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PPT

合集下载

古诗词鉴赏优秀ppt教学课件

古诗词鉴赏优秀ppt教学课件

诗词的格律和韵律
格律
指诗词在字数、句数、平 仄、押韵等方面的规范。 如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等 。
韵律
指诗词中声音的和谐与美 感,包括押韵、平仄、节 奏等要素。
技巧
运用双关、对仗、比喻等 修辞手法,使诗词更具艺 术魅力。
诗词的意象和意境
意象
指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人物活动 等具体形象,表达内心情感和思想。
拓展学生视野
古诗词鉴赏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了解 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加 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B
C
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古诗词鉴赏有助于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培养 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升写 作水平。
培育人文精神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如爱国情 怀、民族精神、道德观念等。通过鉴赏教学 课件的制作与传播,有助于培育学生的人文
D
精神,塑造健全人格。
02
古诗词基础知识
诗词的起源和发展
01
02
03
起源
诗词起源于先秦时期,最 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收 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 歌。
发展
经历了汉乐府、魏晋南北 朝的文人诗、唐诗、宋词 、元曲等各个时期的发展 和演变。
传承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一直得到广 泛的传承和弘扬。
鉴赏
通过品味诗词的意象和意境,可以深 入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社 会的独特感悟。
意境
指诗人通过意象的营造,使读者产生 身临其境的感受,领略到诗人的审美 情趣和人生哲理。
03
古诗词鉴赏方法
知人论世法
了解作者
熟悉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景 等元素。
探究背景
分析诗歌创作的特定时代背景,如 政治、社会、文化等。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加强实践与应用 建议学生加强实践与应用,如参加诗词朗诵比赛、创作诗 词作品等,将所学的古诗词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 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古迹、文物、历史人物等历史元素,营造厚 重深远的历史文化氛围
赠友送别诗
01
代表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 等
风格特点
情感真挚,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和离别时的感伤与祝福之情
03
02
诗人群体
李白、王勃等为代表的赠友送别诗 人
意象运用
长亭、古道、芳草、杨柳等送别元 素,营造依依不舍的离别氛围
04
诗词的韵律、节奏和音韵美。
03 经典古诗词解读
《静夜思》-李白
诗歌背景
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 及《静夜思》的创作时间和地点。
诗句解析
逐句解读诗歌,分析诗中的意象 和情感表达,如“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 思故乡。”中所表现的孤独和思
乡之情。
艺术特色
探讨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如自 然、豪放、飘逸等,以及《静夜 思》中运用的比喻、夸张等修辞
有现代性的新作品。
影视音乐作品创作灵感来源影视作品中 Nhomakorabea古诗词元素
古诗词与现代艺术的融合
许多影视作品中都融入了古诗词元素, 如引用经典诗句、借鉴诗词意境等, 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一些艺术家将古诗词与现代艺术手段 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 作品。
音乐作品中的古诗词元素
许多音乐作品也以古诗词为创作灵感 来源,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表现 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社会价值
古诗词不仅是文学艺术的重要载体,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传承 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古诗词中的思想情感、审美追 求等也对现代社会具有启示作用。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寓情于景
将情感寄托于景物之中, 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表达 情感。
虚实相生
通过虚实结合,创造出一 种亦真亦幻的意境。
语言风格鉴赏
平易近人
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不矫揉造作。
豪放奔放
用大胆、奔放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含蓄蕴藉
用委婉、含蓄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让人回味无穷。
文化背景鉴赏
CHAPTER 05
经典古诗词赏析
李白的《静夜思》
详细描述
2. 诗词内容:这首诗共四句,每 句十个字,前两句描绘了明亮的 月光洒在床前,后两句表达了诗 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总结词: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 《静夜思》是其代表作之一,表 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 创作背景:李白在唐代宗宝应 元年(762年)离开长安,漫游天 下,写下《静夜思》,表达了他 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01
02
03
比喻
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 行比较,用熟悉的事物来 解释不熟悉的事物,使诗 词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
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生命 ,使诗词更加生动形象, 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夸张
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突 出事物的特征,表达出作 者的情感。
意境鉴赏
情景交融
将情感与景物相互融合, 创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意 境。
古诗词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
文化传承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和发展对于维护和弘 扬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欣赏
古诗词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其精炼的语言、和谐的音韵和深刻的 意境都为现代人提供了艺术欣赏的享受。
教育培养
古诗词在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 美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古诗词鉴赏优秀课件(共34张PPT)

古诗词鉴赏优秀课件(共34张PPT)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
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 聚了一切 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 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 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
末句;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在漫长的封建社会
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作者以 满腔义愤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人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语言刚 正率直,说理入木三分,表现了深刻的思想性。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解: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 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欣喜地走近细
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了。
表达了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解题方法:画面+主旨
质疑
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答: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 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 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 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
寓情于景
“枯藤”老树“”“昏鸦”“古 道”“西风”“瘦马”一个个让人 刻骨铭心的凄凉镜头正是天涯断肠 人心境的直接反映,与“小桥流水 人家”形成对比,体现了背井离乡 之人愁肠寸断的悲苦与寂寞.
解题方法: 表达技巧 +内容+主旨

中考古诗词鉴赏课件(72张ppt)全文

中考古诗词鉴赏课件(72张ppt)全文
4、词句解读题
烟、水、月、沙四个景物,被这两个“笼”字和谐巧妙地整合在一起,描绘出月色的柔和,夜色的幽静;营造出一种如梦境般的朦胧 意境。
首句用两个“笼”字,好在什么地方?
温馨提示: 古人写诗都非常注重炼字,因此答这类题,要特别关注动词、形容词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能够体现诗歌意蕴的诗句,尤其是名句。一般而言此类词多为营造气氛、展现情景、表达感情。
其次是结合诗人的特点,爱国诗人的诗当然常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感;被贬官员经常表现出怀才不遇的情感;而寄情山水田园的诗人则常在诗歌中表现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温馨提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问: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作简要赏析。
七、方法小结
八、中考体验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例:全诗描写了暮雨中的哪些景物?
例:(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风景”的哪些特点?(2)诗中既表明军队正在行进,又给人静悄悄感觉的短语是-------。
1.寻找意象:
2.描写画面:
5.体会情感:
例:(1)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古诗词鉴赏》课件

《古诗词鉴赏》课件
总结词
古诗词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题材、风格、时代等,同时也有许多 不同的流派和派别。
详细描述
按照题材分类,古诗词可以分为山水诗、边塞诗、送别诗、田园诗等;按照风格 分类,则可以分为豪放派、婉约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这些分类和流派都 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和哲思。
04
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读懂诗意
理解字词含义
在鉴赏古诗词时,需要先理解每 个字词的含义,从而把握整首诗
的内容。
梳理诗句关系
读懂诗意还需要理解诗句之间的逻 辑关系,把握整首诗的脉络和结构 。
把握意象意境
通过理解意象和意境,深入感受古 诗词所营造的美妙氛围和情感。
分析手法
01
02
03
修辞手法
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比喻 、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理解其表达效果。
语言风格
豪放派
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语言气势磅 礴、情感奔放。例如,苏轼的《念奴 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 尽,千古风流人物。”
婉约派
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语言细腻柔 美、情感含蓄。例如,李清照的《如 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 知归路。”
03
古诗词的主题与思想
山水田园
总结词
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详细描述
爱情闺怨诗以爱情为主题,通过对爱情的描 绘,表达出诗人对爱情的渴望、追求和无奈 。这类诗歌多以婉约、柔美的语言风格,展
现出诗人内心的细腻和深情。
哲理感悟
总结词
通过描绘事物或人生经历,表达对生命、宇宙、人性的思考和感悟。
详细描述
哲理感悟诗以事物或人生经历为载体,通过对它们的描绘和思考,表达出诗人对生命、 宇宙、人性的深刻感悟。这类诗歌多以深邃、抽象的语言风格,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智慧

《课外古诗词鉴赏》课件

《课外古诗词鉴赏》课件

详细描述
山水田园诗以自然风光为题材,通过对山水 景色的描绘和对田园生活的赞美,表达诗人 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这类诗歌通常表现出 诗人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
边塞征战诗
总结词
描写边塞生活和战争景象,反映边疆将士的艰苦生活和 战斗精神。
详细描述
边塞征战诗以边疆生活和战争为题材,通过对边疆景象 的描绘和战争场面的叙述,反映边疆将士的艰苦生活和 战斗精神。这类诗歌通常表现出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 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精神的赞 美。
描绘了春天早晨的宁静与舒适,让人沉醉其中。
"处处闻啼鸟"
通过鸟儿的叫声,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经典古诗词赏析
"夜来风雨声"
回忆起夜晚的雨声,暗示着春天的短 暂和珍贵。
"花落知多少"
通过想象花落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 春天的珍惜和感慨。
经典古诗词赏析
• 总结词:这首诗描绘了壮观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豁达 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
01
"床前明月光"
通过比喻月光如霜,营造出清冷 、寂静的氛围。
经典古诗词赏析
"举头望明月"
诗人抬头仰望明月,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低头思故乡"
通过低头这一动作,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经典古诗词赏析
• 总结词: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表达了诗人对春 天的喜爱和珍惜。
经典古诗词赏析
"春眠不觉晓"
详细描述
诗歌的创作背景包括诗人的生活经历 、时代背景等,探究这些背景有助于 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和诗人的创作动 机。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古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词内容解读与赏析 • 诗词意境营造与审美体验 • 诗词文化内涵及价值意义 • 经典名句欣赏与解读 • 古诗词鉴赏方法指导与实践
01
古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时代背景及文化背景
唐朝盛世
文化交流
经济繁荣,文化开放,诗歌创作达到 巅峰。
修辞手法
阐述诗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反复等,以及它们对诗词韵律和 美感的影响。
03
诗词意境营造与审美体验
画面描绘与视觉感受
意象呈现
通过具象的景物、人物描绘,展 现诗词中的意象,如青山、绿水 、明月、落叶等,营造出身临其
境的视觉感受。
色彩运用
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表现出诗 词中的情感氛围,如寒鸦的黑白、 桃花的艳丽、雪山的洁白等。
历史地位及影响传承
文学瑰宝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 化底蕴和审美追求。
教育传承
古诗词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国际影响
中国古诗词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世 界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05
经典名句欣赏与解读
名句来源及背景介绍
01
02
03
06
古诗词鉴赏方法指导与实践
鉴赏方法介绍及运用示范
01
02
03
04
意象分析法
通过解读诗词中的意象,理解 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
知人论世法
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 景等元素来鉴赏该诗。
诵读法
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感受诗 词的音韵美和节奏美。
比较法
将不同诗人的同类作品或同一 诗人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深

古诗词鉴赏之重点诗词流派 课件(共27张PPT)

古诗词鉴赏之重点诗词流派 课件(共27张PPT)
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 友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厌恶,和自己永远躬 耕田亩的决心。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尾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什么志向?
答:表达了诗人决心远离官场,归隐山林的志向。
诗经—现实主义源头 楚辞—浪漫主义源头
汉乐府 代表作: 《孔雀东南飞》; 《木兰辞》
诗歌的发展历程
魏晋南北 朝
唐朝
一、 “建安七子” 二、“竹林七贤” 三、东晋:
陶渊明—田园诗 四、南北朝:
谢灵运—山水诗
一、初唐 四杰:骆宾王,王勃﹑杨炯﹑卢照邻 二、盛唐 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王昌龄、高适、 岑参 三、中唐 白居易,韩愈,孟郊 四、晚唐:李商隐,杜牧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我欺。
田园派诗歌的特点 及陶渊明作品的风格
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明 表现了什么乐趣,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元曲四大家:
《西游记》《金瓶梅》
①关汉卿 ②白 朴 ③马致远 ④郑光祖 元曲四大悲剧:
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红楼梦》
①关汉卿《窦娥冤》②白朴《梧桐雨》2.戏曲:明—汤显祖:《牡丹亭》
③马致远《汉宫秋》④纪君祥《赵氏孤儿》 清—洪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第一部分
三大流派及代表人物
猜猜我是谁?
具体风格:
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 率,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用事较多,不拘守 音律

高考古诗词鉴赏课件(共22张PPT)

高考古诗词鉴赏课件(共22张PPT)

“乌鹊”比喻尚在徘徊选择的贤才, “何枝可依”表现了贤才彷徨的处境与心情,也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
2024年可用课件
4
活动一 链接教材,归纳设误类型(怎么考?)
艺术手法赏析有误
命题者故意在艺术手法上判断错误,张冠李戴,如把“虚写”说成“实写”, 把“设问”的说成“反问”,典故内容解释有误等。
2024年可用课件
6
选项设误类型:
1.词句内容理解有误(重要的字或词语的解释、诗句内容的理解) 2.情感主旨分析错误(思想情感、写作目的) 3.艺术手法赏析有误(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典故理解) 4.形象意境分析不当(形象特点或意境氛围概括不当) 5.语言特点判断错误 (语言特色分析、语言风格判断) 6.基础知识运用错误(体裁、题材、文化常识或背景等)
2024年可用课件
9
活动二 转换角色,命制试题
如果你是命题人,你会怎么设误?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A.
设误角度: 命题解析: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B.
题设误诗角岁度:晏 离 鸿 断 , 望 阙 天 遥 病 鹤 孤 。
命题解析: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C.
莫设误谩角拘度:牵 雨 花 社 , 青 云 依 旧 是 前 途 。
4.下列对《扬州慢》(选必下)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描写词人亲眼目睹扬州城的景象。“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渲染了扬州城的勃勃生机。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含蓄地写出了人民的苦难和胡人的罪恶。
B.上阕今昔对比,用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上片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

2024版《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2024版《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古诗词概述与背景•鉴赏方法与技巧•经典古诗词解读•诗人词人及其作品风格探讨目录•古诗词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与应用•互动环节:学生自选主题进行分享和讨论古诗词概述与背景古诗词定义及特点定义特点发展历程及流派发展历程流派古诗词流派众多,包括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豪放派、婉约派等,各流派在题材、风格、技巧等方面各有特色。

文化内涵与时代背景文化内涵时代背景鉴赏方法与技巧意象的概念及作用常见意象解析意象感悟方法030201意象分析与感悟修辞手法运用修辞手法种类修辞手法赏析修辞手法运用技巧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情感表达的方式阐述古诗词中情感表达的多种方式,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分析不同表达方式的艺术效果。

意境的构成元素探讨构成古诗词意境的主要元素,如景物描绘、情感抒发等,分析它们在意境营造中的作用。

意境的鉴赏方法介绍如何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想象诗歌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等途径,深入鉴赏古诗词的意境之美。

经典古诗词解读《诗经》选读唐诗宋词精选01020304010204元曲明清诗歌赏析元代白朴《天净沙·秋思》明代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清代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清代郑燮《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03诗人词人及其作品风格探讨李白、杜甫等唐代诗人及其作品风格杜甫李白被誉为“诗圣”,作品风格沉郁、深刻,注重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表现出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王维、孟浩然等辛弃疾作品风格激昂、慷慨,多抒发爱国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精神。

苏轼作品风格豪放、开阔,既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柳永、李清照等作品多描写爱情和离愁别绪,风格婉约柔美,情感细腻动人。

苏轼、辛弃疾等宋代词人及其作品风格其他著名诗人词人简介及作品欣赏01020304白居易元稹陆游纳兰性德古诗词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与应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文化遗产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古诗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通过学习和欣赏古诗词,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语文古诗词鉴赏课程PPT

语文古诗词鉴赏课程PPT
社会稳定与文艺发展的黄金时期
探索唐代诗歌的艺术成就
02 唐诗的韵律特色
声律美与对仗工整的独特风格
03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成就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巅峰对话
04
王维与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
画意与哲理交织的自然之美
05
唐代诗歌的影响与传承
后世文学艺术的宝贵源泉
宋词的韵味
词牌与韵律之美
探讨宋词独特的音乐性
意象与情感交织
04 深入理解诗词背后的情感与意境Fra bibliotek解读与分析
掌握鉴赏古诗词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01
02
03
04
05
了解背景知识
探究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
诗歌结构分析
掌握格律诗的格式和韵律 特点
意象与修辞解读
识别意象和常见修辞手法
情感与哲理探究
体会诗人的情感与诗歌所 传达的哲理
鉴赏实践与批评
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具体古 诗词作品
阐述明清小品文如何影响诗歌 创作,促进诗歌发展。
古诗词鉴赏方法
学习欣赏古诗词,提升审美与批评能力
感知与体验
通过朗读与背 诵感受古诗词
的魅力
朗读的技巧与方法
01 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与语气 背诵的技巧与方法
02 理解内容,逐句记忆,逐步背诵 感受古诗词韵律美
03 通过朗读与背诵感受音律的和谐 体验古诗词情感表达
语文古诗词
鉴赏课程PPT
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01 古诗词基础概念 02 经典古诗词解析
Agenda
古诗词鉴赏方法 03 语文古诗词教学 04
古诗词基础概念
理解古诗词的发展历程与基本形式
古诗词的起源与发展
探讨古诗词的历史背景与演变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详细描述
流水常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如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而落花则常被用来表达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感慨,如杜甫的《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动物与飞禽
总结词
动物与飞禽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比喻人的性格、品质、命运等,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爱情与婚姻
总结词
古诗词中爱情与婚姻的表达,往往情 感真挚、语言含蓄,展现出人类情感 的复杂与美好。
爱情
古诗词中不乏描写爱情的篇章,诗人 们通过借物抒情、寓情于景等方式, 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和思念。如杜牧 的《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 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 看牵牛织女星”,表达出对爱情的渴 望和无奈。
山水之情
诗人们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通过描绘山水的壮丽景色,抒发出内心的豪情壮志或闲适恬淡之情。如杜甫的《望岳》 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出诗人对山水的敬畏与热爱。
田园之乐
田园生活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诗人们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农耕生活等场景,表达出对宁静生活 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出田园生活的 恬静与自在。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目录源自• 古诗词概述 • 古诗词鉴赏方法 • 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 • 古诗词中的意象与象征 • 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 • 古诗词鉴赏实践
01
古诗词概述
Chapter
古诗词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具有独特的韵律、意境和语 言特点。
详细描述
古诗词通常讲究平仄、韵律和节 奏,语言简练、意蕴深远,能够 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现出丰富 的情感和意境。

古诗词赏析PPT课件

古诗词赏析PPT课件

当代诗人对古诗词继承和发展
当代诗人对古诗词的继承方式 当代诗人对古诗词的发展与创新
当代诗词作品欣赏与评析
06
互动环节:课堂讨论与分享
学生自选一首古诗词进行赏析
学生可以从课本或课外读物中自 选一首古诗词,提前做好准备。
赏析内容应包括诗词的背景、主 题、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

学生可以通过PPT、朗诵、表演 等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赏析成果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一句 则常用来形容孤独、寂寞的心境,也 用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05
知识拓展:相关诗词作品推荐
同时期其他诗人作品介绍
同时期诗人作品风格 特点
与主讲诗词的关联与 对比
代表诗人及其代表作 品
不同流派或风格诗词对比
不同流派或风格的诗词特点概述 代表作品及其艺术特色
不同流派或风格诗词的鉴赏方法
名句在现代汉语中运用
“床前明月光”一句在现代汉语中常 用来形容夜晚的明亮和宁静,也用来 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句在现 代汉语中常用来形容对心爱之人的深 情和执着,也用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 追求和向往。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 东流。”一句则常用来形容人内心的 愁绪之多、之深,也用来表达对逝去 时光的感慨。
教师可以从专业角度对诗词进行深入 解读和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 探索。
THANKS。
主题思想提炼
挖掘诗词的深层含义和主题思想,如 人生哲理、社会批判等,提升学生的 思考深度。
03
艺术手法与技巧分析
修辞手法运用
比喻
通过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情感 、事物具象化,增强诗歌的意象
美感。
拟人
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情感、 行为,使之更加生动形象,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 杜牧
•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 二乔。 • 1、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 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上面这 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答: 咏史诗。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答: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 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 抑郁不平的心境。 3.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 4.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 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 5、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 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 英雄人物?周瑜 。诗人杜牧和 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 思是: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 关进铜雀台中了 •
• 谢亭送别 许浑 •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 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 1、这首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 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什么感情? • 2、诗中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作用有什么不同? • 【参考答案】 • 答1:不是同一时间,中间有一段较长的时间间隔。 作者这样处理是为了强化送别的感伤,酒醒以后, 才意识到朋友已经离得很远,倍感凄凉孤寂。 • 答2:前者描写红叶青山的美景是乐景衬哀情,反 面衬托对朋友的留恋之情,后者描写满天风雨是正 面衬托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
【鉴赏示例3】
• • • • •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 要分析。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1)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 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 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 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 景象。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 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 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
古诗词鉴赏
【古代诗歌按内容分类】 1、怀人思乡诗 2、赠友送别诗 3、边塞征战诗 4、田园山水诗 5、咏史怀古诗 6、托物言志诗 7、忧国伤时诗 8、建功报国诗 9、人生际遇诗 10、闲适隐逸诗 11、生活杂感诗 12、即景抒情诗
1【“怀人思乡诗”的特点与鉴赏】
• “怀人思乡诗”一般与三类人相关:飘泊 在外的游子、长年征战的将士、独守闺中 的离妇。 • “怀人思乡诗”特有的一些意象:大雁、 望月、客居、佳节、羌笛、关山等 • “怀人思乡诗”抒写的主要情感包括:思 念、离愁、哀怨、厌恶战争、渴望团聚。 • “怀人思乡诗”抒写情感的方式:借景抒 情、渲染烘托、虚实结合等。
【鉴赏示例1】
• 南国十三首(其一) 李贺 •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 媒。 • 注:这是李贺辞官回乡居住在昌谷家中所作,时年25岁。 • 1、有人说这是一首作者自伤自悼之词,试简要分析。 • 2、这首诗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 【参考答案】 • 1、“可怜”乃惜花伤春之情,也是诗人自伤自悼之词。末句则用拟 人手法写落花身不由己、 “嫁与东风”。花盛开时未嫁,而花凋零时 始嫁,则倍增惆怅。联系诗人当时的境况,诗人才不过二十多岁,正 当风华正茂,却不被当局所用,怀才不遇,自生自灭,不胜悲凄。 • 2、这首诗通篇把花人格化并托物言情。花开时像越女那双水灵灵的 眼神和那副白里透红的漂亮的脸蛋,美不胜收。可是好景不长,一到 日暮(暮春)百花凋零,落红满径,末句则用拟人手法写落花身不由 己、 “嫁与东风”。
• (3)作者为什么要用“古道西风瘦马”,而不用“古 道清风瘦马”呢? ( 2 分) • 【词写的是秋季景色,应为西风。西风较寒,使人 的心情极度伤感,用这种景物能很好地衬托出作者 此时的心情;清风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舒适的感觉, 和作者此时的心情明显不相吻合。(一点 1 分,两 点满分。意对即可。 2 分)】 (4)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温馨恬静的景象, 联系全诗,谈谈作者这样写的作用。 ( 2 分) 【 ① 以乐景写哀情;反衬诗人孤苦寂寞思念家乡 之情。 ② 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 添悲愁。(意对即可。 2 分)】
Hale Waihona Puke • • ••5【“咏史怀古诗”的特点与鉴赏】
• 后代作家临古迹、思古人、叹古事,因现实的 原因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或感慨今昔。 • 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或是对 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或是把史实和现实扭 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统治 昏庸和社会时弊,或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 意借题发挥。 • 在技法上通常是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有 以景衬情的,有古今对比的,有侧面烘托的, 有用典的。
3【“边塞征战诗”的特点与鉴赏】
• 边塞征战诗的特征: • 意象特征:一般会出现与送别相关的“塞下”、 “边城”、“烽火”、“羌笛”、“关山”、 “月”、“大漠”等词语; • 情感特征:表达的是出征远戍的英勇豪迈,或 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哀痛,或是长年征战的艰辛 和对家人思念、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统治者的抨 击。 • 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乐 景哀情,或是对比衬托,或动静结合、虚实相 生。
6【“托物言志诗”的特点与鉴赏】
• 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绘或赞赏, 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 • 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 泽、特征,不但形似,而且神似。与作者所需 表达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之间有一定得相似 性。如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闲适、不慕富 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 守正义的气节。 • 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整体上说是托物言志,局部 或拟人,或比喻,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等。
【鉴赏示例1】
• [双调]寿阳曲· 山市晴岚 马致远 •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四围山一竿残 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 这首曲子可谓“曲中有画”,视野开阔。除重点写 “晴岚”外还写了哪些景色?这些景色在曲中有何 作用?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 【参考答案】 • 提示:除重点写“晴岚”外还写了花村、草店、晚 霞、山色等景色;这些景色的作用是共同构成了一 幅色彩绚丽、景色优美、恬静清新的“山市晴岚” (山间暮景)图。这幅画面体现了作者恬淡平和、 向往宁静的生活心态。
【鉴赏示例1】
• 夜雨寄北 李商隐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 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1. “秋”字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文中两次写“巴山夜雨”,它们的内涵有什 么不同?(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赏示例2】
•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 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1分) • 答: (1)深秋晚景图(1分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 (2)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 感。(2分)(意近 即可)
4【“田园山水诗”的特点与鉴赏】
• 古代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 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 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 生活的向往。 • “田园山水诗”的一些基本特征: • 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农家 生活 • 情感特征: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对宁静平 和生活的向往、或表达自己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 • 技巧特征:或融情于景,或比喻,或拟人,或夸张, 或白描,或渲染,或动静结合,或远近结合,或视 听结合。
【鉴赏示例1】
【鉴赏示例2】
• 送魏万之京 李颀 •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 山况是客中过。 •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 令岁月易蹉跎。 • 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 宫苑。砧衣:捣制寒衣的声音。 • ①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 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 ②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 【参考答案】 • 答①:“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 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 答②: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 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 最常见的做法。
2【“赠友送别诗”的特点与鉴赏】
• 赠友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 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数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尤重离别。 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互赠, 以表达离愁别绪。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在 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 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关于送别诗的作法,《诗法家数》 曾作过如下归纳:“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说人事,或叙别, 或议论;第三联说情景,或带思慕之情;第四联说何时再会, 或嘱托,或期望。” • 赠友送别诗的特征: • 文字特征:一般会出现“送”、“别”、“赠”等字样。 • 意象特征:一般会出现与送别相关的“杨柳”、“行舟”、 “劳歌”等词语; • 情感特征:表达的是离别时的不舍和伤感,别后的孤寂和思念 以及对友人的劝勉和安慰。 • 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以物喻人,或是心 理刻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