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讲解4(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
术
与
社
作用
会
影响
互
动
的
特
征
作用 程度
双向性或多向性 多面性 复杂性
(二)科学技术与社会转型
马克思主义从所有制的性质出发,进而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来划分人类社会的一般进程, 将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五个基本阶段或五种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低级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不同学者的社会“阶段”论
社会 制度
科学 技术
第一,当科学、技术和 工程的发展与统治阶级的利 益和需要相一致时,就会得 到其支持。例如,与封建社 会的统治阶级和社会制度相 比,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 度更加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因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生产 中的运用,能够为资本家和 社会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 获得更多的利润。
第二,当科学、技术和工程的 发展与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需要不一 致时,统治阶级就会通过各种手段 (包括科技制度或体制的设置)来 制约其发展。例如,中世纪欧洲教 会给科学研究设置禁区,甚至用暴 力手段对科学研究横加干涉和镇压, 造成了对科技事业的严重破坏和社 会的倒退。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 后于西方,社会制度的影响是其中 一个重要原因。
经济对工程的影响更是突出。我们今 天所进行的许多工程项目,过去不是说人 们对它们不需要,而是缺少工程建设的经 费。尤其是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 项目,所需资金量极大,没有社会一定的 经济发展程度是无法开展的。如我国的长 江三峡水利工程,整个工程的建设就需要 数千亿人民币的资金。
(二)政治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政治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 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 政治制度(political institution)是特定社 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 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
迄今为止,人类创造的许多技术成就和工 程都是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基础上取得的。 科学技术和工程的“进步”是以生产更多产 品为目的、以高效率为手段,因此,更多的 产品制造需要耗费更多的资源,这无疑加大 了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由此产生一系列的 环境和资源问题。因此我们看到,几乎与一 切技术进展相伴的都有其消极的副产品。化 学工业的出现带来了化学污染,核工业带来 了核污染,电子工业带来了电子污染和电磁 污染。
吉登斯
狩猎和 采集社会
农耕 社会
游牧 社会
非工业化 文明社会
第一,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需要通过技术转化,在生产、工程实践 的具体运用即“物化”过才能变成现实的 生产力;
第二,科学技术通过对生产力各要 素发挥作用而体现其生产力的职能;
第三,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在社会 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 许多情况下是最主要的作用。
科技
生活方式 科技
交往方式
空间上的自主权(有了手提式微电脑 );废除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电子通信 );无所不在性
为个人的创造赢得了时间 个人命运可以选择,少数派有了表达 自己意见的自由(通过广播和电视)
信息通讯专政(大哥 大);电脑加强了官僚体制, 军事帝国主义
人成为机器人的奴隶( 教师变成了教学机器的服务 者;人变成电脑化工厂的看 管者)
中国传 统文化
积极因素 消极因素
科学 技术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S6)是中国战国时期哲学家。名周,宋国 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庄子强调用自然的原则反对人为。他说:“牛 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 故灭命,无以得殉名。”他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人为的一切都 是不好的。因此,不要以人的有目的活动去对抗自然命运,不要以得之 自然的天性去殉功名。庄子以自然为自由的观点有两重性:一方面要人 完全顺从自然命运的安排,认为“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 顺,哀乐不能入也。”这是一种乐天安命的宿命论;另一方面也包含着 人只有遵循自然规律而活动才会感到自由的合理因素。庄子还对逻辑思 维能够把握宁宙发展法则的观点提出了种种责难,并认为以有限的生命 追求无限的知识是不可能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 涯,殆己。”庄子的责难揭露出逻辑思维中的矛盾,促使人们去思考, 有积极意义。但他得出不可知论的结论,却是错误的。
(资料来源:Victor Scardigli,Imaginaire Progres, Paris:CNRS-MCD Report,1987.转引自邢贲思主编: 《当代世界思潮》,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157-158页。)
科学技术之所以产生消极社会效应的原因
(1)人类认识客观事物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具有的有限性。 (2)在一定意义上讲,科学技术没有阶级性,但是科学 技术的运用却受到主体的影响。 (3)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2.知识:人变聪明了 还是缺少文化?
对知识的百科全书式的掌握(巨大的 电脑、数据库);技术文化
人工智能为人服务,使人达到越来越 高的复杂水平,更多的聪明孩子走向电 脑
思想水平的下降(变成电脑 孩子)
3.死亡:人长命了还 是失去了人身安全?
永久的集体性记忆(影像图书馆 等等)
电脑失败(核子启示录) 测远仪的失误(灾难)
自然辩证法概论讲解4(科学技术与社会互 动)
一、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 科学技术
生
思
人
经
活
维
社
的
济
方
方
会
全
发
式
式
进
面
展
改
变
步
发
善
革
展
科技 科技
经济
生产方式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示意图
(三)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教育是培养知识 生产者的基地 。
教育可以使科学技术在社会中 得到普及,为最广大的公民所掌握,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
教育是知识生 产的基地。
教育
科学 技术
(四)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作为观念形 态的文化是与一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关联的。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 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 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 经济。”文化的本质即人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历史过程中,赋予物质 和精神产品以人化形式的特殊活动,是人类所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人化的形式。从这 个意义上讲,科学、技术和工程都可以看作是人类的文化或文化的物化成果。但如果把一 般的文化与科学、技术和工程区别开来,我们可以发现其它文化现象对科学、技术和工程 有着特殊的影响。
(五)社会制度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社会制度(social institution)是人类社会活动 的规范体系。它是由一组相关的社会规范构成的, 也是相对持久的社会关系的定型化。
社会制度分为3个层次:第一,总体社会制 度,或称社会形态,如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 制度;第二,一个社会中不同领域里的制度,如 经济制度、教育制度等;第三,具体的行为模式 和办事程序,如考勤制度、审批制度等。我们所 说的社会制度对科学、技术和工程的影响,主要 指前两种意义上的社会制度。而对科学、技术、 工程产生直接影响的是一个社会的科技制度或体 制,因为它是组织、实施和评价科学、技术和工 程活动的规范体系。
的国家?
满足了人们的一切欲望:成本和 花费减少,造成了需求和欲望的增加
消除污染和节能工业的建立 文化工业走出危机,新的种植区 的出现
失业状况恶化,欧洲 衰落,价值系统危机
7.全球大团结:是 发展?还是对第三世
界的蹂躏?
不发达国家可以走技术的捷径,赶上 西方国家
技术战壕 扩大了国际劳工的分 裂 电脑化摧毁了文化多 元化
家庭音像技术对隐私权 的侵犯
4.社会公正:社会是 公平的还是不公平的?
进步不受金钱和文化的障碍,降临 到一切人身上
微电脑价格不断降低,国家财政对 远距离通信的拨款,电脑使用自然语 言,在学校就开始成为学徒
在获取经济信息和文 化信息时存在着严重的不 平等(信息科学,微电脑 通信)
5.社会关系:人与人 之间兄弟般相处还是
三、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机制
科学技术社会化
社会的科学化、 技术化
科学、技术和工程 越来越摆脱“纯粹”的 技术特征,与社会其它 方面的联结越来越广、 越来越紧密。
社会的科学化、技 术化。即人们越来越按 照科学、技术的运行模 式和操作方式来从事社 会性的活动。
源自文库
作用 方向
科
学
二、 社会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经济
政治
科
教育
学
技
术
文化
社会制度
(一)经济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科学
经
济
的
技术
需
求
工程
例如,近代科学16、17世纪在欧洲兴起,就是因为近代资本主义生产的需要。而在当代美国、英国、 日本等发达富裕国家,对健康医疗有着强烈的社会需求,所以它们在与医学有关的科研领域具有突出的 相对优势;中国对发展工业有着很强的社会需求,所以在物理、化学、工程技术等应用科研领域表现出 相对优势。恩格斯认为:“几乎一切机械发明都是由于缺乏劳动力引起的。” 今天我们尽管不能说技 术的发展是由于缺乏劳动力,但提高劳动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无疑是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动因。
案例分析:信息与通信技术――对其前景和利害关系的想象性展望
“进步”的七种利害
人们希望和期望的奇迹
引起的恐惧与令人担心的恶 果
1.克服局限性的力量: 人变自由了还是被奴役?
痛苦的、卑下的、重复的劳动的结束; 无产者(出现了没有工人的工厂)的消 失
令人厌烦的家务劳动的消除(电子控 制住房,智能机器人)
经济
突出地表现在经费的支持上
科学 技术
社会、国家或政府对科学、技术的经济支 持,通常可以用两个指标来反映:
一是全社会对研发(R&D)经费的投入 总量(GERD);
二是全社会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比例。
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或地区近年 R&D/GDP的比例,一般在2%~3%之间,而 发展中国家一般在1%以下。
(二)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
科
学
在一定条件下
技
术
科学技术的“异化”问题 科技发展所表现出的“去技术”倾向
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加大
一定程度上的价值伦理观混乱
“异化”分析
产生 主体
客体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异化现象
支配
宗教 异化
金钱 异化
权力 异化
技术 异化
“去技术”化分析
技术本身的发展,例如智能化提高,会造成劳动者的去技术化。科技的 发展带来了先进的生产设备,这些技术装备本身具有“高技术”特征,承担着 越来越复杂的工作,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人类的水平。人只能是服从高技术设 备的服务者和附庸,自动化生产线上的一个被动执行者。机器越来越智能, 人却越来越愚蠢。而这对人们的就业也会产生一定影响,生产的发展并不需 要更多的人力,机器取代了人类的工作,许多人将无法就业。马克思指出: “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具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 和过度的疲劳。……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 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和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 隶。”
一定程度上的伦理价值观混乱
20世纪末,生命科学发展中出现 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基因重组工程获 得重大突破(80年代)、人体基因关 联图谱被绘出(1996),克隆羊的成 功(1997)等等。而当这些科技还末 用于人类之时,就已经产生了许多社 会伦理问题。
影片表达的是人们关于现代通讯 手段是“手机”还是“手雷”的困 惑。
学习方式
消费方式
娱乐方式
休闲方式
科技 古代自然经济
思维方式 狭隘落后的思维方式
近代科技革命 现代科技革命
趋势
思想启蒙和解放
创造性
特征 精确性
系统性 整体性 开放性
数学化
模型化
形式化
科学 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社会进步
科学技术
精神文明 社会文明
科学技术
科 学 技 术
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个性解放 物质与精神相统一 人与社会相统一 人与自然相统一
变成了社会虚空
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网络) 邻里之间的密切关系重新恢复(通 过影像和地方信息通信网,社区电视 ) 整个区域的非中心化(乡村生活中 也装备了远程通信网络)
信息通信技术使万人空 巷;荧屏间景象代替了人 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
信息科学对那些独自在 电视机前消磨时光的无理 性的工人造成压制
6.充分享受:最福 利国家还是危机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