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水力压裂技术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研讨
压裂
S1 S2
S3
6
图1 压裂过程示意
专题研讨
压裂材料:压 裂液和支撑剂 施工参数:排 量和压力 压裂设备:泵 车(组)、液罐、 砂车、仪表车
图2 压裂施工现场
7
专题研讨

压裂液
3.1 种类
水基压裂液、泡沫压裂液、油基压裂液、乳化压裂液 清洁压裂液,纯气体压裂液(液化)。
3.2 发展
40、50年代,矿场原油、凝胶油、粘性乳化液; 60年代瓜尔胶稠化剂的问世——现代压裂液化学的诞生; 70年代,水基压裂液迅速发展,占主导作用; 80年代泡沫压裂液技术取代了部分水基压裂液 。 目前,泡沫压裂液、液体CO2压裂液、液氮压裂液也开始应用。
3
专题研讨
二 2.1
压裂机理及一般流程 机理
利用地面高压泵组,将高粘度压裂液在大排量条件下注入井中,在
井底憋起高压;当此压力大于井壁附近的地应力和地层岩石抗张强度时 ,在井底附近地层产生裂缝;继续注入带有支撑剂的携砂液,裂缝向前 延伸并填以支撑剂,关井后裂缝闭合在支撑剂上,从而在井底附近地层 内形成具有一定几何尺寸和导流能力的填砂裂缝,沟通煤层裂隙,最后 通过煤层气排水-降压-解吸的过程,达到正常排气的目的。
――
液态CO2 压裂液
施工设备特殊, 干气气藏,低 成本远高于其 压油藏 它体系,施工 规模较小
--
0
13
四 压裂裂缝 4.1 裂缝形态及扩展规律
裂缝形态主要包括裂缝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及走向 长度:随着裂缝宽度的增加,裂缝长度将受到限制。 宽度:压裂裂缝的宽度与其弹性模量成反比。 方位:同一盆地没有明显的方向性,但是存在着在某一方向 裂缝出现机率相对较大的现象。 裂缝形态4种类型:水平缝、垂直缝、先水平缝后垂直缝、两 冀不对称缝 (一冀为垂直缝,一冀为水平缝)。形态复杂的例 如“T”、“工”,‘爪’ 型裂缝。
22
专题研讨
4.3.3 其它因素
天然裂缝的存在有效地降低了岩石的抗张强度, 也使井筒附近的地应力发生了改变,对压裂裂缝的启 裂和延伸产生影响。
控缝高压裂技术(油气) •控缝高压裂技术就是通过上浮式和下沉式导向剂在裂 缝的顶部和底部形成人工遮挡层,阻止裂缝中的压力 向上下传播,继而达到控制裂缝在高度方向上进一步 延伸的目的。
23
专题研讨
24
8
专题研讨
3.3 要求
滤失少、悬浮能力强、摩阻低、热稳定性及剪切稳定性 能好、低残渣、配伍性好、破胶迅速彻底、货源广,便于配 制,经济合理。
3.4 按阶段划分
按照在压裂施工中的不同工艺作用,压裂液可以分为: 前置液、携砂液和顶替液。 前置液:是压开地层并造成一定几何尺寸的裂缝,以备后面 的携砂液的进入。在温度较高的地层里,它还可以 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 携砂液:将支撑剂带入裂缝,继续扩张裂缝,冷却地层。 顶替液:将携砂液顶替进裂缝,防治余砂沉积井底形成砂卡。
专题研讨
煤层气井压裂技术
汇报人: 汇报人:周龙刚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学院 2011年12月3日
1
专题研讨
提 纲: 一 压裂的目的及意义

压裂机理及一般流程

压裂液

压裂裂缝
2
专题研讨

压裂的目的及意义
①压裂消除了井筒附近储层在钻井、固井、完井过程中 造成的伤害。 ②压裂使井孔与煤储层的裂隙系统更有效的联通。 ③压裂可加速脱水,加大气体解析率,增加产量。 ④压裂可更广泛地分配井孔附近的压降,降低煤粉产量。
专题研讨
4.3.2 地应力
地应力大小和方向控制煤层气井水力压裂裂缝起裂压力、 起裂位置及裂缝形态。(晋城西)
A、B处压力集中:
σA = 3σh − 3σH σB = 3σH − 3σh
起裂压力:
Pc = 3σh − σH + T
水平主应力差系数Kh:
K
h
=
σ
H
− σ
h
σ
h
21
专题研讨
4.3.2 地应力
19
专题研讨
4.3.1 煤岩本身的岩石力学性质
煤岩弹性模量E较低,泊松比u较高,决 定煤岩压裂时易形成短而宽的裂缝;煤岩不 均质性,造成了压裂裂缝形态复杂。 根据兰姆方程,岩石中压裂裂缝的宽度 与其弹性模量成反比。因此,同常规砂岩压 裂结果相比,煤岩更易形成短宽裂缝;随裂 缝宽度增加,裂缝长度将受到限制。 煤层与顶底板的交界处存在一个弱面,在 弱面处造成一个低应力区(遮挡层)。压裂 裂缝垂向延伸至弱面时由于受到应力阻挡, 裂缝将沿弱面处的低应力区延伸,形成“T” 形缝或“工”形缝,对裂缝高度扩展影响较 20 “T”、“工”型 大。 缝
图5 煤层压裂后电位(Vm)纯异常等值线图
17
图6 压前和压后的井温测量
专题研讨
4.3 裂缝扩展模型
现在采用较普遍的裂缝扩展模型有二维的PKN模 型、KGD模型、RADIAL模型,以及三维的全三维模型 和拟三维模型。 主要差别是裂缝的扩展和裂缝内的流体流动方式 不同: 二维模型假设裂缝高度是常数,即流体仅沿缝长 方向流动。裂缝内仍是一维流动(缝长)。 拟三维模型和真三维模型缝高沿缝长方向是变化 的,在缝长、缝高方向均有流动(即存在压力降)。
图4 裂缝延伸形态
14
专题研讨
4.1 裂缝形态及扩展规律
一般首先在井筒附近产生不规则水平缝,然后随着裂 缝的进一步延伸,有的井产生水平缝,有的井产生垂直缝。
表2 沁水盆地煤层气井压裂裂缝高度测试结果表
裂缝的高度超过压裂层厚度的4倍 最高达到 倍 一般在2~4倍 裂缝的高度超过压裂层厚度的 倍,最高达到6倍,一般在 倍
裂缝延伸 憋压 造逢 裂缝闭合
4
充填支撑剂
专题研讨
2.2 压裂的一般流程
原始煤层压裂井的施工主要经过3个阶段:完井阶段、储 层改造阶段(即射孔、压裂阶段)、排水采气阶段。 (1)压裂方案设计:(裂缝几何参数优选及设计;压裂液类 型、配方选择及注液程序;支撑剂选择及加砂方案设 计;压裂效果预测和经济分析等。 ) (2)压前准备:配制压裂液,压裂车组、设备调试完毕。 (3)施工过程: ①前期:注入前置液,降低滤失,破裂地层,造缝, 降温,压开裂缝后前期加入细砂。 ②中期:注入携砂液,携带支撑剂(先中砂后粗砂)、 充填裂缝、造缝。 ③后期:注入顶替液,中间顶替液:携砂液、防砂卡; 末尾顶替液:提高携砂液效率和防止井筒沉砂。 5
12
专题研讨
表1 国内外压裂液类型及使用现状
压裂 液类型
使用比例
优点
廉价、安全、 可操作性强、 综合性能好 配伍性好、密 度低、易返排 伤害小 残渣少、滤失 低、伤害较小 密度低、易返 排,伤害小、 携砂性好 不会引入任何 流体,对地层 无伤害,有利 于压后投产
缺点
适用范围
国外 国内 60~ 60~ 65
水基 压裂液
深度高,残渣、 除强水敏性储 伤害高 层外均可用
≥95
油基 压裂液 乳化 压裂液 泡沫 压裂液
成本高,安全 性差,耐温较 低 摩阻较பைடு நூலகம்,油 水比较难控制 施工压力高, 需特殊设备
强水敏,低压 储层
≤5.0
≤3.0
水敏,低压储 层、低中温井 低压、水敏领 导
≤5.0
≤2.0
25~ 25~ 30
15
专题研讨
4.2 裂缝监测方法
包括裂缝高度测量和裂缝方位及长度的监测 走向:井眼三维地震、地震声波井下电视、井下电视照相 高度、宽度:水力阻抗监测、伽玛射线测井、井温测井、 超声波成像测井 沁水盆地: 方位、长度:大地电位法或微地震法 高度:井温测试法或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伽马测井法)
16
专题研讨
18
专题研讨
4.3 压裂裂缝形成的控制因素
1 煤岩本身的岩石力学性质 2 地应力,不同构造部位煤层与褶皱中和面的 位置关系 (局部构造地应力) 3 割理、孔隙系统,先存裂隙 4 煤层埋深 5 温度,在深井中,也会对破裂压力造成影响 6 压裂施工作业参数,如施工规模和施工排量 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裂缝形状。
11
专题研讨
3.4 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
类型:吸附伤害、堵塞伤害、水化膨胀伤害和化学伤害 (1) 煤比表面积较大,容易吸附物质(特别是有机物)。 (2) 压裂液滤失、反排不彻底,滞留储层造成液堵。 (3) 压裂液残渣,返流堵塞填砂裂缝,降低裂缝导流能力; 另一方面较小颗粒残渣,穿过滤饼随压裂液一道进入 地层深部,堵塞孔隙喉道。 (4) 粘土矿物膨胀,煤粉运移堵塞裂隙,引起压裂压力增 大,裂缝方向改变。 (5) 压裂液与储层不配伍造成的伤害,可能发生化学反应。
9
专题研讨
前置液
携砂液
顶替液
图3 SH133 压裂施工曲线图
10
专题研讨
3.3 添加剂
稠化剂:植物胶,瓜尔胶 、香豆胶 、田菁胶等 交联剂:交联冻胶压裂液,交联剂是必不可少的添加剂 (硼砂) 防膨剂:粘土稳定剂,氯化钾 助排剂:促使压裂后破胶压裂液迅速返排 ,活性水、线 性胶和交联冻胶压 裂液中都需要加入助排剂 破胶剂:线性胶,特别是交联冻胶压裂液 (过硫酸铵 , 生物酶破胶剂 ) 杀菌剂:压裂液中的稠化剂多糖聚合物在细菌作用下会发 生降解,导致粘度下降。(甲醛液) PH调节剂:调节压裂液PH值 表面活性剂、降滤剂等
钻井以后,井筒周围压力重分布,使最大水平主应 力沿井筒周向呈环状分布,最小水平主应力沿井筒呈放射 状分布。应力集中的影响范围约为井筒半径的10倍。 水力裂缝起裂方位不但与水平主地应力方位有关,而 且与水平主应力差的大小有关。高水平主应力差条件下, 水力裂缝易于在井壁处沿垂直最小水平主应力的方位起 裂并延伸,产生较为平直的水力主缝。低水平主应力差条 件下,水力裂缝容易沟通各种成因的天然裂缝,并沿天然 裂缝扩展,产生网状裂缝。 传统经验方法从煤岩本身性质出发来判定压裂裂缝 的临界转化深度,在地质构造未发生明显扭转和剪切运动 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