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2020-2021学年人教选修5第二章第二节 芳香烃(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芳香烃》(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通过证据推理,探究苯分子的结构特点;再通过结构特点说明苯的化学性质特点,并利用溴代反应实验证实苯的化学性质特点。

在苯分子的结构探究中,培养学生的模型认知和证据推理能力,在学习苯的化学性质过程中,培养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模式,从微观角度解释物质的化学性质,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材分析
学生在《化学必修2》中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的有机化学知识,在《化学选修5》中学习了探究有机物结构的基本方法,但是,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缺乏深层次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
1.心理分析
对于有一些实验基础的孩子来说,他们内心对科学探究、自主实验、交流讨论等展现自我和表达自我的教学方式是充满渴望的。

2.已有基础分析
学生在必修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了解苯分子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以及一定的实验技能,但是从多角度地收集证据、设计实验证实性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教学目标
1.多角度地收集证据,探究苯分子结构特点。

2.能够从微观角度探析苯的化学性质。

3.通过自主设计、小组讨论、相互评价,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三、教学策略分析:
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模型建构,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合作探究完成实验、交流讨论、分享实验成功的快乐。

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主要采取情境激趣、分组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探究式教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多角度地收集证据,探究苯分子结构特点
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装置
五、教具准备
药品:苯、溴水、高锰酸钾溶液、铁丝、液溴、氢氧化钠溶液
仪器:胶头滴管、烧杯、试管、铁架台、导管、止水夹、试管架、皮筋、气球等
六、教学过程
课前微课:同学,你好。

我们在必修2中初步学习了苯的相关知识。

在选修中,你还想深入了解苯的哪些知识呢?
学生甲:苯分子中到底有没有碳碳双键呢?如果没有,苯分子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学生乙:我们学过苯和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我们能不能在实验室制取纯净的溴苯呢?学生丙:我们在实验室中,如何利用苯和浓硫酸、浓硝酸制取硝基苯呢?
嗯,大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苯分子结构的探究,苯分子中碳原子之间是否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呢?你有什么证据吗?你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现在,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设计出实验室制溴苯的装置图。

同学,你可以加我为微信好友,将你的答案发送给我,谢谢。

教师:前一段时间,“PX”这个词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那么,你知道“PX”指的是哪一种物质吗?下面请大家先观看一段视频,然后回答屏幕上的两个问题:①PX的全名是什么?②PX 的结构简式怎么写?
设计意图:通过微视频的播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边看边记录。

教师:提问。

学生:板书。

教师: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呢?
学生甲板书。

教师:这三者是什么关系?
全体学生:同分异构体。

教师:如果我们将它们适当“变脸”,那又是什么关系?
投影:
CH
3
CH3、CH3

学生:同系物。

教师:同学们,我们把上述含苯环的烃称为芳香烃。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37面第一段。

学生: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引出芳香烃概念。

过渡:我们已经学习过的、最简单、最基本的芳香烃是什么?
学生:回答,苯。

教师:1866年,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凯库勒提出苯分子中存在着一个单双键出现的六元碳环,如图。

凯库勒的说法正确么?
学生:摇头。

教师:请各小组的同学适当分工,利用桌子上的仪器,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探究实验。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实验。

方案一:向苯中滴加适量高锰酸钾溶液,振荡。

方案二:向苯中滴加适量溴水,振荡。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教师追问:还有其它的方法证明凯库勒的说法错误吗?请同学们想一想。

方法一:邻二氯苯只有一种结构。

方法二:红外光谱中没有碳碳双键的吸收峰。

方法三:苯分子中的碳碳键键长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

投影:资料。

学生:预测Q值。

投影:Q值。

教师:这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三个碳碳双键,而且比环己二烯更稳定。

师生总结:四个证据。

教师:点评学生用微信传过来的作业。

设计意图:通过多角度的寻找证据,培养学生证据推理能力。

教师:那么苯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7科学视野。

过渡:我们知道,结构决定性质。

那么,苯独特而又稳定的结构,决定了它有哪些特殊的化学性质呢?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本P37第四段。

投影:如果用两句话来概括,就是“易取代,难加成”。

讲解: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个典型的取代反应——溴代反应。

投影:(1)请写出苯的溴代反应化学方程式:
(2)已知苯和液溴易挥发、有毒,溴化氢极易溶于水、有毒。

请设计出实验室制溴苯的装置图(夹持装置略)。

教师:投影,鼓励小组讨论、点评学生用微信传过来的装置图,要求学生进一步完善作品。

学生:思考,上黑板书写,继续相互点评。

教师:对学生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引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实验自主设计的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成长,体验实验的乐趣。

教师:同学们,刚才大家设计的实验装置很好下面,我来演示制取溴苯的实验,请大家认真观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观察。

教师:实验得到的溴苯是什么颜色?
学生:褐色。

教师:实验得到的溴苯纯净么?
学生:思考。

教师:研究下面题目,经过下列步骤可分离提纯溴苯:
(1)分离出铁丝。

混合液依次用10mL水、8mL10%NaOH溶液、 10mL水洗涤。

NaOH 溶液洗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

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将滤液进行__________操作,可得纯净的溴苯。

A.过滤
B.蒸馏
C.萃取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师生:交流、评价。

教师:以上我们研究了制取和提纯溴苯的方法。

现在咱们布置一项家庭作业:硝基苯的制取与提纯。

总结:本节课我们一起多角度地寻找证据,推理、探究苯分子的结构。

结构,决定性质。

我们通过共同设计并演示了苯的溴代实验,证实了苯“易取代、难加成”的化学性质。

其它的芳香烃化学性质和苯相比,有什么异同呢?共同期待我们下节课的学习,谢谢大家!
七、板书设计
第二节芳香烃
一、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1.结构
2.化学性质
八、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