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一型糖尿病发病机制
肠道微生物群失调触发一型糖尿病发病机制
肠道通透性增加
代谢产物影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可导致肠道黏膜屏障受 损,通透性增加,使得肠道内有害物质和 细菌易位进入血液,引发免疫反应。
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可产生大量有害代谢产 物,如短链脂肪酸、内毒素等,这些物质 可影响胰岛素信号传导和葡萄糖代谢。
免疫反应异常
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可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产 生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抗体,进而损伤胰 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调整肠道微生物群预防和治疗一型糖尿病
饮食调整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摄入,有利于肠道有益菌 的生长和繁殖。
益生菌补充
补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可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 机体免疫力。
粪菌移植
将健康人的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到一型糖尿病患者肠道内,可重建肠道 微生态平衡,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水平。
胰岛素合成、分泌及信号转导异常
胰岛素基因表达异常
一型糖尿病中,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导致胰岛素合成减 少。
胰岛素分泌障碍
胰岛β细胞受损后,胰岛素的分泌受到严重影响,导致血糖调节 失衡。
胰岛素信号转导受阻
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后,信号转导通路受阻,导致胰岛素的生理 作用无法正常发挥。
胰岛β细胞再生能力下降
遗传因素与自身免疫相互作用
遗传因素可能导致个体免疫调节异常,进而引发自身免疫反应 攻击胰岛β细胞,导致一型糖尿病的发生。
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在一型糖尿病中应用
遗传咨询
针对有家族史的一型糖尿病高风险人群,提供遗传咨询服务,评估发病风险,指导生活方式干预和早期筛查。
基因检测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检测与一型糖尿病相关的基因突变,为疾病的早期预测、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同时,基因 检测也有助于一型糖尿病的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暴发性1型糖尿病1例
d i a g n o s e e a r l i e r a n d t o r e s c u e a c t i v e l y .
[ Ke y wo r d s 】F u l mi n a n t t y p e 1 d i a b e t e s ; I s l e t B- c e l 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Ab s t r a c t 】 F u l mi n a n t t y p e 1 d i a b e t e s w h i c h w a s p u t t e d f o r w a r d r e c e n t l y i s a n e w s u b t y p e . I t s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r e
视, 现报 道 如下 。
干、 多尿 、 多饮缓解 , 无 呕吐 , 精神好 转 , 腹部无压痛 。复查尿
t h e i s l e t B- c e l l f u n c t i o n a l i n c a p a c i t a t i o n c o m p l e t e l y a n d s p o r a d i c a l l y , b l o o d g l u c o s e e l e v a t i o n r a p i d l y a n d w i t h o u t ?
a n d a n a l y z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a n d p o s s i b l e n o s o g e n e s i s wa s o b s e r v e d , i n o r d e r t o p a y a t t e n t i o n t o t h e d i s e a s e ,
1型糖尿病课件
1型糖尿病课件一、1型糖尿病概述1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病因是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
本病多发于青少年,且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困扰和痛苦。
二、1型糖尿病的病因1型糖尿病的病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和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是指糖尿病有家族聚集性,家族中有糖尿病病史的人患病概率更高。
免疫因素是指体内免疫系统异常,攻击并破坏了胰岛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环境因素包括饮食、生活习惯、病毒等,这些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三、1型糖尿病的症状1型糖尿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
患者常常感到疲乏无力,精神状态不佳。
如果血糖控制不好,还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感染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四、1型糖尿病的诊断1型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血糖检测和胰岛素分泌功能检查。
血糖检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可以反映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胰岛素分泌功能检查可以了解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五、1型糖尿病的治疗1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药物治疗。
饮食控制主要是减少高糖分、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控制饮食总量。
运动锻炼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
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胰岛素注射剂和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水平。
六、1型糖尿病的预防1型糖尿病的预防主要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和定期检查。
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血糖异常,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情发展。
七、总结1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
了解1型糖尿病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帮助患者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1型糖尿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重要手段。
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双重糖尿病:了解这三种类型的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率不断上升。
《1 例爆发性型尿房酮症酸中毒案例护理》
《1 例爆发性型尿房酮症酸中毒案例护理》一、疾病概述爆发性1 型糖尿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 1 型糖尿病,发病迅速,病情凶险,常伴有严重的代谢紊乱,其中爆发性 1 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其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之一。
这种疾病在短时间内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高血糖、酮症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甚至危及生命。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可能存在特定的遗传背景,增加了患病的风险。
2. 自身免疫因素:可能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胰岛β细胞有关,导致胰岛素分泌急剧减少。
3. 感染因素:某些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可能触发自身免疫反应,引发疾病。
4. 环境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精神压力等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疾病的发生。
三、临床表现1. 起病急骤:患者往往在短时间内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
2. 严重脱水:皮肤干燥、弹性差,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甚至无尿。
3.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等。
4. 意识障碍:可出现嗜睡、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
5. 呼吸深大:有特殊的烂苹果味,这是由于酮体产生过多引起的。
四、治疗要点1. 补液:迅速补充生理盐水,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这是治疗的关键环节,根据患者的失水程度和心肾功能情况确定补液量和速度。
2. 胰岛素治疗: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以降低血糖、抑制酮体生成。
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用量。
3. 纠正电解质紊乱:及时补充钾、钠、氯等电解质,防止出现严重的低钾、低钠血症等。
4. 去除诱因:积极治疗感染等诱发因素。
5. 对症支持治疗:如吸氧、维持酸碱平衡等。
五、实验室检查结果1. 血糖明显升高:通常超过16.7mmol/L,甚至更高。
2. 尿酮体强阳性:尿中出现大量酮体。
3. 血气分析:显示代谢性酸中毒,pH 值降低。
4. 电解质紊乱:常见低钾、低钠、低氯血症等。
5. 血淀粉酶、脂肪酶等可能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胰腺损伤。
糖尿病的分型标准
糖尿病的分型标准主要基于其病理生理、病因等多方面认识,具体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型糖尿病:通常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影响,以胰岛素依赖型为主。
这类糖尿病发病机制主要与自身免疫有关。
2型糖尿病:同样由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但发病机制主要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不包括孕前已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主要与妊娠期时,患者体内的激素变化有关。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除了上述类型外,糖尿病还包括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如内分泌代谢疾病引发的糖尿病。
在医学上,如果空腹血糖检测≥7.0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
≥11.1mmol/L通常可确诊为糖尿病。
请注意,人体作为最复杂而精密的“机器”,在疾病早期会释放出一些信号,因此如果血糖升高,应当及时就医,查明自身情况后及时治疗。
暴发性1型糖尿病 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暴发性1型糖尿病1例报告并文献原海琴,张永红,张瑞芳,常艳杰,王怡暴发性1型糖尿病一词最早由日本学者Imagawa〔1〕提出的一种1型糖尿病亚型,该病发病时B细胞破坏迅速、高血糖症和酮症酸中毒进展极其迅速。
1.病例介绍:患者,女,41岁,因“发热8天,腹胀3天,恶心伴口干1天”入院。
患者8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全身酸痛,体温达39℃,自服退烧药后体温降至正常,5天前体温恢复正常,无明显咳嗽、咳痰,无明显咽痛。
近3天出现腹胀、腹痛,昨日开始出现恶心、呕吐,呈喷射状,伴口干、多饮,当日饮水约3000ml,尿量2000ml。
自发病来精神睡眠差,未进食,小便正常,未排大便。
今日中午就诊太原糖尿病专科医院,急查血糖30.4mmol/l,血气分析示pH7.187,实际碳酸氢盐6.9 mmol/l,血常规示白细胞14.5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6.5%,尿常规示尿糖(2+),尿酮体(3+),尿淀粉酶516u/L。
体格检查:T36.5℃ P74次/分 R18次/分BP102/60mmHg 体重62.5kg 身高164cm BMI 23.24kg/m2 ,呼吸无烂苹果味,急性面容,神志清、精神差,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74次/分,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
入院后根据以上结果诊断为1.糖尿病(待分型)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上呼吸道感染。
给予吸氧、大量补液、小剂量胰岛素、纠正电解质紊乱、禁食、抑制胃酸等综合治疗。
患者于入院第二日病情好转,血糖波动于8.5-17.8mmol/l,查体:咽部略充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78次/分,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复查pH7.369,实际碳酸氢盐17.0mmol/l,尿淀粉酶232u/L,空腹C肽为0ng/ml,HbA1c 6.1%。
第三日病情进一步好转,GAD、ICA、IAA抗体回报均为(-),复查空腹C肽为0ng/ml,餐后2小时C肽为0ng/ml。
暴发性1型糖尿病
发病机制
目前,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可能与HLA基因型、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有关。女性可能与妊 娠有关系,大多数女性患者的发病时间为妊娠中晚期或刚分娩后。
临床特点
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为胰岛B细胞功能完全丧失、病情进展迅速,预后极差。与典型的1型糖尿病相 比,发病患者的年龄大、病程短、酮症酸中毒程度重。此外,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起病前大多有流感症状或胃肠 道症状,而自身抗体如等大多为阴性,大部分患者血清胰酶升高,女性可能在妊娠期间或产后迅速起病。
暴发性1型糖尿病
医学术语0ຫໍສະໝຸດ 引言03 临床特点目录
02 发病机制 04 诊断要点
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1型糖尿病的新亚型。由于尚未发现其明确的病因及自身免疫的证据,根据1997年美国糖 尿病学会及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的分型诊断方案,暂被归入特发性1型糖尿病的范畴。
引言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它特异性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2000年由日本 学者Imagawa等提出的1型糖尿病新亚型,归类于特发性1型糖尿病,以急骤起病、胰酶升高并缺乏胰岛相关抗体为 特征。
诊断要点
Imagawa等提出暴发性1型糖尿病应具备以下3点:血糖症状出现1周内即发展为酮症或酮症酸中毒;②首诊时 血糖等于或超过16.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8.5%;③尿C肽小于10 μg/d或空腹血清C肽少于0.1 nmol/L 和刺激后(餐后或胰高血糖素)血清C肽小于0.17 nmol/L。另外可有其它特征:①胰岛相关抗体通常为阴性;② 发病常在1周之内,但也有患者在1~2周之内;③部分患者血清胰酶(包括淀粉酶)升高;④部分患者有发热、 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等前驱症状;⑤该病可发生在妊娠或分娩后。
1型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1型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1型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T1DM可能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特异性自身免疫性反应破坏胰岛β细胞所致。
一、遗传因素1、家系研究单卵双生T1DM一致率约50%,而在T2DM一致率则几乎为100%。
研究分析了493个家系,发现仅79个家系中有一个或数个同胞或双亲患T1DM。
如果在10岁之前已确诊T1DM,那么同胞患T1DM风险约8.5%,如果在10以后确诊,则同胞患T1DM的风险为4.6%。
另一组9000个在样本家系研究分析显示,双亲、同胞、子女的T1DM风险分别为1.3%,4.1%,和1.9%。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T1DM亲属发生T1DM的机会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但垂直传递率不高。
提示T1DM有一定的遗传性,但其他因素(环境和免疫因素)可能更重要。
2、HLAHLA是机体重要组织相关性抗原系统,是一个多基因合体,定位于人类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此系统由HLAⅠ,Ⅱ,Ⅲ类基因组成。
研究显示,此3类基因均与T1DM发病有关,但普遍认为HLAⅡ类基因与T1DM发生的关系更为密切。
HLAⅡ类基因包括DR,DQ,DP等位基因点,这些等位基因编码的HLAⅡ类抗原是由α链和β链以非共价结合的细胞表面异二聚体。
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感染、病毒和饮食因素等,其中病毒感染最为重要,秋冬季节T1DM发生率高,可能与病毒感染机会多有关。
柯萨奇病毒感染与T1DM的发生关系密切:在2/3 发病的T1DM 儿童检测到抗柯萨奇病毒β的免疫球蛋白M(IgM),而正常儿童检测率仅为12%。
在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病人分离出柯萨奇病毒4。
柯萨奇病毒感染后相当数量的病人为急性或慢性胰岛细胞损伤。
从病理组织学、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等研究证实,胰岛炎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亦与T1DM发病有关。
病毒感染致使胰岛β细胞损伤的方式可能有3种:(1)病毒直入胰岛β细胞,迅速、大量破坏胰岛β细胞,使并无糖尿病病史的病人突发严重高血糖及酮症酸中毒,甚至死亡。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
细胞功能
环境触发因素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100%
胰岛素1相分泌缺失
遗传易感性
启动 加速 调节 糖尿病前期
临床发病
10%
糖尿病
时间现多尿、 多饮,每日饮水量和尿量可达几升,胃 纳增加,但体重下降. 约40%的患者常以急性酮症酸中毒入院抢 救,临床表现为胃纳减退,恶心、呕吐, 腹痛,呼吸加快,呼气中带有酮味精神 萎靡、嗜睡,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意识 丧失.
辽宁 1988-1995 湖南 1989-1994 山东 1989-1993 福建 1989-1995 天津市 1987-1991 黑龙江 1988-1994 吉林 1989-1994 齐齐哈尔1989-1995 上海市 1980-1991 1989-1993 北京市 1988-1994 新疆 1989-199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处理原则:
3.处理诱发病和防治并发症。 4.加强护理
我国1型糖尿病的HLA分型
HLA-DR3频率占55%,RR为7.89,一般人群中
HLA-DR3占14%,说明HHL-DR3与T1DM高度相关(协
和医院,1980)
(3)自身抗体
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65):见于60%-80% 新诊断的T1DM
抗胰岛细胞抗体(IA-2):见于60%-70%的新
CHINA ? DENMARK
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调查
(WHO Diamond Project)
我国根据WHO Diamond Project, 对15岁以下发 病的1型糖尿病进行调查。结果:1988年到1995年期 间我国儿童1型糖尿病的年发病率在0.19-1.26/10万, 显著低于欧美国家同期结果
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分为两类: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本文将重点探讨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1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完全缺失导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其发病机制相对复杂,涉及到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
首先,遗传因素在1型糖尿病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许多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与特定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有关。
HLA 基因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某些HLA基因型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对胰岛β细胞的误认。
这种误认可能激活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免疫反应,导致对胰岛β细胞的破坏。
其次,自身免疫是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关键因素。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然而,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免疫系统对自身胰岛β细胞的免疫耐受性受损。
一些研究表明,自身免疫反应的开始可以追溯到胰岛β细胞表面的抗原改变,诱导了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胰岛β细胞的破坏和胰岛素分泌的丧失。
此外,环境因素也会影响1型糖尿病的发病。
在某些个体中,一些感染(如柯萨奇病毒和病毒性肝炎)可能会激活免疫系统、破坏胰岛β细胞。
这些感染可以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发展。
此外,生活方式、饮食、体重等环境因素也被认为与1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相关。
在1型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免疫系统中多种免疫细胞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当免疫系统被激活后,T淋巴细胞会向胰岛中聚集并释放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能够直接杀伤胰岛β细胞。
同时,B淋巴细胞也参与了病理过程。
B淋巴细胞分泌的自身抗体(如胰岛抗体)可以结合胰岛β细胞表面的抗原,进一步破坏胰岛β细胞。
近年来,一些研究还发现,肠道微生物群落与1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
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不平衡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进而影响胰岛β细胞的功能。
然而,肠道微生物与1型糖尿病之间的确切关系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总而言之,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暴发性1型糖尿病血糖难控制
年 发病 ,发病 时的平均年龄在 4 岁 左右 ,男女 发病 率无明显差异 。 0
关于 暴发性 1 型糖 尿病 的病 因和发病机 制 ,目前 尚未 完全明确 。可 能与 以下 因素 有关 :()病 毒感 染 : 多数 患 者起 病前 两 周有 前驱 糖 尿 病 患 者 亦 可分 离 出柯 萨 奇病 毒 、埃 克 病 型
型糖尿病 。 腔 注射 E MS复 制 出了类似暴 发性 尿 病 尚无 明确 的诊 断 标 准 ,但 具 性 1
1 型糖尿病 的鼠模型 。我 国 目前报 有 如 下特 征 的患 者需 要 考 虑本 病
暴 发性 1 型糖 尿 病 的 治疗 首
道 的几 例 暴 发性 1 型糖 尿 病 大 多 的可能性 :()前驱感染 史 : 0 1 7% 先 是针 对 酮症 或 酮症 酸 中毒 的治
2 1年 8 0 0 月
1 9
毒、人 类 疱 疹病 毒 等 。 国外学 者 特 征 ,遗 传 易感 性 、病 毒 感 染 和 及 弹性 蛋 白酶 水 平不 同程 度 升 高。 Si d hma a则 认 为 ,该 病 与 脑 心 肌 自身免疫在其 中扮演着重要角 色。 炎 病 毒 ( MC)有 关 ,并通 过 腹 E I g wa以及 其它 多 数学 者 认 为 , ma a 迄 今为 止 ,对 暴 发 性 1 糖 只要 具备 ②③ ⑤条 就 可诊 断暴 发 型
Dl ABETES WO RLD
江西一女生突患 “ 暴糖"
医生 慧眼识 “ ’助其脱险 凶’
大 三 女 生 小 陈 突 然 患 上 怪 个 星 期前 的一 天 晚上 ,小 陈突 然 施后 ,小 陈的疴 f迅速好转。 青
病 : 热 ,呕 吐 不 止 ,全 身 乏 力 , 感 到 身 体极 度 不适 ,随 后全 身发 高 烦 躁 、昏迷 ,小 便 呈 酱 油 色 ,生 热 并不停 呕 吐 。 命 垂 危 。江 西 省赣 州市 人 民 医 院
暴发性1型糖尿病临床病例总结
2 hC-P 0.02 0.00
ng/ml,
期内。国内的报道[3]显示,在以新发酮症或DKA起 病的TIDM患者中,FTlDM占8.8%~10.3%,发 病率与韩国[4]接近,但低于Et本[5]。 目前,FTlDM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及妊娠等因素有 关。(1)Et本学者的研究[6]显示,HLA-II类抗原与 FTlDM发生有关,HLA-DR4一DQ4基因频率出现在 41.8%的FTlDM患者当中,且纯合子发生FTlDM 的风险最高,而经典1A型TIDM和正常对照人群 HLA-DR4一DQ4基因阳性的比例分别为22.8%和
type 1 diabetes(FTlDM)is
new subtype of T1DM,which is different from
classic autoimmune T1DM.FTlDM iS featured by abrupt onset,serious metabolic disorder,and complicated
主垦煎垦痘盘查!!!!生!旦箜!!鲞笠!塑垦b也』旦!!堕望!壁!!塑型!!!!!y!!:;!!丛!:;
・165・
岛功能极差,血糖不易控制,血糖波动较大,常规胰 岛素强化治疗很难使血糖控制理想。 在临床诊治中,FTIDM需与以下疾病鉴别:(1)
典型的自身免疫性1(1A)型糖尿病:1A型患者多为
青少年发病,一般在数周或数月内出现多饮、多尿及 消瘦症状,可有自发性酮症或DKA,确诊时HbA-C 水平较高,胰岛自身抗体大多阳性,胰岛功能差,需 依赖胰岛素治疗,与FTlDM相比病程更长,发病年 龄更小,BMI更低,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情况更多L2j。 (2)急性胰腺炎:FTlDM出现胃肠道症状及血尿淀 粉酶升高,特别是合并胆石症者,应与重度胰腺炎所
糖尿病的机理
糖尿病的机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血糖浓度的持续升高。
这一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多个机理,包括胰岛素分泌异常、胰岛素抵抗以及能量代谢紊乱等方面。
本文将深入探讨糖尿病的机理,以加深对该疾病的理解。
一、胰岛素分泌异常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它在调节血糖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胰岛素的分泌异常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1. 第一型糖尿病:第一型糖尿病主要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在这种类型的糖尿病中,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胰岛β细胞,破坏了胰岛内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功能,导致血糖无法得到正常的调节。
2. 第二型糖尿病:第二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多个因素,其中胰岛素分泌异常是其中之一。
患者的胰岛β细胞可以分泌胰岛素,但分泌量不足以满足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
这种情况下,胰岛素的分泌存在缺陷或耐力下降,导致血糖控制不良。
二、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的另一个重要机理。
它指的是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导致胰岛素无法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
胰岛素抵抗与肥胖有着密切的关联。
1. 脂肪组织对胰岛素抵抗:肥胖会增加脂肪组织的积累,进而引发炎症反应和细胞应激,最终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脂肪组织的抗炎因子分泌增加,干扰了胰岛素信号传递的正常过程。
2. 肌肉组织对胰岛素抵抗:肌肉组织在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肌肉组织细胞对胰岛素反应减弱时,胰岛素无法有效地将葡萄糖带入细胞内,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这种抵抗作用与炎症因子的分泌紊乱有关。
三、能量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的能量代谢紊乱是导致血糖异常升高的重要机理。
1. 葡萄糖的利用和产生不平衡: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分泌异常或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进行正常的代谢,从而导致血糖浓度持续升高。
同时,肝脏在这一过程中过度产生葡萄糖,进一步加剧了血糖的上升。
2. 脂质代谢紊乱:脂质代谢紊乱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代谢异常之一。
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脂肪分解增加,促进了游离脂肪酸的生成。
一型糖尿病与二型糖尿病的成因分析
一型糖尿病与二型糖尿病的成因分析一、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4.62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而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糖尿病主要分为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这两种类型的糖尿病在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本文将对一型糖尿病与二型糖尿病的成因进行分析,以期为糖尿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二、一型糖尿病的成因1.遗传因素一型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研究表明,若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则其子女或兄弟姐妹患一型糖尿病的风险较普通人高。
遗传因素在一型糖尿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具体的遗传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在一型糖尿病的发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病毒感染、化学物质、药物等都可能诱发一型糖尿病。
此外,婴儿期过早添加辅食、过早断奶等也可能增加一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3.自身免疫因素一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和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目前认为,自身免疫因素在一型糖尿病的发病中占据主导地位。
三、二型糖尿病的成因1.遗传因素与一型糖尿病相似,二型糖尿病也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家族史是二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研究表明,若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二型糖尿病,则其子女或兄弟姐妹患二型糖尿病的风险较普通人高。
2.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二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饮食、缺乏体育锻炼、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增加二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3.肥胖肥胖是二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脂肪组织过多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素的作用减弱,从而增加胰岛β细胞的负担,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长期肥胖还会导致脂肪细胞分泌一系列炎症因子,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
4.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二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逐渐增加。
研究表明,40岁以上人群中,二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
糖尿病遗传因素
糖尿病遗传因素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它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健康风险。
在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中,遗传因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遗传因素对糖尿病的影响并非是一种简单的直接传递,而是一个复杂的多基因相互作用的过程。
许多研究表明,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那么其他家庭成员患上糖尿病的风险相对较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1 型糖尿病和 2 型糖尿病。
1 型糖尿病通常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2 型糖尿病则更为常见,多在成年后发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
在遗传因素方面,1 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涉及多个基因。
虽然具体的致病基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发现,某些基因位点的变异与 1 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
如果一个人的亲属中有 1 型糖尿病患者,那么他患上这种类型糖尿病的风险会比一般人高出 10 到 15 倍。
而 2 型糖尿病的遗传因素更为复杂。
众多基因参与了 2 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一些常见的基因变异,如 PPARG、KCNJ11 等,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作用以及葡萄糖的代谢。
如果家族中存在 2 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直系亲属,那么个体患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比如,父母一方患有 2 型糖尿病,子女患病的风险约为 40%;如果父母双方都患病,子女患病的风险则可能高达 70%。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遗传因素并非是决定一个人是否会患上糖尿病的唯一因素。
生活方式在糖尿病的发生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饮食;缺乏运动;长期的精神压力;以及肥胖等因素,都可能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即使一个人具有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如果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心态等,也有可能避免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举个例子,小王的家族中有多位亲属患有 2 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一、糖尿病的发病机制:1. 胰岛素功能异常: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受体细胞或胰岛素分泌细胞功能异常引起的。
在第一型糖尿病中,免疫系统攻击胰岛素分泌细胞,导致机体无法合成足够的胰岛素。
而第二型糖尿病则有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
2. 细胞内能量代谢紊乱:人体细胞需要能量来正常运作,而维持正常能量代谢的重要物质是葡萄糖。
然而,在发生了葡萄糖摄取障碍后,由于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内能量饥饿。
为了抵消这种缺乏能量的状态,机体开始利用脂肪组织中储存的脂肪进行能量供应,并释放出大量的餐后血浆游离脂肪酸到血液中。
3. 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减退:第二型糖尿病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即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
这导致机体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来将葡萄糖转运入细胞内。
随着时间的推移,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逐渐减少,最终无法满足身体代谢需求。
4. 高血糖和代谢紊乱:在糖尿病患者中,由于葡萄糖无法正常进入细胞,导致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升高。
高血糖不仅会引起一系列的代谢紊乱,还会对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产生严重影响。
二、糖尿病的治疗方法:1. 生活方式管理:在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中,生活方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
这包括良好的饮食控制和适度运动。
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控制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减轻胰岛素的压力。
适度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
2. 胰岛素注射:对于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和难以通过生活方式管理来控制血糖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是必要的。
胰岛素注射可以帮助患者补充缺乏的胰岛素,控制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3. 口服药物:对于某些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药物也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这些药物通常包括胰岛素释放促进剂、改善细胞反应性的药物和抑制肠道吸收葡萄糖的药物等。
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盐酸苦参碱: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并且还具有降低血液中葡萄糖浓度的作用。
对于有高血压并且存在糖尿病的患者来说,这些药物是重要的治疗选择。
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流行特征及病因分析
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流行特征及病因分析摘要:暴发性1型糖尿病作为首发性1型糖尿病中的一个新亚型,其病发极其突然,通常突然就发生重度胰岛素不足从而引发严重代谢紊乱的现象。
至今为止,此病例在临床护理中显示的症状与传统式的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有所不同,并无确切的自身免疫特征。
因此,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并不明确。
下面对其流行特征、病因等展开综合分析。
关键词:暴发性1型糖尿病流行特征病因【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231-01暴发性1型糖尿病(简称f1d)早年在日本被提出。
暴发性1型糖尿病发病速度极快,若得不到及时治疗,便会引发病人在短时间内病重死亡,被列为代谢内分泌疾病中少见的急危重症。
因此,本文对暴发性1型糖尿病显现的流行特征、临床现象与诱发病因素分别展开分析探究,以帮助人们了解、认知其病发的严重性[1]。
1 流行特征现今阶段,据调查显示,暴发性1型糖尿病症状的患者集中出现在东亚。
据悉,除了在我国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首次发现的4例,我国其他各大医院均无类似症状出现。
而在日本与韩国的调查研究表明:暴发性1型糖尿病由于酮症或酮症酸引发的中毒分别为19.4%与7.1%。
2 临床症状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发病人群通常是成年人群,且无性别区分。
但其发病的高危人群其中体现于妊娠期妇女,尤其是在妊娠中晚期及分娩后两周内发病者居多。
相较传统的1型糖尿病,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更具有显著的特征。
2.1 高血糖症状与发生酮症酸中毒。
通常患者在出现高血糖的症状至发生酮症酸中毒的期限均在7天之内(平均为4.4±3.1d)。
还有一些患者在发病前检测出低血糖的现象,这就说明由于胰岛的快速扩散引发已经合成的胰岛素进而迅速的释放入血导致的。
因发病过程教短,病人在发病时体内的糖化血红蛋白一般不会持续升高,即便偶尔有出现也是轻度的上升[2]。
2.2 代谢严重紊乱。
据调查分析多于90%以上的暴发性1型糖尿病病人是由于酮症酸引发的中毒起病的,其中半数的患者在起病时会出现意识模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1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一种分型,在所有糖尿病中占10%左右,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β细胞受到严重破坏造成胰岛素分泌不足。
依照WHO制定的分型标准,1型糖尿病主要分为自身免疫性(1A)糖尿病和特发性(1B)糖尿病。
暴发性1型糖尿病临床发病突然,胰岛素会在很短时间内严重缺乏而造成机体代谢异常紊乱,是特发性1型糖尿病中的一个新亚型。
该病和以往的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在临床表现上是有所不同,同时缺乏自身免疫表现。
当前,临床上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针对暴发性1型糖尿病临床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提升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暴發性1型糖尿病(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FT1DM)是以急骤起病、严重高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不匹配、而胰岛功能迅速衰竭为特征的一种少见的糖尿病类型。
2000年日本学者首次提出了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1型糖尿病的一种新的亚型。
它是短时间内β细胞完全破坏,突发性胰岛素缺乏导致的高血糖,从而快速进展为酮症或酮症酸中毒[1]。
在日本,新诊断的糖尿病中有0.2%的FT1DM,14.8%~19.6%的急性发作的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M)。
日本的FT1DM占T1DM的20%[2]。
然而,日本女性FT1DM的发病率比欧洲和美国低10%[3]。
在韩国,FT1DM 的患病率占所有新诊断的T1DM的7.1%,占成人糖尿病的30.4%[4]。
据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报道,该院FT1DM占急性酮症起病的T1DM的9.2%(7年内87例中出现了8例),在18岁以上患者中占14%,深圳福田医院6年中出现了6例,由此推测我国FT1DM的病例亦不少。
FT1DM的发病率并没有性别差异,起病人群中青少年和成人占90%,男性的平均起病年龄为42岁,而女性起病的平均年龄为35岁[5]。
根据现有的报道,远东亚洲的FT1DM发病率较高;然而,白种人FT1DM非常罕见。
除了日本、韩国、中国,其他亚洲患者也十分罕见[6],目前也未出现关于越南的病例报道。
目前关于FT1DM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环境和遗传相关作用的结果。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逐渐发现FT1DM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众所周知1型糖尿病最重要的易感基因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
多项研究显示FT1DM的发生与HLA-DR-DQ上某些特定基因的出现有相关性。
Kawa等[7]发现了HLA-DRB1*04:05-DQB1*04:01单倍体与日本人群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密切相关。
2006年研究者不仅发现HLA-DRB1*04:05-HLA-DQB1*04:01是FT1DM发病机制中的一个触发因素,还证实该基因与怀孕无关。
同时该研究还发现了HLA-DQA1*0302,0501和HLA-DRB1*0301(DR3),0901参与了FT1DM的发病[8]。
随后2009年研究者对日本545例T1DM患者的基因进行研究,证实HLA-DRB1*04:05-DQB1*04:01单倍体与FT1DM显著相关[9]。
Imagawa等[10]发现FT1DM患者中HLA-DR4-DQ4基因的频率明显增高,其中以纯合子的危险性最高。
Tsutsumi等[11]分析了日本207例FT1DM患者的HLA-DRB1和DQB1的基因型和单倍型,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FT1DM患者出现HLA-DRB1*04:05-HLA-DQB1*04:01单倍型和HLA-DRB1*09:01-HLA-DQB1*03:03单倍型的频率明显较高。
DRB1*04:05-DQB1*04:01和DRB1*09:01-DQB1*03:03被证明是相关的等位基因。
然而DRB1*09:01-DQB1*03:03在谷氨酸脱酸酶抗体阳性的FT1DM患者中更常见。
2015年韩国一项研究分析了11例韩国FT1DM 患者HLA的基因型和单倍型,发现HLA-DRB1*04:05-HLA-DQB1*04:01单倍型使得韩国FT1DM发病风险增加了 4.11倍[12],由此提供的证据显示了HLA-DRB1*04:05-HLA-DQB1*04:01单倍型是FT1DM的一个重要的遗传因素。
2012年,日本糖尿病协会修订了FT1DM的诊断,将HLA-DRB1*04:05-DQB1*04:01作为诊断的参考标准之一[13]。
另一项关于中国人群暴发性1型糖尿病临床和自身免疫特征的研究,纳入了24例FT1DM患者和48例出现急性酮症酸中毒的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患者,研究结果显示,与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相比,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出现DQA1*01:02-DQB1*06:01单倍型的频率更高[14]。
2病毒感染许多FT1DM患者发病前曾有病毒感染史,病毒感染很可能参与了FT1DM 的发病。
研究者纳入了19例新发的FT1DM患者、18例新发的T1DM患者和19名健康人,检测他们的肠病毒IgA、IgM、IgG抗体,试验结果发现FT1DM患者肠病毒的IgA抗体滴度明显高于经典的T1DM和健康人,提示了肠道感染可能是FT1DM爆发的原因之一[15]。
Shibasaki等[16]在FT1DM患者的胰腺中直接检测到肠道病毒RNA。
关于基因缺乏小鼠的研究显示视黄酸诱导基因I样受体[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I(RIG-I)-like receptors,RLRs]在抗病毒效应中有重要作用[17]。
然而有研究证实了FT1DM患者的胰岛细胞RLRs有明显过表达[18-19]。
胰岛细胞的RLRs高表达不仅提示了RLRs在FT1DM患者胰腺的感受和应对肠道病毒感染中起关键作用,同时也提示了FT1DM的发病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日本一项全国性的调查显示72%的FT1DM案例有流感样症状发作的病史。
研究发现柯萨奇病毒A和B、脊髓灰质炎病毒和艾柯病毒、人疱疹病毒6、巨细胞病毒可能参与了FT1DM的发病[20]。
病毒感染有可能通过以下几种机制损坏胰岛的β细胞:(1)肠道病毒感染后,病毒在β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由于β细胞抗病毒反应,直接导致β细胞的凋亡。
(2)病毒性感染可能触发受感染β细胞的毒性反应,通过激活淋巴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诱导β细胞的模式识别受体的过表达。
当模式识别受体感觉到肠病毒,参与了炎症反应的基因就会被转录[21]。
(3)肠病毒感染通过趋化因子回路介导引起胰岛β细胞的毁灭性破坏,白介素6或白介素10的减少在FT1DM发病中有特定作用,病毒诱导的免疫反应和细胞因子在FT1DM的胰岛β细胞快速凋亡方面也起了一定的作用[22]。
正反馈系统可能增强适应性免疫,导致了FT1DM 患者β细胞快速和完全的减少。
先天性、适应性、自体免疫的过程中,旁路激活/毁坏的机制可能进一步放大β细胞损坏。
肠道病毒感染之后,诱导干扰素α和β的明显表达,导致了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类Ⅰ的过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类Ⅱ的异常表达和树突细胞/巨噬细胞的激活[18]。
此外,干扰素γ和白介素18表达也增加,白介素18是一种潜在的干扰素γ的诱导因素,干扰素γ增加CXC 趋化因子配体10(CXC chemokine ligand-10,CXCL10)的分泌[23],通过激活炎症因子受体3激活巨噬细胞和预印的自体反应的T淋巴细胞(旁位激活),导致触发了β细胞凋亡的外在和内在旁路。
这种激活电路代表了FT1DM患者β细胞损害的一种独特机制。
3免疫因素FT1DM的特点是通常与病毒感染相关的突发性糖尿病,病毒感染后随之而来的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机制是FT1DM患者β细胞破坏的首要候选因素之一。
在FT1DM发病时,胰腺和胰腺外分泌部存在大量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24]。
提示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免疫紊乱可能诱导旁位激活,从而导致FT1DM患者β细胞的破坏。
有研究发现部分FT1DM患者血清中存在低浓度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且该抗体存在时间短,由此提示该部分患者的发病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2]。
另有研究显示少数中国FT1DM患者在发病时存在胰岛相关抗体,该研究不仅证明了自身反应的T细胞免疫反應,还证明了辅助性T1细胞免疫反应可能参与了中国FT1DM的发病机制[25]。
2016年有研究证明了在FT1DM急性期抗CD300e 抗体浓度高。
抗CD300e抗体可能作为FT1DM发病的关键分子,抗CD300e抗体将成为诊断FT1DM的有用的手段。
抗CD300e抗体激活CD300e,调节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T细胞,触发了不同促炎性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和白介素8/CXCL8,通过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导致胰岛β细胞的破坏[26]。
李照青等[27]发现14例FT1DM患者中有4例患者发病时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呈阳性,随访时2例转阴;而1例患者发病时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阴性的随访时该抗体转为阳性。
Imagawa等[1]通过对3例FT1DM患者进行胰腺的活检,虽然胰岛分泌功能完全丧失,但未找到胰腺炎的证据。
众所周知FT1DM患者淀粉酶抗体的阳性率高,显示辅助性T2细胞对淀粉酶活性免疫力可能对FT1DM的β细胞的损坏有重要作用[28]。
凋亡可能是免疫介導的糖尿病的β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
哺乳动物中,广泛的外部信号可能触发两条主要的凋亡通路,外源途径(死亡受体通路)或细胞的内源性途径(线粒体通路)。
凋亡相关因子(Factor associated suicide,Fas)和Fas配体通路也作为细胞凋亡的外在通路。
FT1DM患者胰腺、胰岛细胞的Fas表达增加,与此同时,有明显的单核细胞浸润,Fas配体(FasL)浸润大部分的胰岛[18]。
另一个凋亡机制可能是通过干扰素γ依赖性JAK/STAT 通路和先天性免疫通路导致β细胞的破坏[29-30]。
目前对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传易感性、胰岛自身抗体、感染病毒及妊娠等方面,虽然具体病机尚未全面、系统明确。
但是对于该病的预后及其临床凶险性是可以预见,为能及时、正确、有效的诊疗该病,未来还需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开展临床实验性研究,以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
参考文献[1] Imagawa A,Hanafusa T,Miyagawa J,et al.A novel subtype of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characterized by a rapid onset and an absence of diabetes-related antibodies[J].N Engl J Med,2000,342(5):301-307.[2] Imagawa A,Hanafusa T,Uchigata Y,et al.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a nationwide su-rvey in Japan[J].Diabetes Care,2003,26(8):2345-2352.[3] Imagawa A,Hanafusa T.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is it an Asian-oriented disease[J].Intern Med,2005,44(9):913-914.[4] Cho Y M,Kim J T,Ko K S,et al.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 in Korea:high prevalenceamong patients with adult-onset type 1 diabetes[J].Diabetologia,2007,50:2276-2279.[5]郑超,林健,杨琳,等.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患病状况及其特征[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26(3):188-191.[6] Tan F,Loh W K.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 associated with pregnancy:a report of 2 cases from Malaysia[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0,90(2):e30-32.[7] Kawa S,Ota M,Yoshizawa K,et al.HLA DRB10405-DQB10401 haplotype is associa-ted with autoimmune pancreatitis in the Japanese population[J].Gastroenterology,2002,122(5):1264-1269.[8] Shimizu I,Makino H,Imagawa A,et al.Clinical and immuno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 associated with pregnancy[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6,91(2):471-476.[9] Kawabata Y,Ikegami H,Awata T,et al.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of HLA with three subtypes of type 1 diabetes:fulminant,slowly progressive and acute-onset[J].Diabetologia,2009,52(12):2513-2521.[10] Imagawa A,Hanafusa T,Uehigata Y,et al.Different contribution of class ⅡHLA in fulminant and typical auloimmune type l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ologia,2005,48(2):294-300.[11] Tsutsumi C,Imagawa A,Ikegami H,et al.Class II HLA genotype in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a nationwide survey with reference to 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ies[J].Journal of Diabetes Investigation,2012,3(1):62-69.[12] Kwak S H,Kim Y J,Chae J,et al.Association of HLA Genotype and 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 in Koreans[J].Genomics Inform,2015,13(4):126-131.[13] Imagawa A,Hanafusa T,Awata T,et al.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f the Japan Diabe-tes Society on the Research of Fulminant and acute-onset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new diagnostic criteria of 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J].J Diabetes Investig,2012,3(6):536-539.[14] Zheng C,Zhou Z,Yang L,et al.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exhibits distinct clinical and autoimmunity features from classical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in Chinese[J].Diabetes Metab Res Rev,2011,27(1):70-78.[15] Imagawa A,Hanafusa T,Makino H,et al.High titres of IgA antibodies to enterovi-rus in fulminant type-1 diabetes[J].Diabetologia,2005,48(2):290-293.[16] Shibasaki S,Imagawa A,Tauriainen S,et al.Expression of toll-like receptors in the pancreas of recent-onset 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J].Endocr J,2010,57(3):211-219.[17] Satoh T,Kato H,Kumagai Y,et al.LGP2 is a positive regulator of RIG-I-and MDA5-mediated antiviral responses[J].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10,107(4):1512-1517.[18] Aida K,Nishida Y,Tanaka S,et al.RIG-I and MDA5-initiated innate immunity lin-ked with adaptive immunity accelerates β-cell death in 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J].Diabetes,2011,60(3):884-889.[19] Kobayashi T,Nishida Y,Tanaka S,et al.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pancreas of 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 and slowly progressive insulin-dependentdiabetes mellitus (SPIDDM):innate immunity in 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 and SPIDDM[J].Diabetes Metab Res Rev,2011,27(8):965-970.[20] Akatsuka H,Yano Y,Gabazza E C,et al.A case of 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 with coxsackie B4 virus infection diagnosed by elevated serum levels of neutralizing antibody[J].Diabetes Research & Clinical Practice,2009,84(3):e50-e52.[21] Tanaka S,Aida K,Nishida Y,et al.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involving aggressive islet cell destruction in 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J].Endocr J,2013,60(7):837-845.[22] Tanaka S,Nishida Y,Aida K,et al.Enterovirus infection,CXC chemokineligand 10(C-XCL10),and CXCR3 circuit:a mechanism of accelerated -cell failure in 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J].Diabetes,2009,58(10):2285-2291.[23] Rotondi M,Chiovato L,Romagnani S,et al.Role of chemokines in endocrine aut-oimmune diseases[J].Endocr Rev,2007,28(5):492-520.[24] Shibasaki S,Imagawa A,Tauriainen S,etal.Expression of toll-like receptors in pancreas of recent-onset 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J].Endocr J,2010,57(3):211-219.[25] Wang Z,Zheng Y,Tu Y,et al.Immunological Aspects of 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 in Chinese[J].J Immunol Res,2016,2016:1858202.[26] Haseda F,Imagawa A,Nishikawa H,et al.Antibody to CMRF35-Like Molecule 2,CD300e A Novel Biomarker Detected in Patients with Fulminant Type1 Diabetes[J].PLoS One,2016,11(8):e0160576.[27]李照青,張金苹.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患病情况及临床特征[J].中华内科杂志,2016,55(11):849-853.[28] Endo T,Takizawa S,Tanaka S,et al.Amylase alpha-2A autoantibodies:novel marker of autoimmune pancreatitis and 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J].Diabetes,2009,58(3):732-737.[29] Eizirik D L,Mandrup-Poulsen T.A choice of death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of immune-mediated beta-cell apoptosis[J].Diabetologia,2001,44(12):2115-2133.[30] Besch R,Poeck H,Hohenauer T,et al.Proapoptotic signaling induced by RIG-I and MDA-5 results in type Ⅰinterferon-independent apoptosis in human melanoma cells[J].J Clin Invest,2009,119(8):2399-2411.(收稿日期:2017-06-02)(本文编辑:张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