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幼儿的心理发展发展心理学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α波是正常成人脑电波的基本节律,如果没有外加的刺激, 它的频率是相当恒定的。在头部任何部位都可记录到α波, 但以在枕区及顶区后部记录到的最为明显。
根据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关于我国儿童 脑的发展的年龄特征的研究发现,到学 前末期大脑皮质各区也都接近成人水平。 它的成熟程序是:枕叶→颞叶→顶叶→ 额叶,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
条件刺激,那么就会使灯光食物性条件反射逐渐消失,
它是兴奋向抑制的转化。
– 2、延缓抑制
– 当条件刺激物出现后经过一段时间间隔才给予强 化,这样个体必须等待一段时间才对条件刺激物 做出反应,这种抑制称为延缓抑制。
– 3.分化抑制
– 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类似的刺激 物不强化,使类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 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
• (二)条件性抑制 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
成起来的,有消退抑制、延缓抑制和分化抑制等多种形式。
– 1、消退抑制

消退抑制是条件性抑制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
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称为消退抑
制。如灯光和食物结合建立起条件反射,可在灯光出现
时就引起唾液分泌,但如果不再用食物来强化灯光这个
波、θ波、 α波 。 δ波,频率为每秒0.5-3.5次,振幅为20-200微伏。在清醒 的正常人身上,一般是记录不出δ波的。成人只有在深睡的 情况下才可记录出这种波。一般在颞区与枕区引出的δ波较 明显。
在清醒的正常人身上,一般也记录不出θ波,成人在困倦时 常可记录出此种波,θ波的出现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状态的 一种表现。如在清醒成人的脑电图中出现θ波表示不正常。 一般在顶区与颞区引出的θ较明显。
质抑制能还较弱。

对幼儿过高的抑制要求,如要求幼儿长时间保持一种
姿势或集中注意于单调乏味的课业,往往会引起高级神经活
动的紊乱
幼儿大脑结构的相对成熟为其心理活动(如智力、想 象、注意等)的迅速发展和新的、复杂行为的产生提供了生 理上的保证。
第二节 幼儿的游戏
一、游戏的理论 二、游戏的种类和发展 三、游戏的作用
• 抑制过程可分为非条件性抑制和条 件性抑制两大类。
• (一)非条件性抑制 非条件性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
先天性抑制,非条件性抑制包括外抑制 和超限抑制两种。
• 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中的条件反射的抑制称为 外抑制。如突然出现强声,立刻使原来的活动受到抑制。
– 1、外抑制 – 2、超限抑制
当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 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使抑制发展,这叫超限抑制。如, 人在过度疲劳时的睡眠。
一、游戏的理论
–早期的游戏理论 –当代的游戏理论 –中国的游戏理论
(一)早期的游戏理论
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右,是儿童游戏 研究的初兴阶段。在这一阶段出现了最早的一批游戏理论,这些 理论今天被称作“经典的游戏理论”。 主要有: – 精力过剩说 – 娱乐放松说 – 种族复演说 – 生活预备说 – 成熟说
对早期游戏理论的简单评 价
上述这些游戏理论,是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下产生的,所以它们都带有浓厚的生物学色彩,有着 明显的从先天的、本能的、生物学的标准看待游戏, 否认游戏的社会本质的缺陷。同时它们主要又是主观 思辨的产物,缺乏可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实验依据。但是,这些理论 或多或少的解释并说明了游戏这一现象,对后人的研 究产生了很大影响,推动了儿童游戏研究的进展。
在 4-20 岁 之 间 , 脑 电 发 展 存 在 两 个 明显的加速期:
–第一次在5-6岁左右,表现为枕叶α波与θ 波斗争最为激烈,α波逐渐超过θ波;
–第二次出现在13-14岁左右,表现为除额叶 外,整个皮层α波与θ波的斗争基本结束, θ波基本上被α波所代替。
二、皮质抑制和兴奋过程加强
1、 幼儿内抑制的发展 2、 幼儿兴奋过程的发展
幼儿大脑结构的相对成熟为幼儿智力 活动的迅速发展和新的、复杂行为的形
成提供了生理上的保证。
•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程和 抑制过程,有机体的一切反射活动都是 由这两种神经过程的相互关系决定的。
• 兴奋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 或加强相联系的;
• 抑制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 或减弱相联系的。

幼儿抑制机能发展的同时其兴奋过程也比以前增强了,
表现在儿童的睡眠时间逐渐减少,清醒时间相对延长。

尽管幼儿的兴奋和抑制机能都在不断增强,但是相比
之下,抑制机能还是较弱。

大家都知道,如果要求一个幼儿像我们这样集中注意
听一堂课那样是不可能的,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幼儿园和
小学低年级的时候会有经常下位走动的现象,这就是因为皮
第六章幼儿的心理发展发 展心理学
本章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 第二节 幼儿的游戏 • 第三节 幼儿的言语发展 • 第四节 幼儿认知的发展 • 第五节 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发

第一节 幼儿神经系统的发 展
• 一、大脑结构的发展 • (一)脑重量继续增加
新生儿的脑重是390克,达成人脑重 的25%;3岁儿童的脑重约1011克,相 当于成年人脑重的75%;7岁儿童的脑 重约1280克,基本上已经接近成人的脑 重量(平均为1400克)

抑制过程的加强,使幼儿可以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减少冲动性,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提供
了条件。
– 如我们在后面会讲到幼儿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它就是以儿 童神经系统抑制机能的发展为其生物学基础的,而且幼儿期 也是培养个体延迟满足能力的关键期。

抑制机能的发展也促进了幼儿精确的认识事物能力的发展。
• (二)大脑皮质结构日趋复杂
(1)神经纤维的增长
(2)神经细胞的髓鞘化
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也逐渐完成,神经髓鞘化形 成以后,就像电线加上了包皮一样,能使神经 兴奋沿着一定的道路迅速传导,而不致蔓延泛 滥。这使得幼儿神经兴奋的传导更加精确、迅 速。
• (脑三电)频率脑是电脑波发育的过变程化中重要参数几种常见的脑电波:δ
如,对外语发音的细微区别,书写上错误的纠 正等。

皮质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皮质
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既可使反
射活动更精确、更完善,又可使脑细胞
受到必要的保护,因而是儿童认识外界
事物和调节控制自身行为的生理前提。
• 3岁以前儿童的内抑 制发展很慢,约从4岁 起,由于神经系统结构 的发展,内抑制开始蓬 勃发展起来,皮质对皮 下的控制和调节作用逐 渐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