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学具的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小学数学教学学具的使用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和反思,我进一步认识到,学具操作活动虽然不是新课题,却是一个值得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大课题。它涉及操作前对学具和教具的准备,操作中对操作过程的控制,以及操作后对操作收获的交流总结等。学具操作活动开展得好,对于学生参与学习、获得知识和思维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我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具的使用谈谈看法。
一、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认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学生得出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人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
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二、使用学具,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
1.学具的使用,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实践表明,当代的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时代,他们知识视野较开阔,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通过尝试、探索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由此培养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如: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让学生从操作12
个小木块入手,边操作边思考,并借助记录整理的科学手段,从中悟出这种特殊关系的必然性,探索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这样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科学探究实践的过程,由于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因此容易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动手操作,可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等获取知识的能力。操作学具能使物质的外部操作(物化)过渡到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内化,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比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几何模型,运用已掌握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通过操作学具,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运用旧知解
决新知,把新知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3.学具的使用,因师生互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的局面。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师生双边活动是这种认识活动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教育部《关于我国数学课程研制的初步设想》指出,要通过数学教学改革,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革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提供给学生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学生群体的讨论与交流,进一步归纳、验证,形成数学结论,让学生获取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学具的操作,加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大胆发问、质疑,共同制订解题计划,选择适宜的策略。通过这些策略的运用,不断解决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的矛盾,教师讲解与自觉理解的矛盾,以及同学之间因新知识理解水平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使用学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999年5月,教育部在北师大召开了“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数学课程相互关系”研讨会,会上强调指出:“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内涵包括多方面,既包括数学知识、能力的发展,又包括数学情感(兴趣、自信心和数学观等)的发展。这两个方面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相互促进的,而后者我们过去对它却不够重视。我们必须把数学情感作为一个独立的目标和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平等看待。”
所以,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其中为学生创设操作活动情境,利用学具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小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阶段,小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开展适当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如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活动,把三根长短不等的小棒围成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在摆弄过程中,很自然地知道三角形是由三个角、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组成的。然后,可让学生来回拉动三角形学具,从“手感”的比较中发现三角形有固定不变的特点。这样,使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使学生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顺应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具,抓住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善于利用学具调动全体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使学生边动手边思考,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兴趣浓厚,创造意识得到了强化,数学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了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