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地区黄土洞穴的分类及发育规律
黄土高原之窑洞

黄土高原之窑洞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
窑洞分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多种。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
(黄土高原)(陕北窑洞)人们利用黄土的特性,挖洞造室修成的窑洞叫土窑洞。
一般深7—8米,高3米多,宽3米左右,最深的可达20米。
窗户有两种,一种是1平方米左右的小方窗;另一种是约3—4平方米的圆窗,其特点是冬暖夏凉。
用石头作建筑材料,深7—9米,宽、高皆为3米左右的石拱洞,叫石窑洞。
砖窑的式样、建筑方法和石窑洞一样,外表美观。
一院窑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1进3开。
窑洞一般修在山腰或山脚下的向阳之处,窑洞上面的脑畔栽了很多栽树木和花草。
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
窑洞的种类:靠崖式窑洞(崖窑)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窑洞常呈现曲线或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的建筑艺术效果。
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层台梯式窑洞,类似现代楼房。
靠崖式窑洞(崖窑)下沉式窑洞(地窑)下沉式窑洞就是地下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塬区—没有山坡、沟壁可利用的地区。
这种窑洞的做法是: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然后再向四壁凿出窑洞,形成一个四合院。
人在平地,只能看见地院里的树梢,看不见房屋。
下沉式窑洞(地窑)独立式窑洞(锢窑)独立式窑洞是一种掩土的拱形房屋,有土墼土坯拱窑洞,也有砖拱石拱窑洞。
这种窑洞无需靠山依崖,能够自身独立,又不失窑洞的优点。
可为单层,也可建成为楼。
若上层也是箍窑即称“窑上窑”;若上层是木结构房屋则称“窑上房”。
独立式窑洞(锢窑)结构特点陕北的窑洞是依山势开凿出来的这样一个拱顶的窑洞。
由于黄土本身具有直立不塌的性质,而拱顶的承重能力又比平顶要好,所以窑洞一般都是采取拱顶的方式来保证了它的稳固性。
陕北取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作民居,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黄土高原地区黄土洞穴的分类及发育规律

黄土高原地区黄土洞穴的分类及发育规律彭建兵;孙萍;李喜安;范文;陈志新;苏生瑞;宋彦辉;卢全中;邓亚虹;陈立伟【期刊名称】《地学前缘》【年(卷),期】2007(14)6【摘要】黄土高原地区广泛发育的黄土洞穴既是一种典型的水土流失现象,又是一种新的地质灾害.黄土洞穴具有多种类别,其分布的地域规律具有由黄土高原的西北向东南发育密度呈递减趋势;陇西地区黄土洞穴最发育,陇东地区较发育,陕北局部地区较发育.黄土洞穴在深度上具有表、浅、中、深、超深5个层次;其空间发育明显受地层厚度、土性、地质构造、微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及气候条件等因素所控制.【总页数】11页(P234-244)【作者】彭建兵;孙萍;李喜安;范文;陈志新;苏生瑞;宋彦辉;卢全中;邓亚虹;陈立伟【作者单位】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710054;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710054;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710054;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工程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710054;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710054;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710054;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710054;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710054;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710054;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94【相关文献】1.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分布规律初探 [J], 祝宗武2.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分类及验证 [J], 宋富强;康慕谊;郑壮丽;王令超;王国强;冯德显3.黄土高原地区苜蓿生产力动态及其土壤水分消耗规律 [J], 万素梅;胡守林;贾志宽;曹永红4.Bayes判别理论在陇西黄土高原地区地下水化学分类中的应用 [J], 张宇; 彭琪; 曾开帅; 唐金平; 何文君; 张强5.黄土高原地区黄土裂隙发育特征及其规律研究 [J], 卢全中;彭建兵;陈志新;李喜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土高原窑洞课件

未来将继续加强对窑洞的保护力度,同时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方式和技术, 以实现窑洞的长期保存和可持续发展。
05
窑洞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窑洞与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黄土高原地区的重要文化特征,窑洞作为当地居 民的传统居住形式,与民俗文化紧密相连。在黄土高原地区 ,窑洞不仅是居民的居住场所,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THANKS
感谢观看
01
02
03
04
制定保护法规
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明确窑 洞保护的范围和责任。
资金支持
提供资金支持,用于窑洞的维 护和修缮。
限制使用
限制过度使用窑洞,避免对其 造成损害。
宣传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窑 洞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窑洞的保护现状与未来发展
保护现状
目前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保护状况较为良好,许多窑洞得到了有效的维护和修缮 。
黄土高原窑洞课件
目录
• 黄土高原简介 • 窑洞的起源与演变 • 窑洞的结构与功能 • 窑洞的维护与保护 • 窑洞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01
黄土高原简介
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
01
02
03
地理位置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 地跨陕西、山西、甘肃、 青海、宁夏等省份。
地貌特征
黄土高原以黄土覆盖的丘 陵和山地为主,地形起伏 较大,沟壑纵横。
传统艺术在窑洞的建筑和室内装饰方面都有所体现。例如,在窑洞的墙壁上常常 绘制有传统壁画,这些壁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反映了当地居民的审美观念和 文化传统。
窑洞与现代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黄土高原地区的 窑洞也需要与时俱进,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满足现代人 的居住需求和生活方式。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窑洞的分类和特点

窑洞的分类和特点
窑洞的分类和特点
窑洞一般分为靠崖窑、平地窑、锢窑三大类。
窑洞是在黄土中凿出房间的民居,是我国北部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特别是在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甘肃、宁夏六省较为常见。
窑洞在建筑学上属于生土建筑,其简单易修、省材省料、坚固耐用、冬暖夏凉。
特点
1、靠崖窑一般是在山畔和沟边利用崖势修建而成的窑洞。
修建时,先将崖面削平,然后向内横挖洞穴。
窑洞平面呈长方形,顶为拱券形,洞口安装木制门窗。
靠崖窑往往依山势挖成一排多孔窑洞或上下数层多排窑洞,修建时省工省力,又节约土地,并具有良好的采光。
2、平地窑又叫地坑院,冬暖夏凉
平地窑是在没有天然崖面的情况下,从平地向下挖坑成院,再向坑内四壁挖横穴,并修一个长坡径道或斜洞子作为通道直通上面的平地,所以又称地坑院或者天井院。
《诗经》所记载的“陶复陶穴”中的“陶穴”即为这种下沉式窑洞。
因这类窑洞类似于地下室,故而“冬暖夏凉”的特点更为显著。
3、锢窑无需靠山依崖, 能够自身独立
锢窑是模仿窑洞形式在平地上用砖石、土坯发券建造的窑洞房屋。
它的室内空间为拱券形,与一般窑洞相同。
在外观上是在拱券顶上敷
盖土层做成平屋顶。
这样做除了美观外,土的重压有利于拱体的牢固,另外平屋顶上也可以晾晒粮食等。
黄土洞穴潜蚀地貌及其利弊综合分析

黄土洞穴潜蚀地貌及其利弊综合分析李喜安;彭建兵;陈志新;康锦辉;李亮【期刊名称】《西安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09(29)1【摘要】黄土洞穴潜蚀地貌在黄土高原地区十分发育.对黄土洞穴的基本类型进行了介绍;调查发现区域上黄土洞穴发育密度由西北向东南呈递减趋势;指出黄土洞穴在不同深度的发育类型和发育程度有很大差别,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对黄土洞穴的利弊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黄土洞穴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黄土洞穴本身是一种特殊的地质灾害,不但直接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而且对公路、铁路、油气输送管道、民居等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均可造成严重危害,另一方面它也是黄土高原地下潜水藏一种重要的补给与排泄途径.【总页数】7页(P78-84)【作者】李喜安;彭建兵;陈志新;康锦辉;李亮【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710054;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教育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国土资源部,岩土工程开放研究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710054;教育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710054;教育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710054;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2【相关文献】1.安徽省祁门牯牛降花岗岩的流水淘蚀洞穴与新构造运动地貌 [J], 王德恩;戴峰2.南水北调穿黄工程区黄土潜蚀地貌发育规律与形成机制初探 [J], 贺可强;王景明3.元谋干热河谷潜蚀洞穴的环境灾害效应 [J], 何湘4.黄土潜蚀机理及其致灾效应研究综述 [J], 张卜平;朱兴华;成玉祥;张智锋;孙恒飞;蔡佳乐5.基于EEMD-瞬时频率变换的黄土高原典型地貌沟蚀活跃区识别研究 [J], 陈琦;曹建军;汤国安;刘永娟;方炫;朱莹;李金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谁还记得黄土地上的安乐窝——窑洞

谁还记得黄土地上的安乐窝——窑洞窑洞式民居是一种古老的居住方式,是由穴居演变而成的。
在中国华北和西北的黄土高原地区、黄河中游一带,存在着大量窑洞式民居。
当地的黄土覆被层深厚、地下水位很低,土质有不易崩塌、壁立不倒的特性。
人们利用这种土壤力学性能,掏挖成顶部为拱形的洞穴,上部土层的荷重沿着曲线由拱顶传至地基,不需要其他的承重结构。
窑洞式民居具有不少的优点,而且窑洞内的气候冬暖夏凉,黄土的导热系数低,隔热效应好。
据测试,陕西黄土地区地下4-5米处,冬季温度为14C-16 C,比室外高15 C。
夏季太阳晒不透窑洞顶的黄土层,室内阴凉,比室外低10 C。
建造窑洞不用梁柱不用砖,大量减少木材的耗损,可以说窑洞是紧密结合自然、依附于大地的一种居住方式。
近年提倡的生土建筑,就是源于窑洞的启示而有所改进的。
窑洞的主要类型有三种:靠山窑、地坑窑和锢窑。
接着会对这三种类型作详细介绍。
靠山窑利用山崖、黄土断层、干涸的旧河道等地面较大高差处的崖壁,向纵深掏挖的窑洞,称为靠山窑或靠崖窑。
窑洞的宽度一般为3-4米,室内高度3-4米。
洞的纵深视需要与可能而定。
顶上土层的厚度不少于3米,窑洞与窑洞之间的间距应有3米。
窑洞可以单独一间,也可以有「套窑」,即两窑之间有门洞相通。
还可以在洞壁上挖小龛,叫做「子母窑」。
在崖壁很高的地方,可以在窑顶之上隔开一定高度,再挖窑,叫做「窑上窑」,相当于楼房。
例如延安「抗战大学」的校舍就是多层的窑洞。
窑洞的内壁可以就是天然的黄土,也可以加以粉刷。
地面可以就是黄土地,也可以加以铺装。
洞口可以用土坯或砖做券口,也可以从简。
只是门窗用少许木材,可以很俭朴,也可以做出花样棂格以取得美观。
许多人家在窑洞前平地上建一两间普通房屋或锢窑,加建围墙,组成院落。
也有的住宅是底层为窑洞,上层为木构架房屋,外观做成楼房式样,只是下层的内窗显出拱券形状。
有的加上外廊,做得很华丽。
地坑窑黄土高原上,有些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平原,缺少自然垂直地形开凿靠山窑。
窑洞类型的划分依据

窑洞类型的划分依据
窑洞是一种特殊的住宅建筑形式,主要出现在中国北方的黄土高原地区。
窑洞的划分依据主要可以根据洞穴的结构以及建筑材料来分类。
首先,根据洞穴的结构,窑洞可以分为自然窑洞和人工窑洞。
自然窑洞是自然形成的洞穴,由于它们依据地下地层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洞穴形状和大小。
人工窑洞则是人工开凿而成的洞穴,以供人们居住或存储物品使用。
其次,根据建筑材料的不同,窑洞可以分为土窑洞、砖窑洞和混合窑洞。
土窑洞是使用黄土和泥土等材料搭建而成的,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调湿性能。
砖窑洞是使用砖块垒砌而成的,更加坚固耐用。
混合窑洞则是土窑洞和砖窑洞的结合,结构与材料上的组合形式多样。
此外,窑洞还可以根据用途进行划分。
一些窑洞被用作住宅,适合人们居住和生活;另一些窑洞则被用作农田仓库和作坊,方便农民和手工业者储存粮食和生产制造。
综上所述,窑洞的划分依据主要包括洞穴的结构、建筑材料和用途。
通过对不同窑洞类型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独特的建筑形式,并保护和传承窑洞文化。
中国窑洞介绍

地理位置气候建筑类型特点演变发展形成机理文化性形成的格局形成原因选址原因生存条件(水食物防御宗教)发展前景民居形态与生活方式的关系1,功能使用2,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内部环境院落小气候地势环境观念3,自身看法生活社会新农村规模生产方式当地承载力黄土高原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类型, 具有塬、峁、墚、沟等地貌形态。
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就像是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 或星罗棋布地隐避在黄土峁、墚之下, 或顺着沟坡谷地自然展开, 最大限度地与大地形态融为一体。
聚落布局的形成条件中国窑洞, 起源于石器时代的穴居, 半穴居时期。
原始先民发现自然洞穴的空间适于居住, 具有遮风避雨、御寒抗暑及防卫的功能———穴居文化的真正起源便是从这一发现开始的。
黄土质地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适度的柔软性, 使用简单的石器工具就可以挖掘成洞穴, 于是黄河流域的先祖们由洞穴而窑洞、由窑洞而窑居, 用最原始的挖掘工具, 在黄土中凿出一座座建筑。
.聚落布局的文化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盛行的国家, 夏季盛行偏南风, 温暖湿润; 冬季盛行偏北风, 寒冷干燥。
加之处在北半球, 阳光从南面照射而来。
因此,窑洞建筑普遍采用坐北朝南、背山面水或背崖面水的模式。
河南省具有代表性的窑洞康百万庄园, 依“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传统文化观念进行选址, 经历代陆续营造, 其总体结构至今依然完整。
其布局沿袭了传统的四合院格式, 随山坡顺势巧妙地利用地形, 使每个院落都有窑洞存在, 而且多作为正房来使用。
因材致用的生土材料窑洞民居的营造可以充分利用黄土高原得天独厚的深厚土层, 这种黄土堆积层最深达200 m,在千百万年风雨侵蚀和雨水冲刷下形成了无数峭壁、地沟; 黄土节理垂直, 二三十米高的土崖峭壁仍能直立, 不易坍塌, 具有良好的整体性、稳定性和适度的可塑性。
同时, 黄土运用简单的工具就能挖掘、施工, 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原状土体作为窑壁、窑顶; 挖出来的原土, 可以通过版筑作为院墙、隔墙, 或打成土坯, 砌筑洞口墙和火炕, 烧制土砖镶边, 用以防水, 并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还可以用来做土踏步、土照壁、土桌、土花池等土构件或土家具; 多余的土还可以用于平整耕地, 垫坡填坑。
黄土高原上窑洞的类型

黄土高原上窑洞的类型黄土高原是我国的一个独特地理区域,其地貌复杂,土质疏松,雨水积聚不易,因而向来以资源贫乏、生产条件恶劣而著称。
而窑洞,则成为此地一种独特的人类住房建筑,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演变出多种类型,本文将依据特点和功能,将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分为三类。
第一类窑洞,是在山体之上开凿的窑洞。
这种窑洞通常修建于黄土高原的崇山峻岭之间,其结构与东南亚的山洞相似。
由于构造成本较高,这种窑洞的面积通常较小,建筑数量不多。
这类窑洞多为住宅或人畜共居的农场,其外形多呈现为凸凹不平的山体,洞内多为竖向结构,一般无法扩大挖掘。
然而,这样的窑洞也有其优点,由于建筑在山体上,可以利用山势防御外敌,而且天然能够保持凉爽,这对于农民来说是一种很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第二类窑洞,是在平原还是山谷之上开辟的窑洞。
由于地形比较平缓,这种窑洞的修建成本相对较低。
因此,这种窑洞数量大,建筑面积较大,也比较常见。
洞内常常建有自然通风的天井,并且有门窗,使得人们可以自由进出。
通常这类窑洞前有一块平原,可以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同时也可以用来放置一些微小的牲畜,同时这类窑洞的居民也可以通过种植农作物和放置牲畜来获得收入。
第三类窑洞,是以坑口为主要特点的窑洞。
这类窑洞通常修建于平原的下方,洞口并不突出,甚至有时难以察觉。
而坑内临近地面的部分,也被广泛地用于出入口,因此这类窑洞也被称为“坑门洞”。
这种窑洞的修建成本非常低廉,更多地是由于生产生活需要而出现。
在这些窑洞中,常常可以看到小型的工场和作坊,以及一些存放粮食的地窖。
由于其特殊的构造,这种窑洞也成为了一些隐居者们的藏身之所。
综上所述,黄土高原上的窑洞虽然历经千年,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演化出了多种类型,每一种窑洞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无论是在山体、平原或是坑口,它们都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生产生活的场所,也成为了黄土高原上的人类文化遗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黄土高原地区黄土裂隙发育特征及其规律研究_卢全中

图 2 兰州九州台 Q1 黄土中 的构造节理
第5期
卢全中等 : 黄土高原地区黄 土裂隙发育特征及其规律研究
193
3. 5 黄土胀缩裂隙 黄土胀缩裂隙是由于黄土中存在强亲水性粘土矿物( 蒙脱石等) , 在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作用下形成的裂 隙 。 胀缩裂隙以垂直裂隙和水平裂隙为主 , 在发育初期表现为张性开裂 , 多追踪原有的小裂隙而成 。 黄土干 缩后 , 吸水膨胀又导致裂隙闭合或裂缝宽度减小 。 当土体出现反复的胀缩时 , 还可引起剪切变形 。 垂直胀缩裂隙在平面上多呈龟裂状或多边形网状 ; 剖面上多呈“ V” 形 , 上宽下窄 , 地表裂口宽几毫米到几 十毫米 ; 裂面粗糙 , 两壁近直立 ; 切割深度受上层滞水和土层渗透性等因素影响 , 一般小于 3 m 。 水平胀缩裂隙大多由沉积间断及胀缩效应形成的水平应力差产生 。 3. 6 黄土冻融裂隙 黄土孔隙中含有一定的水分 , 当土体温度降至零度以下时 , 土中的水分就会结冰 , 体积膨胀 , 其周围颗粒 受侧向挤压而发生变形压密 , 故在冻胀时土体强度高 ; 土体温度回升至零度以上时 , 固态冰融化 , 侧向压力被 削弱 , 而被挤密的土体颗粒回弹量较小 , 这样由冰占据的体积会形成裂隙 , 且土体颗粒的侧向回弹也会产生裂 隙 。 由于融化水的软化作用和裂隙的形成 , 使得冻土融化时土体强度降低 。 3. 7 黄土风化裂隙 黄土风化裂隙是由于黄土发生风化作用产生的裂隙 , 一般发育于黄土层表面 2. 0 m 以内 , 裂隙一般呈网 状 , 裂面凹凸不平 , 上宽下窄 。 裂隙的发育程度受气候因素 、生物活动程度和土性控制 。 气候温暖湿润 , 降水 量大 , 有利于动植物生长 , 土壤化进程快 , 风化作用强 , 因此 , 风化过程是成土过程的一部分[ 10] 。
黄土高原黄土地层的对比及细分

黄土高原黄土地层的对比及细分黄土高原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广阔的干旱区域,地层复杂,包括不同的黄土地层类型。
黄土是指由风化剥蚀的基岩形成的风沙堆积层,主要由粘土、砂、砾石等构成。
本文将对黄土高原的黄土地层进行对比和细分。
黄土地层分为四个序列,即Q1、Q2、Q3和Q4。
这些序列从沟谷和峡谷开始,向外延伸并增厚。
Q1到Q4黄土地层的年代不同,分别对应于晚更新世末期、全新世早期、全新世中期、全新世晚期到第四纪。
在四个序列中,Q2序列最为重要。
Q1序列是由深色的鉴定黄土和灰绿色的沉积层组成的。
这种黄土形成于30-70万年前,主要来源于花岗岩和榴辉岩的风化。
这种黄土地层形成于冰期环境下的气温和植被条件下,所以受到冰期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Q2序列是黄土高原最具代表性的地层。
主要由深黄色的黄土和晚更新世泥质层组成。
黄色黄土层是由玄武质岩石、松散的岩屑、石英、伊利石等物质形成的。
这种黄土层约形成于20-30万年前,主要是由风蚀和水蚀形成的。
Q3序列由砂、黄土和泥炭制成。
这种黄土层大约形成于8-10万年前,主要强调变干旱的趋势。
黄土中添加的粘土含量降低,而砂含量提高,表明相对干旱和低沉。
Q4序列是由粉砂、细砂、黄土组成的,时代最近,大约是2-8万年前的新世晚期。
该序列主要反映了气温和气候的变化趋势。
随着气候逐渐暖和,该地区的植被逐渐恢复,并出现了松树和麦草种子。
黄土地层的细分是根据黄土中的粘土成分、黏土颜色和厚度来进行的。
黏土的比例和黏土的颜色可以区分不同的黄土层,黏土含量越大,颜色则越深。
黄土层厚度也是区分不同的黄土层的指标之一。
综上所述,黄土高原的黄土地层可以按照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质条件进行分层。
通过对黄土地层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环境的演变和黄土高原的自然地貌特征。
微专题:黄土勺状沟壑

微专题:黄土勺状沟壑来源于老丁侃地理。
1、概念:黄土勺状沟壑是指外表呈勺状、掌状或分叉状且独立发育于黄土坡面上部或中部的永久性不连续沟谷。
2、形态特点:头大、身宽、尾细。
3、分布:集中分布于黄土高原西部和北部边缘。
4、形成:主要有三种作用——地下水侵蚀、重力崩塌、溯源侵蚀黄土勺状沟壑集中分布区降水量少,以沙黄土和绵黄土为主,湿陷性强,植被覆盖率较低。
勺状沟壑的形成与黄土潜穴(地下水侵蚀)和陷穴(重力崩塌)形成发育有关,尤其是沟头的溯源侵蚀(溯源侵蚀)促进了勺沟的进一步发育。
(1)黄土暗穴是一种由于水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潜伏于地表以下、接近水平或有较小倾角的黄土洞穴,在地表以下有一定延伸长度;(2)黄土陷穴是由于重力侵蚀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在地表可见的黄土洞穴。
两种黄土洞穴类型紧密相关,黄土暗穴可以发育成为黄土陷穴,黄土暗穴在水力侵蚀作用下下切和侧蚀,上覆土体由于重力作用塌陷,导致黄土暗穴在地表可见,形成黄土陷穴。
同时,陷穴除了单独存在的形式以外,还往往作为暗穴的出口及入口存在,控制着黄土洞穴的发育进程。
如图:(3)黄土勺状沟壑的溯源侵蚀溯过程:由于降雨造成沟床的下切侵蚀,进一步形成跌水,跌水不断侵蚀沟头,导致沟头发生崩塌,经过一个长时间的循环过程,使沟头位置沿坡面方向往上游移动,从而沟道长度、宽度和深度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加5、勺沟结构稳定且长期存在勺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的西部及北部边缘,降雨持续时间短,在向下游侵蚀过程中,受到坡面阻力和雨水下渗的双重作用,对地表物质的搬运能力逐渐减弱甚至消失,物质在沟道中逐渐堆积,从而形成了独立于坡面上大下小的勺状沟壑。
试题:(河南省顶级名校2022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勺状沟壑是指独立发育在黄土坡面上、整体形态上大下小、空间形态呈勺子状的地貌形态(下图)。
它是黄土高原西部及西北边缘广泛存在的一类沟,沟体从上到下逐渐变窄、变浅甚至消失于坡面,与其他沟谷没有明显的联系。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高中地理图说天下 黄土高坡上的穴居素材

黄土高坡上的穴居行走在沟壑纵横、墚峁交织的黄土高原上,视野中经常会出现与黄土浑然一色的窑洞,这种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民居景观,是依托黄土高原生成的特殊建筑。
广袤的黄土高原,是中国的四大高原之一,它西倚青藏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北接内蒙古高原,南连秦巴山地,地跨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省,海拔高度在1000米—2000米之间.黄土高原上除少数石质山地之外,表面都覆盖着一层黄土,它们薄者数米,厚者可达200米。
就是这些由黄土层构筑的独特地理环境,成了窑洞天然的建造场。
地下庭院赏艺术:这是位于豫西黄土高原的地坑院,也称北方“地下四合院"。
它的开挖方式是先在平地上开挖出数十平方米、深度达十来米的大坑,然后沿着坑壁开挖窑洞。
主卧、次卧、厨房、储藏室一应俱全.跟陕西黄土高原的窑洞相比,这类窑洞民居更规整,院子里也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土质松软的黄土经过长期的流水侵蚀,在黄土高原形成了沟壑连绵的壮美景观。
这里除了是重要的窑洞聚集区之外,也是重要的农耕区域,当地居民在无数大大小小的盆地和河谷之间,开发出了大量可以精耕细作的土地。
摄影/许兆超窑洞是黄土高原的符号《墨子·节用》中说:“古人因丘陵掘穴而处。
”《新语》中还有“天下之民穴居野处,未有室屋,则与禽兽同域,于是黄帝乃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的说法,这些证明人类都曾有过穴居的历史.而从考古发现的50万—60万年前的三棱大尖状石器推断,古人可能从那时起就开始在黄土高原挖掘洞穴。
他们在天然黄土断崖上凿洞而居的居住形式,直接影响了今天在黄土高原随处可见的形制相似的窑洞建筑群。
据了解,直至今天,中国窑洞还是世界上现存最多的古代穴居形式,在中国西北部的黄土高原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南和河北六大窑洞区内,现在大约有4000万人居住在各种类型的窑洞中,靠着古老的窑洞,适应着特殊气候和地理区域的环境。
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说,黄土高原冬天十分寒冷,最低温度可达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地面植被稀疏,缺乏建筑用材和取暖用材。
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民居

窑洞的内部布局
为了美化窑洞,火炕也成 了其中不可少的美化之一。特 别是在炕周围的三面墙上大概 在一米宽的地方贴上一些彩纸。 有些主人还会把漂亮的纸或布 沿土炕边粘贴,这样既可以避 免炕上的被褥与粗糙的墙壁直 接摩擦,还可以保持被褥干净。 炕围子是传统窑洞的另一种主 要的实用性装饰。
窑洞顶部: 用砖石砌成的屋檐,用来 挡雨雪、灰尘。
窑洞顶部
窑洞的内部布局
孔是窑洞的量词,一孔窑洞就是 能承载一家三口的基本生活起居,窑 洞一般宽约4米,纵深约五米、高约3 米,内壁被刮得十分平整光滑。窑洞 顶部往往会修成圆拱形,这是前人的 智慧,拱形受力更均匀、不易坍塌。
窑洞的内部布局
窑洞内部布局以火炕为核心,火 炕与灶台结合,炕面下砌有数条用于 取暖的烟道,专供取暖。
并联窑则是并排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孔窑,在其公共的窑腿处凿出门洞连接 起来,两孔窑洞一般一侧设置入户门为起居活动室和室外沟通,另一侧则只开窗作卧室 以扩大采光面积,三孔窑及多孔窑一般只在中间窑洞上开门,其他两侧的窑洞只开窗户。
两孔窑
三孔窑和多孔窑
窑洞的内部布局和外部构成
窑洞内部
窑洞内部: 原先主要是土坯夹杂秸秆 加固光滑。 现在用水泥加固保暖,用 石膏加白,增加亮度、美观。 主要有灶台、炕、烟洞。
窑洞的内部布局
有的人家还会继续向内开有隧道 式的小门,通向储物间,在引进自来 水之前,家家户户都会在灶台旁边放 上一个大水缸,在冬天的早上,从热 炕头爬起来,从灶台旁的水缸舀水洗 漱后,就开始在灶台上吃早饭。
窑洞的外部构成—窑脸
窑口上下左右的垂直崖面称窑脸。为使窑脸整洁又起到防水维护作用,大致有以下 几种处理方法,都由窑匠来做。
黄土高原地区黄土洞穴的分类及发育规律

Peng J ianbing1 ,2 , Li Xiπan1 ,2 ,3 , Fan Wen1 ,2 , Chen Zhixin1 ,2 , Su Shengrui1 ,2 , So ng Yanhui1 ,2 , L u Quanzho ng1 ,2 , Deng Yaho ng1 ,2 , Chen Liwei2 , Sun Ping2第 14Biblioteka 卷 第 6 期 2007 年 11 月
地学前缘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北京大学)
Eart h Science Frontiers ( China Universit 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 Peking Universit y)
Vol . 14 No . 6 Nov. 2007
黄土高原窑洞课件

分布范围
窑洞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黄土高原地 区,特别是陕北、山西、甘肃等地 。
生活方式
农业生产
黄土高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 窑洞居民通常在农忙时节进行耕 种、收割等农活,农闲时节则从
事手工艺、贸易等活动。
饮食习俗
窑洞居民以面食为主,如馒头、 面条、烙饼等,同时也会食用各
种蔬菜和杂粮。
节庆活动
窑洞居民有着丰富的节庆活动, 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 些节日期间会举行各种民俗活动
拱形结构
窑洞采用拱形结构,能够 承受较大的压力,确保建 筑的稳定性。
空间布局
窑洞的空间布局因地制宜 ,根据地形和环境进行合 理规划,以满足居住和生 活需求。
自然通风
窑洞建筑利用自然通风原 理,通过天窗、洞口等设 计实现空气流通,提供舒 适的居住环境。
建筑材料
黄土
石材
窑洞的主要建筑材料是黄土,具有较 好的抗压、抗拉性能。
黄土高原窑洞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黄土高原窑洞的地理分布与历史背景 • 窑洞的建筑特色与结构 • 窑洞的居住环境与生活方式 • 窑洞的保护与传承
01
CHAPTER
黄土高原窑洞的地理分布与 历史背景
地理分布
黄土高原窑洞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陕北地区
特别是陕西省的延安、榆林等地,这些地区的黄土高原分布广泛,为窑洞的建造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04
CHAPTER
窑洞的保护与传承
保护现状
政策支持
01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传统窑洞进行保护,限制过度开发,鼓
励居民修缮和维护。
居民参与
02
当地居民对窑洞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积极参与修缮和维护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