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扭转课堂师生行为落实课程教学理念
【摘要】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扭转课堂师生的行为,直接关系到课程理念能否落实。努力将教师不分主次的讲解,一览代庖的实验演示等传统行为,扭转为先让学生自己主动学起来,遇到疑难问题再引导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解决,不能解决的教师再做精心讲解指导,形成一种“先学后教”,“不学不教”的教学思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听、说、读、写、做及多种感官都参与学习;变只重视听课、笔记为重视学习的全过程。
【关键词】教学改革、师生行为、扭转、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先学后教。
很多学生意识里的“学习”是一件非常沉闷、没趣、被动的活动,这是沉重的功课及考试压力造成的。为了给这些睿智的孩子带来学习的兴趣,让他们重新体验学习带来的无穷乐趣,重拾学习的喜悦。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扭转课堂上教师、学生的行为,落实课程教学理念。
经历数年的课程改革实践,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扭转课堂上教师、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科学发展”方面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并有了一点点的收获,现总结出来和大家探讨。
一、彻底根治广大教师在扭转教学行为中的心理瓶颈
教师在教学行为中存在的心理瓶颈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认知瓶颈
1、教师对自己教学发展认知一直处于传统模式之下,不可逾越。
第一、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头脑中根深蒂固,思想不能解放。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肯定自己的传统教学观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对教改的新思想、新方法、新要求总保持排斥态度。
第二、充分强调自己在学生中的权威,处处以教师自居,高高在上,盛气凌人。
2、教师对学生全面发展认知一直处于片面、轻视的观念之下,不可逾越。
第一、轻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片面看待学生;轻视学生的内心世界,很少关心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第二、把学生的天真烂漫、富于幻想的思想和行为特征主观臆断地视为幼稚、不成熟,看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潜能。
3、教师对“教改”意义的认知一直处于模糊、狭隘的阴影之下,不可逾越。
对“教改”模糊、狭隘的理解,认为“教改”只是为了“搞形式”,把表面形式看成本质。根本不知,“教改”经验是为了打破教学旧弊,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组织、实施教学,优化教育教学策略,使学生由“厌学”变为“乐学”,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师生素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情感瓶颈
1、对“教改”情感反应不当
有些教师对教改反应过于冷漠。对于新事物反应迟缓,虽然改革浪潮很大,可他们却无动于衷,不主动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另一种是有的教师一时冲动进行改革,而无长期性,行动计划盲目性、随意性大,违背教育规律,不切实际。
2、对学生的情感投入不高
有些教师口口声声说要对学生尊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感情上并不情愿与学生建立起真正的平等、民主、信任的师生关系,依旧“唯我独尊”,放不下“师道尊严”的权威形象。
二、帮助教师形成“教改”观念
形成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源于一件小事的启发,有的则源于自身不断学习。通常地说,必须经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
实践发现,用以下方法来帮助教师形成“教改”观念是行之有效的。
1、组织教师学习教改理论和经验
学习理论和经验是提高意识和更新观念的最直截了当的方法。组织教师学习“教改”的经验材料及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策略等理论及要点;组织教师去有一定“教改”经验的学校实际听课、听讲座,并和正在实施“教改”的先进学校有经验的教师面对面的交流;或者直接去省里请“教改”专家作专门的讲学,让教师们懂得“教改”的
意义和必要性,从而接受“教改”。并且直接获得别人的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可以说会受益非浅。
2、组织教师开展具体的教改实验
理论学习只是输入问题,不经过应用是不会上升到理念层次的。因此,要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开展具体的教改实验。
可采取“首批参加学习的教师展示教改课——讨论研究——分别找出适合自己所教班的具体实施方案——反复运用并进行效果比较——提炼自己的经验”的方法。这样的操作,既实现了从认识到行动的飞跃,又实现了从别人的理念到自己的理念的过渡。
三、实施“教改”的关建
1、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和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
(1)师生关系民主
要建立平等、合作、理解的关系,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习惯,真心真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使学生得到尊重、信赖,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自尊、自信,唤醒他们的自我。
(2)教学的民主化
教师是“主导”,但不能“霸道”教师的任务是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鼓励自由思考。自己发现、质疑提问和无所顾忌地发表个人见
解,反馈、评价多由学生进行,鼓动异向思维,培养学生敢为人先的勇气。
(3)实现“六解放”
努力做到: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去想;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去做;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言论自由;解放学生的时间,让他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其自由发展。可以说,“六解放”实现之日,即为“教改”成功之时。
2、教学的开放性
(1)教学内容的开放
打破传统教学面向书本的封闭状态,要联系和书本中有关的,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的应用。
(2)教学过程的开放
打破旧式的“注入式”、“填鸭式”,让学生更多地去自主研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和创新思考。但要处理好放和收的关系,要做到放得开,收得拢。放得开,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自由质疑,自由评价,并宽容对待学生的差错。收得拢,就是要正确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教师要加以点拨、引导。以鼓励为手段,树立起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的观点。
(3)创设问题情境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