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络

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络
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络

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络

作者:陈春花, 发表于:2011-09-30

IBM以“智慧地球”的观点,提醒人们商业模式的改变,智慧地球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如今信息基础架构与高度整合的基础设施的完美结合,使得政府、企业和市民可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智慧方法具体来说是以下三个方面为特征: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

更透彻的感知是指利用任何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的设备、系统或流程;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是指先进的系统可按新的方式协同工作;更深入的智能化是指利用先进技术获取更智能的洞察并付诸实践,进而创造新的价值。

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这三个特征需要人们从全新的角度来理解市场、资源以及环境,更需要理解目前市场运营模式的改变。从更多的研究看来,市场运作模式接下来有可能发生的变化,1、利润转移;2、中间商再生;3、商业平台的开放成长。这些变化使得企业增长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对于竞争优势的来源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最初的中国企业是以成本+质量的特征获得产品的竞争优势,使得中国企业具有了中国本土市场以及国际市场的分工;在此基础上,领先的中国企业以供应商+渠道的特征获得了价值链的竞争优势,使得中国企业具有了自有的品牌以及融合

资本的能力。但是,正如上面所言,市场环境有了不同的变化,在今天,借助于企业价值链的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需要有能力构建商业平台,而其特征在于:产业价值+技术增值。

让我们看看塔尔公司的做法,一件衬衫交由上百家原材料供应商、加工工厂和店铺来同步完成,而客户以正常的价格得到定制的衬衫。这家公司正是运用价值网络的协调能力占有美国所有礼服衬衫销售市场的1/8。正如ebay的前首席执行官惠特曼描述其企业战略时所言:“ ebay公司是一个联系买家和卖家的市场,从根本上讲,它提供了一个全球性的在线交易平台,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各种产品的交易。”塔尔公司和ebay公司都是借助于商业平台的开放性,构建一个价值网络,使得顾客的价值得以实现。

近几年来,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价值链管理被推上管理学科的热门舞台,很多企业纷纷开始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价值网络构建。在这些成功的企业中可以看出:价值网络上各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必须利用顾客利益去驱动和维持,这种方式的形成需要企业在充分考虑自身利益的基础上,通过共享价值形成利益共享的合作关系,以契约的形式进行固化,并在合同中加以体现。这种固化的合作关系不仅可以改善供应链性能,为买主提供稳定的供给,为供应商提供稳定需求外,稳定的合作关系还可以减少事务处理成本,并加强合作。获得价值网络的成功因素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关注顾客

始终把最终顾客的需要和期望视为最重要的,并尽力识别和理解最终

顾客的需要和期望,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

§信息技术的应用

开发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保证数据与信息在在整个价值网络成员各方之间交流通畅;信息决策支持系统利用这些复杂的信息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进行决策并将之在价值网络内迅速传递。

§与成员和顾客共享详细的信息,为顾客提供专有的服务

如销售终端的信息可传输到制造商订单处理系统并与物流公司共享。而对于顾客需求的判断也在共享的信息平台上得以展示,让顾客的需求可以得到专有的服务。

§绩效定量管理

时间和成本是关键衡量手段,在定量的基础上进行决策。

§开放性的合作与服务

来自相关职能部门的团队成员紧密协作可以消除往常的组织界限并发现有益于整个价值网络的改进。消除人与人,成员与成员的藩篱,实现整个价值网络的协作。

§制订利益共享计划

利益共享对价值网络各方来讲都是很重要的,只有充分调动价值网络各方的积极性才有可能产生协同效应。

今天领先的企业相信价值网络共同体的力量,他们愿意并准备付出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他们认为:与价值网络成员一起经营是一种应对挑战和寻求突破性发展的解决方式和战略。一个企业不可能为所有的人提供全部产品,但通过价值网络的构建,企业就能更接近这个目标:

这令企业得以创造一个有利于顾客的环境,并能始终超越其目前的行业水准。

价值网络的建构也是经营学、管理学和哲学的汇集,或者说它不仅仅是一种行为,它还是一种思想,更是企业的一项长期的商业发展战略,为企业迎接商业挑战提供了发挥协同优势之路。

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

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 一、笔记本电脑的供应链示意图: 二、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 供应链信息交换及管理技术主要有Internet/Extranet/In-tranet、电子商务技术、EDI 技术XML 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等。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Internet/Ex-tranet/Intranet、电子商务技术、EDI 技术和XML 技术。Inter-net/Extranet/Intranet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形式将企业内部信息、各个企业之间的信息以及企业外部市场中的相信息有效地组织与集成;电子商务是在网络环境下的商业化应用,不仅仅是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也不仅仅是电子商务,而是把买家、卖家、厂商和合作伙伴在Internet 和Extranet 结合的应用,它不仅仅包括直接带来利润的商品买卖活动,而且还包括所有借助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的支持利润产生的其他活动;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是按照协议的结构格式,将统一报文标准的经济信息,经过电子数据通信网络,在商业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交换和自动处理。它是为提高信息流的速度和准确性而设计的。而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是为了适应Internet 的快速发展而最适合于WEB 开发的信息标准化术,为Web 数据带来了结构化、智能化与互操作性,可以大大降低数据管理与交换成本,能以更好的成本效益与灵活性实现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处理。 1.Internet/ Extranet/ Intranet 技术。Internet 是指用TCP/IP 网络传输协议连接的许多网络集合,它是一个全球性、开放性的信息互联网络,它将世界范围内成千上万个相同或不同类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遵循相同的协议,实现相互之间的通信。Intranet 是指利用Internet 技术所建立的企业内部网路,已基于Internet 的网络协议、Web 技术和设备构成可供Web信息服务以及数据库访问等其他服务的企业内部网。 2.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挖掘、联机分析技术。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无不必要的冗余,能为多种应用服务。 3.EDI 技术。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意为“电子数据交换”,EDI 技术是指不同企业之间为了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在标准化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

如何有效进行网络公关

如何有效进行网络公关 舆论,一般指公众意见,有时也指特定媒体的立场和态度。 网络舆论,指网络上的公众意见,也包括网络媒体和网民的立场及态度。 2006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的第十八次报告出炉,我国网民数量突破1.23亿,其中宽带上网人数为7700万,宽带用户数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事实上,自从中国网民数量在去年突破1亿大关之后,关于数量就再也引不起大家的兴趣了,网络已经成为任何市场营销人都不可忽视的群体和力量,任何迟疑或观望都将落伍于这个时代。在企业的营销以及公关关系上,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把握网络的巨大力量,是最现实的问题,网络舆论管理即是在新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网络公关方法。 网络信息广泛传播的三大特性 众多的新概念在最近都纷纷出现,“网络营销”、“病毒营销”等等营销概念都试图能掌握到传播的新规则,芙蓉姐姐、郭德纲、以及后来出现的胡戈、天仙MM等在例子一再被引用,以说明这些新概念的内容。

一般看来,病毒营销这个名字似乎具有强大的威力,但实际上病毒营销只是指出了一种结果——期望象病毒一样传播,却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达到这样的效果。除了一再象传统的广告那样强调创意之外在策略上,并没有新的、可供企业和组织能依循的路径,也没有能可进行计划并推进的解决方案,而关于病毒营销案例的创意,在国内的近几年的却也没有脱离一搞笑或娱乐的视频、FLASH为核心基调。 也就是说,如果计划制作一个能让网民自发交换、流传的视频、FLASH或者焦点人物,并不具有可预见性,那些正在流行的网络热点,一定是个多选一的网民自发选择结果。在更广一些的意义上,不妨把天仙MM看作是芙蓉姐姐的3.0版,但个体的选择,是基于一定数量“天仙MM们”产生的这个特定的天仙MM。在营销和公关上,可以借助已经出名了的那个天仙MM,但难以在一开始就计划推出一个网络名人,以使自己的产品和企业信息搭载在其上。可以看到,所谓病毒营销,不是基于策略提出的可计划性的步骤,而是基于“点子”去“爆破”,这是艺术家们的事情,而不是市场营销人着力的重点。 因此,对于网络传播,现实问题是,我们该利用网络的哪些特性?并且这些特性是切实可使用的?而且是能基于一个市场目标、能按策略推进的?

供应链管理系统

供应链管理系统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供应链管理系统 供应链管理系统从供应链运作和管理的角度对整个供应链过程进行综合的模拟和实训,主要包括生产商管理子系统、供应商管理子系统、零售商管理子系统、物流公司管理子系统、终端客户电子采购管理子系统、电子采购金融支付子系统等多套子系统组成,可以模拟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的销售、生产、采购的业务过程模拟,同时可以让实训用户了解供应链中的推动式/拉动式订单、VMI管理、供应链信息指令、BOM管理、电子采购、电子支付等一系列管理和业务思想。 系统概述 供应链管理系统从供应链运作和管理的角度对整个供应链过程进行综合的模拟和实训,主要包括生产商管理子系统、供应商管理子系统、零售商管理子系统、物流公司管理子系统、终端客户电子采购管理子系统、电子采购金融支付子系统等多套子系统组成,可以模拟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的销售、生产、采购的业务过程模拟,同时可以让实训用户了解供应链中的推动式/拉动式订单、VMI管理、供应链信息指令、BOM管理、电子采购、电子支付等一系列管理和业务思想。 系统流程 系统基本功能 >>生产商管理系统 (1)基础信息管理:实现生产企业内部的客户、供应商、物流公司、库房、物料、部门、员工、车间、BOM等基础资料的综合管理。 (2)采购管理: ·采购订单管理:采购订单创建、采购订单审核、采购订单下达、采购订单发送到原材料供应商; ·采购收货单管理:采购收货单创建、采购收货单审核、采购收货单下达、采购收货单转仓储的原材料入库单管理。 (3)销售管理: ·销售订单管理:销售订单创建、销售订单审核、销售订单下达、销售订单发送给销售公司; ·销售发货单管理:销售发货单创建、销售发货单审核、销售发货单下达、销售发货单转仓储的销售出库单管理、销售发货单转销售公司收货单、销售发货单发送给物流公司。

浅谈企业网络公关策略

2009年6月(总第102期) 大众商务Popular Business No .6,2009 (Cumulatively,NO.102)浅谈企业网络公关策略 刘雨,马小萍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作者简介:刘雨(1989-)女,籍贯:山东省临沂市,研究方向:企业管理;马小萍(1989-)女,籍贯:河南省洛阳市,学位:本科 【摘 要】文章从网络公关含义、特点、运用策略的角度对企业如何实行网络公关进行了讨论,具体分析了门户网站、网络论坛、企业博客的特点 及运用是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公关;门户网站;网络论坛;企业博客 中图分类号:T M7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6-0125-01 1网络公关含义 网络公关,即e 公关,指适应信息时代要求,以互联网为依托、沟通企业内外部信息、加强企业与社会公众交流,来提升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特殊管理功能。 它是建立在传统公共关系的基础上的网络延伸,是科技革命下公关特征与网络特征交叉促成的公关方式的创新。 2网络公关特点 由于网络公关与传统公关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依托载体的截然不同,因此网络公关的比较优势主要从网络媒体的特点上体现出来。 (1)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全球性、无限性。(2)受众参与性增强。 (3)互动性更强。企业与公众既可以进行一对一的公关活动,也可建立一对多的“双向对称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4)形式多样,随技术发展而发展。我们把目前互联网上新兴的bl og 、即时通讯软件、社交网络、RSS 、W ebcast/Podcast 、维基百科等事务,统称为W eb2.0的6大主要代表形态。 3企业网络公关策略 针对互联网上不同的媒介的特点,公关策略也各不相同。3.1门户网站 2008年中国的网络新闻得到快速发展,网络新闻的使用率较07年 增加了近5个百分点,网络新闻用户达到23400万人。【1】 面对如此汹涌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建立自己的网站提上日程。 网站建设有什么要求呢?第一,信息完整。这是企业“为了满足顾客需求”的基本出发点的时代选择,访问者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第二,页面简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对杂乱的信息往往耐心不够,因此站点设计特点之一就是便于顾客使用,在主页上设置不同窗口,访问者快速进入他感兴趣的部分。第三,及时更新。当公众发现企业主页上最新信息仍是几个月前的时候,企业信息公开化的形象将受到质疑。而企业设立专门网络公关部门、培养网络公关人才将很好的避免这种危机。第四,生动新颖。提供多媒体信息,设立电子公告板、留言簿、电子邮箱、用户调查表等已很常见,建立虚拟社区如今成为很多企业的新宠。如何从同质化的服务中脱颖而出将是企业目前解决的问题。 3.2网络论坛 截至2008年底,28.1%的中国网民使用论坛时间占总上网时间的比例为40%以上【1】,这说明社区成为网民聚集、讨论各种问题的重要阵地之一。 如今由网络危机传导来的实体危机令企业胆战心惊。2007年LG 经受了“翻新机事件”的折磨,其旗下的各类产品在中国的销售迅速下滑,品牌形象一落千丈。令人惊讶的是,这次事件的导火索只是论坛里关于LG 在华有翻新工厂的小帖子,但经过强大网民的“鼠鼠”相传,一个不起眼的小帖子竟“惊奇千层浪”。 企业该如何在论坛内传递有效信息,应对负面信息呢?第一,以企业的名义进行非赢利性宣传。网路论坛经常举办一些研讨性的特定专题讨论,企业可以为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也可发表网络专题,针对自己所在领域问题提出的建议,树立专业形象,赢得公众的信任。第二,找准发布信息与维护企业形象间的平衡点。网络公关中最重要的,不是企业要告诉网民什么,而是回应网民什么。当企业未充分解释问题时,好奇 心将驱使网民挖掘企业的信息,企业将陷入自己的“水门事件”。因此,企业要学会如何在不触及形象的前提下尽可能解释清楚问题。第三,借船出海,传递信息,吸引眼球。当网络力量前所未有的强大时,论坛公关成为高性价比播种机,企业要通过挖掘事件本身戏剧性的素材,利用创意和策划,吸引公众视线,通过互动讨论将话题“炒热”。 3.3企业博客 2009年1月1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CNN I C )发布的报告显示,作为用户自创内容的重要应用,博客自诞生以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至2008年底,中国博客作者以达到16200万人。并且博客中的一些博主在一些成为意见领袖,其对某个事件、产品的评价会广泛影响其追随者。 “如今,人人都有可能成为意见领袖,媒介不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稀有资源,企业对媒体信息的控制力不复以往。”科闻一百全球新媒体业务发展负责人兼大中华区总监Jere my Woolf 如是说。 对企业来说,博客是一把双刃剑:既可搭建内外部交流平台,树立企业形象,又可能成为消费者释放负面情绪的“垃圾箱”。那么应怎样利用博客为企业造势呢?第一,真诚。不要试图欺骗公众,掩盖某些信息,I B M 公司将公关最基本的经验归为六个字———说真话,赶快说!要用客观事实打动消费者,而不是雇佣枪手、粉饰博客,或是企图回避问题、推卸责任。第二,及时回应。不管公众对你是满意或不满意,一定要尽快回复,让公众觉得受重视,其对企业印象也会好一些。否则“坏事行千里”,口碑传播的破坏力远远超出企业的想象。第三,顾客是上帝。当发现博客上有不满信息时,企业首先该做的不是怀疑信息的目的,而是尽快行动起来,查明事情真相,不管顾客所言是否属实,企业都要认真回复顾客,或澄清误会,或提出解决方案。不要试图与顾客争执,这样顾客对企业的印象将更加糟糕。第四,不要尝试删帖。很多企业为了避免后来的顾客看到以前的不利留言,往往让专门人员删除留言,其实这是违背网络透明原则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不利留言与企业针对这些问题的改正方法放在一起,既为以后出现类似问题提供先例,又显示出企业真诚待客的态度,真正发挥博客的网络公关的作用。 当然,网络公关的媒介并不局限于以上三种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介将会出现,公关手法也将更加灵活。不管形式如何,网络公关的提升企业美誉度的目标将始终如一。 注释: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 I C ).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 况统计报告[R ]. 参考文献: [1]何莉.网络公关_企业不可忽视的公关形式[J ].经济研究导刊, 2008,(6):19-20.[2]李建林.W EB2.0时代的网络公关应用[J ].国际公关,2005, (6):58-59. [3]刘东明.网络公关的双刃剑[J ].市场观察.广告主,2007,(10):68-69.[4]杜鹃.直面网络公关_谈企业网络公关的基础理念与策略[J ].公 关世界.2000.5. 5 21

成功的公关案例及分析

成功的公关案例及分析 成功的公关案例及分析篇 1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事件经过, 2015年 5月 11日晚上约 21 时,许多玩家发现网易旗下的游戏产品连接异常,无法正常登陆。除游戏产品之外,陆续有用户发现网易新闻客户端、网易云音乐、易信、有道云笔记等在内的数款产品无法连接服务器的情况。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数亿级别的用户都是满脑疑惑 ! 随后,有网友在微博发布了网易大厦着火的谣言(暂时不明动 机),于是话题开始在微博发酵,网友开始通过微博搜索查看相关消息,也有众多网友通过百度搜索相关消息,网络上的谩骂和抱怨开始呈现上升态势。 网易到底该如何接招 ?是和一般常见的危机公关一样,发个声明就算了 ?这当然不是网易的态度 ! 从“网易新闻客户端 VS新周刊”、“网易新闻客户端 VS腾讯新闻客户端”等众多事件,想必很多人已经见识到了网易君的智慧,他时而是一个不卑不亢的君子,时而是一个风趣优雅的文艺青年,时而是搞怪顽皮的小孩。他到底是谁,他就是一个百变达人。 现在看来,分析此次网易危机公关的成功原因在于三点: 第一:反应迅速 在网易服务器连接不上之后,网易用户怨声载道,同时谣言遍地,但网易官微在 21时 42分发布声明,反应时间 42分钟,低于 1 小时。 申明原文:尊敬的网易用户, 2015年5月11日晚 21点,因骨干网络遭受攻击,导致网易旗下部分服务暂时无法正常使用,技术人员正在抢修中,具体修复时间请关注稍后公告通知,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关于网易大厦着火的新闻为谣言,网易公司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时间把控的非常到位。也许有朋友会说, 42 分钟,时间太长了吧,不就是发条微博吗 ?怎么那么费劲 ?但是,需要明白的是危机公关除了反

价值链

价值链理论研究 1.概念提出及解释 1985年,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他将价值链作为分析竞争优势的工具,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在波特看来,要达到价值创造的目的,公司的各种活动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具体到某一项或多项活动是价值创造活动还是成本驱动因素,则要具体分析。 价值链是一个企业在一定产业内的各种活动的组合,比如产品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各种对产品起作用的各种行为。根据迈克尔·波特的观点,将企业价值链根据企业与相应供应方和需求方的关系,分别向其前、后向延伸就形成了产业价值链。这种产业价值链是基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基础之上的不同企业所构成的。对于某一产业来说,如果其内部的各个企业是处于“分散、孤立的状态,即各企业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分工和协作,那么该产业内也就不可能形成有效的产业价值链。 如图1所示,价值活动可分为两大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如图底部所示,是涉及产品的生产、销售、交付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辅助活动是辅助基本活动,并通过提供外购、技术、人力资源等各种职能以相互支持。图中的虚线表示:人力

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都与各种具体的基本活动相联系,并支持整个价值链。而企业的基本设施虽并不与某种特别的基本活动相联系,但它也支持着整个价值链。 同时,任何一项基本活动、辅助活动又都可以分解成很多分支活动,如图2中,市场销售又可以分解成营销管理、广告、销售队伍管理、销售业务、技术文献和促销等。价值链是指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基础是透过一连串的企业内部物质与技术上的具体价值活动(value activities)与利润(margin)所构成,当你和其它企业竞争时,其实是内部多项活动在做竞争,这才是竞争,而不是整个公司一体的竞争。透过价值链,你可以知道你在哪些活动占有优势,哪些处于弱势。 图1 波特价值链分析图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介绍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介绍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 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概述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PP:生产计划和控制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PDM:产品数据管理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QM:质量管理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MM:物料管理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SD:销售和分销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SM:服务管理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PM:设备维护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PS:项目系统 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概述 1、战略性解决方案优化您的供应链管理和提高您的竞争力 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其对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的灵活应变能力和 对不断涌现的市场机会的获取能力。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管理好供应链更能为您带来竞争优势。您需要一个应变书迅速、适应性强的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来管理公司由采购到制造以及销售和分销的各项业务。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能为所有类型的公司提供优化的业务流程和简洁的工作流,从而在降低成本和缩短交货期的同时不断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 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通过完全集成各个应用模块来支持您的供应链管理。每一个具体应用模块的流程都会有助于简化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加速企业的信息流转。当这些流程在跨模块应用时,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更显出其真正潜力。无论您是在规划物料需求,草拟销售预测,平衡生产能力还是在核算制造成本,这种潜力意味着您始终能够将所有经营决策基于一个统一的并不断在进行更新的信息库之上。请赶快利用这些丰富的系统功能。 SAP公司是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的客户/服务器集成商务软件供应商。本说明书概述了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描述了系统可以提供给您的许多解决方案的某些部分。由于其卓越的功能和灵活性,SAP 自身一直就被定位并发展为客户/服务器集成商务软件方面的行业标准。 SAP 产品的优势之一在于其模块化结构。这种结构建立在各种控制和协同商务应用程序运行的基本元件而组成的技术框架之上。这些基本元件既可以独立自行应用,也可以结合起来应用。 SAP通过引入应用链接功能(ALE)驾驭了这种技术挑战。ALE使多重系统环境下进行业务流程成为可能。因此,SAP可以处理大量客户的实际需求而导入的各种分销模式。ALE确保了各个具体应用软件的集成性。这些应用软件是运行在不同系统环境下的。 集成化的即购即用系统保证了所有系统功能的一致性。

网络公关及其传播方式研究

第22卷 第1期科 学 管 理 研 究Vol.22 No.1 2004年2月SCIEN TIFIC MANA GEM EN T RESEARCH Feb.2004网络公关及其传播方式研究Ξ 姚 凯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 摘要:网络公共关系是新经济条件下公共关系的全新表现形式,并日益成为现代企业和跨国公司关注的焦点及战略基点。本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相比较于传统的公共关系活动,网络公关所具有的内涵、发展历程、规则及特点等,并重点描述了网络公关的主要传播工具、窄段传播方式等内容。 关键词:网络公关;传播方式;窄段传播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15X(2004)01-0062-05 Public R elations on N et and The Communication Methods Yao K ai (Management School of Fudan U niversity,Shanghai200433) Absracts:Public Relations on Net is the new trend of Modern Public Relations,And become the focal point of strategy for modern enterprise and multinational https://www.360docs.net/doc/bf4625199.html,parative with the conventional Public Relations,the content, history,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are given in this paper.And in this paper,the main narrowcasting communication meth2 ods are put forwards importantly. K ey w ords:Public Relations on Net;communication Methods;Narrowcasting Communication 1 网络公关的基本内涵及其发展历程 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经营管理实践活动和传播活动,从20世纪早期开始在西方普及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而它进入中国并系统地在我国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被运用则只有近20年的时间,相对来说我国企业在这方面的理论和经验仍嫌不够充分。近几十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公共关系也从现实世界步入了网络空间,公关的网络化成为了国际公关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许多国际知名企业、跨国公司对网络公关已经进行了不少的探索和实践,在加入WTO之后,为了应对由国际大市场上汹涌而来的竞争的大潮,网络公关业已成为我国企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所必须面对的挑战。 网络公关(Public Relations on Net)是指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借助互联网络(Internet),为组织收集和传递信息,在电子空间中实现组织和公众之间双向互动式的全球沟通来实现公关目标,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 网络公共关系是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和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诞生的。据专家分析,广播由商业开发到拥有5000万听众,共花了38年时间;电视机从商业开发到拥有5000万用户,共花了13年时间; 1995年,互联网开始商业运用,到1999年仅4年时间就扩展到了240个国家,112亿个用户,而且正以161%的速度飞速发展。伴随着电脑应用的普及应 Ξ收稿日期:2003—10—10 作者简介:姚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上海市博士后联谊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复旦大学博士后联谊理事会理事长。

公关案例分析

海底捞危机公关案例分析 首先事件回顾: 2011年8月22日信报报道《记者卧底"海底捞"·揭秘》,直指骨汤勾兑、产品不承重、偷吃等问题,引起社会轩然大波,一直人类无法阻止得海底捞,终于遇到了一个大坑。 2011年8月22日15:02 海底捞官网及官方微博发出《关于媒体报道事件得说明》,声明语气诚恳,承认勾兑事实及其她存在得问题,感谢媒体监督,并对勾兑问题进行客观澄清。此微薄被转发1809,评论690,用户基本接受海底捞得态度。 2011年8月22日16:18 海底捞官网及官方微博发出《海底捞关于食品添加剂公示备案情况得通报》,笔锋更加诚恳,“多年厚爱,诚惶诚恐”之类得词语都用户。 2011年8月23日12:00 海底捞官网及官方微博发出《海底捞就顾客与媒体等各界关心问题得说明》就勾兑问题及员工采访问题进行重点解释。 2011年8月23日20:00 海底捞掌门人张勇得一篇微博,个人认为尤为经典,在这里转载一下:“菜品不称重偷吃等根源在流程落实不到位,我还要难过地告诉大家我从未真正杜绝这些现象。责任在管理不在青岛店,我不会因此次危机发生后追查责任,我已派心理辅导师到青岛以防该店员工压力太大。对饮料与白味汤底得合法性我给予充分保证,虽不敢承诺每一个单元得农产品都先检验再上桌但责任一定该我承担”。 此篇微博瞬间转发近4000次,评论1500次,在如今遇事自保,互相推诿,丢车保帅得职场中,张勇得敢担当,人情味十足,与当时得高铁事件部分领导得做饭形成鲜明对比。张勇得人格魅力化解掉此次事件80%得危机。 随后,海底捞邀请媒体记者,全程记录骨汤勾兑过程,视频、照片瞬间布满网络,事件就此暂时画上圆满句号。 回顾海底捞事件,只就是为了回答lz得问题,成功危机公关得共同特点,不同得企业,由于产品与服务得不同,所面临得危机各不相同。 1、主动承认错误比解释更加有效。危机触发得时候,解释=狡辩,事实会被理解为歪理。 2、主动放低身段比高高在上更加有效。您越低,对方自我感觉就越高,这就就是为什么大人从来不与小孩子一般见识,总能包容孩子。 3、主动承担责任比推诿更加有效。“丢帅保车”在现代社会品牌危机时,更加有效。 4、主动透明流程比规避更加有效。瞧得越清楚,就会更少得猜疑,而且消费者如果猜疑,就不会向好得方向猜疑。比如动车追尾事件,可能当局者觉得有些事情公布会有负面影响,其实您遮遮掩掩,大伙猜测得更加要命。 最后,危机公关没有固定模式,也就就是因为这样,才会有公关公司存在得必要性,不

供应链系统功能模块

新药研发管理系统 通过精简整个新药研发流程,并确保遵循FDA规范,从而在速度上领先竞争对手。集成多个数据源的数据管理(电子数据捕获(electronic data capture ,EDC)系统、内部临床数据管理系统(CDMS)、实验室和合同研究机构(RCO)),并有专门用于新药研发项目各阶段人力、进度、费用和申报资料等管理。 专利信息管理系统 专利信息管理让您能够管理购买风险、管理诉讼风险并确定研发优先级,强大的电子专利信息管理配合先进的分析工具允许您以多种方式来研究专利,包括确定专利的唯一性、分析完整的专利信息、确定专利适应的产品领域、了解竞争对手的新专利及比较特殊专利等。 智能采购管理系统 完善供应商档案管理,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理顺采购询价、采购合同、采购订单、,建立采购价格控制体系;支持采购申请计划的多级审批;理顺采购物料管理,支持采购物料的入库质量检验管理;动态地查看物料库存、采购到货情况;支持采购物料对应以及采购退/换货管理;采购发票、应付款、成本核算等财务系统集成;销售订单、生产订单等业务应用集成。 库存管理系统

通过库存物品的入库、出库、移动和盘点等操作对企业的物流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以达到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杜绝物料积压与短缺现象,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保证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目的。要求管理系统支持仓库、区域、货位等多层次管理;提供物料ABC分类,提供物料的分级、分类管理;支持对库存物品的批次、单件、保质期管理方式;支持分销模式下的内部订单调拨;能够最大/安全库存量,超限报警处理、积压/短缺统计;支持多种仓库盘点,提供存盈、盘亏调整处理;可以动态地查看各种物料库存、各类物品进/出情况等。 分销管理系统 秉承网络分销技术:基于互联网架构,完全的Internet应用模式。在医药制药企业对分布广泛和数量繁多的分支机构销售网络实现随时随地的集中管理,设计上体现功能实用、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易于扩展,为医药企业提供技术和功能上皆具有代表性和前瞻性的企业级分销管理系统。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 共包括九大子系统,分别是:综合业务管理子系统、仓储业务管理子系统、配送业务管理子系统、物流成本管理子系统、物流绩效管理子系统、综合查询子系统、辅助决策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和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它们为帮助企业全面、准确地掌握物流配送作业

网络公关发展及策略

网络公关的兴起与发展 摘要:网络公关的兴起缘于因特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传播方式较之传统传播方式的创新,以及公关业发展的需要。网络公关的定义根据网络媒介的三种不同类型,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广义上的网络公关是指网络化组织以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来实现营造和维护组织形象等公关目标的行为。狭义上,网络公关是指组织以计算机网络即互联网为传播媒介,来实现公关目标的行为。这里主要使用的是狭义上的网络公关概念。 关键词:网络公关公共关系发展传播优势及注意问题安全 网络媒体在传播上的影响力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成为公共关系一个新平台,二者逐渐整合形成了一个新的子学科——网络公共关系(以下简称网络公关)。本文试以探讨网络公共关系的基础理念和知识。 一、网络公共关系基本理念 (一)网络公关兴起的背景 网络公关的兴起缘于因特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传播方式较之传统传播方式的创新,以及公关业发展的需要。传统公关的发展需要新的平台,互联网具有个性化、互动性、信息共享化和资源无限性等传播优势,集个人传播(如QQ、ICQ电子邮件)、组织传播(如BBS、新闻组)和大众传播于一体,具备强大的整合性,并且网络媒体的运作目前正在逐渐规范、成熟,已拥有相当大的媒体影响力,互联网正在成为各界人士获取信息的主要通道。 网络媒体在公共关系传播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媒体的传播力,塑造组织尤其是企业良好的形象,促进企业产品、服务的销售,以及有效预防网络公关危机,成为组织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网络公关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网络公共关系内涵 网络公共关系刚刚兴起,目前业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目前,大多学者认为网络公关指企业借助联机网络、电脑通信和数字交互式媒体的威力来实现公关目标的行为。 网络公关的定义根据网络媒介的三种不同类型,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广义上的网络公关是指网络化组织以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来实现营造和维护组织形象等公关目标的行为。 (三)网络公关的发展历程 公关业的发展与媒介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它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网络公关从在“2000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上成为热门话题,到2001年则开办了“中国公关网”,企业网络公关便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目前网络公关在国内发展的现状是喜忧参半。可喜的一方面是,中国公关业和企业有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和宣传平台,可以以最快捷的速度向国内外交流企业的信息。不少大的企业已经开始配备专职人员做网络媒体代表,负责处理协调网络媒体传播事项;许多企业的企业推广部在自己的核心媒体名单里,也开始加入网络媒体,对核心的网络媒体做重点沟通与维护。但是,另一方面,很多企业的公关部在做网

17年经典公关案例分析打印版

周杰伦怒斥公安,央视点赞危机公关 2014级思政2版黄志灵学号:201413010224 一、案例简介 4月30日晚,在周杰伦西安个人演唱会现场,一名公安把粉丝的灯牌丢掉,这个举动被台上的周杰伦看到了,周杰伦当众怒斥公安“滚出去”。 事后,当得知安保人员之所以将歌迷灯牌丢掉是因为前排歌迷灯牌挡住了后排歌迷的视线,安保人员是为保护更多歌迷的利益才上前阻止。周杰伦第一时间通过公司官方微博以及演唱会主办方等公开渠道向这位安保人员道歉。 第二步,文字道歉之后,周杰伦录制了一段道歉的视频,并亲自到安保指挥部,向演唱会期间执勤的安保人员表示感谢,同时当面向这位安保人员道歉并取得原谅。及时、得当、有诚意,这样的危机公关,帮助周杰伦成功挽回个人品牌声誉。就连央视之后也点赞周杰伦的态度和做法。 二、案例成功原因分析 (一)保证信息及时性 危机很容易使人产生害怕或恐惧心理,因此保证信息及时性,让受众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情况,对危机公关至关重要。 对于这次的公关案件的处理,其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及时对事件做出适当的反映。很明显,在这次公关事件中,周杰伦第一时间通过过微博以及演唱会主办方等公开渠道向公关事件的当事人保安道歉。这充分说明了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对于处理公关案件的重要性。同时也能通过周杰伦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发布消息,我们也感受到了一个充分运用网络对于有效及时安发布消息的重要性。

(二)保证受众的知情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众对话语权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当危机发生时,所有危机受众都有权利参与到与之切身利益相关的决策活动。危机公关的目的不应该是转移受众的视线,而是应该告诉受众真相,使他们能够参与到危机管理的工作中来,表现出积极合作的态度。 对于这次的公关案件的处理,其成功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是保证了受众的知情权,周杰伦通过公司官方微博以及演唱会主办方等公开渠道向当事人保安道歉,一是保证了当事人保安、粉丝及其他公众的知情权,说明了事实,二是传达了一个信息,周杰伦的真诚,一定程度的减少了这次公关危机带来的伤害。 (三)保持坦诚的态度 始终保持坦诚的态度,面对危机不逃避,敢于承担责任,就容易取得受众的信任和谅解。危机公关的首要目的也就在于此,保持坦诚是保证危机公关得以有效实施的基本条件。 因为周杰伦在处理其危机公关上的及时、坦诚和与受众的有效沟通,央视也为他的态度和行为点赞。可以说,周杰伦因祸得福,这次危机公关,非但没有使周杰伦的个人信誉收到严重损坏,反而赢得了公众的“知错能改”的态度的认可,真可谓“因祸得福” 三、案例小结 通过周杰伦的这次公关的成功处理,我初步意识到了公关的重要性。21世纪的世界,日新月异,竞争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发复杂。一个人想要有良好的发展,不可能只是埋头苦干,默默修身,必须要学会与人交流合作,而适当的公关能为我们的发展和人际交往提供科学指导。公关对于个人发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加强个人公共关系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型的大系统,社会的每个组织都必然与别的组织和群体

!从价值链和价值网角度看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

2007年第11期(总第63期) NO.11,2007 (CumulativetyNO.63)职业圈 ZHIYEQUAN 【摘要】文章概述了虚拟价值链和价值网概念的形成,运用价值链理论探讨价值网管理的实际战略应用,论述了如何识别、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 【关键词】价值链;价值网;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11-0051-02 世界上成功大企业的实践证明,价值链思想是研究竞争优势的有效工具,而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便是核心能力,然而,更多的企业管理者集中在探讨如何培育、维持和转换核心能力。本文试图用价值链理论来帮助企业对核心能力的识别,为企业实践应用提供一个突破口。 一、价值链分析的基本原理 价值链的概念是MichaelE.Porter1985年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认为行业的垄断优势来自于该行业的某些特征环节的竞争优势,抓住了这些关键环节,也就抓住了整个价值链。这些特定企业经营成败或效益好坏的战略环节,既可以是产品开发、工艺设计、也可以使市场营销、信息技术,或者人事管理,等等,因不同的行业而异。 (一)虚拟价值链 随着因特网的出现,价值链理论被再次时代化。理论家指出,与实物价值链并行的是虚拟价值链,后者可用于实物价值链的各个阶段,水平的使价值增值,只是虚拟价值链需要在互联网上操作,虽然价值链一开始只是设计物质产品的制造方面,价值增值被认为只有通过大量的产品装配和制造技术才能实现。但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价值增值已经可以通过提供服务得以实现。服务环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信息时代,价值越来越多的建立在信息和知识上。当服务经济转变到信息经济时,使用电子商业的优势变得更为清晰,如图1所示。 图1:价值形式的变化 (二)从价值链到价值网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这就要求社会分工更加细化,致使价值链的增值环节变得越来越多,结构也更复杂。价值链的不断分解,使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相对独立的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增值环节。这些原本属于某个价值链的环节一旦独立出来,就未必只对应于某个特定的价值链,它也有可能加入到其他相关的价值链中去。于是出现了新的市场机会—— —价值链的整合。在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这种整合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为此,一些学者提出了新的价值链,新价值链不是由增加价值的成员构成的链条,而是虚拟企业构成的网络,它经常改变形状、扩大、收缩、减少、变换和变形,称之为价值网。价值网是那些可用价值网络模型描述的企业缩写。依赖于媒体技术,价值网把相互独立的客户,或是时空中的顾客相互联系起来,企业本身不是网络,而是提供网络服务,如电话公司,零售银行、保险公司和邮政服务公司都属于这种网络中的成员,价值网强调对任何顾客的价值决定性因素是联系顾客的网络。 二、价值链分析企业核心能力的识别与形成 企业的任务是创造价值和传递价值。目前,从研发、采购到制造到分销,构成了行业的价值链,而价值链的本质是增值链。价值链上每一环节增值与否、增值的大小都会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实际上,不同的企业参与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个环节都创造价值,只有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才真正创造价值,那些创造了高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企业在这一环节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就有可能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在这个意义上,价值链与企业能力具有对应关系。真正的核心能力是关键的价值增值活动,这些价值增值活动能以比竞争者更低的成本进行,正是这些独特的持续性活动构成了公司真正的核心能力。鉴于此,如图2,我们可以利用如下价值链模型来识别与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 图2:从价值链到价值网分析模型 第一,以产业价值链上的行业领域的选择为起点,确定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然后,进行行业领域纵向价值环节的选择,从而确定本环节所能产生的价值,同时要将企业本身放入整个价值网中,分析在价值网中各供应商、经销商和客户需要本企业所能提供的最佳的价值点是什么?(如图3)。 第二,企业在明确自己在行业价值链上的定位或未来价值链变化趋势中的位置调整后,据此进行企业内部价值链上核心价值环节、战略环节和非战略环节等的划分,验证企业所拥有的高增值性的能力是否可成为核心竞争力,考虑企业的竞争对手、潜在竞争者及替代商品的经营者,通过将企业的价值链与竞争 从价值链和价值网角度看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 裴芸 (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21) 信息和知识的价值 服务中的价值 物质产品中的价值→ → 51 --

基于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网络系统

Management 经管空间 https://www.360docs.net/doc/bf4625199.html, 2012年6月 099 基于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网络系统研究 山东省交通学院 陈永祥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基于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网络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的可靠性问题,将多目标供应链网络运作平台移植到区域产业集群中,使其同时具有范围辐射效应与规模经济效益。摒弃以往的常规数学规划、系统动力分析等静态式的研究方法,采用以供应链系统动态模拟结合区域产业集群多目标权重的动态模拟式研究方法,探索以成本效益为核心,能满足产业集群辐射区域范围内的实际应用要求,整合产业集群资源并将集群式供应链网络系统的异构性、分布性、非线性、受限性和动态性等统配因子都考虑在内的协同效应机制的构建。关键词:产业集群 成本效益 供应链管理 网络系统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6(b)-099-02产业集群通过共享相邻地域内的资源、信息、技术等元素,充分地发挥产业积聚的规模效益和范围效应,能极大地促进地方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供应链网络系统作为新型的产业运作模式,在我国经济转型和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进程中,伴随产业集群的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载体的组织管理范式,成为了诸多地方经济实体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但是,在实际运作中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往往只是对于资源和信息的共享而进行简单的“扎堆”,企业之间存在更多的是敌对竞争而不是合作共享;整个基于产业集群缺乏一个高效、科学的多目标式供应链网络系统来进行整合。本文拟以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网络关系为研究背景,针对网络系统的设计与优化、集群式成本效益、协同效应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将多目标供应链网络运作平台移植到区域产业集群中,使其同时具有范围辐射效应与规模经济效益。为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网络设计与优化提供决策支持,提高集群产业的竞争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目前,鉴于供应链的研究趋势(如表1所示)已从“链状”转移到 了“网络”;产业集群也已从“敌对”转移到了“合作”的发展趋势, Tsiakis等[1] 对集群式供应链网络系统的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阐述了多目标阶段中各节点存在的需求不确定性。ballou等[2]在产业集群长期战略合作的基础上,分别按照需求规模、生产加工及各需求地区的地理关系设计了多目标网络系统的节点评定方法,三 木楯彦[3] 以战术等级分配法构建了供应链中节点调度、 资源调配的基于产业集群整体的协同运作网络系统。 表1 基于产业集群的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的比较分析 传统供应链集群式供应链 链形状单 链网 络供应关系简 单复 杂 区域集中度相对集中高度集中(在临近区域内形成比较 完整的供应链) 集群企业间信息对 称关系信息不对称、不畅通 信息对称、畅通 形成的基本条件 具有一定的对等性和地 理上的临近性 在生产制造、市场信息沟通有着 其他地域无法比拟的吸引优势, 同时分工协作发达。 战略合作伙伴选择的标准目标单一(主要强调价格)多目标(质量、价格、交货期、灵 活性)企业交换主体物料物料、技术、服务及品牌 网络系统的稳定性 考虑因素较少,稳定性强众多企业的动态竞争促使网络系 统变动频繁 对于产业集群及基于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网络系统的发展研 究,国内许多学者也给予了高度关注,王缉慈[4]概括了产业集群理 论和新产业区理论。魏守华[5]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角度研究企业集群,认为产业集群理论是继梯度推进、增长极、地域生产综合体 理论之后的新兴区域经济理论。刘浩华[6;7] 从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网络中结点企业和政府的角度分别阐述了供应链网络中断风险的防范措施,并提出打造弹性供应链网络系统的策略。李柏勋[8]和黎继子[9]分别探讨了基于集群式库存管理问题的三种策略模型。 综合来看,国内外针对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网络系统的相关研究虽然比较全面和具体,但很多问题距离可靠的实际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对于产业集群中供应链网络系统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产生原因;产业集群的协同运作体系构建等问题在内的各项关键技术与控制理论都还远未完善。 2 基于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网络系统的研究分析 (1)考虑产业集群中供应链网络系统中的协同运作、应用响应、弹性策略等重要因素,通过配置调节供应链网络参数,建立适于集群式的供应链网络系统网络运作模型。 (2)为使模型能够客观、科学地评价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网络系统,须确立各衡量成本效益与协同效应之间的指标权重,建立各指标相应的关联度函数;计算关联度并进行规范化,利用非线性数学优化方法,考虑产业集群供应链网络系统中影响因素对网络运作的影响变化,利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分级,建立多层次多准则的评估体系和过滤机制,提高算法设计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优化目标除了考虑成本效益外,为了避免出现采用归一化方式处理多目标问题的缺点,还应建立基于效率化的定量评估方法,针对不同优化目标之间存在竞争特性。 (3)构建系统模型,观察模型内集群式的网络耦合对交易成本、服务质量、协同效应的影响,通过配置集群式供应链网络参数如结点选址、设施容量、配送中心的服务范围等,建立能够快速响应现实环境动态变化的适应性行为数据库与预测系统。通过对该实验系统的情景分析(蒙特卡罗方法)和随机规划(基于Pareto最优思想的遗传算法)等方法的实验验证,求解出集群式供应链期望的运作成本最小、运作变动量最小和效率最佳的优化目标,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改进。 (4)考虑基于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网络的效率化,以最小期望成本为目标,建立决策优化模型。研究供应链网络系统在资源和成本有限的条件下如何进行供应链结点的有效选择;如何确定合适范围等问题(主要是确定集群中的需求物资从供货点到需求点的结构设计上,包括需要使用什么样的设施,设施的数量,设施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