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结课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政治格局
——寻中国崛起之路,观世界风云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当今世界的经济局势已经从二战结束时美国独霸天下变成了多元化发展,政治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上世纪中期形成的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两极格局,到东欧剧变、联解体两级格局的结束,世界的政治格局呈多极化曲折的发展。

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各项科研领域均取得了突破式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增强,世界政治、经济及军事等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中国的逐渐崛起,世界经济正朝着新的方向发展,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明显感受到了政治上带来的压力。

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我国应深入研究其发展趋势和应对措施,尽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实现中国经济政治在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中国崛起;中国面临挑战与机遇
一.二战结束后世界经济的演变
1.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战后初期至70年代)
世界第二次大战结束时,德国、意大利、日本这些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战胜国中的英国、法国也是遍体鳞伤。

唯独美国在战争大膨胀起来,远离战场使他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遭受战火破坏,战时《租借法案》的实施为他的军火生产和过剩的农产品打开了销路。

到1945年,美国独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60%,战对外贸易的32.5%以及黄金储备总量的59%。

这种压倒是的优势,为美国构筑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经济领域,1944年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1945年,在华盛顿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既世界银行。

在国际贸易领域,美国积
极推动贸易自由化。

构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容的多变经济体制。

这是美国制定的实现其紧急霸权的体制。

对西欧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美取了扶植政策。

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美取新殖义的手法,对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实行经济、技术封锁,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直至70年代,美国仍然是独霸世界经济领域。

2.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演变(70年代前期至80年代后期)
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向多极化发展。

原因之一,美元危机。

原因二,发展中国家石油斗争引发的能源危机。

原因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经济条件发生了转变。

正是在这些原因下,战后经济迅速增长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伴随着美国经济霸权的逐渐丧失,西欧和日本经济实力大大加强,美国、欧共体、和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日益明显,世界经济开始向多极化方向演变。

3.经济呈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90年代至今)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大区域经济组织之间的竞争加剧。

随着两句格局的瓦解,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空前突出,以经济和科技为主要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国际关系的焦点。

各国一方面从部进行调整、另一方面积极加强同周边国家的交流,通过联合取得集团优势来增加自身实力。

欧洲联盟是目前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

它的前身是欧共体执行的一体化政策对成员国的经济以及世界经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是区域化集团获得成功的典。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组成的统一大市场。

按找美国的设想,是将南北美洲连在一起,建成一个美洲自由贸易区,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
其目的的第一步。

面对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表现出来的排他性,1989年11月,在堪培拉举行了首次亚太经济合作部长会议,亚太地区有合作性的组织正式起步。

1993年6月正式启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这对协调成员利益、促进全球和地区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自身也得到了壮大,开创了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除了这三大经济组织,还有许多经济组织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进入21世纪,世界各主要经济力量依托区域经济展开竞争的态势上继续深化。

二.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随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客观趋势。

它正在给全球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带来深刻影响,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发展中国家既要适应全球化趋势,又要趋利避害。

当今世界需要的是各国"共赢" 、平等、公平、共存的全球化。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最终实现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是全球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者既有相互排斥的一面,又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从长远和整体来看,则是并行不悖的。

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尤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势头愈加猛烈。

从根本上讲,经济的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围的产业结构调整。

这一次产业调整不但反映到一些产业的整体转移.更重要的是同一产业的一部分生产环节的转移。

过去,产业调整大多是在一个国家部进行的,在一国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代价比起通过经济全球化进程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更高。

所以,西方国家,特别是在投资和贸易比较开放的国家,比如美国和英国。

由于在全球围实行了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了从工业经济
向知识经济的过度。

从而给经济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这次世界围的产业调整.大体上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发达国家之间,二是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特别是把这些产业,包括高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这一转移始于80年代,90年代愈演愈烈.促使了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吸引外资总量急剧攀升。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主要参与的市第二种形式的全球化进程。

三.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
1.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是以美为中心,以两大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

它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国家害怕、敌视并千方百计扼杀社会主义国家和蓬勃兴起的世界革命运动,而美国有借此机会谋求世界霸权。

这一格局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表现为两面旗帜的斗争,经济上表现为封锁和反封锁斗争,军事上表现为全面“冷战”和局部的侵略和反侵略战争在意识形态上表现为和平演变和反和平演变的斗争。

(2)五六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末,世界政治在两极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

主要反映在几个方面:对抗中出现一定缓和,局部的危机、热战与和平解决争端相互交错。

社会主义阵营分裂。

资本主义阵营花。

以及第三世界的崛起。

(3)由两极向多极化化转变。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信息技术革命先是在美国,接着在日本、西欧兴起,以后逐渐席卷全球。

他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发
展,而且导致全球围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一些国家的兴衰,从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世界政治格局的突出表现就是从两极向多极转变。

2. 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
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

各国都清楚的意识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而这种合作关系让各国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强,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另外,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大灾难,使各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空前破坏,也是世界文明遭到空前浩劫。

而冷战也极大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阻碍了各国的发展,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反对战争,逃避战争,维护和平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所以,新的世界大战在短期之打不起来。

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多极化趋势错综复杂,发展过程不会一帆风顺。

多极化趋势中,既有美国这样具有全球化和国际意义的强大中心,也有类似南亚印度、中东以色列等地区中心。

他们的关系像一条长短不一辐射线,纵横交错,错综复杂。

随着经济的发展,“极”的大小和中心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

冷战结束后,大国关系进一步调整,例如中国,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活动,不断调整和改善与美、俄、日以及西欧各国的关系,大大加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

以联合国为主的全球性、区域性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

维和方面,20世纪90年代,在原南斯拉夫、柬埔寨、索马里、纳米比亚进行了繁琐的维和行动。

在核军控和裁军
方面,于1992年通过了《禁止化学武器条约》,1995 年决定无限延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积极筹集资金(年均13亿美元)向亚非拉国家提供无偿援助。

在解决国际争端方面,联合国成为大国间调整关系,以及发展中国家维护权益、交换意见,共同推动建立和平、公正、的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场所。

经济因素增强,经济与政治互动,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

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直接导致各国综合实力的强弱和升降,从而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争夺资源的斗争加剧,甚至导致地区的政治经济冲突。

国家的经济利益往往成为国家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

3.当今世界政治面临的主要问题
霸权主义和强权主义政治有新的表现;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单边主义还很严重;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威胁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威胁上升;局部冲突时起彼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世界政治还很不安宁,这些都是当今世界政治面临的主要问题,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但是我们必须以辩证的眼光去分析问题。

作为一位具有宏大眼光的政治家、战略家,对20世纪以来的世界变化做出了高层建瓴的理论总结。

在1985年3月4日,他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这一论断高度概括了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指出了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其正确性及深远意义在现实中不断彰显。

四.中国崛起
1. 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1)经济全球化为我国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

经济全球化使资本、技术、人才等重要资源可以更加自由地在国际上流动,使我们有机会利用国际上的资源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使我国能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后发优势。

有人认为,中国是开放和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2000年,中国的GDP是开放之初1978年的7.4倍。

(2)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加快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当中,使国和国际市场接轨,使我国企业能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些都有利于我国熟悉市场经济运行和国际市场规则,建立市场经济机制。

(3)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国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使国企业可以在全球围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成本,获得更多利润,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在此条件下,产品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国企业可以在更大的围获取经济利益。

在国际竞争的压力下,可以加速国企业改革的步伐,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促进企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增强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4)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提高我国社会福利水平。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由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降低,可以避免人为因素对产品和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避免产品价格和生产要素流动的扭曲,商品可以在世界围更加自由的流动,各国的消费者可以享受更加丰富的商品,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后,受益最大的就是消费者。

2. 多极化给中国带来的挑战
(1)发达国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优势所产生的压力;面临西方发达国家强大经济科技优势的挑战。

在科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遥遥领先,特别是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未来起决定作用的高科技方面,他们占有巨大优势。

尽管我国的科技研究与开展也不断发展,在某些领域也走在世界前列,但整体水平的差距在未来的较长时间仍继续存在。

(2)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冲击。

面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和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竭力采取各种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和价值观念。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中国不得不接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进攻和挑战的考验。

(3)全球化使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受到碰撞;面临西方发达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挑战。

目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运行秩序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主要体现和反映了发达国家的利益。

虽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彼此依存,但资本主义敌视社会主义之心依然未变,在国际敌对势力的眼中,社会主义中国总是一种异己力量。

随着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西方发达国家的“西化”攻势以及利用经济手段达到政治目的的倾向会加强。

(4)国家安全利益面临威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安全已经成为更重要的国家安全利益,市场力量逐渐取代政治和军事力量而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经济利益的争夺成为各国国家利益竞争的核心。

目前,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处在极为不利的地位,发达国家借助经济全球化,开始有目的地进行产
业结构转移,将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本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甚至还将污染严重的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工业受到严重威胁。

五.结语
总而言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正在不断完善,经济全球化将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

经济的全球化与政治的多极化将不断发展,相互影响。

而作为发展中国家就要认清形势,顺应形势,保持清醒的头脑,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在危机中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本国的经济发展,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就是目前中国主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中国必须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俞邃.世界多极化问题[N].世界政治与经济2004年3期.2004年;
[2]王缉思.当代世界政治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全球角色[N].大学学报第46卷第1期.2009年
[3]都培炎.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M].华东师大学.2011年
[4]石亚军.中国政治建设与发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9月
[5]国际关系史[M].大学2005年6月
[6]环球时报.[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