温 差为7℃。为减少输配管网的投资,有时采用更低的供水温度,从而可以 采用更大的供水温差,即大温差供水。对于水蓄冷系统,水温下限为4℃, 因为这时水的密度最大;对于冰蓄冷系统,水温下限可达到1℃。系统负 荷的大小及热源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是影响供冷系统可行性的重要因素。
第十章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10.1概述
10.2集中式冷热电联供技术
10.3建筑分布式冷热电联供技术
10.1概述
如果将发电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热”直接用于工厂或建筑供热,就能合理 地利用能源,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同时,又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起到 保护环境的作用。这种在生产电的同时,为用户提供热的能源生产方式称 为热电联供。如果利用热能来驱动以热能为动力的制冷装置,为用户提供 冷冻水,满足用户对制冷的需求,则称这种能源利用系统为冷热电三联供 系统,简称冷热电联供。 如图10-1所示是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示意图。
图10-13建筑冷热电联供系统流程图
分布式发电技术是一种小规模现场发电技术,应用于建筑冷热电联供系统 的分布式发电技术主要包括: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和往复式内燃机。 (1)微型燃气轮机(Mi-croturbine,MT)微型燃气轮机是指单机功率为 30~400kW的一种小型热力发动机,它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才发展起来 的一种先进的动力装置,装置采用布雷顿循环,主要包括:压气机、燃烧 室、燃气轮机、回热器、发电机和控制装置等组成部分。其工作流程图如 图10-14所示 。
图10-7基本燃气同发电循环
由于燃气轮机的排气温度还相当高,热能利用率较低,为了提高热能利用效 率,可以利用余热锅炉或换热器对燃气轮机的尾气进行热回收,用于供热或 驱动吸收式制冷机,提供空调冷冻水,从而实现冷热电联供。燃气轮机冷热 电联供系统的原理如图10-9所示。

分布式三联供PPT课件

分布式三联供PPT课件
让分散的能源发挥集束效 应,让瓦斯、秸秆、城市垃圾、 污水、畜禽养殖废弃物等化作 光源和能源,凭借自身的实力、 能力挖掘社会资源潜力,依靠 自身的品质、品格,提升企业 发展品位。
8
一、胜动集团简介
6、国内外市场开发的领先者 ★全国除西藏外所有省市 ★出口世界30多个国家 ★综合市场占有率80% ★建设新能源项目600多个 ★总装机容量150万千瓦 ★年燃气能源发电70亿度 ★减排二氧化碳约9000万 吨
14
三、热电冷三联供系统介绍
系统主要构成 系统主要由燃料供应单元、燃气内燃机、发电机、溴
化锂直燃机、电力分配单元、终端和中控系统组成。
燃气发动机是三联供系统的核心,在电力负荷2005000kW功率段,燃气内燃机是最优的动力源,其具有功率 范围合适,发电效率高,启动时间短,造价相对较低等优 势。电力的应用包括独立负荷、挂网运行和网上售电三种 模式。
9
一、胜动集团简介
7、社会及政府高度重视
10
二、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及背景
热电联供国际发展现状 欧美各国从政策上大力支持热电冷联产系统。如从法
律上解决分布式热电上网的问题、减免各项税收、给予相 关补贴等等。这些措施有力的推动了热电联产的迅速发展。 目前美国已经有6000多座分布式能源站,美国政府计划到 2020年,有一半以上的新建办公或商用建筑采用和15%的现 有建筑改用分布式热电冷三联供。日本2007年DES/CCHP总 装机容量已达9.2GW,44%用天然气。英国分布式能源站目 前已达1000多个,节约能源20%以上;荷兰一公司经营着 1000多个分布式能源站,法国仅Dalkia公司就经营着200 多个分布式能源项目,这些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高达50%以 上,而中国目前仅为36.8%。

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技术

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技术

停电时的纽约
解决途径:分布式能源系统
• 问题:
– 建筑能源系统直接将高品位能用于低品位能的需求 – 又试图将太阳能等低密度能源艰难地转换为高品位能
• 思路: 系统集成、传统与可再生能源互补系统
• 发展趋势: 热电联产
冷热电一体化
生态建筑

分布式能源系统概念:
实现传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联合使用,形成有机 的整体
根据负荷变化和各能源品种的特点,灵活、高效、 合理地调配
多能源输入与多能源输出 多功能的分布式能源系统
方案定位:追求国际领先水平
实现多种能源互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 源、地源、风源);
系统高度集成:能量梯级利用,特别是中低温余热的利用;
电输出占很大比重,冷电 比(热电比)仅为 0.2~0.5。此系统技术发 展还不成熟,尚处实验阶 段。
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思路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主要特点是直接面向用户、按用户需求提 供各种形式能量的中小型多功能能量转换利用系统,所以在进行 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时须考虑以下几点: 1)明确用户真正的冷电比(热电比)即真实的冷热电负荷。 2)对发电机组独立供电运行模式,在机组选型配备时,可以考 虑利用电制冷方式,将一部分冷负荷转移到电负荷,从而满足真 正的冷电比。 3)若在冷负荷峰值时冷电比过大,可考虑冰水蓄冷进一步改善 冷热电联产系统的热力学性能和经济性。(对于酒店通常晚上耗 电量相对较大,而耗冷相对较少,可以考虑晚上冰水蓄冷) 4)对发电机组与市电并网运行模式,可按考虑同时使用系数之 后冷负荷做设备选型。
L/O/G/O
分布式能源系统
传统建筑能源
• 主要供能方式:
– 燃煤供暖:严重恶化环境 – 天然气或电直接供热(冷):能源利用率低 – 集中热电并供:距离限制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原理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原理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原理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一种集冷、热、电三种能源利用于一体的系统。

它的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冷源利用:系统通过吸收制冷机或者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将低温热源(如地热、江水等)的热能转化为制冷能力,用于提供制冷需求。

这种方式可以将低温热能利用到最大程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热源利用:系统通过余热回收、热泵等方式,将工业过程、发电等产生的废热转化为可用的高温热能,用于供热。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利用废热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电力利用:系统通过发电机将热能转化为电能,供给室内外的电力需求。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供室内外的电力需求,还可以将部分产生的电能返还给电网,实现电网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和能源共享。

通过将冷、热、电三种能源集成利用,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并且具有环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优势。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不同场所,为建筑和社区提供多种能源形式的供给。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区域能源系统中的应用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区域能源系统中的应用
结合区域供冷供热系统,发展一种“区域型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将冷热电三联供技术与区域供冷供热技术进行高度集成,既可以解决冷热负荷与电负荷的一致性问题,又可以为区域供冷供热系统提供一种经济高效的运行方案,将是一种双赢的集中供冷、供热方案。
2区域型冷热电三联供方案
区域型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由发电设备、吸收式热泵机组、压缩式热泵机组等组成,压缩式热泵机组可以是地源热泵机组、风冷热泵机组、热源塔技术配套的热泵机组等多种空调制冷制热设备。同时该系统能切换至应急运行模式,发电机组可以作为区域内各用户的备用电源使用。外电网作为区域供冷热泵系统的备用电源,可以提高供冷供热系统的可靠性。
区域型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将冷热电三联供技术与区域供冷供热技术进行高度集成,既可以解决冷热负荷与电负荷的一致性问题,又可以为区域供冷供热系统提供一种经济高效的运行方案。
区域型冷热电三联供方案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夏季CO2可以减排64%左右,冬季CO2可以减排46%左右。
区域型冷热电三联供方案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夏季运行费用可以减少32%左右,冬季运行费用可以减少46%左右。
4环境效益分析
人类在消耗能源的同时造成了环境污染问题,现在环境问题包括温室效应、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占用与破坏、燃烧废弃物等,涉及面很广,危害到人类自身。
5经济效益分析
区域型冷热电三联供方案的投资成本与所选择的空调设备、发电设备、蓄能设备和管网密切相关,需要结合具体方案进行分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结论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要求同时供电和供冷、热,而建筑内冷热负荷与电负荷的变化基本是不一致的,无论采取哪种运行模式,都存在供应与需求的不匹配问题。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主要采用“以热定电”或“以电定热”的运行模式,但是建筑内冷热负荷与电负荷的变化基本是不一致的,无论采取哪种运行模式,都存在供应与需求的不匹配问题[1]。例如:按“以热定电”模式运行时,如果多余的电量不能上网,则必须减小机组的发电量和运行时间,系统无法正常供冷和供热;按“以电定热”模式运行时,如果机组的供热量超过建筑的需求量时,多余的热量就被白白浪费掉,从而降低了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分布式能源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发展现状与展望

分布式能源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发展现状与展望
CCHP 系统能量分布图
3
3、商务办公楼电、冷负荷工况和运行模式图。 模拟一个商务办公楼的实际负荷条件,依照夏季时电力和制冷同时 供应,系统电力部分采用挂网运行的模式,根据不同时段各类能源价格 的不同,按照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负荷工况和运行策略模式为:在电 价最低的谷段,发电机组全部停止运行,系统通过补燃保证少量冷负荷 的需求,电价为平段时,发电和余热利用基本持平,多余部分的冷负荷 依靠补燃,电力为峰段时,机组满负荷输出电力,少部分无法利用的余 热采取蓄冰或排放处理。
以德国等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已经成为重要 的能源供应系统之一,部分欧洲国家分布式能源供应量达到了国内用能 总量的 10%以上。在国内,分布式能源从 2001 年开始起步发展,目前 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已经建成了多个示范项目,但前一阶段国内分 布式能源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影响其发展的主要有:
1、天然气供应逐步充足,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天然气可保 证应用,部分沿海和西部城市天然气已经转为买方市场,各大天然气公 司需要竞争销售。
2、2013 年 2 月 27 日国家电网公司颁布的并网意见,给三联供并网 提供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允许从用户侧接入,先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3、以北京、上海等为先导的一线城市发布了补贴标准,如北京三 联供的天然气价格为 2.28 元/m³,相比燃烧锅炉的 2.84 元/m³有较大的 优惠,上海队每 kW 三联供项目投资给予 3000 元补贴,济南、石家庄、 西安和青岛等城市也正在制定补贴政策,部分区域三联供项目已经具备 较好的经济效益。
30
土建及其它费用
40
电热泵式中央空调
相同投资部分
100
2 供应区风机盘管系统(万元)
社区供暖 +电空调 150

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协同优化调度的研究

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协同优化调度的研究

《工业控制计算机》2020年第33卷第10期1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协同优化调度的研究Collaborative Optimal Scheduling of Distributed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祖航王秋颖(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6)摘要:由多种分布式能源组成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高效可靠,灵活性强,是一种节能环保的能源供应方式。

以涵盖电、热、冷多个领域的分布式能源联供系统为对象,建立系统负荷协同高效生产和利用的优化调度模型,将考虑了一次能源消耗、环境补偿成本、运行维护费用的综合成本最低作为运行目标,采用非线性规划法,确定各分布式能源机组在给定负荷下的最佳出力值。

算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协同优化调度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和环保性,与传统调度模式相比,优化后24小时累计运行费用可降低32%,是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冷热电联供系统;分布式能源;非线性规划法;优化调度Abstract:"this paper,the distributed energy cogeneration system covering the fields of electricity,heat and cold is taken as the object,the optimal scheduling model of collaborative and efficient produ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ystem load is construct-ed,taking the lowest economic cost which considers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environmental compensation costs,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s as the operating target,the nonlinear programming method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output val­ue of each distributed energy unit under a given load.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ed CCHP coordinated opti­mization scheduling syste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ystem operation economy y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dispatching mode,the cumulative operation cost of24hours sfter optimization can be reduced by32%.Keywords:combined cooling,heating and power system,distributed energy,nonlinear programming method,optimize scheduling分布式能源系统将多个独立能源设备组合,通过合理规划,可有效提升对风能、光能等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实现各类能源的综合、梯级利用,满足用户侧多种能源的需求,同时增强了能源网络的灵活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冷热电三联供简介及其优化措施

冷热电三联供简介及其优化措施

冷热电三联供简介及其优化措施一、冷热电三联供的概念分布式能源系统(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是指将冷热电系统以小规模。

小容量(几千瓦至50MW、模块化、分散式的方式布置在用户附近,可独立的输出冷、热、电能的系统,减少了能源输送系统的投资和能量损失。

分布式能源的先进技术包括太阳能利用、风能利用、燃料电池和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等多种形式。

冷热电三联供,即CCHP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是指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带动燃气轮机或内燃机发电机等燃气发电设备运行,产生的电力用于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系统所排出的废热通过余热回收利用设备(余热锅炉或者余热直燃机等)向用户进行供热、供冷经过对能源的梯级利用使能源的利用效率从常规发电系统的40%左右提高到80%左右,能源梯级利用效率达到60%〜80%,大量节约一次能源。

因此说,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分布式能源的先进技术之一,也是最具实用性和发展活力的系统。

典型的燃气冷热电三联产系统一般包括动力系统和发电机、余热回收装置、制冷或供热系统等组成部分,主要用到的发电设备有小型和微型燃气轮机、燃气内燃机、燃料电池等;空调设备有余热锅炉、余热吸收式制冷机以及以蒸汽为动力的压缩式制冷机等。

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冷热电联产系统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方案的可选择范围较大。

二、冷热电三联供的优点①提高能源綜合利用率传统火电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低,燃气冷热电三联供供能系统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可达到60%-80%.燃气锅炉直接供热的效率虽然能达到90%,但是它的最终产出能量形式为低品位的热能,而燃气冷热电三联供供能系统中有45%左右的高品位电能产出.因此燃气冷热电三联供供能系统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比传统的大电网供电和燃气锅炉直接供热的传统供能方式有大幅度提高。

②电力燃气消耗双重削峰填谷、改善城市能源结构在传统的能源结构中,夏季大量电空调的使用和冬季大量燃气锅炉采暖的使用造成了夏季用电量远高于冬季、冬季用气量远高于夏季的情况,这种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导致了相关市政设施的低投资效率,造成了资源浪费。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节能环保效能分析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节能环保效能分析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节能环保效能分析1. 引言1.1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概述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是一种集供热、供电、供冷于一体的综合能源系统,利用余热发电和吸收式制冷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该系统通过热电联产技术将废热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吸收式制冷机组将废热冷却,同时提供制冷效果。

该系统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环境影响小、节能环保等特点,被认为是未来能源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核心技术是热电联产和吸收式制冷,通过热电联产实现供热和发电的一体化,再通过吸收式制冷实现供冷,形成一个闭环系统。

该系统既可以利用废热减少传统能源消耗,又可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显著的节能环保效果。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工业厂区、商业建筑、医院、学校等各类建筑,特别适用于对供热、供电、供冷要求较高的场所。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容小觑,将在能源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在当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形势下,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节能环保效果尤为重要。

通过采用该系统,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排放物的排放,还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有效保护环境。

研究和推广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工作原理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是一种集供暖、供热、供冷于一体的综合利用系统,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热电冷三联供系统通过热泵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热泵利用环境中的低温热能通过压缩升高温度,然后利用高温热能供暖或供热,同时通过回收余热和凝结热实现能源的再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还包括光伏发电和储能技术,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电使用。

通过太阳能的光伏电池板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直流电,然后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同时还可利用电池储能技术储存电能,实现电能的平稳供应。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还包括余热利用和废热利用技术。

冷热电三联供标准

冷热电三联供标准

冷热电三联供标准
冷热电三联供是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通过对其做功发电后,产生热水和高温废气并加以利用,以满足服务对象在相同时空条件下的冷、热、电需求。

该系统的标准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都会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能效标准: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能效标准通常是指系统综合能源利用效率(IECC),即系统在一定时间内提供的冷、热、电能总量与系统消耗的能源总量之比。

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应的能效标准,其中美国的IECC标准最高,欧洲的能效标准也在不断提高。

2. 环保标准: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因此需要符合相关的环保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涉及到排放物的种类、浓度、处理方式等方面的规定。

3. 安全性标准: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安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涉及到设备的安全性能、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标准通常由相关的安全监管机构制定并实施。

4. 可靠性标准:冷热电三联供系统需要保证供电、供暖和制冷等服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需要符合相关的可靠性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涉及到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等方面的规定。

5. 经济性标准: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因此需要符合相关的经济性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涉及到系统的初投资、运行费用、维护费用等方面的规定。

综上所述,冷热电三联供的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涉及到能效、环保、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多个方面。

在设计和实施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标准,以实现系统的最佳性能和效益。

工业园区的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系统

工业园区的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系统

工业园区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能源系统---中国低碳发展之路主要内容引言、新历史条件下中国工业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中国工业和建筑物用能存在的问题•、低碳发展对中国一次能源和终端用能的约限三、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系统--进展、问题、关键四、工业三联供能源系统的类型与工业节能的关系五、建筑物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系统及与建筑节能的协同优化引言:新历史条件下中国工业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世界经济发展在21世纪初期的最大事件之一是中国的崛起。

从连续8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到2008年金融危机中对世界经济回稳发挥巨大的作用;使得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骤然提升。

然而,冷静地思考和分析可以看出,由于起步晚了一、二百年,中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

完全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还需二三十年年的努力。

而当前,却正是面临最大挑战和机遇的历史时刻。

欧美和东亚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大都是在能源价格低、基础环境状况好,制成品和原材料价格剪刀差大的条件下完成的。

而中国工业化面临的却是高能源价格、严峻的环境,制成品与原材料价格倒挂的局面。

中国已经为前期的工业化付出了“三高一低”的巨大代价;而这却是不可持续的了:气候变化对二氧化碳减排的约束,给占世界燃煤42%、世界CO2排放21%的中国,施加了新的压力。

中国工业的发展和能源构成的转型面临严峻挑战。

引言:新历史条件下中国工业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

与百多年前相比,当前最大的机遇,是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条件,全球化,和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

这决不是三个空洞的概念,而是在一切具体发展课题上可以充分享用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能不能抓住这些机遇在挑战中胜出,考验着一个民族的智慧。

在如何解决工业化所面临的能源困局问题上,就是中国必须清醒面对的一个重大的考验。

结合国情,采用成熟的,清洁、高效的工业和建筑物冷热电联供能源集成供应系统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一、中国工业和建筑物用能存在的问题2、建筑物能源利用存在的问题(1)经济社会发展,建筑物总量不断增加世界终端用能消费结构比较0102030405060世界美国日本欧盟OECD 中国1、工业能源系统优化改造的艰巨任务z全国有工业锅炉52.74万台,85%燃煤,其余大部分燃油;总热负荷125.4万MW。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