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在线平台使用说明

合集下载

SCI论文写作及投稿ppt课件

SCI论文写作及投稿ppt课件
14
2、SCI期刊影响因子和分区
如何确定SCI期刊分区和IF?
• (2)微信公众号fenqubiao
每天可免费查4个期刊; 了解SCI期刊相关信息。
15
2、SCI期刊影响因子和分区
如何确定SCI期刊分区?
(3)重庆大学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MIS系统)
只能查询到分区,无法看到影响因子
16
2、SCI期刊影响因子和分区
duct=WOS&search_mode=GeneralSearch&SID=S2tBCgLlIvqFmclwBVT& preferencesSaved=
11
2、SCI期刊影响因子和分区
•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IF)是ISI的期刊印证报告(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中公布的一项数据, 从1975年开始,每年公布上一年的数据。
4
(二) EI 工程索引
创 刊 于 1884 年 , 是 美 国 工 程 信 息 公 司 (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出版的著名工 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EI选用世界上工程技 术类期刊2000余种。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 各个领域。它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 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权威性强等 特点。
• 我国科研机构一般采用中科院分区,有些机构也有自己的 一些分区标准。
13
2、SCI期刊影响因子和分区
如何确定SCI期刊分区和IF?
• (1)中科院JCR分区在线平台
/
需要单位付费才可使用;
每年分区表发布之后,可以 在各种科研学术论坛里下载 到Excel或者PDF格式的文件。
Proceedings)科技会议录索引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介绍及使用说明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介绍及使用说明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介绍及使用说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英文名称为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简称NSTL)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于2000年6月12日组建的一个虚拟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机构,成员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

网上共建单位包括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中心根据国家科技发展需要,按照"统一采购、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源共享"的原则,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采集、收藏和开发理、工、农、医各学科领域的科技文献资源,制订数据加工标准、规范,建立科技文献数据库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面向全国开展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推进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组织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数字化应用,开展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1. 系统资源NSTL网络服务系统拥有丰富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包括目次、目录、文摘等二次文献数据库、网络版全文期刊、图书与工具书。

二次文献数据库涉及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标准、计量检定规程及工具书等文献类型。

外文二次文献库主要包括:1995年以来的1万3千种西文学术期刊、1985年以来世界各地出版的学术会议论文、2001年以来国外出版的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1978年以来的美国政府研究报告、以及2000年以来的日俄文重要学术期刊。

专利文摘数据库包括: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日本、欧洲专利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七国两组织专利文献。

标准数据库包括:GB标准、ISO标准、IEC标准、BS标准、DIN标准、NF标准和JIS标准。

规程数据库包括: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检定系统、技术规范及计量基准、副基准操作技术规范等。

网络版全文数据库包括NSTL单独及合作购买的国外网络版期刊、中文电子图书等全文文献。

CiteSpace中文手册

CiteSpace中文手册
4 文献的共被引分析—以恐怖主义研究为例............................................................................. 30 4.1 运行软件 ............................................................................................................................. 30 4.2 可视化结果 ......................................................................................................................... 31 4.3 布局调整 ............................................................................................................................. 31 4.4 共被引网络进行聚类 ......................................................................................................... 32 4.4 网络的调整 ......................................................................................................................... 32 4.5 文献共被引分析的原理 ..................................................................................................... 35 4.4 案例结果 ............................................................................................................................. 38

中科院JCR期刊分区

中科院JCR期刊分区

数据处理方式
中科院分区表基于JCR的数据,但对于JCR中期刊刊名更名/合并的情况进行数据规范处理。对于变更刊名的 期刊,JCR会保留两个刊名,会计算两个影响因子。中科院分区表会将变更前期刊数据合并到变更后的期刊,且 重新计算影响因子,只保留变更后刊名和ISSN,详见上文2.2数据处理说明。
分区方法
分区方法是中科院分区表和JCR的Journal Ranking最核心的不同。在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中,主要参考3年平 均IF作为学术影响力,最终每个分区的期刊累积学术影响力是相同的,各区的期刊数量由高到底呈金字塔式分布; 在JCR的Journal Ranking中,主要参考当年IF,最终每个分区的期刊数量是均分的。
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为了让用户对中科院分区表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以下文字梳理了分区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2004年开始以Excel格式文档发布中科院期刊分区表,它只包括13个学科的大类; 2007年开始发布包括大类以及小类期刊分区表,小类借鉴JCR学科,与其保持一致; 2008年改进大类学科Top期刊的遴选方式; 2012年开始在JCR期刊分区数据在线平台发布最新数据,不再发布Excel格式的数据文档。该平台能满足用 户查询、浏览分区等多种用途; 2013年JCR期刊分区数据在线平台全新改版,系统全面升级,实现了用户订购数据的自动化,形成用户订购、 数据使用一体化平台; 2015年调整大类学科Top期刊的遴选方式,新建官方 ,拓宽服务对象,密切与终端用户的。 中科院分区表对汤森路透每年度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 中SCI期 刊在学科内依据3年平均影响因子划分分区。它包括大类分区和小类分区:大类分区是将期刊按照自定义的13个 学科所做的分区,大类分区包括Top期刊;而小类分区是将期刊按照JCR已有学科分类体系所做的分区。下文将详 细说明中科院分区表的制作过程。

fisheries research 分区

fisheries research 分区

fisheries research 分区
"Fisheries Research"是一本专注于渔业领域研究的学术期刊,对于它的分区,我们主要参考的是中科院分区表。

中科院分区表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学计量中心的科学研究成果,它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论文质量的权威性、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等因素,将科学期刊分为不同的等级区域,即分区。

根据中科院2022年12月最新升级版的数据,"Fisheries Research"在大类学科农林科学中位于2区,小类渔业也位于2区。

而在JCR分区中,该期刊在渔业类别中位于Q2。

这些数据表明,"Fisheries Research"在渔业领域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期刊的分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期刊发表论文的质量、影响因子等因素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因此,对于"Fisheries Research"的分区,我们需要定期关注中科院分区表的更新情况。

"Fisheries Research"作为一本渔业领域的专业期刊,它的主要任务是发表渔业领域的高质量研究论文,推动渔业科学的发展。

它的分区等级反映了它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地位,也为我们评价和选择期刊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的来说,"Fisheries Research"在渔业领域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

北华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试行).doc

北华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试行).doc

北华校字〔2017〕62号北华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试行)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加强学科梯队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提高引进人才的质量和水平,加快省属一流大学建设步伐,根据《北华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引进原则(一)坚持优化资源配置,优先保证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兼顾其它学科原则。

(二)坚持人才引进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相协调原则。

(三)坚持人才引进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四)坚持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目标考核原则。

二、引进高层次人才范围及条件(一)范围1.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著名专家、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重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或同等层次专家、学者)。

2.在所属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领军人才。

3. 优秀博士(博士后)。

4. 重点学科专业博士。

5. 紧缺学科博士。

6. 博士。

(二)条件1. 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强烈的事业心及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风严谨,为人正派;有较强的团结合作精神;身体健康。

2. 两院院士、重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或同等层次专家、学者不受年龄限制。

其他引进对象的年龄原则上应在45周岁以下,对于特别优秀的人才或紧缺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

3. 学科领军人才一般应具有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博士学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学术造诣高,在所从事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突出,曾经或正在主持国家级高层次或重大科研项目,或主持的项目获得过国家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

对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想,具有带领本学科保持或赶超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

4. 优秀博士(博士后),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所从事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突出,同时具备如下条件:(1)论文项目方面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发表过SCI一区、SSCI、A&HCI期刊论文1篇及以上;②发表过SCI二区期刊论文2篇以上;③发表过SCI三区、EI期刊、CSSCI(重要期刊)论文4篇以上;④主持国家自然、社会(含艺术学、教育学单列学科)科学基金项目资助1项以上。

国内学术评价机制及评价工具 2015-10-30兼容版

国内学术评价机制及评价工具 2015-10-30兼容版

2011 IMPACT FACT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

Cites in 2011 to articles published in:2010 =85 2009 =130 Sum: 215 215÷287=0.749


相关性参量 相关关系是指学术研究成果与其他研究成 果的相关关系, 这个参数描述了该项研究成 果对其他研究成果的影响,即描述了这项成果 的影响力。 研究成果的相关性指标主要是通过研究论 文的引文特征表征出来的。
三、学术评价工具

1、社会学科、人文艺术学科
பைடு நூலகம்
2、生物、医学、药学学科 3、理工学科

陈剑
检索注意事项
文献信息全 文献信息准

美国ISI的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



美国科学情报所ISI(the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 )是世界上著名的提 供文献信息服务的机构之一,于1958年由E.加菲 尔德(Eugene Garfield)创建,其总部设于美国 费城,并在世界各地设有办事处。 Web of Science通过ISI的Web of Knowledge检索 平台提供服务。 目前,由 Thomson Reuters (汤森路透)集团收 购。
常见问题解答之十
怎么查SCIE数据库中论文他引 次数?
被引频次范围
所有数据库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 SCIE 他引--排除自引

常见问题解答之十一
老师,查一下我的论文的影 响因子。

中科院JCR期刊分区介绍

中科院JCR期刊分区介绍

中科院JCR期刊分区介绍一、背景SCI作为论文与引文分析的重要手段, 被国内各级科研管理部门所重视,不少单位把它作为科研业绩考核的主要量化指标之一。

SCIE收录的科学论文涉及到基础研究的各个领域, 由于各学科属性与发展特点各异, 以及数据库统计源的学科结构存在巨大差别, 使得不同学科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分布存在不均衡性, 很难进行学科间的比较和评价。

为了更科学地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 更合理地考核科研人员的工作业绩,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于2004年起,开始发布中科院JCR期刊分区,按年度和学科对SCIE期刊进行4 个等级的分区, 将全部SCIE期刊分为13大类:地学、地学天文、工程技术、医学、化学、物理、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生物、数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及综合性期刊;在每一类期刊中按照期刊影响力, 分为1-4 区:一区是各领域的顶级期刊,在同一学科中排名前5%, 二区是高水平期刊, 三区次之, 四区则更普通。

一区和二区的一小部分杂志被列为顶尖学术期刊(TopJournal)。

一般而言,分区位置越高, 期刊的影响力越大, 命中率也相对较低。

这种区分为SCIE期刊提供了一个较合理的评价标准, 使得对某一刊物水平高低的认定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定义上。

当然, 期刊分区高, 并不意味着其刊载的所有论文质量就一定高, 但从统计结果来看, 期刊论文总体质量与其刊载的单篇论文质量基本呈线性关系。

所以不论什么领域, 只要论文发表的刊物在同一分区, 就可以认为这些论文的水平是相当的。

JCR期刊分区标准的研制与开发,对于评价论文在某领域的实际影响力更科学, 也有利于鼓励科技工作者向各学科的高级区域投稿, 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科研机构与高校学术质量的提升。

由于JCR的分区和中科院分区表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我们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作简要介绍,详见群共享SCI 专题中中科院JCR期刊分区介绍和中科院JCR分区大小类阈值表(含4个子表,分别是大类阈值表,小类阈值表,复分期刊表和镇压期刊表)。

基于离散系数的期刊影响因子分区合理性定量比较——以JCR、中科情与三次均值3种规则为例

基于离散系数的期刊影响因子分区合理性定量比较——以JCR、中科情与三次均值3种规则为例
表 1 两种可能分区的离散系数计算示例
分区分法 第 1 种分法 第 2 种分法
1区 10、9、8 10、9、8、5
2区 5、1.5、1、0.5 1.5、1、0.5
两个分区离散系数和 0.97 0.64
表 1 显示,第 2 种分法的影响因子各分区离散系数和 小于第 1 种分法,故第 2 种分法合理性更高。因为每一分
正是如此,尽管 2012 年《旧金山宣言》(San Francis⁃ co Declaration on Research Assessment,DORA)以 及 我 国科技部、教育部等在 2020 年初发布破四唯的相关文
件中,都提出不能滥用期刊影响因子评价单篇论文质
量,但英国纳菲尔德基金会 Nuffield Foundation 资助的 一篇研究报告表明,在研究者申请资助、求职应聘和职
称晋升等关键利益方面,影响因子仍然发挥着巨大作
用[12]。顶尖大学与研究机构几乎不使用影响因子评价
论文质量,但数量上占绝对多数的一般大学与研究机
构需要一种对多数论文低成本、快速、准确性可以接受
的评价方法。从统计概率上看,高影响因子期刊多数
论文平均质量比低影响因子期刊论文平均质量更高。
只要合理划分期刊所属学科领域、影响因子合理分区、
图书情报导刊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文章编号:2096-1162(2021)06-0054-06
2021 年 第 6 卷 第 6 期 收稿日期:2021-03-16
基于离散系数的期刊影响因子分区 合理性定量比较*
——以 JCR、中科情与三次均值 3 种规则为例
分区规则合理性进行量化评价。

ssci几区怎么查?主要有3种查询方法

ssci几区怎么查?主要有3种查询方法

ssci几区怎么查?主要有3种查询方法
ssci分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发ssci匹配ssci期刊,了解ssci期刊所在分区十分重要。

那么,ssci几区怎么查?主要有三种查询方法:JCR分区表、WOS官网以及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

第一种:JCR分区表
JCR分区表,包括sci、ssci和esci,可以去科睿唯安官网下载,一般每年的6月、12月更新。

打开JCR分区表,可以通过筛选条件限制,查询ssci期刊名单、每本期刊所属的分区、影响因子、研究方向等。

所以,通过JCR分区表,我们不仅可以知道ssci各分区的期刊名单,也可以查询某本具体的ssci刊物属于几区。

第二种:WOS官网
WOS核心数据库合集,包括SSCI数据库。

打开WOS官网,选择SSCI数据库,输入期刊名称,点击查询,在检索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本期刊的基本信息、影响因子、所属分区等。

第三种: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会在每年12月份,更新中科院分区表。

通过中科院分区表,不管是sci、ssci,都可以通过搜索期刊名称,确定期刊所属的分区。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查询期刊的途径,有两种。

第一种是官网,我们打开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的官网,就可以找到分区表,直接查询检索期刊,了解期刊的基本信息。

第二种是微信小程序,可以通过期刊名称,检索本期刊的简单信息,包括所属分区。

JCR杂志分区说明

JCR杂志分区说明

1、SCI期刊分区表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组织相关学科资深专家,以当年SCI期刊的影响因子为主要依据,结合该期刊在本学科的影响度,将各学科的全部SCI期刊分为1区(最高区)、2区、3区和4区等4个等级。

2、未来的文章就不是以影响因子来决定你的科研水平了,而是以分区和引用情况来决定你的水品,算是比较全面的了。

3、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是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按年度和学科根据SCI期刊的影响因子对SCI期刊进行4个等级划分的分区表。

目前SCI核心库有3762种期刊,扩展库(网络版)有6089种期刊,SCI库的期刊质量和影响力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不同学科之间的SCI期刊,很难进行比较和评价。

SCI期刊分区表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组织相关学科资深专家,以当年SCI期刊的影响因子为主要依据,结合该期刊在本学科的影响度,将各学科的全部SCI期刊分为1区(最高区)、2区、3区和4区等4个等级。

有个别期刊在归属学科上判法可能不一致,在传统认识上的学科找不到时,可以在“全部”中查找。

按SCI期刊分区表对SCI论文进行评价已被国内部分高校采纳,它有利于鼓励科技工作者向本学科的高级区域投稿,尤其是发表在1、2区的论文,通常被认为是该学科的标志性成果。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介绍及使用说明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介绍及使用说明

国家科技图书⽂献中⼼(NSTL)介绍及使⽤说明国家科技图书⽂献中⼼(NSTL)介绍及使⽤说明国家科技图书⽂献中⼼(英⽂名称为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简称NSTL)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批⽰于2000年6⽉12⽇组建的⼀个虚拟的科技⽂献信息服务机构,成员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献情报中⼼、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机械⼯业信息研究院、冶⾦⼯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化⼯信息中⼼、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

⽹上共建单位包括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中⼼根据国家科技发展需要,按照"统⼀采购、规范加⼯、联合上⽹、资源共享"的原则,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采集、收藏和开发理、⼯、农、医各学科领域的科技⽂献资源,制订数据加⼯标准、规范,建⽴科技⽂献数据库利⽤现代⽹络技术,⾯向全国开展科技⽂献信息服务,推进科技⽂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组织科技⽂献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数字化应⽤,开展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1. 系统资源NSTL⽹络服务系统拥有丰富的科技⽂献信息资源,包括⽬次、⽬录、⽂摘等⼆次⽂献数据库、⽹络版全⽂期刊、图书与⼯具书。

⼆次⽂献数据库涉及期刊、学位论⽂、会议论⽂、科技报告、专利、标准、计量检定规程及⼯具书等⽂献类型。

外⽂⼆次⽂献库主要包括:1995年以来的1万3千种西⽂学术期刊、1985年以来世界各地出版的学术会议论⽂、2001年以来国外出版的博⼠和硕⼠学位论⽂、1978年以来的美国政府研究报告、以及2000年以来的⽇俄⽂重要学术期刊。

专利⽂摘数据库包括: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本、欧洲专利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七国两组织专利⽂献。

标准数据库包括:GB标准、ISO标准、IEC标准、BS标准、DIN标准、NF标准和JIS标准。

规程数据库包括: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检定系统、技术规范及计量基准、副基准操作技术规范等。

学生如何运用中国知网查阅文献

学生如何运用中国知网查阅文献

学生如何运用中国知网查阅文献一、如何运用文献分类查询相关文献..................................................................................... - 2 -二、如何运用系统自动提示功能............................................................................................. - 3 -三、查看CNKI指数................................................................................................................... - 3 -四、如何选择不同单位与作者................................................................................................. - 4 -五、系统具有理解关键词类别的功能..................................................................................... - 5 -六、如何运用多种检索方式..................................................................................................... - 5 -(一) 输入检索词直接检索 .................................................................................................. - 5 -(二) 数据库切换直接检索 .................................................................................................. - 6 -(三) 文献分类检索 .............................................................................................................. - 6 -(四) 智能提示检索 .............................................................................................................. - 6 -(五) 相关词检索 .................................................................................................................. - 7 -(六) 历史记录检索 .............................................................................................................. - 7 -七、如何运用跨库选择............................................................................................................ - 8 -八、如何检索不同字段............................................................................................................. - 9 -九、什么是“检索建议”.......................................................................................................- 10 -十、如何查阅分组...................................................................................................................- 10 - 十一、如何对检索词排序.......................................................................................................- 11 - 十二、如何设置检索记录数...................................................................................................- 13 - 十三、如何切换成摘要模式...................................................................................................- 14 - 十四、如何运用组合分析、组合预览...................................................................................- 14 - 十五、定制和输出检索报告功能........................................................................................... - 17 - 十六、学生如何下载所选文献...............................................................................................- 18 - 十七、学生如何在结果中检索...............................................................................................- 19 - 十八、学生如何运用高级检索...............................................................................................- 19 - 十九、学生如何运用出版物检索........................................................................................... - 20 - 二十、学生如何仅选择核心期刊阅读...................................................................................- 23 -(一) 主题: ........................................................................................................................- 24 -(二) 篇名: ........................................................................................................................- 24 -(三) 关键词: ....................................................................................................................- 24 - 二十一、学生如何下载caj浏览器阅读文献。

Sciencechina中国科学文献服务系统介绍

Sciencechina中国科学文献服务系统介绍

Sciencechina——中国科学文献服务系统介绍一、关于Sciencechina—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创建于1989年,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千余种,目前已积累从 1989 年到现在的论文记录300 万条,引文记录近 1700万条。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内容丰富、结构科学、数据准确。

系统除具备一般的检索功能外,还提供新型的索引关系——引文索引,使用该功能,用户可迅速从数百万条引文中查询到某篇科技文献被引用的详细情况,还可以从一篇早期的重要文献或著者姓名入手,检索到一批近期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交叉学科和新学科的发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还提供了数据链接机制,支持用户获取全文。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具有建库历史最为悠久、专业性强、数据准确规范、检索方式多样、完整、方便等特点,自提供使用以来,深受用户好评,被誉为“中国的SCI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是我国第一个引文数据库。

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5年CSCD出版了我国的第一本印刷本《中国科学引文索引》,1998年出版了我国第一张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检索光盘,1999年出版了基于CSCD 和SCI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原理制作的《中国科学计量指标:论文与引文统计》,2003年CSCD上网服务,推出了网络版,2005年CSCD出版了《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期刊引证报告》。

2007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与美国Thomson-Reuters Scientific合作,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将以ISI Web of Knowledge为平台,实现与Web of Science的跨库检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是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上第一个非英文语种的数据库。

中科院期刊分区查询

中科院期刊分区查询

中科院期刊分区查询标题:中科院期刊分区查询摘要: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学术期刊作为科研成果发布的载体在学术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评估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质量,中科院(中国科学院)推出了一套分类体系,即期刊分区系统。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科院期刊分区查询方法和意义。

引言:中科院期刊分区是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Institutes of Science and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of Sciences,简称ISD)为了评估国内外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质量而开发的一套分类系统。

期刊分区是根据期刊的影响力和质量进行评估,有助于研究者选择合适的期刊发表论文,并评估期刊的学术水平。

一、中科院期刊分区的分类体系中科院期刊分区系统根据期刊的引用数据和被引频次将期刊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一区(Q1)、二区(Q2)、三区(Q3)和四区(Q4)。

其中,一区是最高等级,代表影响力最大的期刊,四区是最低等级,代表影响力较低的期刊。

分类体系还包括一个其他等级(Other),用于表示尚未被中科院纳入分区范围内的期刊。

二、中科院期刊分区查询方法中科院期刊分区系统的查询方法非常简单。

研究者只需打开中国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Nanj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简称NISTI)的官方网站,点击进入中科院期刊分区查询页面。

在查询页面中,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期刊名称、ISSN号或期刊代码来查询特定期刊的分区情况。

三、中科院期刊分区查询的意义1. 评估期刊的学术水平:中科院期刊分区是科技界对期刊学术水平的一种客观评价标准。

研究者可以通过查询期刊的分区情况,了解期刊在同行领域中的学术地位,从而评估期刊是否适合自己的研究成果。

2. 指导论文发表选择:中科院期刊分区信息可以作为研究者选择合适期刊发表论文的参考依据。

一般而言,一区期刊的学术声誉和存档比例较高,较容易在同行学术界产生广泛的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在线平台使用说

1 、在线平台简介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简称期刊分区表)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学计量与评价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自2004年开始一直延续至今,更新时间为每年的10-11月份。

期刊分区表是对相应年度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SCI期刊所做的分区。

期刊分区表包括大类分区表和小类分区表,大类分区表是将期刊按照13个比较粗的领域类目所做的分区,而小类分区表是将期刊按照JCR提供的177个比较细的学科类目所做的分区。

2 、在线平台有哪些功能?
平台包含对期刊分区表数据的检索、批量检索、浏览等功能。

检索可以根据期刊的 ISSN、刊名简称和刊名全称三个字段进行检索;浏览可以使用期刊学科分类、期刊分区和年份等获取指定期刊的简要信息,点击相应期刊行即可展开查看和收起指定期刊的详细信息;根据批量检索的结果提供相应期刊分区数据的下载。

3 、如何获得数据使用权限?
分区平台采用用户名密码和IP地址双重验证,并采取管理员账号、公众账号双重账号分权限使用。

大学或科研院所等需求单位,以单位名义注册使用。

订购方负责老师,首先进行单位账号注册,注册完成后,即生成一个管理员账号;在管理员账号生成之后,添加一个本单位的公众查询账号,并填写本单位接外网出口的IP地址段。

待我方审核订购方的IP地址范围通过以后,订购方即可添加申请单,选择相应年份的JCR期刊分区数据申请使用,随后缴费后,即可获得使用权限。

4 、如何获得期刊的刊名变更表和期刊的分区阈值表?
在平台的站点公告中发布,点击直接查看下载刊名变更表以及分区阈值表。

另外在期刊浏览模块,页面根据用户遴选的学科,自动展示该学科各区的阈值和期刊数量。

5 、期刊分区方法简介
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IF)、总被引频次(CI)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期刊的显示度:IF可以测度期刊在最近两年中的篇均被引频次;CI可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测度期刊自创刊以来在学术界的显示水平。

此外,本方法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布拉德福的文献集中定律。

布拉德福的文献集中定律在期刊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的分布中体现为少数期刊集中了相对较高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

因此,期刊分区数据是以科睿唯安公司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简称 JCR)的期刊列表为测度对象,以JCR期刊影响因子与被引频次为基础,并进行过数据规范处理(仅对更名的期刊进行数据合并,为确保数据的权威性和准确性,以汤森路透发布的期刊更名信息为依据),依据布拉德福定律对期刊进行分区计算。

6 、期刊分区表主要特点是什么?
期刊分区表给出了期刊在学科内部的相对影响力位置,避免了国内长期以来期刊评价中直接比较不同学科影响因子的使用误区。

期刊分区表将期刊影响力进行等级划分而不是直接采用影响因子排序,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依赖定量数据进行期刊评价的弊端,放大了定量数据在期刊评价工作中优势。

根据中国国内科研和教育体系的特点,结合科学家对学科体系的认知情况,期刊分区表设计了独有的13个领域分类体系,并将JCR 期刊与13个领域分类体系进行对应。

该分类体系经过多年调整完善,为国内期刊评价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7 、期刊分区表使用说明
期刊分区表发布了基于影响因子描述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数据,可供科研人员了解本领域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以及期刊评价工作参考。

但是,直接将分区表数据用于个人评价需谨慎。

期刊分区表未纳入科学家对期刊的定性评价意见,仅包含对定量数据分析和处理的结果。

因此,本平台的责任范围为分区数据的准确性和定量方法的合理性。

关于期刊分区表数据及其他定量分析方法、定性评估方法在科研评价工作中的合理使用,我们也诚挚希望能引起科研管理机构和科学家的高度重视,以促进中国科研评价工作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