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碳水化合物

合集下载

食品化学第三章碳水化合物

食品化学第三章碳水化合物
。多糖(Polysaccharides) : 由许多单糖分子缩合而成。
2. 按功能分 • 结构多糖 • 贮存多糖 • 抗原多糖
食品中的糖类化合物(见表一)
Carbohydrates comprise more than 75%of the dry matter of Plants. eg: corn, vegetable, fruit, and so on.
。 糖苷键的连接方式 -D: 16 < 1 2 < 14 < 1 3 -D: 16 < 14 < 13 < 12
。聚合度(DP)大小 水解速度随着DP增大而明显减小
B.环境
. 温度
温度提高,水解速度急剧加快。 。 酸度:
单糖在pH3~7范围内稳定; 糖苷在碱性介质中相当稳定, 但在 酸性介质中易降解。
五碳糖
H—C C—CHO + 3 H2O O
糠醛
3.2.5.2复合反应:
。单糖受酸和热的作用,缩合失水生成低聚糖的反应称为复合反应 。 是水解反应的逆反应。
例如:2 C6H12O6
C12H22O11 + H2O
3.2.5.3 变旋现象
葡萄糖溶液经放置一段时间后的旋光值与最初的旋光 值不同的现象,稀碱可催化变旋。
蔗糖12~17
纤维素0.7
甘薯 26.3 肉
葡萄糖0.87 0.1
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作用
。提供人类能量的绝大部分。 。提供适宜的质地、口感和甜味
(如麦芽糊精作增稠剂、稳定剂) . 有利于肠道蠕动,促进消化 (如纤维素被称为膳食纤维,低聚糖可促小孩肠
- D-呋喃葡萄糖
- D-吡喃葡萄糖
开链式葡萄糖
-D-呋喃葡萄糖

理学第十二章碳水化合物

理学第十二章碳水化合物

[α]D 逐渐增高至52°
变旋现象 由变旋现象说明,单糖并不是仅以开链式存在,还有其它的存在形式。 1925~1930年,由X射线等现代物理方法证明,葡萄糖主要是以氧环式(环 状半缩醛结构)存在的。
1.氧环式结构
CHO
CH2OH
H
OH
C
O
CH2OH
2.环状结构的α构型和β构型
糖分子中的醛基与羟基作用形成半缩醛时,由于C=O为平面结构,羟基
实验证明,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为2,3,4,5,6,-五羟 基己醛的基本结构。果糖为1,3,4,5,6,-五羟基己酮的基本结构。 其构造式如下:
CH2
* CH
* CH
* CH
C*H CHO
OH OH OH OH OH
葡萄糖
* ** CH2 CH CH CH C CH2 OH OH OH OH O OH
CHO
COOH
HNO3
CH2OH D-葡萄糖
COOH D-葡萄糖二酸
(4)高碘酸氧化
糖类象其他有两个或更多的在相邻的碳原子上有羟 基或羰基的化合物一样,也能被高碘酸所氧化,碳碳 键发生断裂。反应是定量的,每破裂一个碳碳键消耗 一摩尔高碘酸。因此,此反应是研究糖类结构的重要 手段之一。
3.还原反应 单糖还原生成多元醇。D-葡萄糖还原生成山梨醇,
HOH5HOOHHHC6 OHH2HCO1HHOHOH65CCHO5H旋H2OHO转HHO1H
α
6
CH2OH
5
HH
OH
1
HO OH H CHO
成环
H OH
6 CH2OH
5
HH
O OH
HO
OH H

食品化学第三章碳水化合物

食品化学第三章碳水化合物

分类:
低聚糖中以双糖分布最为普遍,双糖也称为二糖, 是由2分子的单糖失水形成的,其单糖单体可以是 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故可分为同聚二糖和杂 聚二糖。同聚二糖:麦芽糖,异麦芽糖,纤维二糖, 海藻二糖;杂聚二糖:蔗糖,乳糖等。
❖二糖:
❖ 还原性二糖:还原性二糖可以看作是一
分子单糖的半缩醛羟基与另一分子单糖的 醇羟基失水而成的。这样形成的二糖分子 中,有一个单糖单位形成苷,而另一个单 位仍然保留有半缩醛基。
碳水化合物的作用:
❖ 是重要的能量来源与营养来源: ❖ 单糖和低聚糖是重要的甜味剂和保藏剂(高
浓度糖渗透压大,微生物不易生长): ❖ 与食品中其它成分发生反应产生色泽和香
味:焦糖化反应,美拉德反应 ❖ 具有较高黏度、凝胶能力和稳定作用:多
指多糖
碳水化合物在加工贮藏中的变化:
❖ 有利变化:淀粉糊化,纤维素水解, 果胶在水果后熟中的适当降解
(3)分子中碳原子数≥3的单糖含有手型碳原子(即 离羰基最员的不对称碳原字),手型碳原子上- OH在右侧的为D型,在左侧的为L型。天然存 在的单糖大多为D型。
➢ 2、单糖的环状结构:
单糖分子的羰基可以与糖分子本身的一个醇羟 基反应,生成分子内的半缩醛或半缩酮,形成 五元呋喃环或更稳定的六元吡喃环。天然的糖 多以六元环形式存在。
3.2 单糖
❖ 单糖的结构:
➢ 1、单糖的化学组成和链状结构:
(1)组成Cn(H2O)n:所有食物中的低聚糖和多糖摄 入人体后,都必须水解成单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2)自然界中以4,5,6个碳原子的单糖最普遍。6 碳糖:葡萄糖,果糖;5碳糖:核糖等等。按照官 能团又分为醛糖或酮糖。依分子中碳原子的数目, 单糖可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己糖,庚糖 。

有机化学第十八章 碳水化合物..

有机化学第十八章 碳水化合物..

O CH2OH H OH OH OH H
H
OH
OH OH
O
α-D-吡喃果糖
H O OH H
C O CH2OH
吡喃
CH2OH
D- 果 糖 ( 链 式 )
H HOH2C C OH
H C OH
OH C H
OH CH2OH
OH OH H
β-D-吡喃果糖
HOH2C H H OH
O HO
CH2OH
OH H
O
呋喃
鼠李糖 (C6H12O5),脱氧核糖(C5H10O4)等组成不 符合Cm(H2O)n的通式,但结构和性质与碳水化合 物相似,为碳水化合物。 乙酸(C2H4O2),乳酸(C3H6O3)等,分子组成虽然 符合上述通式,但其结构和性质与碳水化合物相 差甚远,不是碳水化合物。
18.1 概述
nCO2 + nH2O + 太阳能 叶绿素 Cn(H2O)m +nO2
D -构型的醛糖与-L构型的醛糖互为对映体。 例如,D-(+)-葡萄糖与L-(-)-葡萄糖是对映体,它 们的旋光度相同,旋光方向相反。
CHO CHO
CH2OH
D-(+)-葡萄糖
CH2OH
L-(-)-葡萄糖
D-型酮糖,它们的结构一般在2-位上具有酮羰 基,比相同碳数的醛糖少一个手性碳原子,所以 异构体的数目也相应减少。 CH2OH CHO CH2OH C=O
CHO
6 CH OH 2
(I)
CH2OH
H
CH2OH (II) O H OH H H OH
H H OH OH H
(III)
OH H OH CHO
OH
(IV) α -D- 吡喃 葡萄糖

食品化学第四章碳水化合物

食品化学第四章碳水化合物

HO C H
强碱
C HOH
CHOH
COOH
COOH CH2OH
C
OH +
C H2
CHOH
C HOH C H2 C HOH C HOH
CH2OH
CH2OH
CH2OH
CH 2OH
糖精酸
D-葡萄糖
异糖精酸
间糖精酸
3.分解反应: 浓碱,单糖 → 较小分子的糖、酸、醇、醛
己糖 → 连续烯醇化 → 烯二醇:
①氧化剂 → 分解产物
(三)糖醇
不含醛基,无还原性
(四)脱氧糖
单糖分子中一个或多个羟基被氢取代 脱氧核糖
五、食品中重要的低聚糖及其性质 (一)二糖: 1. 蔗糖:
非还原糖
水解:
C12H22O11 + H2O 蔗糖
右旋,+66.5°
HCl 或酶
C6H12O6 葡萄糖
+
右旋,+52.2°
C6H12O6 果糖 左旋,-92.4°
(二)果葡糖浆: 高果糖浆、异构糖浆
酶法水解淀粉所得的葡萄糖液经 葡萄糖异构酶的异构化作用,一部分 葡萄糖异构成果糖,形成的葡萄糖和 果糖的混合糖浆。
3种:果糖含量 42% 55% 90%
(三)功能性低聚糖: 1.棉子糖
α-1,6-
非还原糖
α,β-1,2
吸湿性最小的低聚糖
2.低聚果糖:(寡果糖、蔗果三糖族低聚糖)
与糖的摩尔浓度成正比 同一浓度下,单糖 为双糖的2倍 食品脱水, 抑制微生物生长
7.发酵性 酵母菌 发酵 →酒精、CO2 (酿酒、面包疏松)
葡萄糖 > 果糖 > 蔗糖 > 麦芽糖 乳酸菌 还发酵 乳糖 → 乳酸 (酸奶) 大多低聚糖水解产生单糖才发酵

食品化学-第2章-碳水化合物

食品化学-第2章-碳水化合物

第2章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 )是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数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约占自然界生物物质的3/4,普遍存在于谷物、水果、蔬菜及其他人类能食用的植物中。

早期认为,这类化合物的分子组成一般可用C n (H 2O )m 通式表示,因此采用碳水化合物这个术语。

后来发现有些糖如脱氧核糖(C 5H 10O 4)和鼠李糖(C 6H 12O 5)等并不符合上述通式,并且有些糖还含有氮、硫、磷等成分,显然用碳水化合物这个名称来代替糖类名称已经不适当,但由于沿用已久,至今还在使用这个名称。

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和缩合物,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多糖三类。

单糖是碳水化合物中结构最简单,不能再被水解为更小单位的糖类,按所含碳原子数目的不同称为丙糖、丁糖、戊糖、己糖等,其中以戊糖、己糖最为重要,如葡萄糖、果糖等。

低聚糖是指聚合度为2~10个单糖的糖类,按水解后生成单糖数目的不同,低聚糖又分为二糖、三糖、四糖、五糖等,其中以二糖最为重要,如蔗糖、麦芽糖等。

多糖一般指聚合度大于10的糖类,可分为同聚多糖(由相同的单糖分子缩合而成)和杂聚多糖(由不相同的单糖分子缩合而成)两种,淀粉、纤维素、糖原等属于同聚多糖,半纤维素、卡拉胶、阿拉伯胶等属于杂聚多糖。

碳水化合物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合成其他化合物的基本原料,同时也是生物体的主要结构成分。

人类摄取食物的总能量中大约80%由糖类提供,因此它是人类及动物的生命源泉。

作为食品成分之一的碳水化合物,它包含了具有各种特性的化合物,如具有高黏度、胶凝能力和稳定作用的多糖;有作为甜味剂、保藏剂的单糖和双糖;有能与其他食品成分发生反应的单糖;具有保健作用的低聚糖和多糖等。

2.1 单糖2.1.1 单糖的结构与构象单糖(monosaccharides )是碳水化合物的最小组成单位,它们不能进一步水解。

从分子结构上看,它们是含有一个自由醛基或酮基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类化合物。

食品化学第三章-碳水化合物

食品化学第三章-碳水化合物
有高的反响活性,这些物质可以相互聚合〔包括教材上的醇醛缩合〕而形成分子量较大的深颜色的物质。
3.条件:氨基酸和复原糖及少量的水参与
4.产物:色素〔类黑精〕
风味化合物:如麦芽酚、乙基麦芽酚、异麦芽酚
5.特点:
随着反响的进展,pH值下降(封闭了游离的氨基),复原能力上升〔复原酮产生〕;褐变初期添加亚硫酸盐,可阻止褐变,但在褐变后期参加
H
OH
H
CHO
HO
H
H
OH
H
OH HO
OH
CH2OH
D- 阿拉伯糖
CHO
CHO
H
H
CH2OH
D- 半乳糖
甘露糖
D- 葡萄糖
O
H
H
CH2OH
CH2OH
CHO
CHO
OH
H
H
OH
CH2OH
D- 木糖
CH2OH
CHO
H
OH
H
OH
OH
OH
HO
H
HO
HO
H
H
OH
H
HO
OH
H
OH
H
H
H
H
CH3
COOH
CH2OH
COOH
①根据多糖的组成分类
均多糖:指只有一种单糖组成的多糖,如淀粉,
纤维素等。
杂多糖: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糖组成的多糖,
如香菇多糖等。
②根据是否含有非糖基团
纯粹多糖:不含有非糖基团的多糖,也就是一般意
义上的多糖;
复合多糖:含有非糖基团的多糖,如糖蛋白、糖脂
等。
表1 食品中的糖类化合物
产品
总糖量

有机化学第十三章 碳水化合物

有机化学第十三章  碳水化合物

醛 糖 (aldose) 羰 基 类 别
酮 糖 (ketose)
H
D -(+)-葡 萄 糖
HO
D -G lucose
H
(己 醛 糖 )
H
CHO OH H OH OH
C H 2O H
CHO
CHO
CHO
HO
H
H
OH HO
H
HO
H
H
OH H
OH
H
OH
H
OH H
OH
H
OH
CH2OH
D(-)核糖
CH2OH
D(-)阿拉伯糖
CH2OH
CHO HO D-(-)-threose
OH CH2OH
CHO
CHO
OH D-(-)-ribose
HO
OH
OH 5C
OH CH2OH
OH D-(-)-arabinose
CH2OH
CHO OH D-(+)-xylose
CHO HO
HO
HO
OH CH2OH
D-(+)-lyxose
OH
CH2OH
Release the Chemical Energy
Respiration
•作为生物分子之一的糖,早在一个世纪前已为人们所 认识,著名的化学家E.Fisher就因为在糖化学领域的 杰 出成就而荣获19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糖仅作为生物体内的能量和结构 物质被认识的。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糖类在 生命过程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细胞表面密布着糖,糖是细胞与细胞间的通讯的信息 分子。
多糖(polysaccharide):淀粉、纤维素等

食品化学第三章碳水化合物

食品化学第三章碳水化合物

❖低聚糖:又叫寡糖,是由2-10个单糖分子
脱水缩合而成的糖,完全水解后得到相应分子 数的单糖。根据水解后生成单糖分子的数目, 又可分为二糖(双糖),三糖,四糖等。其中以 双糖的分布子失水缩
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单糖单体少则 几十个,多则成千上万个,水解后可以生 成多个单糖分子。如果多糖是由相同的单 糖组成的称为均多糖(或同聚多糖),比如 淀粉,纤维素;若多糖是由不相同的单糖 缩聚而成的称为混合多糖(或杂多糖),比 如果胶,半纤维素等。
3.2 单糖
❖ 单糖的结构:
➢ 1、单糖的化学组成和链状结构:
(1)组成Cn(H2O)n:所有食物中的低聚糖和多糖摄 入人体后,都必须水解成单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2)自然界中以4,5,6个碳原子的单糖最普遍。6 碳糖:葡萄糖,果糖;5碳糖:核糖等等。按照官 能团又分为醛糖或酮糖。依分子中碳原子的数目, 单糖可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己糖,庚糖 。
碳水化合物的作用:
❖ 是重要的能量来源与营养来源: ❖ 单糖和低聚糖是重要的甜味剂和保藏剂(高
浓度糖渗透压大,微生物不易生长): ❖ 与食品中其它成分发生反应产生色泽和香
味:焦糖化反应,美拉德反应 ❖ 具有较高黏度、凝胶能力和稳定作用:多
指多糖
碳水化合物在加工贮藏中的变化:
❖ 有利变化:淀粉糊化,纤维素水解, 果胶在水果后熟中的适当降解
➢ 1、旋光性:
具有手性的分子都具有旋光性,要判断一个化合物 是否有旋光性,就要看它是否为手性分子。每个单 糖分子都含有不对称碳原子,所以都具有旋光能力。
➢ 2、溶解度:
纯净的单糖为白色晶体,有较强的吸湿性。单糖分 子中有多个羟基,增加了它的水溶解性,所以极易 溶于水,尤其在热水中的溶解度极大。单糖在乙醇 中也能溶解,但不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

食品营养学-第四章碳水化合物

食品营养学-第四章碳水化合物

糖尿病的成因非常复杂,如老龄化、缺乏运动、 糖尿病的成因非常复杂,如老龄化、缺乏运动、肥 胖、压力大、进食过量的甜食等。 压力大、进食过量的甜食等。 糖尿病若控制不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 糖尿病若控制不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包括大小血 管病变、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等。 管病变、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等。
食品营养学
FOOD NUTRITION
第四章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是人类最廉价的能量来源,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是人类最廉价的能量来源,又是人类生 是人类最廉价的能量来源 存的最基本物质和最重要的食物能源。 存的最基本物质和最重要的食物能源。 目前,人类每日摄入的热量中,碳水化合物占全日总热量的40~80%, 目前,人类每日摄入的热量中,碳水化合物占全日总热量的40~80%, 40~80% 越是不发达的地区,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就相对地高。 越是不发达的地区,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就相对地高。
2.双糖 2.双糖 (1)乳糖 (1)乳糖 乳糖是哺乳动物乳汁的主要成分, 乳糖是哺乳动物乳汁的主要成分,其含量依动物不同 而异。乳糖是婴儿主要食用的糖类物质, 而异。乳糖是婴儿主要食用的糖类物质,同时可保持 肠道中最适的菌群数。成年人因缺少乳糖酶, 肠道中最适的菌群数。成年人因缺少乳糖酶,而出现 乳糖不适。 乳糖不适。
第一节 碳水化合物的功能 碳水化合物对机体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提供能量, 碳水化合物对机体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提供能量,除此它们在一些机 体组织中具有特殊的功能。 体组织中具有特殊的功能。
一、节约蛋白质作用 碳水化合物可帮助调节蛋白质代谢。 碳水化合物可帮助调节蛋白质代谢。有充足碳水化合物来满足 能量的需要,以防止大量蛋白质用做能量。 能量的需要,以防止大量蛋白质用做能量。当碳水化合物与蛋 白质共同摄食时,体内储留的氮比单独摄入蛋白质时多, 白质共同摄食时,体内储留的氮比单独摄入蛋白质时多,这主 要是同时摄入碳水化合物后可增加机体ATP的合成, 要是同时摄入碳水化合物后可增加机体ATP的合成,有利于氨基 ATP的合成 酸的活化与合成蛋白质。 酸的活化与合成蛋白质。

第一章(碳水化合物)

第一章(碳水化合物)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
从食品中大量摄取的碳水化合物有淀粉、 蔗糖、乳糖和纤维素,除纤维素外,它们作为 能量来源对营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纤维素不能作为能源利用吗?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 一、单糖及相关化合物
(一)单糖(例如:葡萄糖、果糖)
单糖是碳水化合物的最小组成单位.它们不能进一 步水解,是带有醛基或酮基的多元醇。
食品中低聚糖,有双糖和三糖,双糖由两 个单糖缩合而成。其单体组成可以是同种,也 可以是不同种的。食品中常见的双糖有海藻糖 型和麦芽糖型二类。
二、低聚糖
(一)蔗糖
蔗糖广泛分布于植物的果实和汁液中,它是高 能量食物的主要成分。蔗糖可以形成多面的单斜结 晶,如果缓缓结晶可以形成大的棱柱体,其熔点为 160。15℃时,蔗糖溶于其重量1/3的水中,可形成 澄清、无色糖浆。蔗糖仅微溶于乙醇。蔗糖不能直 接发酵,仅当酵母转化酶作用时,可将它分解为它 的构成组分。
三、碳水化合物的性质
(三)结晶作用
糖的特征之一是能形成晶体,糖溶液越 纯就越容易结晶,非还原性低聚相对容易给 晶,某些还原性糖,由于同分异构产生内在
“ 不纯”而难结晶。混合糖比单一的糖难结晶
。蔗糖的结晶速度受到溶液的浓度、温度 、杂质的性质和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
四、多糖
多糖是由重复两个单糖分子间的糖苷键, 经过低聚糖,可以得到高分子量的高聚物。食 品中多糖有二类,一是食物构成所含有的,另 是为了改良或稳定食品物理化学性质、品种而 添加的。食物的多糖是动、植物的来源物质。 多糖包含了淀粉一类的廉价能源物质,从摄取 量上说,也多于食物中其它的成分。
(八)氨基多糖
2. 糖胺聚糖 糖胺聚糖也曾称为粘多糖, 是一种长而不分支的多糖链,含有许多酸性基 因,具有粘稠性。

有机化学 第十九章碳水化合物

有机化学 第十九章碳水化合物

在碱溶液中D-葡萄糖变为烯醇中间体使C2失去手 性。C1上的烯醇氢回到C2时可从烯平面上或下两侧与 C2结合恢复醛基并产生C2的两种构型,完成D -葡萄 糖和D -甘露糖的转化。同样C2上烯醇氢可与C1结合 使C2生成酮羰基,这就生成D-果糖。用碱溶液处理D甘露糖和D -果糖可得到相同的平衡混合物。
由D -甘油醛可以通过增碳反应(参阅19. 3节) 制备D -赤藓糖和D -苏阿糖。手性碳的增加只涉及 到醛基的反应,反应的立体化学决定新生成的手性 碳有两种可能,因此产生两种四碳糖的异构体。反 应中不涉及原手性碳的羟基,这样使生成的两种四 碳糖—D-赤藓糖和D-苏阿糖的C3的构型与D-甘油醛C2 的构型相同。
他羟基都在e键。相比之下β异构体构象中所有羟基
均在e键较为稳定,在葡萄糖水溶液平衡混合物中β
异构体较多(64% )是必然的。
在书写吡喃糖稳定构象时,可以以哈武斯式作
参照。书写时不但要注意把—CH2OH放在相应位置的 e键上,而且一定要使各羟基的空间位置与哈武斯式
中的位置相对应。如写β-D-吡喃甘露糖稳定构象,
以上D系醛糖多数存在于自然界,如D-葡萄糖广 泛存在于生物细胞和体液内。D -甘露糖存在于种子、 象牙果内。半乳糖存在于乳液、乳糖和琼醋中。阿 洛糖存在于豆腐、果苷内。D-核糖和D-去氧核糖为 核酸的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生物细胞中。D-木糖 存在于玉米芯、麦秸、稻秆等中。少数醛糖是人工 合成的。
在自然界也发现一些D酮糖。它们的结构一般在 2位上具有酮羰基,比相同碳数的醛糖少一个手性碳 原子,所以异构体的数目也相应减少。如存在于甘 蔗、菊芋和蜂蜜中的D-果糖,为六碳酮糖,它具有 八种异构体,D型和L构型的各一半。在一些植物中 还存在一些七碳酮糖,如在鳄梨树果实中发现D -甘 露庚酮糖。

食品营养学 第三章 碳水化合物

食品营养学 第三章 碳水化合物

糖原 动物淀粉,在肝脏和肌肉中贮存 纤维素, 纤维素,半纤维素 果胶 存在于植物中,膳食纤维
植物中,水溶也在适当条件下可制成凝胶
4.糖的衍生物——糖醇 4.糖的衍生物——糖醇 糖的衍生物——
山梨糖,木糖醇, 山梨糖,木糖醇,麦芽糖醇 代替蔗糖作为甜味剂
无糖食品:一般是指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葡萄糖、 )、葡萄糖 无糖食品:一般是指不含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乳果糖等 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 功能性食品:不被机体消化吸收; 功能性食品:不被机体消化吸收;有益于肠道益生菌的增殖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 及食物来
•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 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 源
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主要与民族饮食习惯, 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主要与民族饮食习惯,生活 水平,劳动性质和环境因素有关。 水平,劳动性质和环境因素有关。根据目前我国碳水化 合物实际摄入量: 合物实际摄入量:
四、焦糖化反应和羰氨反应
焦糖化反应:是糖类在不含氨基化合物时加热到其熔点以上的结果, 焦糖化反应:是糖类在不含氨基化合物时加热到其熔点以上的结果, 经一系列变化,生成焦糖等褐色物质,并失去营养价值。控制适当, 经一系列变化,生成焦糖等褐色物质,并失去营养价值。控制适当,可 使食品具有诱人的色泽与风味。 使食品具有诱人的色泽与风味。 羰氨反应,美拉德反应:在食品中有氨基化合物存在时, 羰氨反应,美拉德反应:在食品中有氨基化合物存在时,还原糖类伴随热加 或长期储存与之发生的反应。经过一系列变化生成褐色聚合物, 工,或长期储存与之发生的反应。经过一系列变化生成褐色聚合物,在消化 道中不能水解,无营养价值,但是如果控制适当, 道中不能水解,无营养价值,但是如果控制适当,在食品加工中可使某些产 品如焙烤食品得到良好的色、 品如焙烤食品得到良好的色、香、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