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和预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变式训练,拓展提升。(用时2分钟)
小结本课内容,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 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什么?在今后的体
育运动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PART 08 场地器材
1、垫子10块 2、挂图5幅 3、红药水、碘伏、棉签、绷带、冰 袋若干
说课人:叶徐鹏
2019年11月4 日
PART 02 教材分析
本课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正是把学生的 “健康”放在首位,面对水平三的学生,掌握 和运用本教材的思想和方法,能进一步提高学 生的体育安全意识,使我们的体育运动更有声 有色。对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起到了不可低 估的作用。
PART 03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于模仿,乐于冒 险,对体育活动兴趣浓厚,然而对安全运动的 常识了解有限,而且小学生的骨骼正处于生长 期,弹性较差,易于损伤。了解运动损伤的预 防和处理方法对学生来说可谓终身受益。
易发生损伤事故。 4、不良的气候变化。 5、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
的原因。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
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PART 05 教学重、难点
A
B
重点:运动损
伤的预防与处理
难点:常见的
运动损伤的处理 方法
PART 06 教法与学法
直观教学法 讲授法、演示法
合作学习法
WPS
自主学习法
PAຫໍສະໝຸດ BaiduT 07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用时3分钟)
提出问题:
● 同学们,大家一定很喜欢上体育课并且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在体育运动中 是否受过伤?
《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伤病的 预防和处理》
PART 01 指导思想 PART 02 教材分析 PART 03 学情分析 PART 04 教学目标
PART 05 教学重、难点 PART 06 教法与学法 PART 07 教学过程 PART 08 场地器材
目 录
PART 01 指导思想
本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中不仅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生 体育的习惯和科学健身的能力;授课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导,以练习为主线,以领悟为目的的教学原则,使学生我运动,我健 康,我成长,我快乐。
PART 0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几种常见运动损伤的简易处理 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提出不明白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并通过模仿、具 体操作,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前预防方法,形成正确的意识, 对以后发生的运动损伤能及时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三、合作学习,掌握知识(用时13分钟)
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处理方法 :
擦伤

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
红药水或紫药水即可自愈。
如果伤口比较大,为防止感染,可用干净 纱布包扎.如果出血严重,需先止血用绷带加压包扎或手 指直接点压止血。
扭伤
休克
1、平卧位,下肢应略抬高,以利于静 脉血流。如有呼吸困难可将头部和躯干 抬高一点,以利于呼吸。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尤其是休克并伴 有昏迷者。 3、及时送往医院。
四、动手操作、掌握技能(用时14分钟) 出示各类运动损伤简单处理步骤图,让
学生分小组合作,对擦伤、扭伤、韧带拉 伤、休克等进行简单处理。
立即停止运动,用冰袋冷敷,加压包扎,
平躺下,把受伤部位抬高.
受伤后,当时不能用手去搓受伤部位,当
天睡觉前只能用冷敷,但是隔1天后,可以适当贴膏药
或用热毛巾敷
运动损伤(挫伤、 扭伤)应急处理的原则
有:1、制动 2、冷敷 3、加压 4、抬高
韧带拉伤 首先要休息,休息 可避免更严重的伤痛。 其次 是冷敷,冷敷受伤的区域, 每两小时至少冷敷10分钟, 以减轻疼痛和肿胀。紧接着 用弹性绷带包扎、压紧受伤 部、减轻肿胀。最后抬高受 伤肢体,促使淤血从受伤处 流出。
● 受伤之后你们是怎样护理及处理的? ● 播放各类运动损伤视频,让学生观看。
二、动态生成,合作探究(用时8分钟)
提问学生“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处理 运动损伤的措施有哪些?”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小组
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 2、不良的心理状态。
3、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 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