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心理学第6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者的认知过程模式
3.记忆对输入信息的影响
“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当给被试刺激时, 他要靠头脑中的经验才能决定作出什么反应。 所谓经验,包括机体的状态和记忆存储的内容。 因此,刺激和被试当前的心理状态,这二者共 同决定着被试做出什么反应。”
你记得吗?
受者的认知过程模式
4.思维的调节和控制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 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人脑对其他心理活动起到 统领、控制、调节的作用,像我们前面所讲的 注意选择,对信息的表征和记忆活动等都要在 思维的控制下进行。
接近或邻近原则
• 两个对象在空间或时 间上比较接近或邻近 时,则这两个对象就 倾向于被一起感知为 一个整体
相似原则
• 刺激物的形状、大小、颜 色、强度等物理属性方面 比较相似时,这些刺激物 就容易被组织起来而构成 一个整体
封闭的原则
• 封闭的原则,也称闭合的原则。 主体在感知物体时有一种能自行 填补缺口使其闭合将其知觉为一 个整体的倾向
为了避免信道和噪声的干扰 ,需要借助信息重 复和信息累加等手段 ,来保证所得到的信息 ,这种 比实际意图多的信息叫做冗余信息。
2.从语言和传播的角度
为了准确地传递信息或加强社会联系,或者 为了减少传播过程中的损耗,由传播者加入某个 讯息或文本中的信息。
第二节 受者的认知图式
信息与图式
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 络,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提出, “它是关于知识是怎样被表征出来的, 以及关于这种对于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 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的理论。”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注意过程
保持过程 复现过程 动机过程
强化的种类与功能
正强化 负强化 直接强化
间接强化
使学习者继 续榜样的行 为。 如:食物、 表扬、金钱、 认可等。
使学习者制 止榜样的行 为。 如:批评、 惩罚、电击 等。
直接作用在 学习者身上 的强化叫做 直接强化。
间接作用在 学习者身上 的强化叫做 间接强化, 又叫替代性 强化。
认知心理学与 大众传播
第六章
目录
1
受者的认知过程及其特点 受者的认知图示 受者认知图示的激活与构建
2
3
你看到了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
第六章 认知心理学与大众传播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兴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
广义:皮亚杰-发生认识论;
心理主义认知心理学(新行为主义);
信息加工心理学
狭义:信息加工心理学
第三节 受者认知图式的激活与构建
激活受者认知图式的几个途径 ☆通过背景介绍来激活受者的认知图式 ☆通过解释性内容来激活受者的认知图式
☆通过综合性信息来激活受者的认知图式
熵,由法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1850年提出,为 物理热力学函数。信息论中,熵是事物无序程 度的标志,负熵就是趋向有序。
心理熵,是认知图式无序程度的标志。
受者的认知过程模式
5.行为输出
受者接受媒介信息的引导,并付诸于行动, 这就是受者行为的输出。
第二节 受者的认知图式
信息与信息量 ☆信息:信息是传播的载体——符号的内 容。信息的流动就是传播的过程。 ☆信息量:新信息,暂时未被同化的信息。
第二节 受者的认知图式
如何理解信息与信息量 1.从信息论的角度
第二节 受者的认知图式
信息与受者图式 信息与图式的关系是客观刺激与该 刺激被内化的关系。信息中未被主体内 化的部分为信息量,而被主体内化的那 部分就转化为图式贮存起来。信息和信 息量是客观的,外在的,他们主要是大 众传播学研究的对象,而内隐的、主观 的认知图示则主要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 研究内容。
第二节 受者的认知图式
通过综合性信息来激活受者的认知图式
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
厨房的秘密; 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
第三节 受者认知图式的激活与构建
帮助受者建立新的认知图式 ☆媒介信息与受者认知图式的关系
信息量与受者可能选择的概念为对数关系。
根据计算,当信息量为0时,受者的可能性选择 为1,当信息量为1时,受着的可能性选择概率为 0.5,当信息量为6.66是,受者的可能性选择概 率为0.01。
图式的特点
1.图式具有稳固性。 2.图式决定着人做信息选择时相应的内容和倾向偏好。 3.可引起新信息的加工。 4.可以预测事件的发展。 5.可激发性。
图式的特点
图式的特点
1.图式具有稳固性。 2.图式决定着人做信息选择时相应的内容和倾向偏好。 3.可引起新信息的加工。 4.可以预测事件的发展。 5.可激发性。
受者的认知过程模式
2.对信息的表征
在一般心理学上,表征是指将外在现实世界转 化为心理事件的历程,是将对象的某些特征及其相 互关系以另一种对应的形式予以表现。 信息加工系统划分为表征和加工两个过程,表 征包括信息的搜集,加工过程则是在表征的基础上 产生的行为,即策略的选择。 表征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因 此,它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代表客观事物,另一 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表征有不同 的方式,可以是具体形象的,也可以是语词的或要 领的。
感谢您的关注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红猪工作室_ http://weibo.com/u/3001839650
(4)封闭的原则; (5)好图形的原则; (6)共方向原则; (7 )简单性原则; (8)连续性原则
图形与背景关系原则
• 图形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图 形就愈有可能被我们感知; 反之,则不易被感知。军事 上的伪装就是利用了图形与 背景的关系理论。 • 图形与背景在特殊情况下 (如双关图中)由于注意的 起伏现象会出现逆转
第六章 认知心理学与大众传播
☆认知心理学的几种观点:
1.把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2.强调人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人 的行为和当前的认识活动有决定作用 3.强调认知过程的整体性
第六章 认知心理学与大众传播 知觉的组织原则
(1)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原则; (2)接近或邻近原则;
(3)相似原则;
简单原则
• 人们对一个复杂对象进行知 觉时,如没有特殊要求,常 常倾向于把对象看作是有组 织的简单的规则图形
连续性原则
我们倾向于把一个图形中连接在一起的平滑部分看作一个整体
第一节 受者的认知过程及其特点
受者的认知过程模式
过滤方式
长时信 息活动
媒 介 信 息
符号形式 输入
注 意 选 衰减方式 择
受者认知图式的特征 ☆主观性 ☆层次性:指受者认知图式按其表征事物内
涵的深浅、含量的多少,由低到高主次排列组 合形成阶梯递进的网络,并以整合的认知结构 的形式表现出来。
☆可塑性:新图式不仅是认识发展的产物,
同时也是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受者认知图式的特征
受者认知图式具有主观性
同一或同类媒介信 息在不同受众个体 或群体头脑中会产 生不同的认知图式。
第三节 受者认知图式的激活与构建
受者认识图式激活与构建的意义 :
☆首先,大众传播活动的效果与受者认知图式的 质量和数量密切相关。 ☆其次,受者认知图式只有被激活才能启动。 ☆再次,构建新的认知图式是受者持续有效地使 用媒介的必要条件。
第三节 受者认知图式的激活与构建
激活受者的认知图式:
帮助受众将沉入潜意识中的认知图式提取出 来,弥补一时出现的认知空缺,从而完成同化媒 介信息的作用。 “同化”——指受者对输入的刺激进行过滤 和改造,并将之纳入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网络当 中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完成表示主体这一信息的 认知和理解。
好图形原则
• 把不完全、无意义的图形看作 是一个有意义、完整的图形。 好图形的标准是匀称、简单而 稳定。 • 应用:如我们常把天上的火烧 云、一些风景名胜地的奇山怪 石想象成生活中的事物或各种 神话、历史中的人物或情景等。
共同方向(命运)原则
• 共方向原则也称共同命运原则, 是指如果一个对象中的一部分 朝某方向运动,那么这些共同 移动的部分就易被感知为一个 整体
记忆储 存状态
工 作 记 忆
源自文库
思 维 调 节 控 制
行 为 输 出
中心通路 表征和信息加工过程
受者的认知过程模式
1.注意的选择
媒介信息通过符号输入作用于受者的感官, 根据主体的需要、媒介刺激的物理特性,受众 从信息流中选择了少量信息。这些被注意的信 息已过滤的方式或衰减方式进入中心通路。
Mediterranea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