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物联网技术导论》教案

合集下载

《物联网技术导论》教案

《物联网技术导论》教案

《物联网技术导论》教案章节一:物联网概述1.1 物联网的定义1.2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1.3 物联网的架构与关键技术1.4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章节二:物联网感知技术2.1 传感器技术2.2 无线感知技术2.3 数据采集与处理2.4 物联网感知技术的应用章节三:物联网通信技术3.1 物联网传输层技术3.2 物联网网络层技术3.3 物联网应用层技术3.4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应用章节四:物联网平台与中间件4.1 物联网平台概述4.2 物联网平台的关键技术4.3 物联网中间件技术4.4 物联网平台与中间件的应用章节五: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5.1 物联网安全威胁与挑战5.2 物联网安全技术5.3 物联网隐私保护技术5.4 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应用章节六:物联网在智能家居的应用6.1 智能家居系统简介6.2 智能家居中的物联网技术6.3 智能家居设备的互联与控制6.4 物联网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案例章节七:物联网在智慧医疗的应用7.1 智慧医疗系统概述7.2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7.3 智能穿戴设备与健康监测7.4 物联网在智慧医疗案例分析章节八:物联网在智慧交通的应用8.1 智慧交通系统简介8.2 物联网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8.3 车联网与自动驾驶技术8.4 物联网在智慧交通案例分析章节九: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9.1 工业物联网简介9.2 物联网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9.3 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9.4 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案例分析章节十: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10.1 农业物联网简介10.2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10.3 智能农业与精准农业10.4 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案例分析章节十一:物联网在零售业的应用11.1 零售业物联网概述11.2 物联网技术在零售业的应用11.3 智能供应链管理与优化11.4 物联网在零售业的案例分析章节十二:物联网在能源管理中的应用12.1 能源管理物联网概述12.2 物联网技术在能源管理中的应用12.3 智能电网与能源优化12.4 物联网在能源管理案例分析章节十三:物联网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3.1 环境保护物联网概述13.2 物联网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3.3 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13.4 物联网在环境保护案例分析章节十四: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应用14.1 物流物联网概述14.2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14.3 智能物流与供应链优化14.4 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案例分析章节十五:物联网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概述15.2 新兴技术对物联网的影响15.3 物联网标准化与互操作性15.4 物联网未来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物联网技术导论》共包含十五个章节,涵盖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通信技术、平台与中间件、安全与隐私保护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等内容。

《物联网技术导论》教案

《物联网技术导论》教案

《物联网技术导论》教案章节一:物联网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物联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物联网的基本架构和关键技术。

3. 理解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教学内容:1. 物联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物联网的基本架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3.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

4.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5. 物联网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联网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物联网应用案例,让学生更深入理解物联网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物联网定义和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和前景,分享各自的观点。

章节二:传感器技术教学目标:1. 了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 掌握常见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

3. 理解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光电效应、电磁感应、热敏效应等。

2. 传感器的分类: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3. 常见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举例说明各种传感器的具体应用场景。

4. 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作用:数据采集和传输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 实物展示法:展示各种传感器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传感器的外观和功能。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传感器应用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传感器的作用。

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感器基本原理和分类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传感器的应用场景,分享各自的观点。

章节三:通信技术教学目标:1. 了解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 掌握常见通信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3. 理解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等。

2.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分类:短距离通信、远距离通信等。

《物联网导论》课程设计

《物联网导论》课程设计

《物联网导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掌握其核心技术与应用领域;2. 学习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了解各层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3. 掌握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如传感器技术、数据传输协议和数据处理方法;4. 了解物联网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认识到物联网技术的现实意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物联网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物联网系统架构和设计简单应用系统的能力;3.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形式,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物联网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3. 使学生认识到物联网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既注重学生对物联网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强调技能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以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需求,为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物联网基本概念:介绍物联网的定义、发展历程、核心特征及其与传统互联网的区别。

教材章节:第一章 物联网概述2. 物联网体系结构:讲解物联网的层次结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分析各层功能及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二章 物联网体系结构3. 物联网关键技术:学习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数据传输协议、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物联网关键技术4. 物联网应用领域:介绍物联网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教材章节:第四章 物联网应用5. 物联网安全与隐私:探讨物联网安全风险,分析保障物联网安全与隐私的技术措施。

教材章节:第五章 物联网安全与隐私6. 物联网发展趋势:展望物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如5G、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对物联网的影响。

《物联网技术》教学设计

《物联网技术》教学设计

《物联网技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

(2)掌握物联网中常见的感知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应用技术。

(3)学会使用简单的物联网开发工具和平台进行初步的应用开发。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通过实验操作和项目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物联网技术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

(2)让学生认识到物联网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物联网的概念、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

(2)传感器技术、RFID 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3)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流程。

2、教学难点(1)物联网中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原理。

(2)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机制。

(3)如何将不同的物联网技术融合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让学生对物联网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的物联网应用案例,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农业等,分析物联网技术的具体应用和实现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技术。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某个物联网相关的问题或项目进行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物联网实验,如传感器数据采集实验、无线通信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5、项目驱动法布置一个综合性的物联网项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设计、开发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适合本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材,如《物联网技术概论》等。

2、多媒体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动画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导论课程设计

物联网导论课程设计

物联网导论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其中,物联网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新的领域。

物联网是指通过对各种物品添加 RFID(无线射频识别)、红外线传感器、条码、GPS(全球定位系统)和无线通信等装置,实现无处不在的连接,打造一个涵盖了所有万物的网络。

在现代社会,物联网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制造、医疗等领域。

因此,掌握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计算机专业的必备技能。

二、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通过了解和掌握物联网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实现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并能熟练掌握物联网的相关原理和技术,从而提高学生的物联网技能和创新能力。

三、设计内容1. 学习目标•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熟练使用开发板、传感器等相关硬件设备;•理解物联网协议和网络通信原理;•能够设计并实现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2. 设计步骤2.1. 硬件部分1.选择合适的开发板,如Arduino、树莓派等;2.选择适配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如温湿度传感器、电机等;3.组装硬件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

2.2. 软件部分1.学习掌握物联网协议和通信原理;2.设计并编写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3.对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

3. 时间安排本课程设计为3周课程,时间安排如下:阶段时间内容第一周周一物联网原理介绍周二开发板介绍和使用周三传感器介绍和使用周四执行器介绍和使用周五硬件系统组装和测试第二周周一物联网协议和通信原理周二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周三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编写阶段时间内容周四系统测试和调试周五系统优化和维护第三周周一课程总结和考核周二课程总结和考核周三课程总结和考核周四课程总结和考核周五课程总结和考核四、设计成果经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熟练使用硬件设备和软件技术,能够设计和实现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学生还可以通过本课程设计的考核,自我评估掌握程度,同时也为以后的物联网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物联网》教案

《物联网》教案

《物联网》教案物联网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物联网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

2.掌握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领域。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物联网概述1.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一种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物品连接到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技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

2.物联网的发展历程•自动识别技术阶段•互联网阶段•物联网阶段3.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物联网的三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物联网的四大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第二部分:物联网的体系结构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基础层,主要包括传感器、传感器网络和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负责收集环境信息和物品信息。

网络层是物联网的核心层,主要负责将感知层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传输和路由,包括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技术。

应用层是物联网实现各种应用的层面,主要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各个领域的应用。

第三部分:物联网的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技术,主要包括各种物理量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

2.嵌入式技术嵌入式技术是实现物联网设备智能化的关键,主要包括微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等。

3.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是物联网数据处理和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可以实现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

4.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是物联网数据分析的关键,主要包括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数据预测等。

第四部分:物联网的应用领域1.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物联网在家庭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智能照明、智能安防、智能音响等。

2.智能交通智能交通是物联网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智能导航、智能停车、智能交通管理等。

3.智能医疗智能医疗是物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远程医疗、智能诊断、健康管理等。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领域。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物联网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物联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导论》教案优选全文

《物联网技术导论》教案优选全文
图 智能交通
2.2 物联网体系结构
➢ 2.2.5 应用决策
扫描型应用
图 手机钱包
2.3 物联网关键技术
图 物联网关键技术
2.4 已有架构
➢ 2.4.1 无线传感网
图 WSN
2.4 已有架构
➢ 2.4.1 无线传感网
图 WSN体系结构
2.4 已有架构
➢ 2.4.2 EPC/UID
系统构成 EPC编码体系 射频识别系统
课堂讲授:课时8
思考题:RFID系统组成,生物识 别技术与物联网的联系。 重点难点:该章为本书重点之一, 主要涉及二维码,RFID等传感技 术
具体如下:
3.1 传感器概述
➢ 3.1.1 传感器的功能
物理世界的“感觉器官”
从狭义角度来看,传感器是一种将测量信号转换 成电信号的变换器
从广义角度来看,传感器是指在电子检测控制设 备输入部分中起检测信号作用的器件
以“用户为中心” 互联互通 安全性 可管理性
时空性 开放性 鲁棒性
2.1 物联网体系结构
➢ 2.1.1 组成模块
图 USN结构
2.1 物联网体系结构
➢ 2.1.1 组成模块
图 物联网体系结构
2.2 物联网体系结构
➢ 2.2.1 组成模块
感知控制层
数据传输层
数据的动态组织与管理层
图 RFID的组成
4.2 RFID技术
➢ 4.2.1 RFID的概念及分类
RFID的标准
ISO/IEC、EPC global、Ubiquitous ID Center、AIM global和IP-X
RFID的分类
✓ 工作频率 ✓标签 ✓读写方式 ✓藕合原理
4.2 RFID技术

《物联网技术导论》教案

《物联网技术导论》教案

《物联网技术导论》教案第一章:物联网概述1.1 物联网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1.3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与前景第二章:物联网感知技术2.1 传感器技术2.2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2.3 二维码技术第三章:物联网传输技术3.1 无线通信技术3.2 互联网技术3.3 边缘计算技术第四章:物联网平台与中间件技术4.1 物联网平台概述4.2 物联网中间件技术4.3 物联网平台案例分析第五章: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5.1 物联网安全威胁与挑战5.2 物联网安全技术5.3 物联网隐私保护策略第六章:物联网协议与标准6.1 物联网协议栈6.2 常用物联网通信协议6.3 物联网标准化组织与规范第七章:物联网应用案例分析7.1 智能家居物联网应用7.2 智能交通物联网应用7.3 工业物联网应用第八章:物联网项目设计与实施8.1 物联网项目需求分析8.2 物联网系统设计与规划8.3 物联网项目实施与管理第九章:物联网产业与发展趋势9.1 物联网产业链分析9.2 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9.3 物联网未来发展趋势第十章:物联网技术在特定领域的应用10.1 医疗健康领域的物联网应用10.2 农业领域的物联网应用10.3 环境监测领域的物联网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物联网的定义与发展历程难点解析:物联网的定义涵盖了多种技术和应用领域,理解其核心思想需要对相关技术有一定了解。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应用的扩展。

二、物联网感知技术难点解析:感知技术是物联网获取信息的基础,涉及多种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RFID和二维码技术在信息传递和识别方面有重要作用,但具体的工作原理和实施方式较为复杂。

三、物联网传输技术难点解析:物联网的传输技术涵盖了多种通信协议和网络技术,边缘计算技术对于降低延迟和提高效率有重要作用,但理解其工作原理需要深入的知识。

四、物联网平台与中间件技术难点解析:物联网平台是连接设备、数据和应用的关键,中间件技术对于平台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2013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二〇一五年八月《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112034 【课程类别】专业技能选修课【学分数】 3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学时数】36 【编写日期】2015年08月一、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过程本课程的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选修课。

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对物联网有一个整体认识,掌握其体系结构和相关技术。

通过对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传感技术、定位系统、智能信息设备的学习,掌握感知识别层的基本知识;通过对无线宽带网、无限低速网、移动通信网的学习,掌握网络构建层的基本知识;通过对大数据与海量信息存储、数据库系统、物联网中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学习,掌握管理服务层的基本知识;通过对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建筑等系统的学习,了解物联网技术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最后还应将物联网前沿状况介绍给学生。

在这个过程中强调掌握物联网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提高自身对不断变化的物联网的适应能力。

2.技能与方法本课程应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物联网相关技术。

待有实验条件的情况下,通过RFID实验箱,掌握低频、高频、超高频和2.4G 有源RFID 读写器、原理机、标签的原理及应用;物联网综合实验箱,掌握低功耗WiFi、ZigBee、Bluetooth 4.0 BLE、IPv6等多种无线传感网络。

通过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建筑等几个实际应用案例,掌握综合应用层;通过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物联网管理:调试与诊断、认知无线电、移动计算中的群智感知,了解物联网前沿技术和应用。

最终,对物联网有一个较清晰和全面的认识,并具备运用物联网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物联网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与生产奠定一定的基础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养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物联网技术导论》实验教学设计

《物联网技术导论》实验教学设计

《 物联 网技术导论》 课程是 物联 网相关专业入门的课程 ,由于物 联网技术涉及通信技术 、嵌入式技术 、R F I D 、网络技术 、信息处理等 技术 ,并需要集成以前技术进行创新应用。特别是 物联 网实验涉及到 通信 、电子 、网络等方 面的新知识 、新技术 、 新设 备 ,如何掌握这些 理论与验 教学教什么 、拿什么教 、怎么教等 ,也成为我们教 师面临 的难题 。本 文主要 以计算机专业 学生为例来进 行物联 网技 术导论实验 课 的设计 ,
3 . 实验 教 学 的 效 果 评 析
学生初学本 门课 时 ,都在 高深 的概念 、庞杂 的体 系前表 现 出迷 惑 ,随着实验教学 的开展 ,实践性 、应用性 的体现 ,学生 的课堂 状态 明显发生变化 ,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索 性得 到激发。在无线传感器这章 ,对于各种各样的传感 器 ,同学们都 摸不 到头脑 ,而通过数据感知实验 ,对 各种传感 器进行 实际操作 ,学 生不 但 理解了各种传感器是如何工作 ,更是可以通过编程来获得 数据 ,从 而更深刻理解 “ 感知” 的含义 ,增强 了对无线传感器相关理论 内容学
旨在 抛 砖 引 玉 。 1 . 运 用 实 验 教 学 的 必 要性 物联网技术涉及 技术多 ,对于没有专门学习过这些技术 的学生来
说 ,本身很抽象 、生涩,如果以课 堂教 学为主 ,仅靠 填鸭式 的讲 授, 课堂效果无疑会很不理想 。比如 :在讲 授无线传 感器温湿 度检测 时, 如果仅是在课堂上讲 解理论及 编程学生没有感性认识 ,但如果学 生亲 自动手实验 ,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代码 ,试验过程 ,还可 以更好地 培 养学生 的应用创新能力。 通过实验课加强学生对 于物联 网理论 内容的理解 ,才能很好 地培 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的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加强实践教 学是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研究 《 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 的实验 内 容 ,对培养物联网应用人才具有重大 的意义 。

2024版《物联网技术导论》思政教学案例物联网通信技术

2024版《物联网技术导论》思政教学案例物联网通信技术

01物联网定义02发展趋势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对任何物体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正朝着更广泛的连接、更智能的应用和更安全的保障方向发展。

物联网定义与发展趋势03如以太网、光纤等,在物联网中主要应用于固定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有线通信技术如Wi-Fi 、蓝牙、ZigBee 、LoRa 等,在物联网中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无线通信技术如2G 、3G 、4G 和5G 等,为物联网提供了广覆盖、高速度、低延时的通信服务,使得物联网应用更加普及和便捷。

蜂窝通信技术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应用1 2 3通过介绍我国在物联网通信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和突出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结合物联网通信技术在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鼓励学生参与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创新实践活动,如创新创业项目、科技竞赛等,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思政教育与物联网通信技术结合点传感器技术及应用传感器类型介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及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传感器工作原理阐述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包括信号采集、转换和处理等过程。

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作用说明传感器在物联网中扮演的角色,如数据采集、环境感知等。

01ZigBee技术介绍ZigBee技术的特点、协议栈、网络拓扑结构以及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场景。

02LoRa技术阐述LoRa技术的优势、工作频段、调制方式以及在物联网中的远距离通信应用。

03其他无线传输技术简要介绍其他无线传输技术,如蓝牙、WiFi等,并比较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无线传输技术(如ZigBee、LoRa等)03其他有线传输技术简要介绍其他有线传输技术,如RS-485、USB 等,并比较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设计概要

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设计概要

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设计谢磊博士、讲师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要内容:一、课程简介二、课程的定位与目标三、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四、课程的教学形式五、课程的考核形式六、课程的参考书籍七、目前的准备工作课程简介-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物联网的特点–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普适服务智能化课程简介-物联网发展历程MIT提出物联网概念1999日本U-Japan 韩国U-Korea 2004《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2005IBM向美国政府提出“智慧地球”2009.1欧盟提出物联网行动计划2009.6感知中国2009.8欧洲CERP-IoT项目启动2009.9中国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WGSN成立2009.9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成立2010.6课程简介-物联网架构课程的定位与目标•课程定位–作为研究生课程进行讲授•课程目标–讲授基础知识:通过讲授与“物联网”相关的技术知识与基础理论,期望能够让学生系统性地学习“物联网”方面的相关知识,深入了解“物联网”的内涵。

为有志于在该领域的前沿学科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基础知识储备。

–传授研究方法:针对该领域不同课题的研究特点来传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课程讲授过程中会重视与学生的探讨与交互,旨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思维与科研技能,激发学生对该领域的学习与研究兴趣。

–培养研究习惯:通过指导学生查找并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准备专题报告,来启发学生形成合理的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研究习惯。

课程的结构与内容联互联互通信息交互信息共享知深入智能数据分析综合汇总感透彻感知数据采集数据获取控指导实践•感RFID(射频识别 (4学时自动识别技术;RFID的历史与现状;RFID的系统原理; RFID的标签冲突以及防冲突算法;RFID与物联网的关系。

传感器网络(6学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背景、应用和结构;传感器节点的硬件平台与操作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自组织网络的区别和联系;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典型MAC层协议和协议设计思想;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拓扑控制原理和代表性协议;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能耗效率问题;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能路由方法;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定位原理和方法。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物联网导论》教案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物联网导论》教案

2018 ~2019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导论)系(部) 物联网工程教研室(实验室)授课班级主讲教师职称使用教材物联网技术与应用XXXXXX学院教务处制二○一八年八月教案(首页)注: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公共选修课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课程教案3.物联网体系架构分为三层:即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分为四层:即感知层、传输层、服务管理层(也称智能层)和应用层。

本质上讲这两种分法都是一样的。

4.关键技术(1)感知与识别技术(2)通信与网络技术(3)云计算技术(4)中间件技术7.物联网的应用三、课堂小结作业布置:上网了解物联网框架结构的相关知识。

预习下堂课的内容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对物联网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能够知道物联网的框架结构。

为 1 即可。

复位后 P0INP=0x00,即 P0 口为上拉/下拉,具体由 P2INP 寄存器的位 PDUP0 指定:PDUP0=0 为上拉;PDUP0=1 为下拉。

如果要为三态,把相应位设为 1 即可。

2、相关电路图板上有 1 个电源灯(D4),两个状态灯(D2 和 D3),电路如下图所示:CC2530 接口电路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当 P0.0 输出低电平时,发光二极管 LED1 点亮;P0.0 输出高电平时,发光二极管LED1 熄灭。

当 P2.0 输出低电平时,发光二极管 LED2 点亮;P2.0 输出高电平时,发光二极管LED2 熄灭。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书中练习教学反思:学生的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多思考用物联网能够解决哪些问题。

课次7,8 课时 4课型(请打√)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传感器采集实验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人体感应传感器的操作方法;掌握人体感应传感器采集程序的编程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编写人体感应传感器采集程序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1. 人体感应传感器介绍采用基于人体热释传感原理的人体感应传感器模块。

物联网技术导论课件

物联网技术导论课件

2.5 物联网的反馈与控制
➢ 2.5.1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
自动控制的概念及应用
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
2.5 物联网的反馈与控制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
自动控制的概念及应用
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 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控制装置或控制器), 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的 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量)自动地按照 预定的程序运行。
➢特点:是系统的输出量不会对系统的控制作用发 生影响。设计简单。
➢作用:可以按给定量控制,也可以按扰动控制。 ➢缺点:按扰动控制方式只适合扰动可测的场合,
且一个补偿能力单一。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复合控制方式
➢方式:把两者结合起来,对主要扰动采用适当补偿 的装置实现按扰动控制,同时再组成反馈控制系统 实现按偏差控制,以消除其余扰动产生的偏差。 ➢特点:系统的主要扰动已被补偿,反馈控制系统就 比较容易被设计,控制效果也会更好。
➢ 3.3.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R l
S
dRdl dsd Rl s
K S d R R 12 d
3.3 传感器的技术原理
➢ 3.3.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应变片电阻值
绝缘电阻
应变片的灵敏系数 机械滞后
零漂和蠕变
极限
横向效应
3.3 传感器的技术原理
➢ 3.3.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物联网的控制特性
鲁棒性 保安性 可信性 时延性
控制理论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前景
物联网的控制系统一定是一个计算机参与的 离散控制系统,将离散控制理论的分析方法 引入物联网系统的分析、研究和设计过程中, 能够使这一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对系统的 各种性能将有一个更准确的判断,同时也便 于进行仿真分析。

《物联网技术导论》教案

《物联网技术导论》教案

《物联网技术导论》教案第一章:物联网概述1.1 物联网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1.3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与前景展望1.4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第二章:物联网感知技术2.1 传感器技术与传感器种类2.2 无线传感器网络2.3 遥感技术及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2.4 物联网感知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三章:物联网传输技术3.1 无线通信技术3.2 互联网技术3.3 物联网协议与标准化3.4 传输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案例第四章:物联网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4.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4.2 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4.3 数据挖掘与分析方法4.4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第五章:物联网安全技术5.1 物联网安全威胁与挑战5.2 物联网安全体系结构5.3 加密与认证技术5.4 安全协议与安全算法第六章:物联网应用案例分析6.1 智能家居6.2 智慧医疗6.3 智能交通6.4 工业物联网6.5 物联网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第七章:物联网平台与生态系统7.1 物联网平台的功能与架构7.2 物联网生态系统的构建与运营7.3 主流物联网平台介绍7.4 物联网平台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第八章:物联网设备与硬件8.1 物联网设备的分类与特点8.2 常见物联网硬件设备介绍8.3 物联网设备的接口与编程8.4 物联网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与部署第九章:物联网项目管理与实施9.1 物联网项目生命周期与管理方法9.2 项目需求分析与规划9.3 项目设计与开发9.4 项目实施与运维9.5 物联网项目案例分析第十章:物联网技术的未来与发展10.1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10.2 物联网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创新10.3 物联网在新型城镇化与智慧社会建设中的应用10.4 物联网技术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10.5 物联网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物联网的定义与发展历程解析:物联网的定义是理解物联网技术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以及它的发展历程,了解物联网从产生到发展所经历的阶段。

物联网导论课程设计

物联网导论课程设计

物联网导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2. 掌握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如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网络通信等;3. 了解物联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物联网的实际应用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案;2. 学会使用物联网开发工具和平台进行简单的项目设计与实践;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联网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探索未知、追求创新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物联网技术在安全方面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关注物联网技术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联网导论,旨在让学生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特点:初中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但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 物联网基本概念与原理- 理解物联网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 掌握物联网的基本架构、关键技术及运作原理;- 了解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和行业案例。

教学安排:2课时。

2. 物联网关键技术- 学习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网络通信等物联网关键技术;- 分析各类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实例;- 了解物联网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安排:4课时。

3. 物联网项目实践与案例分析- 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分析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的解决方案;- 学习使用物联网开发工具和平台,进行简单的项目设计与实践;- 以小组形式进行项目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安排:4课时。

教材章节关联:1. 物联网基本概念与原理——《物联网导论》第一章;2. 物联网关键技术——《物联网导论》第二章;3. 物联网项目实践与案例分析——《物联网导论》第三章。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用户为中心” 互联互通 安全性 可管理性
时空性 开放性 鲁棒性
2.1 物联网体系结构
➢ 2.1.1 组成模块
图 USN结构
2.1 物联网体系结构
➢ 2.1.1 组成模块
图 物联网体系结构
2.2 物联网体系结构
➢ 2.2.1 组成模块
感知控制层
数据传输层
数据的动态组织与管理层
➢ 2.2.3 数据的动态组织与管理
图 云计算架构
2.2 物联网体系结构
➢ 2.2.4 数据的动态组织与管理
智能计算技术 海量数据的存储 服务计算
2.2 物联网体系结构
➢ 2.2.5 应用决策
监控型应用
图 基于RFID的物流跟踪
2.2 物联网体系结构
➢ 2.2.5 应用决策
控制型应用
✓ 数据的实时采集 ✓ 信息的有效传递 ✓ 信息的智能化处理
应用决策层
2.2 物联网体系结构
➢ 2.2.2 感知控制层
传感技术
✓ 传感器是将能感受到的及规定的被测量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 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标识技术
✓标识技术是通过RFID、条形码等设备所感知到的目标外在特征信息 来证实和 判断目标本质的技术来。
物联网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满足 人们生产、生活以及对资源、信息更高 需求的综合平台,管理跨组织、跨管理 域的各种资源和异构设备,为上层应用 提供全面的资源共享接口,实现分布式 资源的有效集成,提供各种数据的智能 计算、信息的及时共享以及决策的辅助 分析等。
2.1 物联网体系结构概述
➢ 2.1.2 设计原则
信息网格系统
名称 EPC代码 EPC标签
读写器
EPC中间件
对象名称解析服务 (Object Naming Service:ONS)
EPC信息服务 (EPICS)
图 EPC的组成
注释 原来标识目标的
特定代码 贴在物品之上或 者内嵌在物品中
识别EPC标签
EPC系统的软件 支持系统
2.4 已有架构
➢ 2.4.2 EPC/UID
物联网的控制特性
鲁棒性 保安性 可信性 时延性
控制理论在物联网中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前景
物联网的控制系统一定是一个计算机参与的 离散控制系统,将离散控制理论的分析方法 引入物联网系统的分析、研究和设计过程中, 能够使这一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对系统的 各种性能将有一个更准确的判断,同时也便 于进行仿真分析。
第三、四章 传感器及RFID 技术
3.1 传感器概述
➢ 3.1.3 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微型化 智能化 网络化 集成化 高精度、高可靠
多样化 新型材料
3.1 传感器概述
➢ 3.1.3 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工业检测和自动化控制系统
智能家居
环境保护
医疗
航空航天
智能机器人
3.2 传感器的分类
➢ 3.2.1 根据测试对象
课堂讲授:课时8
思考题:RFID系统组成,生物识 别技术与物联网的联系。 重点难点:该章为本书重点之一, 主要涉及二维码,RFID等传感技 术
具体如下:
3.1 传感器概述
➢ 3.1.1 传感器的功能
物理世界的“感觉器官”
从狭义角度来看,传感器是一种将测量信号转换 成电信号的变换器
从广义角度来看,传感器是指在电子检测控制设 备输入部分中起检测信号作用的器件
图 EPC
2.4 已有架构
➢ 2.4.3 CPS
图 CPS
2.4 已有架构
➢ 2.4.4 M2M
图 M2M
2.5 物联网的反馈与控制
➢ 2.5.1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
自动控制的概念及应用 反馈控制原理 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
物联网系统的控制论解析

物联网中的“感、 智、控”分别构 成了物联网控制 系统的测量、比 较、执行等三大 部件,这三大部 件又在“联”这 种网络平台上得 以相互作用,形 成了“控制系 统”,最终实现 了“控”的目的。
物联网技术导论
教案 2013通信专业
授课类型:课堂讲授 参考书目:物联网导论 魏旻 人民邮电
物联网技术导论 桂小林 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作业其他见每小节
第一节 绪 论
课堂讲授:课时4 思考题:物联网的应用 难点:物联网的发展 内容如下:
1.1 物联网的概念
➢ 1.1.1 物联网的定义
定义:物联网是通过使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红外感 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采集设备,按 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 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 管理的一种网络。
图 智能交通
2.2 物联网体系结构
➢ 2.2.5 应用决策
扫描型应用
图 手机钱包
2.3 物联网关键技术
图 物联网关键技术
2.4 已有架构
➢ 2.4.1 无线传感网
图 WSN
2.4 已有架构
➢ 2.4.1 无线传感网
图 WSN体系结构
2.4 已有架构
➢ 2.4.2 EPC/UID
系统构成 EPC编码体系 射频识别系统
1.3 物联网的应用
智能交通 智能物流 环境监测 智能电网 医疗健康 智能家居
1.4 小结
第二节 物联网体系结构
课堂讲授课时:4
作业:复习计算机网络相关内容 难点: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计算 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区别 内容如下:
2.1 物联网体系结构概述
➢ 2.1.1 意义和功能
图 物联网
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位移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
定位技术
✓定位技术是测量目标的位置参数、时间参数、运动参数等时空信息的技术,它 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得知某一用户或者物体的具体位置。
2.2 物联网体系结构
➢ 2.2.2 感知控制层
图 定位技术
2.2 物联网体系结构
➢ 2.2.3 数据传输层
短距离通信技术 广域网通信技术
图 数据传输技术
2.2 物联网体系结构
1.1 物联网的概念
➢ 1.1.2 物联网的特征
全面感知 可靠传递 智能处理
➢ 1.1.3 “物”的含义
1.1 物联网的概念
➢ 1.1.4 物联网概念辨析 EPC系统 信息物理系统 传感器网络 M2M技术
1.2 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
➢ 1.2.1 物联网的起源
➢ 1.2.2 物联网的发展 国际发展现状 国内发展现状 物联网发展面临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