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施肥原则及施肥技术
小麦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小麦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830321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1.png)
小麦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施肥是促进小麦生长的关键。
以下是
小麦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1.小麦需肥规律。
小麦的生长发育分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五个阶段,不同阶段的需肥量和施肥方法也不同。
苗期:苗期需施足量的氮肥,以提高小麦幼苗的光合作用及营养物质
的合成能力。
分蘖期:分蘖期需施足量的氮肥和钾肥,以促进分蘖和根系的发育。
拔节期:拔节期需施足量的氮肥和磷肥,以促进小麦生长和穗粒发育。
灌浆期:灌浆期需施足量的氮肥和钾肥,以增加小麦对水分和养分的
利用效率。
成熟期:成熟期需减少氮肥的施用量,增加钾肥施用量,以增强小麦
的抗旱、抗逆性能和提高品质。
2.施肥技术。
小麦施肥技术有以下几点:
(1)合理施肥量:根据小麦的需肥规律合理施肥,避免浪费肥料和
造成农业环境污染。
(2)优化施肥时间:选择在小麦需要的生长阶段施肥,提高肥料利
用率,避免肥料损失和浪费。
(3)科学配方施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肥规律,科学配制肥料配方,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4)培养优质小麦:小麦品质和产量受土壤和肥料的影响较大,通过科学施肥可以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5)注意保护环境:在施肥过程中注意保护土壤和水环境,降低肥料对环境的污染。
小麦如何科学施肥?
![小麦如何科学施肥?](https://img.taocdn.com/s3/m/f78a4e5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e.png)
小麦如何科学施肥?
一、基肥。
在播种前结合耕翻整地施入,干旱地块,可以将肥料深施于犁底,然后翻垡盖土;土壤黏重地块,采用先撒肥,后耕翻,将肥料翻入土中。
高产田,一般亩施45%复合肥40~50公斤,有条件的可以和农家肥混合施用,效果更好。
中低产田,可亩施45%复合肥30~40公斤。
二、种肥。
一般可在播种时,每亩施用复合肥4~5公斤,避免用量过大,确保一播全苗。
三、追肥。
(一)返青、起身肥。
对于生长较弱的小麦,在返青、起身期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每亩施用高氮复合肥或氮肥15~20公斤,以增加有效分蘖,争取足够的亩穗数。
(二)拔节肥。
对于生长较壮的高产田,在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高氮复合肥20~30公斤,可以减少无效分蘖,促使茎秆健壮,提高小麦抗倒伏的能力。
(三)孕穗肥。
有条件的地块,在孕穗期结合浇水亩追施高氮复合肥7~10公斤,能有效地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
(四)叶面肥。
在小麦灌浆初期结合小麦穗蚜防治,每亩喷施1%的尿素和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30~40公斤,可有效地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千粒重,达到增产的目的。
- 1 -。
小麦科学施肥方案
![小麦科学施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15e6f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d.png)
小麦科学施肥方案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而科学施肥是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本文将从养分需求、施肥原则和具体施肥方案三个方面,介绍小麦科学施肥的方法。
一、养分需求小麦吸收的养分主要包括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等。
氮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小麦的出苗、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
磷是ATP和核酸的组成成分,对促进小麦的生长和开花有重要作用。
钾参与调节植物的渗透调节和电解质平衡,对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和促进籽粒灌浆有重要作用。
微量元素如锌对小麦的生长和发育也具有重要影响。
二、施肥原则(1)全程配合:小麦生长发育需要不同阶段的养分。
苗期至旺长期对氮的需求较高,减少磷肥的施用,以保证根系的发育和养分的吸收。
拔节期至孕穗期对氮、磷、钾的需求增加,加大施肥量以促进小麦的穗粒灌浆和籽粒增大。
(2)适度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小麦的实际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养分,以避免过量施肥造成肥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3)合理施肥时期:合理施肥时期有助于小麦吸收和利用养分,提高施肥效果。
氮肥在分蘖期施用效果较好,磷肥可在苗期施用或分蘖后追施,钾肥可在苗期至分蘖期施用。
(4)综合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小麦的实际需求,综合施用有机肥、矿质肥和微量元素肥料,以达到充分满足小麦的养分需求和提高产量的目的。
三、具体施肥方案(1)基肥施用:在播种前进行基肥施肥,一般施用有机肥或矿质肥料,如腐熟的农家肥、复合肥等。
可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养分含量进行合理配比。
(2)苗期施肥:苗期对氮的需求较高,可适量追施氮肥。
一般在分蘖前进行施肥,以促进小麦的分蘖和根系的发育。
(3)分蘖至水分胁迫期:此期小麦对氮、磷、钾的需求较高,可进行一次或分2次追肥。
氮肥可根据小麦病虫害情况进行合理增减。
(4)孕穗期至灌浆期:此期小麦对氮肥的需求最高,可在孕穗期进行追肥,以促进穗粒发育和提高产量。
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分析
![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2f8f9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8.png)
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分析刘文先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粮食作物产量关系到中国的粮食安全,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更加注重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提倡科学种植,取缔传统的种植及生产模式。
其中,小麦作为北方的主产粮食作物,为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本文重点分析了小麦种植现状,探究小麦在种植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成分,并提出相应的施肥策略,为生产优质高产量的小麦提出相应建议。
小麦是北方主要的粮食经济作物,其种植面积正在逐年递增。
但是小麦的产量受到种植区域、气候状况、土壤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
施肥不仅会影响小麦的生长,还与病虫害防治有关,为了提升小麦的产量,应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施肥技术,优化小麦的优质高产。
一、小麦种植过程现状小麦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小麦的根系需从土壤中吸收各种矿质元素,包括氮磷钾,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氢氧等。
回顾整个发育过程,最为重要的肥料元素为氮、磷、钾,仅依靠土壤中的养分无法满足小麦的生长需求。
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施肥工作,才能确保小麦能正常的生长发育。
肥料在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注重施肥顺序、施肥方法,从真根萌发到完熟期,依据小麦的养分吸收制定合理的施肥顺序、施肥方案。
科学的施肥方案,是确保小麦种植过程中养分科学、高效吸收的关键。
正常情况下,养分供给基本上是通过根系营养、光合营养、磷素等途径。
根系营养是小麦生长发育中的最初营养吸收过程,如果在真根产生到完熟期过程中,养分吸收不完全,就会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特别是根系的生长。
磷素与氮素,前者是小麦细胞核的主要组成成分,后者主要是存在于小麦组织中,都会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氮素的水平高低,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在小麦的关键发育过程中,氮素供给是关键,特别是在分蘖期,氮素是促进分蘖的关键,在粒子形成之前,施加氮素会提升小穗小花的数量,以提升结实率,还能提升籽粒的品质。
磷素的施肥,需针对不同发育期的需求,差异性地进行施肥。
小麦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
![小麦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77a9e09c281e53a5802ff45.png)
小麦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1)小麦需肥特征小麦每形成100kg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2.5~3kg,磷素(P2O5)1~1.7kg,钾素(K2O)1.5~3.3kg,氮、磷、钾比例为1:0.44:0.93。
由于各地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等条件不同,小麦产量也不同,因而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和每形成100kg籽粒所需养分的数量、比例也不相同。
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规律基本相似。
一般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是从出苗到拔节阶段,吸收氮量占总吸收量的40%左右;二是拔节到孕穗开花阶段,吸收氮量占总量的30%~40%。
在小麦苗期,初生根细小,吸收养分能力较弱,应有适量的氮素营养和一定的磷、钾肥,促使麦苗早分蘖、早发根,形成壮苗。
小麦拔节至孕穗、抽穗期,植株从营养生长过渡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是小麦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也是决定麦穗大小和穗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
因此,适期施拔节肥,对增加穗粒数和提高产量有明显的作用。
小麦在抽穗至乳熟期,仍应保持良好的氮、磷、钾营养,以延长上部叶片的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光合产物的转化运转,有利于小麦籽粒灌浆、饱满和增重。
小麦后期缺肥,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
(2)小麦施肥技术小麦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率不同。
不同阶段的施肥技术也不同,主要有:①施足基肥。
小麦施足底肥是提高麦田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底肥能保证小麦苗期生长对养分的需要,促进其早生快发,使麦苗在冬前长出足够的健壮分蘖和强大的根系,并为春后生长打下基础。
底肥的数量应根据产量要求、肥料种类、性质、土壤和气候条件而定。
碳铵由于性质不稳定,容易挥发损失,追施后如不及时灌水容易使氮素损失,因此,各地推广碳铵作底肥时深施。
如果碳铵全部作底施,从施肥到小麦拔节、孕穗,至少要经历个4~5月,虽然冬春温度低加上深施,损失较少,但碳铵的肥效很难维持到小麦生育后期。
小麦施肥方法小麦施肥方法,小麦施肥
![小麦施肥方法小麦施肥方法,小麦施肥](https://img.taocdn.com/s3/m/56f9253a5022aaea988f0f2a.png)
小麦施肥方法小麦施肥方法,小麦施肥在灌溉冬小麦区,小麦播种前,将有机肥和全生育期需的N 量的60%的化学氮肥,100%的磷、钾肥撒施后耕翻入土,根据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结合当地植保站土壤分析的情况进行施肥,一般情况下,可施复合肥30-40公斤。
在干旱冬小麦区,由于小麦生育期间降水量少,浅施追肥效果差,一般不施追肥。
而采用在小麦播种前将有机肥和化肥一次性深施。
追肥在灌溉冬小麦区,在早春小麦返青拔节期,结合春灌,追施返青肥。
追肥为氮肥,施用量为全生育期需氮量的40%。
1、施肥原则⑴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土壤能力,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
⑵重施拔节肥(追肥)看苗情施拔节肥,小麦分蘖多,苗情好、长势旺盛,应适当晚施,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长势弱,应适当早施。
(3)、轻施孕穗肥,对水肥充足、有倒伏倾向的麦田不宜施穗肥。
苗情长势好,可少施或不施穗肥,水肥不足,有早衰倾向的小麦应施穗肥,可施孕穗肥以快速补充养分,增加粒重,壮秆防倒状。
(4)、叶面追肥每年5月下旬是干热风多发季节,用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1-2次,间隔5-7天,可有效防治干热风危害。
2、小麦的施肥量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所吸收的养分数量,是由土壤、气候(雨量、温度、光照)品种、产量等因素决定的。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肥研究所的统计结果为:N 3.0 kg/100kg籽粒;P 0.40-0.65kg/100kg籽粒;K 1.7-3.3kg/100kg籽粒。
小麦施肥量的确定小麦所吸收的养分大部分来自当季施入的肥料,但还有相当部分的养分是由土壤所提供的。
另外当季施入的肥料不是100%的被植物所吸收利用,它们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被土壤吸附、固定,或以******形式失掉,所以肥料有一个利用率的问题。
因此做好科学合理的施肥,是十分必要的。
N、P、K是不可缺少的三元素。
小麦在各个生长发育时期对******养分的吸收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从拔节到开花期则小麦一生中吸收养分的高峰时期,这一阶段吸收的养分量占全生育期养分吸收量的50%以上,特别是磷钾的吸更是如此。
小麦施肥的正确方法
![小麦施肥的正确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7e9a35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2.png)
小麦施肥的正确方法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需要充足的养分支持。
正确的施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保护环境。
下面介绍小麦施肥的正确方法:
1. 合理施肥时间:小麦生长期较长,一般从秋季播种到次年春
季收割,因此施肥时间要合理。
在秋季播种后,可适量施入基肥,春季追肥时要注意施肥时间,不要过早或过晚。
2. 选择肥料:小麦生长期需要的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等。
应根据土壤性质及小麦生长需要选择肥料。
一般来说,氮肥适量,磷钾肥少量,有机肥可适量使用。
3. 施肥量: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小麦生长需要及肥料品质
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基础施肥可施入每亩20~30公斤氮肥,春季追肥每亩施入10~15公斤氮肥即可。
4. 施肥方式:小麦可采用根域追肥或叶面喷肥的方式施肥。
追
肥时应尽量靠近小麦根系,并避免肥料浸泡在地面上,以免造成养分流失。
叶面喷肥应掌握好浓度及施肥时间,以免烧伤叶片。
5. 施肥技巧:应根据小麦生长需要选择合适的施肥技巧。
如分
层施肥、换药施肥、梯级施肥等,以确保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量。
通过合理施肥,不仅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农民在种植小麦时应注意正确的施肥方法,以获得更好的收益。
- 1 -。
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分析
![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097c6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5.png)
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分析【摘要】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施肥技术对于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施肥前的土壤测试、有机肥和无机肥的选择、施肥的时间和方法、施肥后的管理措施和施肥技术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详细讲解,可以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地进行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施肥工作,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施肥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的施肥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约资源的原则,推动农业的绿色发展。
小麦种植中施肥技术的实践意义在于减少施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农产品品质,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研究,小麦种植中的施肥技术将不断得到完善和提升。
【关键词】小麦种植,施肥技术,土壤测试,有机肥,无机肥,施肥时间,施肥方法,管理措施,注意事项,重要性,发展趋势,实践意义1. 引言1.1 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分析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合理科学的施肥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还可以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环境。
对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施肥是小麦种植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合理的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养分供应,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
过量施肥会导致土壤酸化、养分流失等问题,影响土壤生态平衡和农作物品质。
科学地进行小麦种植中的施肥技术分析,是实现高效稳产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对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进行全面的探讨和分析,包括施肥前的土壤测试、有机肥和无机肥的选择、施肥的时间和方法、施肥后的管理措施、施肥技术的注意事项等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技术,可以使种植者更好地掌握施肥技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2. 正文2.1 施肥前的土壤测试施肥前的土壤测试是小麦种植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土壤进行测试,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PH 值,从而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
小麦施肥时间表
![小麦施肥时间表](https://img.taocdn.com/s3/m/9001423e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6.png)
小麦施肥时间表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
为了保证小麦的高产、高质量,除了正确选择品种、科学施措外,还需要合理施肥。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小麦施肥时间表。
1. 初肥期初肥期是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需要大量的氮肥、磷肥、钾肥等营养元素来供给其生长发育。
在小麦出土后5-7天就应当进行初肥施肥,施肥量应当根据土壤质量和小麦生长情况来确定。
根据实际情况,建议施用每亩尿素25-30公斤,磷酸二铵25-30公斤,钾肥10-15公斤等化肥。
2. 拔节期拔节期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此时需要大量的氮肥、磷肥、钾肥等营养元素来供给其生长发育。
在小麦进入拔节期后的7-10天,应进行拔节期追肥。
具体施肥量应根据具体土壤肥力、小麦生长情况以及气候变化来确定。
建议施用每亩尿素20-25公斤,磷酸二铵20-25公斤,钾肥10公斤等化肥。
3. 抽穗期抽穗期是小麦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时期,此时的养分需求量大幅增加。
在小麦进入抽穗期后的7-10天,应进行抽穗期追肥。
具体施肥量应根据具体土壤肥力、小麦生长情况以及气候变化来确定。
建议施用每亩尿素20-25公斤,磷酸二铵20-25公斤,钾肥10公斤等化肥。
4. 开花期小麦的开花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此时需要大量的氮肥、磷肥、钾肥等营养元素来供给其生长发育。
在小麦的开始开花后的7-10天左右,应当进行开花期追肥。
具体施肥量应根据具体土壤肥力、小麦生长情况以及气候变化来确定。
建议施用每亩尿素20-25公斤,磷酸二铵20-25公斤,钾肥10公斤等化肥。
5. 成熟期在小麦进入成熟期后,施肥量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浪费,影响产量和质量。
此时应以追施小量钾肥为主要方向。
综上所述,小麦的施肥时间表应根据其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来确定,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质量、小麦生长情况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只有科学合理的施肥,才能够保证小麦的高产、高质量。
详述春小麦的施肥原则及方法
![详述春小麦的施肥原则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c136c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0.png)
详述春小麦的施肥原则及方法春小麦作为我国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之一,施肥是影响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施肥可以达到增产增效的效果,提高春小麦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详述春小麦施肥的原则和方法,以期对农户进行参考和指导。
一、春小麦施肥原则1. 活动性原则:春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要根据生长期的不同差异进行施肥。
2. 均衡性原则:春小麦需要不同种类比例的养分,如氮、磷、钾等,所以施肥应当合理搭配。
3. 适期性原则:春小麦在不同的生长时期也有不同的养分需求,所以要根据生长期施肥。
4. 适量性原则:春小麦的施肥量要根据土壤和植株的具体情况而定,避免养分浪费和土地污染。
二、春小麦施肥方法1. 底肥施用:在春耕前或春播时,在整地或开沟的基础上,施入适量有机肥和基础肥,比如磷肥、钾肥等。
在后期的制订方案中,也要考虑底肥的使用。
2. 播前施用:在农户进行春播前,施入适量养分肥、复合肥等,为春小麦提供必要的养分,促进萌芽并加速生长。
3. 胚根喂养技术:当春小麦苗期较长时,可在发育旺盛的第一叶和第二叶之间,利用茎基注射肥料。
根据春小麦的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进行喂养,增强养分的吸收和转化能力。
4. 生育期施用:在春小麦的各个生育时期,根据对春小麦不同生育期养分的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并设置适当的施肥量。
5. 种植套种施用技术:利用春小麦早播、苗期长、化肥利用效率较高等特点,实行种植与套种相结合、肥料与根系繁荣期相配合的方法,提高了春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综上所述,对春小麦进行合理的施肥有助于提高春小麦产量和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农户在种植春小麦时应按照影响因素和地理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计划,并根据不同阶段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施肥。
同时也应注意施肥量,避免养分浪费和土地污染。
小麦施用化肥有哪些原则
![小麦施用化肥有哪些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7af498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5.png)
小麦施用化肥有哪些原则
根据最小养分律和限制因子律,小麦在施肥上应注意增施最缺乏的营养元素。
小麦施肥首先要弄清土壤中限制产量提高的最重要营养元素是什么,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其他元素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注意有机肥与化肥合理配合。
有机肥指含有机质较多的农家肥,具有肥源广、成本低、养分全、肥效长、含有机质多、能改良土壤等优点。
化肥具有养分含量高、肥效快等优点。
化肥同有机肥配合使用,可以弥补有机肥含养分较低、肥效缓慢的弱点,能及时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养分需要。
二、注意底肥与追肥合理配合。
小麦从出苗到返青对氮肥的吸收量占总量的1/3以上,大约4―5公斤纯氮。
从出苗到拔节对磷、钾的吸收量占总量的1/3左右。
因此,麦田施用化肥应以底肥为主,拔节期、扬花期追施氮肥为辅。
尤其是磷肥应全部底施,因为磷在植物活体内的移动性很很强,苗期吸收足够的磷酸,可以在植物一生中能反复参与新组织和代谢作用。
如果苗期缺磷,以后补充再多磷也不能高产。
三、注意土壤质地、茬口和光温条件。
轻壤质土壤保肥能力差,养分亏缺的可能性大,应增加施肥量,分次施肥,避免因一次集中施肥而使养分流失。
对于前茬作物生育期长、养分消耗多、土壤休息时间短的麦田,应增加施肥量。
在温度偏低、光照不足的气候条件下,小麦生育进程缓慢,氮素充足可延长营养生长持续时间,但对生殖生长不利,应适当控制氮肥而相对增加磷钾肥的使用量。
此外,水浇地使
用化肥的增产作用明显大于干旱条件,因此水地化肥用量可高于旱地。
小麦施肥的正确方法
![小麦施肥的正确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2e7c10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6.png)
小麦施肥的正确方法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施肥是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小麦施肥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呢?
1.选对肥料。
小麦早期和中期需要氮、磷、钾等元素,应选用含有这些元素的复合肥或专用肥料。
2.合理用量。
小麦施肥时应控制用量,避免浪费和造成土地污染。
一般来说,每亩用肥量不应超过30公斤。
3.施肥时机。
小麦在孕穗期需要大量的氮肥,应在开花前后进行追肥。
同时,也要注意避开高温天气和雨季,以免肥料损失过多。
4.施肥方式。
小麦施肥应采用局部施肥法或沟面撒肥法,以充分利用肥料效益。
5.注意施肥顺序。
在肥料中,氮、磷、钾三种元素的吸收能力依次降低,因此应先施用氮肥,再施用磷、钾肥。
总之,小麦施肥要根据生长期、用量、时机、方式等因素综合考虑,以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效果。
同时,也要合理利用农家肥、秸秆等有机肥料,以减轻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 1 -。
小麦高产种植技术与管理施肥
![小麦高产种植技术与管理施肥](https://img.taocdn.com/s3/m/8118e45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c.png)
小麦高产种植技术与管理施肥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种植技术与管理施肥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土壤改良、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及管理措施等方面,介绍小麦高产种植技术与管理施肥的相关知识。
一、土壤改良土壤是小麦生长的基础,健康的土壤能够提供充足的养分和良好的生长环境。
因此,首先要做好土壤改良工作。
具体措施包括:1.有机物质的添加:通过施加农家肥或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2.翻耕深松:适时进行翻耕深松,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3.合理施用石灰:根据土壤酸碱度,适量施用石灰,调节土壤pH值,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二、施肥技术小麦对营养元素的需求较高,因此合理施肥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下面介绍几个施肥技术:1.底肥施用:在播种前适量施用有机肥或复合肥,为小麦提供充足的养分储备。
2.追肥施用:小麦生长期间,根据生长情况适时进行追肥,通常分为苗期追肥、分蘖期追肥和灌浆期追肥。
3.叶面喷施:适量使用叶面肥,可提供小麦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并增强植株抗病虫害能力。
三、病虫害防治小麦生长期间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对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
因此,病虫害防治是小麦高产种植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1.合理轮作:适时进行轮作,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2.选用抗病虫害品种:选择具有抗性的小麦品种,可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3.喷药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的情况,适时喷洒农药进行防治,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四、管理措施除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外,适当的管理措施也对小麦高产种植起到积极作用。
以下是几个管理措施的建议:1.适时灌溉:根据小麦生长的需要,合理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频次,保持土壤湿度适宜。
2.及时除草:小麦生长期间要及时除草,以减少杂草对养分的竞争,保证小麦的生长发育。
3.密植适度:根据小麦品种和土壤条件,适当控制小麦的密植程度,以保证充足的养分供应和通风透光。
小麦合理施肥要点 小麦施肥量如何掌握
![小麦合理施肥要点 小麦施肥量如何掌握](https://img.taocdn.com/s3/m/cc451a4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b.png)
小麦合理施肥要点小麦施肥量如何掌握
小麦需肥量受土壤性状和自身肥力等多种因素影响,还受小麦播期、预期产量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同时小麦品种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
生产经验表明,农户在施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多施磷肥
小麦对磷肥需求较多,底肥要多施些磷肥,建议应用氮磷钾比例中含磷较高的复混肥或磷酸二铵作底肥。
2、注意把握适当用量
如用磷酸二铵作底肥,可以用15-20千克/亩,如用含磷多的复混肥(含量20%以上),可以用20-25千克/亩。
对小麦春苗及时追肥,一般在拔节后期追肥,若播种晚、苗情较差,可以适当提前至拔节期。
第一次追肥量用尿素15-20千克/亩,第二次追肥看苗当时长势,
如果苗情仍然不旺,可在孕穗前期再追一次穗肥,用尿素7.5-10千克/亩。
3、施用底肥方法要得当
磷酸二铵放在施肥箱里,连同种子箱里的种子一起播下,注意不要与种子直接接触,以免烧苗。
如用复混肥可参照磷酸二铵的用法,但要求肥料粒型整齐,硬度要符合标准,不能呈面状。
否则要先施底肥,耕匀耙细后再行播种。
小麦全年施肥方案图
![小麦全年施肥方案图](https://img.taocdn.com/s3/m/8bf6be4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18.png)
小麦全年施肥方案图小麦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合理的施肥方案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介绍小麦全年施肥方案图,包括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时间。
春季施肥方案春季是小麦生长的关键阶段之一,适当的施肥可以促进小麦早期生长和发育。
下面是春季施肥方案的具体内容:•施肥时间:3月份至4月份,小麦拔节至抽穗期。
•肥料种类:主要施用氮肥和磷肥。
•施肥量: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农田管理水平确定,一般每亩施用氮肥20-30公斤,磷肥10-15公斤。
夏季施肥方案夏季是小麦生长的快速生长期,适当的施肥可以补充养分,提高小麦的生长率和养分吸收能力。
以下是夏季施肥方案的详细信息:•施肥时间:5月份至6月份,小麦抽穗至灌浆期。
•肥料种类:主要施用氮肥和钾肥。
•施肥量:根据地块的土壤条件和需求确定,一般每亩施用氮肥30-40公斤,钾肥10-20公斤。
秋季施肥方案秋季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适当的施肥可以增加小麦的养分储备,为冬季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
以下是秋季施肥方案的具体内容:•施肥时间:9月份至10月份,小麦幼苗期至分蘖期。
•肥料种类:主要施用有机肥和磷肥。
•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和地块管理情况确定,每亩施用有机肥5000-8000公斤,磷肥10-15公斤。
冬季施肥方案冬季是小麦休眠期,适当的施肥可以增加地块的养分含量,为来年小麦生长提供保障。
以下是冬季施肥方案的详细内容:•施肥时间:11月份至翌年2月份,小麦休眠期。
•肥料种类:主要施用磷肥和有机肥。
•施肥量: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实际需求确定,每亩施用磷肥10-15公斤,有机肥5000-8000公斤。
以上就是小麦全年施肥方案图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不同地区的小麦种植条件和需求可能有所不同,具体的施肥方案请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小麦施肥原则及施肥技术
![小麦施肥原则及施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1190d0a76a20029bc642d75.png)
小麦施肥原则及施肥技术根据耕地土壤肥力状况、小麦吸肥规律和产量要求。
总结出以下3条小麦的施肥原则:(1)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
有机肥具有肥源广,成本低,养分全,肥效长,含有机质多,能改良土壤等优点,它不仅能促进当年增产,而且能保证连年增产,不断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农业生产后劲,但有机肥由于养分含量低,用量大,肥效慢,当小麦急需某种养分时,还必须以化学肥料来补充,互相取长补短。
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土壤肥力和持续增产的目的。
(2)施足基肥,合理施用种肥和追肥。
“麦收胎里富,基肥是基础”,根据全国许多高产经验,基肥的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6 0%—8 0%,施足基肥,对于促进幼苗早发,冬前培育壮苗,增加有效分蘖率和壮秆促穗均具有重要作用,基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同时配合氮,磷化肥,有机肥肥效时间长,施足基肥不仅可以在小麦整个生育期间源源不断地供给养分,对控制麦株前期秆长和防止后期早衰有良好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改良土壤,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与活动,从而不断提高土壤肥力。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合理追肥,是充分利用肥源来提高产量的生要措施,所谓合理追肥,就是根据小麦一生的需肥规律,有目的地及时满足作物对肥料的需求,小麦各生育时期吸收肥料的规律是:越冬前吸收氮肥最多,磷,钾次之,为了满足小麦出功后能马上吸收到氮肥,在生产上一般都施用硫酸铵3—5公斤或尿素1. 5-2. 5公斤作种肥,这对增加小麦冬前分蘖和促进次生的生长有良好作用,在越冬到返青期仍以氮肥吸收较多,磷,钾开始显著增加,所以,越冬期施肥,除少量供应冬季缓慢生长需要的养分外,基本上是施春用,促使小麦多扎根,早返青,巩固冬前分蘖,提高冬前分蘖成穗率,返青期到拔节期吸收钾最多,吸收磷肥急剧增加,由于底肥中有磷肥,故此期如果长势较旺,可以不施,以防秆长,若缺则应早施返青肥,以利于增加有效分蘖,提高成穗率,拔节期抽穗期,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达到最高峰,这一时期施肥,可养活不孕小数,是提高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为创高产,此期要供足水肥,抽穗期成熟期,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普遍下降,但除钾外,氮和磷一直到成熟仍在继续吸收,尤其是磷肥,能灌浆壮粒,使麦穗粒多粒重,所以,为了满足后期对磷肥的需要,往往采取根外追肥,这已成为获得小麦增产的一项有力措施。
小麦的施肥技术
![小麦的施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78dc59e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f.png)
小麦的施肥技术
一、小麦施肥实行粗、细结合,氮、磷配合。
采用粗肥、氮肥、磷肥“三肥坐底”的方法,是一项显著的增产措施,也是培育冬前壮苗的有效手段。
要本着“粗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
一般保肥能力强的粘质土壤,可将全生育期氮肥总量的一半以上坐底施用;保肥能力较差的沙质土壤适当少些,约占全期氮肥总量的40%左右坐底为宜。
增施磷肥,特别是贫磷土壤,用磷肥突破,氮、磷配合的办法,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根据大量试验证明,一般亩产500千克以上的麦田,需施优质土杂肥5000千克以上,标准氮、磷肥各50千克,硫酸钾10千克左右。
二、返青肥要因苗追施。
对于冬前长势较弱的2―3米苗或地力差、早播徒长脱肥的麦苗,应早施、重施返青肥,可在地表开始化冻时抢墒追施(顶凌施肥)。
一般每亩可追碳酸氢铵20千克左右,缺磷麦田应混合追施过磷酸钙每亩15千克左右。
有条件的最好施磷酸二铵每亩10―15千克。
返青肥对于促进麦苗由弱转壮,增加亩穗数有重要作用。
但对于苗数较多的一类苗,或偏旺而未脱肥的麦田,则不施返青肥。
应推迟到起身时追施,以控制无效分蘖,达到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亩穗数的目的。
三、合理运用肥水。
中期是冬小麦一生中需水需肥最多的时期。
需水约占总量的35%左右,需肥占总量的50%左右。
尤其在拔节、孕穗阶段,对水分反应非常敏感。
每亩追标准氮肥(硫酸铵)15千克左右。
四、根外追肥。
根外喷磷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一般开花后喷二次磷肥,千粒重可增加2―3克,增产10%。
小麦施肥方法小麦施肥方法小麦施肥
![小麦施肥方法小麦施肥方法小麦施肥](https://img.taocdn.com/s3/m/703616e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77.png)
小麦施肥方法小麦施肥方法小麦施肥小麦作为我国的重要农作物之一,在生长期间需要适当地施肥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下面将介绍小麦的施肥方法。
一、基础施肥:1.田间施肥:在小麦种植前,需要将堆肥、农家肥等有机肥料进行基肥施用。
一般情况下,每亩用量为300-500kg。
也可以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来确定施肥量。
2.配方施肥:根据土壤的肥力特点,合理选配化肥种类和施肥量。
小麦生长期对氮肥、磷肥和钾肥的需求量较大。
一般的施肥比例为氮:磷:钾=3:1:2、在配方施肥的过程中,可以考虑选用复混肥、氮磷钾复合肥以及钙镁磷复合肥等。
二、追肥:1.生长期追肥:小麦幼苗期至拔节期是小麦生长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对氮肥的需求量较大。
可以在拔节期每亩追施尿素15-20kg,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
2.抽穗期追肥:小麦进入抽穗期后,需要适量的磷肥和钾肥。
每亩追施磷肥10-15kg、钾肥15-20kg,可以增加小麦的抗逆性,提高产量和品质。
三、叶面追肥:在小麦生长期间,叶面追肥是常用的施肥方法之一、可选用叶面肥料通过叶片迅速吸收,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叶面追肥可以增加作物的养分吸收率,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四、尽量避免施氮过量:小麦对氮肥的需求大,但过量施氮会导致小麦长势过旺,易发生倒伏,影响穗粒饱满度和品质。
因此,在施肥过程中,要根据小麦的生长状况和土壤的肥力情况合理控制氮肥的施用量,避免氮肥的过量施用。
五、注意施肥的时机:小麦的施肥时机非常关键,通常应选择在小麦的生长旺季进行施肥,包括拔节期、抽穗期等。
这些阶段是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适时追肥能够有效地提高产量和品质。
六、科学施肥:除了以上的施肥方法外,还应根据土壤的理化特性、小麦品种特点和生长环境等因素,科学施肥。
例如,根据土壤pH值选择适当的酸性或碱性肥料,根据土壤含盐量选择适量的含盐肥料等。
综上所述,小麦施肥方法包括基础施肥、追肥、叶面施肥等。
合理控制施肥量、选择适时的施肥时机以及科学施肥,可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小麦各个时期施肥技术
![小麦各个时期施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e426d6a102de2bd960588f8.png)
小麦各个时期施肥技术一、小麦施肥口诀种地用肥有学问,小麦施肥掌握准。
定产测土施底肥,普用土壤调理剂。
氮磷钾比要协调,平衡施肥产量高。
底肥施足必深耕,上虚下实打根基。
底墒要足保全苗,拌种防病要记牢。
小麦返青要化控,拔节之前追尿素。
扬花前后巧防病,补喷微肥夺丰收。
黄淮流域地偏碱,选肥种类稍偏酸。
氮磷两元配成肥,应施旱薄中肥地。
掺钾配成三元肥,可施高产水浇地。
控释肥料价虽贵,小麦玉米都适宜。
对比之下见高低,还是选用配方肥。
土壤缺啥补充啥,力争主动莫迟疑。
一年之计在于春,选对肥料属第一。
足墒下种能增产,根据墒情来浇灌。
送水选在麦灌浆,看天看地莫迟延。
底墒水在犁地前,趁墒播种最方便。
作物起垄来播种,迂旱沟浇可节源。
水肥相济最关键,亩产吨粮好实现。
二、你了解小麦吗?小麦是中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其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
小麦种植范围南起海南岛,北至黑龙江,西起新疆,东抵沿海各省的平原高山。
中国既种冬小麦,也种春小麦。
下面介绍下冬小麦化肥使用技术。
冬小麦在营养生长阶段(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的施肥,主攻目标是促分蘖和增穗,而在生殖生长阶段(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则以增粒增重为主。
由于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的不同,小麦植株一生中所吸收的氮、磷、钾数量及其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配也有变化。
综合起来,一般认为每生产100千克小麦籽粒,需吸收纯氮-3.2千克左右,磷1-1.5千克,钾2-4千克,氮、磷、钾三者的比例约为1::1。
其中氮、磷主要集中于子实,分别占全株总含量的76%和%,钾主要集中于茎叶,点全株总含量的%。
冬小麦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是:出苗后到返青期前,吸收的养分和积累的干物质较少;返青以后吸收速度增加,从拔节至抽穗是吸收养分和积累干物质最快的时期;开花以后,对养分的吸收率逐渐下降。
冬小麦对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是从分蘖到越冬,一是从拔节到孕穗,后面的高峰远远大于前面的高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