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达《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金融基础设施)【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金融基础设施
11.1 复习笔记
一、金融体系的要素
金融体系要素包括:金融中介、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
1.金融中介
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
2.金融市场
包括股票、固定收益证券市场以及外汇交易市场等。
3.金融基础设施
狭义:以中央银行为主体的支付清算体系。
广义:还包括确保金融市场有效运行的法律程序、会计与审计体系、信用评级、监管框架以及相应的金融标准与交易规则等。
二、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体系
1.支付清算系统和中央银行组织支付清算的职责
支付清算系统,也称为支付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伴随着经济活动而产生的交易者之间、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清偿的系统。具体地讲,它是由提供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管理货币转移的规则、实现支付指令传送及资金清算的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的,
用以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系列组织和安排。
现代的支付清算体系则是伴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而发展的。各国中央银行,大多有法令明文规定,负有组织支付清算的职责。
2.支付清算系统的作用
支付清算体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是现代经济活动运行的“基础设施”,有利于降低清算成本,提高资金运用效率,规避金融风险,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3.结算和清算
支付清算的全过程是由两个相互连接的过程组成的。
(1)结算,即算账过程,是把应收债权与应付债务进行抵消并计算出应收应付的差额,属于下一过程的准备阶段。
(2)清算,是以货币收付行为结清应收应付的差额。这标志支付清算全过程的完成,意味着相关债权债务关系的终结。
4.常用的清算方式
(1)面对不同交易行为的结账要求,有两种清算方式:全额实时结算、净额批量结算。
全额实时结算是指对每一笔支付业务的发生额立即单独全部进行交割,表现为每笔转账的支付指令发出时,无须参与轧差而是逐笔直接进行结算。全额实时结算的支付效率高,有利于支付风险的控制。但是商业银行或客户在支付系统账户中占用的用于结算的资金较多。
净额批量清算是指累计多笔支付业务的发生额之后,在一个清算周期结束前,用净额清算系统的参与者从系统中其他所有参与者那里应收到的全部转账金额与他对其他参与者的
应付出的转账金额轧出差额,形成据以结算的净借记余额或净贷记余额。净额批量清算所占用商业银行或客户的清算资金少,但是在净额结算过程中付款方容易发生透支现象,给收款方造成结算风险。
(2)从银行技术处理角度划分,有两种清算方式:大额资金转账系统、小额定时结算系统。
大额资金转账系统是指单笔交易金额巨大,但交易笔数较少,对安全性要求高,付款时间要求紧迫的支付方式。采用大额资金转账系统时,资金在途时间短、入账速度快,但是处理资金的成本高、收费高。
小额定时结算系统,又称为零售支付系统,该系统主要处理大量的每笔金额相对较小的支付指令。处理的成本低廉,收取的费用较低。
现实中,上述四种清算方式经常组合使用。通常情况下,全额实时结算采用大额资金转账系统,而净额批量清算采用小额定时结算系统。
5.票据交换依据的原理
任一银行的应收款项,一定是其他银行的应付款项;各银行应收差额的总和,一定等于各银行应付差额的总和。因此,所有参加交换的银行分别汇总轧出本行是应收还是应付的差额,就可据以结清全部债权债务。
三、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1.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及其作用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FMIs)是指在金融工具之间发挥转换功能并提供相关信息支持服务的流程及框架,包括支付系统、中央证券托管、证券清算系统、中央交易对手(CCPs)
和场外衍生品交易信息库等。
由于这些基础设施被赋予金融工具之间的转换功能,因此在运用得当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它们减轻金融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关联性,从而降低金融风险传染的几率。
2.金融危机以来针对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改革
(1)建立场外衍生品交易信息库;
(2)建立中央交易对手。
3.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国际标准
2012年4月16日,CPSS和IOSCO正式发布了旨在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三个文件,即《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报告、为新标准制定的《评估方法》咨询报告和《披露框架》咨询报告。
新标准对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定新标准是为了确保基础设施支持全球金融市场保持活力,从而更好地应对金融震荡,一套统一的原则和标准将提高全球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监管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四、金融业标准
1.金融业标准的含义
金融业标准是金融行业须共同遵守的统一规范和通用语言,是能对金融业务活动做出明确界定并作为衡量相关金融行为的参照系。
金融业标准目前主要集中在“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SAP)中,涵盖了金融业五个主要方面的准则,即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发布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国际证
监会组织发布的《证券监管目标与原则》;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发布的《保险核心原则与方法》;十国集团中央银行支付体系委员会发布的《重要支付系统核心原则》以及IOSCO和CPSS联合发布的《证券清算体系建议》。
2.资本质量标准
资本质量标准的核心是资本的吸收损失能力。
从资本质量看,最能吸收损失的资本是普通股,其次是优先股,再次是附属资本债,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变相债务性资本。
需要对资本进行分级,把吸收损失能力强的资本放在核心层里,把吸收损失能力差的资本放在其他层级的资本里。
3.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用于评价企业资产、负债和损益的一种含有经验性,甚至具有判断性的尺度。金融工具的计量问题是围绕会计准则争论的焦点。
4.风险管理标准
(1)流动性标准
①G20所强调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对流动性作了简单规定;《巴塞尔协议Ⅲ》引入了最低流动性标准。
②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考虑了资金的可获得性以及需求,在确定流动性标准上采取相对慎重的办法,如设计了流动性覆盖比率(LCR)和净稳定融资比率(NSFR)作为流动性的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