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一章_算法初步
高一数学人必修三课件第一章算法初步算法的概念
![高一数学人必修三课件第一章算法初步算法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503c764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1.png)
05
算法的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
算法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数据结构与算法
在计算机科学中,算法是数据结 构的基础,用于处理、管理和优
化数据。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中的资源管理、进程调度 、内存管理等核心功能都依赖于高 效的算法。
网络技术
路由算法、拥塞控制算法等在网络 通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确保数据 的可靠传输。
02
算法的描述方法
自然语言描述
使用日常用语描述算 法步骤,易于理解。
但可能存在歧义,不 够精确。
表达方式灵活,不受 格式限制。
流程图描述
使用图形符号表示算法流程,直观明了。 便于理解和分析算法结构。
但绘制流程图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规范。
伪代码描述
介于自然语言和编程语言之间的一种描述方式。 结构清晰,易于理解。
算法的可扩展性与适应性
如何设计能够适应不同场景和需求的通用算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关系
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是衡量算法性能的 两个重要指标,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空间复杂度来 降低时间复杂度,从而提高算法的执行效率 。例如,使用哈希表存储数据可以实现常数 时间复杂度的查找,但需要额外的空间来存 储哈希表。
另一方面,如果算法的空间复杂度过高,可 能会导致内存溢出等问题,因此需要在时间 和空间之间做出权衡。在实际应用中,需要 根据具体需求和资源限制来选择合适的算法 和数据结构。
通过已知条件逐步推导 出问题的解,常用于求 解数列、递归等问题。
将问题分解为与原问题 相似的子问题,通过求 解子问题进而求解原问 题,常用于求解分治策 略的问题。
将原问题分解为若干个 规模较小、相互独立且 与原问题性质相同的子 问题,分别求解子问题 后再合并得到原问题的 解。
高中数学必修3算法初步知识点-精选教学文档
![高中数学必修3算法初步知识点-精选教学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8a2f63916fc700abb68fcd1.png)
高中数学必修3算法初步知识点高中数学必修3算法初步知识点:概念(1)算法概念:在数学上,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2)算法的特点:①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②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③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④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⑤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
高中数学必修3算法初步知识点:三种基本逻辑结构(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种基本算法结构。
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
如在示意图中,A框和B框是依次执行的,只有在执行完A框指定的操作后,才能接着执行B框所指定的操作。
(2)条件结构:条件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通过对条件的判断根据条件是否成立而选择不同流向的算法结构。
条件P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A框或B框。
无论P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A框或B框之一,不可能同时执行A框和B框,也不可能A框、B框都不执行。
一个判断结构可以有多个判断框。
(3)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为循环体,显然,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
循环结构又称重复结构,循环结构可细分为两类:①一类是当型循环结构,如下左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当给定的条件P成立时,执行A框,A框执行完毕后,再判断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再执行A框,如此反复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条件P不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
数学必修3知识点
![数学必修3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892181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9a.png)
数学必修3知识点《数学必修 3 知识点》数学必修 3 涵盖了算法初步、统计和概率这三个重要的板块,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知识点。
一、算法初步算法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1、算法的概念算法具有明确性、有限性、有序性和可行性等特点。
它是为解决一个具体问题而采取的确定的、有限的操作步骤。
2、程序框图程序框图也叫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常见的图形符号包括起止框、输入输出框、处理框和判断框等。
3、三种基本逻辑结构(1)顺序结构:按照步骤依次执行。
(2)条件结构:根据条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执行路径。
(3)循环结构:按照一定的条件,反复执行某些步骤。
4、基本算法语句(1)输入语句: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2)输出语句:PRINT “提示内容”;表达式。
(3)赋值语句:变量=表达式。
(4)条件语句:IF 条件 THEN语句体 1ELSE语句体 2END IF(5)循环语句:①当型循环语句:WHILE 条件循环体WEND②直到型循环语句:DO循环体LOOP UNTIL 条件算法在计算机科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它能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解决问题和处理数据。
二、统计1、随机抽样(1)简单随机抽样:包括抽签法和随机数法,它是从总体中逐个抽取,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均等。
(2)系统抽样: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部分,然后按照预先规定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
(3)分层抽样:将总体分成若干层,然后从每一层中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
2、用样本估计总体(1)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整理,得到频率分布表,进而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能够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
(2)样本的数字特征:包括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等。
众数是样本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中位数是将样本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方差和标准差反映了数据的离散程度,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
高一必修三数学笔记手写
![高一必修三数学笔记手写](https://img.taocdn.com/s3/m/5d881ee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5.png)
高一必修三数学笔记手写同学们!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整理的高一必修三数学笔记哈。
这可是我辛辛苦苦手写总结出来的精华哟,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呀。
一、算法初步。
这部分内容就像是给我们数学学习装了个“智能程序”,告诉我们怎么有条理地解决问题。
1. 算法的概念。
算法就是解决某类问题的步骤与过程嘛。
比如说,你要做一道菜,从准备食材到烹饪再到装盘,这一系列的步骤就是一个算法啦。
它具有明确性、有限性、有序性等特点哟。
2. 程序框图。
这就像是给算法画了一幅“地图”,用各种图形和箭头来表示算法的流程。
常见的图形有起止框(表示算法的开始和结束)、输入输出框(用来输入数据和输出结果)、处理框(对数据进行处理)、判断框(根据条件判断走向不同的分支)等。
比如说,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就可以用程序框图来清晰地表示判断的过程哟。
3. 基本算法语句。
这就像是算法的“语言”啦,通过一些特定的语句来让计算机实现算法。
像输入语句(INPUT),就是让你给程序输入数据;输出语句(PRINT),就是把程序运行的结果显示出来;赋值语句(如a = 1),就是给变量赋值;条件语句(IF - THEN - ELSE),根据条件来执行不同的操作;循环语句(FOR循环、WHILE循环),可以让一些操作重复执行。
举个例子哈,用循环语句来计算1到100的和,就会变得很简单呢。
二、统计。
统计这部分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小侦探”,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发现一些规律哟。
1. 随机抽样。
抽样就像是从一大群人中选出一些代表来了解整体的情况。
常见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像抽签法、随机数表法)、系统抽样(按照一定的规律抽样)、分层抽样(按照不同的层次分别抽样)。
比如说,要了解一个学校学生的身高情况,如果学生分了不同年级和班级,就可以用分层抽样,从每个年级、班级都抽一些学生来测量身高。
2. 用样本估计总体。
我们通过抽取的样本数据来推测总体的情况。
像用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来估计总体的分布,通过计算样本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来描述总体的特征。
高二数学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知识点: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
![高二数学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知识点: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https://img.taocdn.com/s3/m/7086d4a5767f5acfa0c7cd79.png)
高二数学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知识点: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
高二数学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知识点:辗转相
除法与更相减损术
高二数学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小编准备了高二数学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3.1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
1、辗转相除法。
也叫欧几里德算法,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1):用较大的数m除以较小的数n 得到一个商
S和一个余数
R;(2):若
R=0,则n为m,n的最大公约数;若
R0,
则用除数n除以余数0
R得到一个商
1
S和一个余数
1
R;(3):若
1
R=0,则
1
减小数。
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例2 用更相减损术求98与63的最大公约数. 分析:(略)3、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区别:
(1)都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计算上辗转相除法以除法为主,更相减损术以减法为主,计算次数上辗转相除法计算次数相对较少,特别当两个数字大小区别较大时计算次数的区别较明显。
(2)从结果体现形式来看,辗转相除法体现结果是以相除余数为0则得到,而更相减损术则以减数与差相等而得到以上是高二数学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知识点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内容请同学们持续关注查字典数学网。
高中数学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知识点汇总)
![高中数学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0f5618751e79b89680226a7.png)
算法初步与程序框图1、算法的概念:算法通常指按照一定的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2、程序框图: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叫做程序框图或流程图。
(1)用框图表示算法步骤的一些常用的图形符号图形符号名称功能终端框(起止框)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是任何算法程序框图不可缺少的输入、输出框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可用在算法中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处理框(执行框)赋值、计算.算法中处理数据需要的算式、公式等,它们分别写在不同的用以处理数据的处理框内判断框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出口处标明“是”或“Y”;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流程线连接程序框,表示算法进行的前进方向以及先后顺序连接点如果一个流程图需要分开来画,要在断开处画上连接点,并标出连接的号码(2)程序框图的结构形式①顺序结构;②条件结构;③循环结构;(3)基本算法语句①输入语句;②输出语句;③赋值语句;④条件语句;⑤循环语句;3、程序框图举例:开始11(1)(2)4、辗转相除法:5、更相减损术:6、秦九韶算法:7、二分法:8、进位制:9、流程图和结构图框图是表示一个系统各部分和各环节之间关系的图示,它的作用在于能够清晰地表达比较复杂的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框图可分为流程图和结构图,流程图与结构图直观形象、简洁、明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一、流程图:流程图常常用来表示一个动态过程,通常会有一个“起点”,一个或多个“终点”.程序框图是流程图的一种.流程图可以直观、明确地表示动态过程从开始到结束的全部步骤.它是由图形符号和文字说明构成的图示.流程图用于描述一个过程性的活动,活动的每一个明确的步骤构成流程图的一个基本单元,基本单元之间用流程线联系.基本单元中的内容要根据需要而确定.可以在基本单元中具体说明,也可以为基本单元设置若干子单元.10、流程图的种类(1)算法流程图①算法流程图在必修课程中已经学过,它是一种特殊的流程图,主要适用于计算机程序的编写.②在算法流程图内允许有闭合回路.(2)工艺流程图①工艺流程图是常见的一种流程图,又称统筹图,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等各方面经常用到工艺流程图.②用来描述具有先后顺序的时间特征的动态过程.③工艺流程图的构成由矩形框、流程线和名称(代号)构成.④工艺流程图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起点”,一个或多个“终点”,对于同一个矩形框可以有多个流出点和流入点.⑤在工艺流程图中不允许出现几道工序首尾相连接的圈图或循环回路.20、绘制流程图的一般过程首先,用自然语言描述流程步骤;其次,分析每一步骤是否可以直接表达,或需要借助于逻辑结构来表达; 再次,分析各步骤之间的关系;最后,画出流程图表示整个流程.二、结构图:表示一个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组成结构的框图叫做结构图.10、结构图的种类常用的结构图一般包括知识结构图、组织结构图、建筑结构图、布局结构图及分类结构图.20、绘制结构图步骤:(1)确定组成系统的基本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将系统的主体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3)确定主体要素的下位要素(从属主体的要素)“下位”要素比“上位”要素更为具体,“上位”要素比“下位”要素更为抽象.(4)逐步细化各层要素,直到将整个系统表示出来为止.三、结构图与流程图的区别:流程图和结构图不同.流程图是表示一系列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顺序的框图.结构图是表示一个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组成结构的框图.流程图描述动态过程,结构图刻画系统结构.流程图通常会有一个“起点”,一个或多个“终点”,其基本单元之间由有向线连接;结构图则更多地表现为“树”状结构,其基本要素之间一般为逻辑关系.四、考点详解考点一:流程图类型一:算法流程图例1、写出方程0ax b += (,a b 为常数)的根的流程图.分析:因为,a b 是实数,要解方程需先判断a 是否为0,当0a ≠时,方程根为b x a =-;当0a =时,需再次判断b 是否为0,若0b =,则方程根为全体实数,若0b ≠,则方程无解,因此可以用算法中的条件结构来实现,相应程序语句是条件语句.解:根据以上的算法分析可得出算法流程图:点评:算法流程图是学习算法语言的必备工具,在使用时必须用其标准的图形符号.变式练习1: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k 的值是( )A .4B .5C .6D .7类型二: 工序流程图例2、某工厂装配一辆轿车的工序、工序所花的时间及各工序的先后关系如下表所示:开始输入,a b0a ≠? b x a=- 0b ≠? 输出方程无解 输出方程根是全体实数输出原方程根为x 结束否 否是是注:紧前工序,即与该工序相衔接的前一工序.(1)画出装配该轿车的工序流程图;(2)装配一辆轿车的最短时间是多少小时?分析:要画工序流程图,首先要弄清整项工程应划分为多少道工序,这当然应该由上到下,先粗略后精细,其次是仔细考虑各道工序的先后顺序及相互联系、制约的程度,最后考虑哪些工序可以平行进行,哪些工序可以交叉进行.一旦上述问题都考虑清楚了,一个合理的工序流程图就成竹在胸了,依据其去组织生产,指挥施工,就能收到统筹兼顾的功效.解:(1)工序流程图如下图所示:(2)装配一辆轿车的最短时间是1154125340+++++=(小时).点评: 有关工序流程图应先理清工序大体分几个阶段,再对每一阶段细分,每一步应注意先后顺序,这是十分关键的,否则会产生错误.在画工序流程图时,不能出现几道工序首尾相接的圈图或循环回路.变式练习2:某成品的组装工序图如下,箭头上的数字表示组装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小时),不同车间可同时工作,同一车间不能同时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工作,则组装该产品所需要的最短时间是( )A. 11小时B. 13小时C. 15小时D. 17小时考点二: 结构图类型一: 知识结构图例3、设计一个结构图,表示《数学{5}》第二章“数列”的知识结构图. 分析:画知识结构图的过程与方法:首先,要对所画结构图从头到尾抓住主要脉络进行分解;然后将每一步分解进行归纳与提炼,形成一个个知识点,并将其逐一地写在矩形框内;最后,按其内在的逻辑顺序将它们排列起来并且用线段相连,这样就画成了知识结构图.解:本章的知识结构图如下:点评:要熟悉知识结构,注意实际问题的逻辑顺序和概念上的从属关系,这个结构图从整体上反映了数列的结构,从左向右反映的是要素之间的从属关系.在画结构图时,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复杂程度,简洁的结构图有时能更好地反映主体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系统的整体特点.另外在画结构图时还应注意美观、明了. 变式练习3:下图是《集合》的知识结构图,如果要加入“子集”,则应该放在( )A. “集合的概念”的下位B. “集合的表示”的下位C. “基本关系”的下位D. “基本运算”的下位类型二: 组织结构图例4、下面为某集团的组织结构图,请据下图分析财务部和人力资源部的隶属关系.分析: 根据组织结构图,分析好各部门之间的从属关系,最后作答.解:由组织结构图可分析得:财务部直属总裁管理;而总裁又由董事长管理,董事长服从于董事会管理.人力资源部由董事长助理直接管理,董事长助理服从董事长管理,董事长又服从于董事会管理,董事会是最高管理部门.点评:有关组织结构图一般都呈“树”形结构.这种图直观,容易理解,被应用于很多领域中.在组织结构图中,可采用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顺序绘制图,注意各单元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对整个组织结构图进行浏览处理,注重美观、简洁、明了.变式练习4:某公司做人事调整:设总经理一个,配有经理助理一名;设副经理两人,直接对总经理负责,设有6个部门,其中副经理A 管理生产部、安全部和质量部,经理B 管理销售部、财务部和保卫部;生产车间由生产部和安全部共同管理,公司配有质检中心和门岗。
高考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知识点-最新学习文档
![高考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知识点-最新学习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6f3ebbf9b89680203d825c7.png)
高考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知识点
1、算法的概念:
①由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所构成的完整的解题步骤,或者是按照要求设计好的有限的计算序列,并且这样的步骤或序列能解决一类问题。
②算法的五个重要特征:
ⅰ有穷性:一个算法必须保证执行有限步后结束;
ⅱ确切性:算法的每一步必须有确切的定义;
ⅲ可行性:算法原则上能够精确地运行,而且人们用笔和纸做有限次即可完成;
ⅳ输入:一个算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以刻划运算对象的初始条件。
所谓0个输入是指算法本身定出了初始条件。
ⅴ输出:一个算法有1个或多个输出,以反映对输入数据加工后的结果。
没有输出的算法是毫无意义的。
2、程序框图也叫流程图,是人们将思考的过程和工作的顺序进行分析、整理,用规定的文字、符号、图形的组合加以直观描述的方法
(1)程序框图的基本符号:
(2)画流程图的基本规则:
①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
②从上倒下、从左到右
③开始符号只有一个退出点,结束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判
断符号允许有多个退出点
④判断可以是两分支结构,也可以是多分支结构
⑤语言简练
⑥循环框可以被替代
3、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1)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描述的是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
(2)条件结构:分支结构的一般形式。
高中数学必修3全册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3全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881038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9.png)
第1讲算法初步一.算法的概念1.算法的概念1、算法定义:在数学上,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2. 算法的特点:(1)有穷性:一个算法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必须结束.(2)确定性:算法的每一个步骤和次序应该是确定的.(3)可行性:原则上算法能够精确地元算,而且人们用笔和纸做有限次即可完成.(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5)输出:一个算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以刻画运算对象的初始条件.所谓0个输入是指算法本身已经给出了初始条件.(6)输出:一个算法有1个或多个输出,以反映对输入数据加工后的结果,没有输出的算法是毫无意义的.3.算法的描述:自然语言、程序框图、程序语言。
例1、写出1×2×3×4×5×6的一个算法.解:按照逐一相乘的程序进行第一步:计算1×2,得到2;第二步:将第一步的运算结果2与3相乘,得到6;第三步: 将第二步的运算结果6与4相乘,得到24;第四步: 将第三步的运算结果24与5相乘,得到120;第五步: 将第四的运算结果120与6相乘,得到720;第六步:输出结果.例2、写出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三个数值的算法.,,x y z 解:(1).输入三个数值;,,x y z (2).从三个数值中挑出最小者并换到中;x (3).从中挑出最小者并换到中;,y z y (4).输出排序的结果.二.程序框图1、程序框图基本概念:(一)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文字说明。
(二)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各个图形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则,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
数学必修3知识点-肖
![数学必修3知识点-肖](https://img.taocdn.com/s3/m/3a6e0d842b160b4e767fcffe.png)
数学必修3知识点-肖
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 算法初步与程序框图
一、算法的概念 1、算法定义:
算法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效的步骤. 2. 算法的特点:
(1)有限性:一个算法在执行有限步骤之后,必须结束. (2)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骤和
次序是确定的.
(3)可行性:算法中的每一步操作都必须是可执行的,而且能用笔和纸做有限次即可完成.
二、程序框图
(1)程序框图基本概念:
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2)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
三、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1、顺序结构: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步骤组成,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
2、条件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通过对条件的判断,根据条件是否成立而选择不同流向的算
法结构。
3、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
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步骤称为循环体,循环结构可分为两类:
当型循环:在每次执行循环体前,对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不满足则
停止. 直到循环:在执行了一次循环体后,对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不满足时执行循环体,满足则停止.
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当型循环结构直到型循环结构四、条件结构与循环结构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条件结构通过判断分支,只是执行一次;循环结构通过条件判断可以反复执行. 联系:循环结构是通过条件结构来实现.。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 第一章《算法初步》(师用)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 第一章《算法初步》(师用)](https://img.taocdn.com/s3/m/de4cc0c5360cba1aa811da4b.png)
必修3 第一章《算法初步》1.1.1算法的概念●算法概念:在数学上,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算法的特点:(1)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2)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3)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5)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1.1.2程序框图●程序框图基本概念:(一)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文字说明。
(二)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程序框名称功能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是任何流程图不可起止框少的。
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可用在算法中输入、输出框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
处理框赋值、计算,算法中处理数据需要的算式、公式等分别写在不同的用以处理数据的处理框内。
判断框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 ‖;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
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各个图形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则,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 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
判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
4、判断框分两大类,一类判断框―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类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必修3数学算法初步知识点总结
![必修3数学算法初步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10f3476453610661ed9f483.png)
必修3数学算法初步知识点总结必修3数学算法概念知识点在数学上,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2。
算法的特点:(1)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
(2)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
(3)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
(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5)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
必修3数学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知识点1、辗转相除法。
也叫欧几里德算法,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1):用较大的数m除以较小的数n得到一个商0S和一个余数R;(2):若R=0,则n为m,n的最大公约数;若0R≠0,则用除数n除以余数0R得到一个商1S和一个余数1R;(3):若1R=0,则1R为m,n的最大公约数;若1R≠0,则用除数R除以余数1R得到一个商2S和一个余数2R;……依次计算直至nR=0,此时所得到的1nR即为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2、更相减损术我国早期也有求最大公约数问题的算法,就是更相减损术。
在《九章算术》中有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
翻译为:(1):任意给出两个正数;判断它们是否都是偶数。
若是,用2约简;若不是,执行第二步。
(2):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较小的数与所得的差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
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高中数学必修3(人教B版)第一章算法初步1.1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3(人教B版)第一章算法初步1.1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31c00c16fc700abb68fc1f.png)
描述:例题:高中数学必修3(人教B版)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一、学习任务1. 了解算法的含义,能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2. 了解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算法和程序语言的区别;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会用程序框图表示简单的常见问题的算法.二、知识清单算法 程序框图三、知识讲解1.算法算法(algorithm)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可以理解为由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所构成的完整的解题步骤,或者看成按照要求设计好的有限的确切的计算序列,并且这样的步骤或序列能够解决一类问题.描述算法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例如,可以用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加以描述,也可以借助形式语言(算法语言)给出精确的说明,也可以用框图直观地显示算法的全貌.算法的要求:(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并且能重复使用;(2)算法过程要能一步一步执行,每一步执行的操作必须确切,不能含混不清,而且经过有限步后能得到结果.下列对算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一个算法应包含有限的步骤,而不能是无限的B.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应当是确定的,而不应当是含糊的、模棱两可的C.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应当是有效地执行,并得到确定的结果D.一个问题只能设计出一种算法解:D算法的有限性是指包含的步骤是有限的,故 A 正确;算法的确定性是指每一步都是确定的,故 B正确;算法的每一步都是确定的,且每一步都应有确定的结果,故 C 正确;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故 D 错误.下列叙述能称为算法的的个数为( )①植树需要运苗、挖坑、栽苗、浇水这些步骤;描述:2.程序框图程序框图简称框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其中,起、止框是任何流程不可少的,表明程序的开始和结束.输入和输出框可用在算法中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算法中间要处理数据或计算,可分别写在不同的处理框内.一个算法步骤到另一个算法步骤用流程线连接.如果一个框图需要分开来画,要在断开处画上连接点,并标出连接的号码.②依次进行下列运算:,,,,;③从枣庄乘火车到徐州,从徐州乘飞机到广州;④ ;⑤求所有能被 整除的正整数,即 .A. B. C. D.解:B①、②、③为算法.1+1=22+1=33+1=4⋯99+1=1003x >x +133,6,9,12,⋯2345写出解方程组的一个算法.解:方法一:代入消元法. 第一步,由 得 ;第二步,将 代入 ,得 ,解得 ;第三步,将 代入方程 ,得 ;第四步,得到方程组的解为 .方法二:加减消元法.第一步,方程 两边同乘以 ,得 ;第二步,将第一步所得的方程与方程 作差,消去 ,得 ,解得 ;第三步,将 代入方程 ,得 ,解得 ;第四步,得到方程组的解为 .{2x +y =74x +5y =112x +y =7y =7−2x y =7−2x 4x +5y =114x +5(7−2x )=11x =4x =4y =7−2x y =−1{x =4y =−12x +y =7510x +5y =354x +5y =11y 6x =24x =4x =42x +y =72×4+y =7y =−1{x =4y =−1例题:画程序框图的规则(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是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惟一符号.(4)判断框分两大类,一类判断框是“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类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条件分支结构:在一个算法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条件的判断,算法的流程条件是否成立有不同的流向,条件结构就是处理这种过程的结构.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的条件反复执行某些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下列程序框图分别是解决什么问题的算法.解:(1)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面积的算法.(2)求两个实数加法的算法.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输出的 ______ .解:T =30四、课后作业 (查看更多本章节同步练习题,请到快乐学)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的 ,则判断框内为( )A. B. C. D.解:AS =57k >4?k >5?k >6?k >7?已知函数 ,对每次输入的一个值,都得到相应的函数值,画出程序框图.解:f (x )={2x +3,3−x ,x 2x ⩾0x <0x高考不提分,赔付1万元,关注快乐学了解详情。
高考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知识点
![高考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20b82f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9.png)
高考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知识点
1、算法的概念:
①由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所构成的完整的解题步骤,或者是按照要求设计好的有限的计算序列,并且这样的步骤或序列能解决一类问题。
②算法的五个重要特征:
ⅰ有穷性:一个算法必须保证执行有限步后结束;
ⅱ确切性:算法的每一步必须有确切的定义;
ⅲ可行性:算法原则上能够精确地运行,而且人们用笔和纸做有限次即可完成;
ⅳ输入:一个算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以刻划运算对象的初始条件。
所谓0个输入是指算法本身定出了初始条件。
ⅴ输出:一个算法有1个或多个输出,以反映对输入数据加工后的结果。
没有输出的算法是毫无意义的。
2、程序框图也叫流程图,是人们将思考的过程和工作的顺序进行分析、整理,用规定的文字、符号、图形的组合加以直观描述的方法
(1)程序框图的基本符号:
(2)画流程图的基本规则:
①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
②从上倒下、从左到右
③开始符号只有一个退出点,结束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判断符号允许有多个退出点
④判断可以是两分支结构,也可以是多分支结构
⑤语言简练
⑥循环框可以被替代
3、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
(1)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描述的是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
(2)条件结构:分支结构的一般形式。
2022年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大全
![2022年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a21f16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0e.png)
知识点串讲必修三第一章:算法1. 1.1 算法旳概念1、算法(algorithm)一词源于算术(algorism),即算术措施,是指一种由已知推求未知旳运算过程。
后来,人们把它推广到一般,把进行某一工作旳措施和环节称为算法。
广义地说,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旳环节或程序。
2、任意给定一种不小于1旳整数n,试设计一种程序或环节对n与否为质数做出鉴定。
解析:根据质数旳定义判断解:算法如下:第一步:判断n与否等于2,若n=2,则n是质数;若n>2,则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依次从2至(n-1)检查是不是n旳因数,即整除n旳数,若有这样旳数,则n不是质数;若没有这样旳数,则n是质数。
3、一种人带三只狼和三只羚羊过河,只有一条船,同船可以容纳一种人和两只动物.没有人在旳时候,如果狼旳数量不少于羚羊旳数量,狼就会吃掉羚羊.请设计过河旳算法。
解:算法或环节如下:S1 人带两只狼过河;S2 人自己返回;S3 人带一只羚羊过河;S4 人带两只狼返回;S5 人带两只羚羊过河;S6 人自己返回;S7 人带两只狼过河;S8 人自己返回;S9 人带一只狼过河.1、基本概念:(1旳流程图旳首末两端必须是起止框。
(2表达数据旳输入或成果旳输出,它可用在算法中旳任何需要输入、输出旳位置。
(3)解决框:(4判断框一般有一种入口和两个出口,有时也有多种出口,它是惟一旳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口旳符号,在只有两个出口旳情形中,一般都提成“是”与“否”(也可用“Y ”与“N ”)两个分支。
2、顺序构造:顺序构造描述旳是是最简朴旳算法构造,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旳顺序进行旳。
3、已知一种三角形旳三边分别为2、3、4,运用海伦公式设计一种算法,求出它旳面积,并画出算法旳程序框图。
算法分析:这是一种简朴旳问题,只需先算出p 旳值,再将它代入公式,最后输出成果,只用顺序构造就可以体现出算法。
解:程序框图:24、条件构造:根据条件选择执行不同指令旳控制构造。
高中数学选修3第一章
![高中数学选修3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4be34dd0360cba1aa811da9d.png)
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第一章算法初步1.1.1算法的概念1、算法概念:2. 算法的特点:(1)有限性;(2)确定性;(3)顺序性与正确性;(4)不唯一性;(5)普遍性;1.1.2程序框图(一)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条件结构是依据指定条件选择执行不同指令的控制结构。
依据条件P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A框或B框。
无论P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A框或B框之一,不可能同时执行A框和B框,也不可能A框、B框都不执行。
一个判断结构可以有多个判断框。
3、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为循环体,显然,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
1.2.1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1、输入语句 一般格式23(1)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2(3)赋值语句中的“=”称作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的意义是不同的。
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它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4)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数据、常量或算式;(5)对于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
1.2.2条件语句1、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IF 语句的一般格式为图1,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图2。
图1图2IF 语句的最简单格式为图3,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图4。
1.2.3循环语句循环结构是由循环语句来实现的。
一般程序设计语言语句结构。
即for 语句和while 语句。
1、while 语句(1)while 语句的一般格式是(图3)(2)2、for语句Arrayfor语句的一般格式是对应的程序框图是。
高中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知识点讲解-教育文档
![高中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知识点讲解-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a6677ac51e79b8968022643.png)
高中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知识点讲解一、考点(必考)概要:1、算法的概念:①由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所构成的完整的解题步骤,或者是按照要求设计好的有限的计算序列,并且这样的步骤或序列能解决一类问题。
②算法的五个重要特征:ⅰ有穷性:一个算法必须保证执行有限步后结束;ⅱ确切性:算法的每一步必须有确切的定义;ⅲ可行性:算法原则上能够精确地运行,而且人们用笔和纸做有限次即可完成;ⅳ输入:一个算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以刻划运算对象的初始条件。
所谓0个输入是指算法本身定出了初始条件。
ⅴ输出:一个算法有1个或多个输出,以反映对输入数据加工后的结果。
没有输出的算法是毫无意义的。
2、程序框图也叫流程图,是人们将思考的过程和工作的顺序进行分析、整理,用规定的文字、符号、图形的组合加以直观描述的方法(1)程序框图的基本符号:(2)画流程图的基本规则:①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②从上倒下、从左到右③开始符号只有一个退出点,结束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判断符号允许有多个退出点④判断可以是两分支结构,也可以是多分支结构⑤语言简练⑥循环框可以被替代3、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描述的是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
(2)条件结构:分支结构的一般形式两种结构的共性:①一个入口,一个出口。
特别注意:一个判断框可以有两个出口,但一个条件分支结构只有一个出口。
②结构中每个部分都有可能被执行,即对每一个框都有从入口进、出口出的路径。
以上两点是用来检查流程图是否合理的基本方法(当然,学习循环结构后,循环结构也有此特点)(3)循环结构的一般形式: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为循环体,显然,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
循环结构又称重复结构,循环结构可细分为两类:①如左下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当给定的条件成立时,执行A 框,框执行完毕后,再判断条件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再执行A框,如此反复执行框,直到某一次条件不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从b离开循环结构。
高三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要点归纳
![高三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要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6cef3a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3.png)
高三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要点归纳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要点归纳》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①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进程与步骤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
②通过仿照、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进程。
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进程中(如三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知道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
(2)基本算法语句: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进程,知道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3)通过浏览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奉献。
2. 统计(约16课时)(1)随机抽样①能从现实生活或其他学科中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
②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知道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③在参与解决统计问题的进程中,学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整体中抽取样本;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
④能通过实验、查阅资料、设计调查问卷等方法收集数据。
(2)用样本估计整体①通过实例体会散布的意义和作用,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进程中,学会列频率散布表、画频率散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参见例1),体会它们各自的特点。
②通过实例知道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运算数据标准差。
③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求公道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点(如平均数、标准差),并作出公道的说明。
④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进程中,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整体的思想,会用样本的频率散布估计整体散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点估计整体的基本数字特点;初步体会样本频率散布和数字特点的随机性。
⑤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整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为公道的决策提供一些根据,认识统计的作用,体会统计思维与肯定性思维的差异。
高中数学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
![高中数学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https://img.taocdn.com/s3/m/cb0ea5a3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2.png)
〔4〕条件语句
IF-THEN-ELSE格式
IF 条件 语句1
ELSE 语句2
END IF
THEN
n IF-THEN格式
IF 条件 THEN 语句 END IF
满足条件? 是
语句1
否 语句2
满足条件? 否
是 语句
〔5〕循环语句
①WHILE语句
WHILE 条件 循环体 WEND
②UNTIL语句
DO 循环体 LOOP UNTIL 条 件
输入、输出 表示算法的输入和输出的信
框
息
处理框(执 赋值、计算 行框)
判断框
判断一个条件是否成立,用 “是”、“否”或“Y”、 “N”标明
二、程序框图
l1、顺序构造
步骤n 步骤n+1
l 2、条件构造 先做后判, 否去循环
l 3、循环构造
满足条件? 否 是
步骤A
步骤B
满足条件? 否
先判是 后做, 步是骤去A 循环
3、方法:
例: 用更相减损术求98与63的最大公约数.
解:由于63不是偶数,把98和63以大数减小数, 并辗转相减
98-63=35 63-35=28 35-28=7 28-7=21 21-7=21 14-7=7 所以,98和63的最大公约数等于7
比较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区别 〔1〕都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计算上辗 转相除法以除法为主,更相减损术以减法为 主,计算次数上辗转相除法计算次数相对较 少,特别当两个数字大小区别较大时计算次 数的区别较明显。 〔2〕从结果表达形式来看,辗转相除法表 达结果是以相除余数为0那么得到,而更相减 损术那么以减数与差相等而得到。
?数书九章?——秦九韶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