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传播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传播的三层含义:
1、日常生活层面的跨文化传播 2、文化心理结构层面的跨文化传播 3、上述两个层面形成的实际传播过程的矛盾、冲突和戏剧性的 变化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中心课题:研究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 同的观念信仰的人们在互动的过程中如何说明和理解意义。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术传统: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 修辞学
跨文化冲突的有效管理
承认合理性 问题具体化 表明关心诚意
例:一个德国人,一个美国人, 一个日本人到同一家餐厅,都 点了一个汉堡,结果由于厨师 的疏忽把三个汉堡中的肉都烤 糊了,问,三个人会对此说什 么?
○德国人会直接批判这个糊了
的肉,批评这个厨师; ○ 美国人会说,虽然肉的口味 不太好,但是面包,沙拉,香 葱的味道还不错; ○日本人会说,面包,沙拉, 香葱的味道不错。
统过程中,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被迫接受该世界系统中的 核心势力的价值,并使社会制度与这个世界系统相适应的 过程。
文化帝国主义的特点
(1)它是一个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占有而进行 的扩张过程; (2)这种扩张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其实现的途径是含有文化价值的产 品或商品的全球化销售,其目的或者说后果在于实现全球化的文化支配; (3)由于信息产品的文化含量最高(或者说信息本身就是文化产品),这种 文化扩张的过程主要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而得以实现。
中国所受到的文化入侵
1、通过覆盖全球的新闻传媒体系进行宣传攻势 根据传播学中的“两级传播”和“议程设置”等理论,美国媒 体的声音影响甚至决定着世界其他各国应该报道什么、如何 报道,并推动着美国式价值观念在全球的传播。
2、大规模地制造和输出精神文化产品 美国的民间智库兰德公司曾经提出,“影视业所衍生的意 识形态将会面临政治上、文化上难以计数的阻碍。美国要真 正打开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市场,将要比纯粹的经济领域赚 钱花费更多、更大的精力。但是,美国必须这样做,因为影 视业是中国入世后,美国进入中国意识形态领域产品的第一 场巨大战役,胜败如何,直接影响美国在文化领域其他事业 的开拓。”
文化帝国主义传播效果的思考
1、传播偏向的必然性
2、中国文化的张力
文化冲突
应对冲突的不同文化取向 回避 让步 竞争 妥协 协商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跨文化冲突的主要类型
客体冲突:关于孰是孰非的对立观念,它围绕的是某个事物正 确与否的问题而不是道德判断,注重的是人们对事务的认知 差异。 关系冲突:侧重的是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人的 行为对彼此的不同意义。 权重冲突:从道德层面对既定行为作出的价值判断,情感性是 权重冲突的特点,揭示着个人和群体对于各种不同的行为以 及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价值观念。
跨文化传播研究目标
(1)描述特定文化之间传播的性质,揭示文化的 异同; (2)基于对文化异同的理解,研究消除人们由于 文化屏障造成的传播差异的途径; (3)最终更好的理解自己的文化。
跨文化传播学的起源
1959年爱德华· 霍尔 《沉默的语言》
研究范畴:跨文化人际传播 跨文化组织传播 跨文化大众传播 比较文化 跨文化关系 媒体/文化全球化
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ialism)是文 化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之一。文化帝国主义 理论是对于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文化输出对不 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实现文化霸权和文化控制 的讨论。由于它关注国际文化生产与流通过 程中的不平等结构以及由此形成、扩大和加 强了的跨国支配,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也常常 被认为是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 分。 葛兰西(Antonio Gramsci)的“霸权” (Hegemony)理论和法侬(Frantz Fanon)对保守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关系的 论述,都是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得以发展的重 要理论资源
80年代以来的理论模式
古迪昆斯特 (W.Gudykunst)“焦虑与不确定性管理”理论 (anxiety/uncertainty management theory) “陌生人” : 侨民、新到者、新成员、暂时逗留者、闯入者、 边缘人、新移民、旅居者等 三组表面因素的交互作用造成了陌生人的焦虑和未确定性: 动机因素 -需求、吸引、社会义务、自我概念、对新信息的开 放程度 知识因素-知识期待、信息网络的分享、对多种观点的知识、 对可供选择的解释的知识、关于同一的和差异的知识 技能因素-移情的能力、包容多种观点的能力、适应沟通的能 力、创造新概念的能力、调试行为的能力、搜集适用信息的 能力
汤林森(J. Tomlinson)《文化帝国主义》(1991)
第一,不平等的信息流,即作为一种媒介帝国主义论述的文化帝国主义。不 平衡的信息流指的是第一世界流到第三世界的信息,明显超过第三世界 流到第一世界的信息。汤林森指出,媒介本身是中性的,在不同的文化 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它最终能够具有多大的影响力则取决于市场。 第二,对民族国家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的威胁,即作为一种民族性 论述的文化帝国主义。这一论述主要关注西方外来文化对第三世界本土 文化的巨大冲击和渗透。 第三,消费文化对传统社会的冲击,即作为一种全球资本主义论述的文化帝 国主义。汤林森认为,简单断言资本主义商品和广告“殖民化”了民族 国家的文化认同似乎经不住推敲,不应低估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判断力。 第四,现代性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文化的挑战,即作为一种现代性批判的文化 帝国主义。因为“所谓现代性,变成了文化变迁乃是一种‘文化宿命’, 而其强烈的意思则是这样的过程,在历史上是不可避免的。”
汀·图梅(S· Ting-Toomey) 的“面子-协商”理论(facenegotiation theory) “面子-协商”理论对于东西方文化造成的传播差异作出了有趣 的解释。她指出在每种文化里都有某种用于协调的“面子”。 她认为,“不同的文化类型决定了不同的保全面子的方式, 从而决定了不同的处理冲突的方式。群体价值导向的高语境 文化,追求积极的面子,处理冲突的策略一般是亲切随和、 协商妥协、退缩、避免冲突,也就是通过不断的给面子来满 · 足人们的要面子,从而化解文化冲突。个体价值导向的低度 语境文化,追求消极的面子,处理冲突的策略一般是整合的、 解决问题式的,或者通过竞争,谋求独断权威。”也就是说, 彼此都要保全面子、找回面子、只能订立契约;或者订立基 本游戏规则,按照规则竞争。
“高语境文化”(high context culture):在既定的文化 系统中解释信息时,强调意义对语境的关联的重要性, 任何解释都是联系到语境的解释,没有绝对固定的解释, 如中国、日本、韩国等东方文化。隶属于“高度语境文 化”的成员,崇尚集体需求和目标,将它置于个体需求 和目标之上,是“我们”而不是“我”才代表最高的认 同。“高度语境文化”更多的依靠非语言传达,更习惯 于将人群区分为“我们”或“他们” “低语境文化” (low context culture):重视语言符号 本身既定的意义和意思。在“低度语境文化”中,个体 的价值、需求、目标均高于群体。个人权利比群体责任 更值得重视。“我”自身的认同才是最高的认同,人们 所用语言表达的就应是他真实的思想感情。
第一个系统阐述“文化帝国主义”这一概念的是美国 传播学家赫伯特•席勒(Herbert Schiller)。席勒的全 部研究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兴的 民族国家尽管在政治上脱离了西方的殖民统治,但在经济 和文化方面仍然严重依赖着少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就 文化和传播领域而样,西方几个主要的通讯社掌控了全球 信息的流通权和阐释权,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影视业同 样占据了新兴的民族国家的绝大部分市场,新兴的民族国 家的文化空间被严重地挤压和左右,国际文化的流通严重 失衡。在其著名的《传播与文化支配》(1976)一书中, 席勒认为,文化帝国主义就是在某个社会步入现代世界系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传播的三层含义:
1、日常生活层面的跨文化传播 2、文化心理结构层面的跨文化传播 3、上述两个层面形成的实际传播过程的矛盾、冲突和戏剧性的 变化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中心课题:研究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 同的观念信仰的人们在互动的过程中如何说明和理解意义。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术传统: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 修辞学
跨文化冲突的有效管理
承认合理性 问题具体化 表明关心诚意
例:一个德国人,一个美国人, 一个日本人到同一家餐厅,都 点了一个汉堡,结果由于厨师 的疏忽把三个汉堡中的肉都烤 糊了,问,三个人会对此说什 么?
○德国人会直接批判这个糊了
的肉,批评这个厨师; ○ 美国人会说,虽然肉的口味 不太好,但是面包,沙拉,香 葱的味道还不错; ○日本人会说,面包,沙拉, 香葱的味道不错。
统过程中,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被迫接受该世界系统中的 核心势力的价值,并使社会制度与这个世界系统相适应的 过程。
文化帝国主义的特点
(1)它是一个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占有而进行 的扩张过程; (2)这种扩张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其实现的途径是含有文化价值的产 品或商品的全球化销售,其目的或者说后果在于实现全球化的文化支配; (3)由于信息产品的文化含量最高(或者说信息本身就是文化产品),这种 文化扩张的过程主要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而得以实现。
中国所受到的文化入侵
1、通过覆盖全球的新闻传媒体系进行宣传攻势 根据传播学中的“两级传播”和“议程设置”等理论,美国媒 体的声音影响甚至决定着世界其他各国应该报道什么、如何 报道,并推动着美国式价值观念在全球的传播。
2、大规模地制造和输出精神文化产品 美国的民间智库兰德公司曾经提出,“影视业所衍生的意 识形态将会面临政治上、文化上难以计数的阻碍。美国要真 正打开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市场,将要比纯粹的经济领域赚 钱花费更多、更大的精力。但是,美国必须这样做,因为影 视业是中国入世后,美国进入中国意识形态领域产品的第一 场巨大战役,胜败如何,直接影响美国在文化领域其他事业 的开拓。”
文化帝国主义传播效果的思考
1、传播偏向的必然性
2、中国文化的张力
文化冲突
应对冲突的不同文化取向 回避 让步 竞争 妥协 协商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跨文化冲突的主要类型
客体冲突:关于孰是孰非的对立观念,它围绕的是某个事物正 确与否的问题而不是道德判断,注重的是人们对事务的认知 差异。 关系冲突:侧重的是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人的 行为对彼此的不同意义。 权重冲突:从道德层面对既定行为作出的价值判断,情感性是 权重冲突的特点,揭示着个人和群体对于各种不同的行为以 及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价值观念。
跨文化传播研究目标
(1)描述特定文化之间传播的性质,揭示文化的 异同; (2)基于对文化异同的理解,研究消除人们由于 文化屏障造成的传播差异的途径; (3)最终更好的理解自己的文化。
跨文化传播学的起源
1959年爱德华· 霍尔 《沉默的语言》
研究范畴:跨文化人际传播 跨文化组织传播 跨文化大众传播 比较文化 跨文化关系 媒体/文化全球化
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ialism)是文 化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之一。文化帝国主义 理论是对于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文化输出对不 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实现文化霸权和文化控制 的讨论。由于它关注国际文化生产与流通过 程中的不平等结构以及由此形成、扩大和加 强了的跨国支配,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也常常 被认为是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 分。 葛兰西(Antonio Gramsci)的“霸权” (Hegemony)理论和法侬(Frantz Fanon)对保守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关系的 论述,都是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得以发展的重 要理论资源
80年代以来的理论模式
古迪昆斯特 (W.Gudykunst)“焦虑与不确定性管理”理论 (anxiety/uncertainty management theory) “陌生人” : 侨民、新到者、新成员、暂时逗留者、闯入者、 边缘人、新移民、旅居者等 三组表面因素的交互作用造成了陌生人的焦虑和未确定性: 动机因素 -需求、吸引、社会义务、自我概念、对新信息的开 放程度 知识因素-知识期待、信息网络的分享、对多种观点的知识、 对可供选择的解释的知识、关于同一的和差异的知识 技能因素-移情的能力、包容多种观点的能力、适应沟通的能 力、创造新概念的能力、调试行为的能力、搜集适用信息的 能力
汤林森(J. Tomlinson)《文化帝国主义》(1991)
第一,不平等的信息流,即作为一种媒介帝国主义论述的文化帝国主义。不 平衡的信息流指的是第一世界流到第三世界的信息,明显超过第三世界 流到第一世界的信息。汤林森指出,媒介本身是中性的,在不同的文化 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它最终能够具有多大的影响力则取决于市场。 第二,对民族国家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的威胁,即作为一种民族性 论述的文化帝国主义。这一论述主要关注西方外来文化对第三世界本土 文化的巨大冲击和渗透。 第三,消费文化对传统社会的冲击,即作为一种全球资本主义论述的文化帝 国主义。汤林森认为,简单断言资本主义商品和广告“殖民化”了民族 国家的文化认同似乎经不住推敲,不应低估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判断力。 第四,现代性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文化的挑战,即作为一种现代性批判的文化 帝国主义。因为“所谓现代性,变成了文化变迁乃是一种‘文化宿命’, 而其强烈的意思则是这样的过程,在历史上是不可避免的。”
汀·图梅(S· Ting-Toomey) 的“面子-协商”理论(facenegotiation theory) “面子-协商”理论对于东西方文化造成的传播差异作出了有趣 的解释。她指出在每种文化里都有某种用于协调的“面子”。 她认为,“不同的文化类型决定了不同的保全面子的方式, 从而决定了不同的处理冲突的方式。群体价值导向的高语境 文化,追求积极的面子,处理冲突的策略一般是亲切随和、 协商妥协、退缩、避免冲突,也就是通过不断的给面子来满 · 足人们的要面子,从而化解文化冲突。个体价值导向的低度 语境文化,追求消极的面子,处理冲突的策略一般是整合的、 解决问题式的,或者通过竞争,谋求独断权威。”也就是说, 彼此都要保全面子、找回面子、只能订立契约;或者订立基 本游戏规则,按照规则竞争。
“高语境文化”(high context culture):在既定的文化 系统中解释信息时,强调意义对语境的关联的重要性, 任何解释都是联系到语境的解释,没有绝对固定的解释, 如中国、日本、韩国等东方文化。隶属于“高度语境文 化”的成员,崇尚集体需求和目标,将它置于个体需求 和目标之上,是“我们”而不是“我”才代表最高的认 同。“高度语境文化”更多的依靠非语言传达,更习惯 于将人群区分为“我们”或“他们” “低语境文化” (low context culture):重视语言符号 本身既定的意义和意思。在“低度语境文化”中,个体 的价值、需求、目标均高于群体。个人权利比群体责任 更值得重视。“我”自身的认同才是最高的认同,人们 所用语言表达的就应是他真实的思想感情。
第一个系统阐述“文化帝国主义”这一概念的是美国 传播学家赫伯特•席勒(Herbert Schiller)。席勒的全 部研究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兴的 民族国家尽管在政治上脱离了西方的殖民统治,但在经济 和文化方面仍然严重依赖着少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就 文化和传播领域而样,西方几个主要的通讯社掌控了全球 信息的流通权和阐释权,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影视业同 样占据了新兴的民族国家的绝大部分市场,新兴的民族国 家的文化空间被严重地挤压和左右,国际文化的流通严重 失衡。在其著名的《传播与文化支配》(1976)一书中, 席勒认为,文化帝国主义就是在某个社会步入现代世界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