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纹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饕餮纹取材于虫、箪、鸟、兽等各种现实动物,选择它们特殊性能的部分拼凑在一起,使其浑然下体,塑成一个抵御屮川妖怪的鬼神形象。比如一个混合体的饕餮纹,可以有虎的头、象的耳、牛的目、鸟的爪羽、鱼的鳍、蛇的身。因为商周人不善幻想,这些拼凑都是写实的,但写实中又都经搏了变化,有强调、有夸张、有简化,体现出人们精心的构思。

在这些拼凑中,饕餮纹是以颜面为主纹的,简单的也仅有颜面,左右相对称;足、身、尾为副纹,雷织为地纹。完备的主纹是由冠、鼻、离、眉、角、耳、口等组成;不完备的,则或缺一二,但目纹却是必备的,无论怎样简化、变形、分解,都决少下了那一对瞪视眼睛。其中,冠饰代尊贵,角代表武力,目代表光芒和警剔,耳代表聆听,鼻代表辨别:牙代表攫取和凶恶,眉代表威武,足代表操纵,羽毛代表高了,鳍代表下潜,身躯代表活跃。另外,它的纹饰是以菱形额纹为中心,十字形为主干,身躯或为直线,或为曲缘,配置对称,神态庄严。

云雷纹青铜器上一种典型的纹饰。基本特征是以连续的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几何图形。有的作圆形的连续构图,也单称云纹;有的作方形的连续构图,也单称为雷纹。云雷纹常作为青铜器上纹饰的地纹,用以烘托主题纹饰。也有单独出现在器物颈部或足部的。盛行于商和西周,春秋战时期仍见沿用

杜岭方鼎:最早装饰饕餮纹与乳钉纹的中国礼器

时间:2009-04-1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点击: 88次

名称:杜岭方鼎

高:87厘米

年代:商代早期

级别:国家一级文物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1974年9月的一天,天下着小雨,河南省郑州杜岭街和张寨南街的人们正在进行地下施工。挖着挖着,一个人抡起的镐头突然碰到了一块坚硬的东西,更令他吃惊的是,突然出现在他眼前的不是砖头瓦块,而是一种坚硬的金属器物……

河南省郑州市地处中原大地,是中国历史上一座悠久的古老城市,这里名胜古迹众多,地下埋藏有许多珍贵的文物。这件神秘的金属器物,立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人们用铁锹清去金属器物周围的泥土,两只锈迹斑斑的“大铜鼎”很快就显露出原形。

这两件大铜鼎东西并列,端正地摆放在一起。一件较大,一件略小,还有一件铜鬲,放在那件较大的铜鼎内。

挖出铜鼎的地方,离当时的河南省博物院仅有两公里远。当时河南博物院的考古专家杨育彬等很快就得到发现铜鼎的消息。

杨育彬一行4人进入施工的地道,借着微弱的灯光,终于看到了几件青铜重器,孤零零地镶嵌在地道的右壁上:两尊铜鼎体型巨大,鼎的形制、纹饰均相同,都是双耳,斗形方腹,四个圆柱形空足,鼎面装饰有精美的饕餮纹、乳钉纹。

当时,埋藏者为了把大小不一的两件铜鼎摆放整齐,那尊略大的铜鼎下的泥土,被挖低了一些,看上去,两鼎的口沿似乎是在一个水平面上。

发掘出如此巨大的青铜鼎,考古专家们格外惊喜。为了更全面地破解这些国宝之谜,考古人员决定继续发掘。可是,谁也不知道,究竟该从哪个地方入手继续发掘呢?

专家:到那以后呢,你必须先要把鼎的位置确定了。当时,我们从底下就根据走向绘了个图,但是怎么也找不着鼎在地面的位置,只好用考古最土的办法,就是用探铲从下往上打,这个鼎距离地表好几米深,打了之后在居民住家户的大衣柜底下。

见到发掘地上方是居民房,人们只好停止了发掘,就地清理,将两件国宝取了出来。由于两只铜方鼎的发掘地在郑州杜岭街,于是它们就被命名为“杜岭方鼎”。

这两件青铜方鼎,几乎一模一样,大的通高100厘米,重达86.4公斤,被命名为“杜岭一号”;小的通高87厘米,重64.25公斤,被命名为“杜岭二号”。两个人都很难抱起它,是两件少见的巨型青铜器。

为了支援当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杜岭一号鼎来到北京,进入了当时收藏保管条件最好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也就是现在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杜岭二号”鼎则被河南博物院收藏。

2007年,河南博物院建院80周年之际,杜岭方鼎从馆藏13万件藏品之中的576件国家一级文物中脱颖而出,跻身河南博物院9大镇馆之宝行列。那么,杜岭方鼎为什么会从十几万件珍贵文物中脱颖而出,入选为9大镇馆之宝呢?这还要从郑州说起……

今天的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全省的政治、经济、中心。它偎依在黄河南岸,与七朝古都开封和九朝古都洛阳东西相邻。

1950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在这里发现了郑州商城遗址。遗址位于郑州市区内,面积25平方公里,目前仍存在着一座周长为7公里的商代城墙。经过考古发掘证明,这是一座早于商代晚期的都城——安阳殷墟的商代遗址,有着重要的意义。

1959年,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专程到河南,考察了郑州商城遗址。当他看完考古工地后,非常震撼,猜测“郑州商城”可能是商王中丁所迁的都城。可猜想毕竟不是科学依据,直到1974年,考古工作者还是只能把“郑州商城”作为商代早期的一座普通的城市遗址,考古工作依然没有突破性进展。

那么,如何才能证明郑州商城确实是一座王者之都呢?直到杜岭方鼎在地下沉睡多年后重见天日,才为郑州商城遗址确实是一座王者之城提供了确切的证据。

杜岭方鼎体形硕大,霸气冲天。经专家考定,杜岭方鼎的准确年代应该是公元前1400年左右。因此,它是目前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为完美的青铜重器。

《史记》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在中国,九鼎象征九州,是国家政权的象征。许多专家认为,这么巨大的鼎只有商王才能拥有,也就是说郑州商城遗址不是一座普通的城市,而是一座商代王者的都城。

专家:这个青铜器的发现呢,可以说对商城来讲非常重要。因为你说商城作为王都,作为王室所在地,你必须拿到很多根据。咱们有城墙,有宫殿遗址,但是没有大件的青铜重器说服力就小,现在呢发现了青铜方鼎。高的有一米高,低的有80多厘米高,这样的话呢就一般的贵族都不行了,肯定是商代王室用的。

有了郑州商王都城的存在,因“断代”而看似年轻的郑州,一跃成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除被赋予了厚重的历史意义,杜岭方鼎的艺术价值也为世人所惊叹。

杜岭方鼎,鼎体巨大,造型浑厚庄重。鼎口沿外折,两侧沿面上有圆拱形立耳,微微外张,耳的外侧面呈凹槽形。有八组饕餮纹和乳钉纹规则地分布在鼎四壁的中上部和四周。一派王者风范,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也表现出中国商代古人的聪明和智慧,是一件难得的国之瑰宝。

这也就是,为什么杜岭方鼎能够从13万件珍贵文物中脱颖而出,成为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的原因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