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与玫瑰中唯美主义的现代价值 郑月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总第期

MangZhong

Literature

437

《夜莺与玫瑰》中唯美主义的现代价值

◎郑月波

(河北经贸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

唯美主义始于19世纪中后期的欧洲,是当时一些评论家、艺术家等掀起的旨在对抗中产阶级对于艺术的摧残,捍卫艺术的超然价值和独立性的文化运动。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便是这一唯美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他以创作戏剧、小说、诗歌、短篇小说、童话故事和文艺评论为实践,宣扬其唯美主义艺术主张,和虚伪的资产阶级及腐朽的社会现实抗争。《夜莺与玫瑰》是王尔德童话集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篇,以其内容和形式上的简单与精神和实质上的深刻这一特点吸引了中外无数读者,也引得无数专家学者对其从各方面进行解读,尤其是其唯美主义文艺观。《夜莺与玫瑰》中所表现出来的唯美主义,无论从艺术形式还是精神内涵层面对艺术的创作和定位都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文艺观可见一斑。

一、王尔德唯美主义文艺观综述

(一)时代背景

19世纪中后期,英国处于产业革命高潮和工业空前发展的时期,在这一社会大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第一、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渗透到社会的每个领域和阶层。艺术领域也没有逃脱掉拜金之风的侵袭,艺术已经不再是纯粹的艺术,而被看做用来交易的商品。这种把艺术商品化和功利化的社会现象、普通民众的市侩嘴脸、资产阶级虚伪丑恶的道德表现、人心的躁动以及加剧了的社会矛盾愈演愈烈,艺术领域迫切需要一面纯艺术的大旗指引艺术家们摆脱自然和社会现实的束缚与摧残,捍卫艺术的至高无上地位,唯美主义便应时而生。

1871年,获得奖学金的王尔德进入都柏林三一学院学习。在这里他受到希腊文化思想的熏陶,而希腊正是唯美主义精神所主张的纯粹的形式和至高的精神的萌芽地。1874年,他进入牛津大学迈格德林学院学习。在这里他受到文艺评论家佩特和拉斯金二人唯美主义的影响,并接触了先拉斐尔派运动精神和新黑格尔派哲学等方面的作品,这些都为他之后成为唯美主义的领军人物奠定了坚实基础。就这样,在社会现实和前人思想的影响下,王尔德以深恶痛绝的态度和奋起反抗的做法实践了一个艺术家应有的用艺术的“至美”来抗争现实的“奇丑”。

(二)主要内容

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文艺观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即艺术至上主义。总结起来大致包括如下几方面。

1.艺术拥有独立性和纯粹性。王尔德眼中的艺术是独立于生活、自然和社会之外的,没有任何外在目的的、纯粹的艺术。相应地,艺术家也是独立和绝对自由的。首先,他认为艺术不是对生活的反映,相反,生活是对艺术的模仿,所以艺术高于生活。艺术的美不存在于生活中,真正美的事物是艺术创作中抽象化和理想化的产物。其次,他对自然虽没有持完全否定态度,可总体来说认为自然是不完美的、单调而粗俗的,所以艺术不必向自然学习,更不必把自然照搬进艺术作品中,想象是艺术创作的真正源泉。最后,他认为艺术不为任何政治和道德目的服务。艺术不应被任何阶级统治和拿来交易,是绝对不应有功利性的。艺术的目的仅是艺术本身,和任何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宗教、科学等因素均没有任何关联。艺术家仅是创造美的使者,任何为了获得经济报酬或宣扬某种政治目的而进行的艺术创作都是令人鄙视和唾弃的。

2.艺术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永恒的生命力。他认为美高于世间万物,创造美的艺术高于生活、超乎于自然之外、不为任何社会因素所动,所以艺术的价值应超脱人生。“为艺术而艺术”的实质是“为生命而艺术”,这样唯美主义的使命便落在了生命上。这种“为艺术或生命的艺术”才是真正伟大的艺术,其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其价值是永恒不变的。至美的艺术为世人展现的美轮美奂的境界是人世间不曾有或者稀缺的,但同时也是几乎所有人向往和追求的,艺术强大的生命力便在于此。

3.以艺术的至美来反抗社会。王尔德生活的时代拜金主义和艺术功利主义盛行,主张对生活模仿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占上风,面对如此的社会大背景,王尔德要用至美的艺术来反击现实中恶俗的丑陋。他要让生活模仿艺术,通过艺术创造的美来矫正世间人们的鄙俗,为人类树立一个完美理想的范例。他通过作品中创作的意境和塑造的形象来反驳时代主流的做法便是以艺术的至美在反抗社会。

二、《夜莺与玫瑰》中的唯美主义解析

《夜莺与玫瑰》讲述了一只夜莺被一位青年学生为爱而哭泣的表象所感动,遂用自己的生命在冬日的寒冷中换来了一朵鲜红的玫瑰花。可是这朵玫瑰花并没有帮助青年学生赢得他心爱的女生,反倒因不敌华贵的珠宝而被丢弃,最后被马车碾过而粉身碎骨。不懂真爱的青年学生随即放弃女孩,又回

144

外国文学

到自己的书房看起古旧的厚书来。故事表面看起来简单无奇,可是其中意象众多、语言绚丽、色彩丰富,读者的所有感官都被积极地调动了起来,其形式美和精神美的完美结合已然使得它不仅是一篇感人的童话故事,更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或者隽永的诗歌。这篇散发着美的气息的童话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思想发挥到了极致,是解析其中内涵的完美范例。

(一)艺术形式层面

1.丰富的修辞手法。童话故事最大的特征是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夜莺与玫瑰》毫不例外。比如青年学生在提到夜莺时用的是“她”;文中的大树、月亮、玫瑰花树、蝴蝶、雏菊等都能像人一样说话和表达感情等。拟人的使用使整个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也能非常鲜明地表明作者对具体事物的不同感情。

比喻也是贯穿整个故事的一个重要修辞格。王尔德主要运用了明喻和暗喻,王尔德通过这些比喻的运用,引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充满绚丽色彩、动听声音、甜美味道、变换形状的多维世界,这样多彩的世界是世间稀缺的至美世界,是高于生活,同时给予现实中的人们以向往的一个理想境界。

此外,故事中还结合了押头韵、渐层、突降等修辞手法,使整个篇章语言优美、韵律无穷,感官得到了美的享受。

2.不断变换的句式。王尔德在作品中不断变换各种句式,以达到丰富表达,给读者以形式上美的感受。如倒装句、排比句、重复句、长句、短句等。丰富的句式避免了表达上的单调,使故事的叙述跌宕起伏,时而紧张、扣人心弦,时而舒缓、耐人寻味。这种韵律和节奏美也是王尔德唯美主义中强调形式美的一大表现。

3.巧妙的象征。作品运用了大量象征把幻想和现实紧密结合。夜莺象征了追求完美爱情、不惧艰难险阻、又能勇于献身的人。夜莺其实是王尔德的化身,夜莺执著追求爱情的过程有如他至死不渝地追求至真、至纯、至美艺术的过程。玫瑰花象征了只有通过相爱双方不断滋养才能维持的真爱,也是王尔德毕生追求的至高无上的美和艺术的象征。青年学生则是当时社会有心追求艺术但不成的一部分艺术家的象征,他们也向往美而真的艺术,可在社会浮躁、动荡、拜金的环境下感到彷徨并痛苦挣扎,最终向现实缴械投降。蜥蜴、蝴蝶等动植物象征了那些不懂爱情,怀疑甚至指责唯美主义的愤世嫉俗的人们,他们已被现实的物欲横流所浸染,木讷没有情感,更不用提去崇尚和追求美的艺术。正是这些巧妙的象征手法使得表面简单的童话有了深邃的内涵。

(二)精神内涵层面

当读者透过《夜莺与玫瑰》中作者用诗化的语言描绘的美轮美奂的画面,认真思考画面的光彩所折射出来的深刻寓意时,此作品已经不单是一篇简单的故事,而是蕴涵着深刻精神内涵的唯美之作。

首先,当蝴蝶、蜥蜴讥讽夜莺的做法时,当教授的女儿看重珠宝、拒绝玫瑰时,当青年学生丢弃玫瑰花而回到书房时,这些形象分别和夜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面是鄙俗的现实的丑,一面是高尚的艺术的美。孰好孰坏,不言自明。王尔德正是通过这篇童话来讽刺当时社会人们不信爱情和至美的艺术,而只注重物质追求的做法及反抗丑陋的社会。其次,作者通过夜莺的不懈追求来映射自己在艺术的道路上追求至高的美和至纯艺术的决心、努力及收获。作品中夜莺的死实则是对生的超越,是艺术的永恒和至真、至善、至纯、至美的不朽。最后,作者通过作品否定了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挣扎于理想与现实间、不思进取的人生观和以女学生为代表的爱慕虚荣、随俗浮沉的人生观,肯定并褒扬了以夜莺为代表的敢于追求美好理想并为之生死不渝,最后实现自己理想和价值的人生观。

三、王尔德唯美主义的现代价值

不能否认,王尔德《夜莺与玫瑰》及其他唯美主义作品虽寓意深刻,却体现了他对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和唯物论创作原则的反对之意,且主张稍显偏颇,可这正是值得追问的地方。其实不难发现他是在用文学作品的召唤力量呼唤缺失已久的艺术良心,谴责社会的物质至上和艺术功利化现象,反映动荡的世纪末的艺术诉求,所以是有其积极与进步面的。其唯美主义精神深远地影响了20世纪及以后西方艺术的历程,也为西方古典艺术向现代艺术、启蒙现代性向审美现代性的转变贡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王尔德及其唯美主义已经超越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为当下同样处于文艺商品化大环境下的现代艺术家树立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为至真、至美的艺术可以至死不渝的光辉榜样!

[参考文献]

[1]郭爱竹.执著追求美的“夜莺”———析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观及其作品《夜莺与玫瑰》的寓意[J].河北职工大学学报,2001(01).

[2]王洪琛.现代视野中的唯美主义[J].外国文学研究,2004(04).

[3]杨立民.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赵秀丽.唯美长存———《夜莺与玫瑰》中王尔德美学观解读[J].作家,2012(06).

[作者简介]

郑月波(1980—),女,汉族,辽宁盘锦人,河北经贸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和英语教学。

[责任编辑曲静波]

1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