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脑梗死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炎性指

合集下载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塞的临床治疗作用的影响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塞的临床治疗作用的影响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塞的临床治疗作用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脑梗塞治疗方面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结合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5月收治脑梗塞患者30例开展研究。

以不同药物进行分组。

常规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

实验组结合应用氯吡格雷。

分析对比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

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数据差异,P>0.05。

结论:脑梗塞患者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结合治疗效果明显,联合用药相对于单一用药作用更加突出,可以实现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梗塞;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作用脑梗塞是临床中相对常见的脑组织缺血坏死疾病,疾病的发生往往是因为脑部的血液供应异常而导致缺血、缺氧所导致的疾病[1]。

临床中脑梗塞发病时会带有头晕、恶心以及呕吐等多种疾病症状,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以及年龄不断提升,脑梗塞疾病发病率也在不断提高,这也间接提高了对于临床治疗的要求[2] -[3]。

以往对于脑梗塞的治疗主要是以阿司匹林为主,但是单一用药所能够达到的疗效有限,并且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还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这也是影响患者用药治疗持续性、疗效稳定性的关键。

对此,为了积极提高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本文以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为例,分析研究不同药物治疗时的效果差异。

详细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5月收治脑梗塞患者30例开展研究。

实验组15例患者,男女8例、7例,年龄(61.51±3.54)岁,其中合并高血压7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4例;常规组15例患者,男女9例、6例,年龄(62.47±3.68)岁,其中合并高血压8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5例。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无意义,P>0.05。

入选标准:被确诊为脑梗塞;对研究认可且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存在脑出血疾病症状;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存在精神障碍。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给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给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
有 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 如表 1 。
表 1 两组 N I HS S 、 S F一 3 6量 表评 分变化情 况分析 ( ± s , 分)
两组急性脑梗死 患者均 给予临床 常规对症
治疗 , 积极控制生命体 征( 血糖 、 血压等) 稳定 、 补液维持机体 内 环境 ( 酸碱度 、 电解 质等 ) 平衡 、 提供 营养 神经 治疗等 。对 照组 急性脑梗死 患者 在 常规 治疗 基 础上 加 用 阿司 匹林 , 阿司 匹林 [ 由云南 云龙制药股 份有 限公 司提 供 ( 国药 准字 H 5 3 0 2 0 3 2 1 ) ] 1 3服 1 0 0 m g / 次、 1次/ d 。研究组 急 性脑 梗死 患者 在 常规 治疗 基础上加用 阿司匹林 、 氯 吡格雷 联合 给药 , 其 中阿 司匹林 给 3 统计 学方法
将 所得数据 输入 E x c e l 表 中( o f f i c e 2 0 0 3 ) ,
经S P S S 1 9 . 0软件实 现统计 学分析 , 本 文 中两 组急性 脑梗死 患 者治疗前 、 后 N I H S S 、 S F一 3 6量表评分情况均属 于定 量资料 , 对
2 0 1 6年 1 0月收治的 9 0例 急性脑 梗死 患者 。其 中男 4 2例 , 女
4 8例 , 年龄为 4 5— 8 7岁 、 平均 ( 6 7 . 8 2± 9 . 1 1 ) 岁, 疾 病类 型 : 后
循 环系统脑梗死 2 9例 、 前 循环系统脑梗死 6 l例。随机将 9 0例
害, 是导致 患 者 发 生 认 知 、 运动、 语 言 等 功 能 障碍 的 主 要 原 因 ] 。由此可知 , 临床医生采取针对性措施减缓 或阻止脑 梗死 急性病情进展是 保障患者预后 的关键 因素 。

观察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观察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40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6月中第21卷第17期·临床研究·作者简介:田维东(1989.11—),男,土家族,贵州务川县人,大学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

观察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田维东(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贵州 务川 564300)【摘要】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5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2例,对照组4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片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病死率、脑卒中神经缺损程度的量表(National Institute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

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不良反应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研究组患者NIHSS 评分、血清Hcy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给予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片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较为显著且很大程度的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 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脑梗死;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3)17-0040-03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脑供血突然中断之后导致缓和的脑组织坏死,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发病率[1]。

脑梗死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主要病因是由于血管、血液等异常造成的大脑动脉狭窄堵塞,最终引发脑梗死。

高血压、冠心病、长期吸烟喝酒都是导致脑梗死的高危因素[2]。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的治疗价值分析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的治疗价值分析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的治疗价值分析摘要目的评价分析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96例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

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方式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梗死;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该病不仅具有较大的发病率及复发率,且极易致残或致死,已成为现阶段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项重要疾病。

现阶段临床上多采用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治疗,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均具有抗血小板作用。

本研究为了解其联合应用效果,对收治的96例患者实施不同方式治疗,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就诊的96例脑梗死患者,以治疗方法为依据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

观察组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最小46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58.5±5.5)岁;合并症:高血压18例,糖尿病13例,高血脂10例,冠心病7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57.9±5.3)岁;合并症:高血压19例,糖尿病12例,高血脂11例,冠心病6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接受控制血压、降血脂、降颅内压、对症支持治疗等常规治疗。

对照组同时采用阿司匹林100 mg口服治疗,1次/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其中阿司匹林用药方法及用药量与对照组相同,并给予患者氯吡格雷口服治疗,1次/d,75 mg/次;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3周。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摘要】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是一种常用的脑梗死治疗药物方案,本文旨在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药理作用部分将介绍其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机制,临床试验设计方面将探讨相关研究方法和样本选择。

治疗效果分析将对临床试验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不良反应部分将讨论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安全性评估将衡量其临床应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结论部分将总结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脑梗死治疗中的效果,并评估其不良反应风险,展望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指导,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保障。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脑梗死,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药理作用,临床试验设计,安全性评估,风险评估,临床应用前景。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由于脑梗死可能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残疾,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

而氯吡格雷则是一种ADP受体拮抗剂,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被认为可以进一步加强抗血小板治疗效果。

近年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联合应用在临床上逐渐受到关注。

有研究显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以协同作用,增强血小板抑制的效果,从而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更有效地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关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分析仍有待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1.2 研究目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是常用于脑梗死治疗的药物组合,但对于其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的具体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和科学的治疗方案,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评价罗美究(临沧市人民医院神经精神内科,云南 临沧 677000)【摘要】目的:探讨对脑梗死临床治疗采纳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遴选时段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内120例脑梗死患者,以治疗方案差异性分两组,应用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治疗60例(记作对照组),对照组基础+氯吡格雷60例(记作观察组),对临床总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率等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较之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明显更低,同时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浆粘度、血小板凝聚率、全血粘度均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水平、炎症因子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FIB(纤维蛋白原)、D-D(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方案于疗脑梗死患者,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以促进神经功能明显恢复,且用药安全性有保障,发挥改善患者预后的良好价值。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脑梗死;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7-0068-04脑梗死作为常见神经内科疾病的一种,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特点,是各种原因致脑动脉狭窄或堵塞引起的局部组织出血性及缺血性损伤。

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具有疾病突发、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等特点,如果治疗不及时,将引发语言障碍、意识障碍、偏瘫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发表时间:2018-04-12T15:26:20.46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期作者:唐交春饶新亮陈志强[导读] 对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湖南省宁乡市人民医院湖南宁乡 410600摘要:目的:对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方法:于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之间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中随机抽取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7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为73(97.33)例,多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64(85.33)例,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表示,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P均<0.05,差异明显。

结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利于促进患者的预后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老年人是脑梗塞的高发人群,该疾病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并且治疗后易复发,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严重的威胁[1],并且增加了患者家庭的压力和社会的负担,所以需要我们给予重视[2]。

目前临床上对脑梗塞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为溶栓治疗,但是因为患者年龄普遍偏大,溶栓治疗效果不后理想,所以我们需要积极寻找新的能够提高脑梗塞患者临床疗效的治疗方法[3]。

本次研究将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之间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中随机抽取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现在进行如下报道。

1.研究资料与方法1.1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本次研究将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之间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中随机抽取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脑梗塞的临床诊断标准,并且患者本人或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比较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比较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比较目的比较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发生缺血事件的影响。

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97例分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组(47例,75mg/d),阿司匹林治疗组(50例,阿司匹林肠溶100~300mg/d)。

主要终点指标:①再次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②经CT证实的脑出血;③外周血管血栓栓塞;④出现胃肠道、眼底或皮肤出血。

结果氯吡格雷组缺血性卒中或TIA 的发生率(6.1%)低于阿司匹林组(26.7%,P<0.05)。

氯吡格雷组出血发生率为7.32%,低于阿司匹林组(7.62%),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使用首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负荷量抗血小板作用强大。

标签: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缺血性卒中根据《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2011年我国部分市县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构成比率居于首位,合计达到38.88%,已成为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

国内多数医院神经内科病床收治患者中3/4是脑血管病患者,其中70~80%又为缺血性卒中,远远高于出血性卒中,因此缺血性卒中的急性期治疗与一级、二级预防是当前卒中防治的重点之一。

目前,国内外关于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梗死临床研究正不断深入,进一步研究两者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人均为2008年9月~2010年3月入住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院神经内科起病≤24 h脑梗死/TTA的患者,共97例;年龄18~90岁;均为颈内动脉系统病变,经头颅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TIA发作2次以上。

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与对照组。

1.2药物氯吡格雷为赛诺菲一安万特医药公司商用产品,商品名波立维,规格为75mg/片;阿司匹林为德国拜尔公司生产的拜阿司匹灵,规格为100mg/片。

1.3分组采取随机数值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7例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组(首剂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双负荷量一次,之后给予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治疗29d,47例),阿司匹林治疗组(首剂阿司匹林300mg单一负荷量,继之给予阿司匹林300mg/d共口服7d,此后阿司匹林100mg/d。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血栓形成导致的脑血管阻塞,引起局部缺血。

治疗脑梗塞的关键是尽快恢复脑血流,减轻脑缺血的程度,降低神经细胞的死亡率。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目前治疗脑梗塞的两种常用抗血小板药物,两者联合使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通过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探讨其优势和注意事项。

一、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药理作用1、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阿司匹林能够选择性抑制血小板的TXA2合成,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脑血管的血栓形成。

使用阿司匹林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2、氯吡格雷的药理作用:氯吡格雷是一种ADP受体拮抗剂,能够选择性作用于P2Y12受体,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激活,从而防止血栓形成。

氯吡格雷能够显著降低心梗和脑卒中的发生率。

1、协同作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两者联合使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联合使用能够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粘附率,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脑梗塞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2、副作用少: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属于低剂量抗血小板药物,副作用较小,常用的剂量不会引起严重的胃肠道出血和中毒反应等不良反应。

3、安全性高: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使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或严重的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

三、注意事项1、药物剂量: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剂量应按照医嘱进行使用,不宜超量或少量使用。

2、药物使用时间:在脑梗塞的急性期,应当尽快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进行治疗,以便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和防止脑缺血。

在病情缓解后,也应尽可能延长使用时间,以维持血管通畅。

3、禁忌症:患有胃溃疡、出血倾向、哮喘、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患者不适合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

4、注意观察不良反应: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治疗反应。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目前,脑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治疗、抗栓治疗和神经保护治疗等多种手段。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作为抗血小板药物,已广泛应用于脑梗死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是否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1、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药理作用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起到抗血小板作用。

氯吡格雷是一种P2Y12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ADP介导的血小板激活和聚集,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两者联合应用可以协同发挥抗血栓作用,减少再梗塞性事件的发生,已成为脑梗死和其他血栓性疾病的标准治疗方案。

2、临床疗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作为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对于脑梗死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临床研究表明,与单一应用阿司匹林相比,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能明显减少脑梗死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包括再发性脑卒中、心肌梗死、血栓性静脉血栓栓塞性肺栓塞等。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还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包括降低残疾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3、安全性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安全性也得到了证实。

在临床应用中,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不良反应较少,并且大部分为轻度不良反应,如消化道不适、恶心、头痛等,严重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如出血、过敏反应、胃溃疡等。

一般来说,患者能够耐受并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

1、出血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患者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出血。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能导致患者的出血风险增加。

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消化道,包括胃肠道出血和胃黏膜损伤,严重时可导致出血性休克。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鼻衄、皮肤黏膜出血等。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241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秦 科(丰都县人民医院,重庆 408200)摘 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自我院选定58例脑梗死患者,就诊时间控制在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随机法分组,给予实验组患者(n=29)开展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n=29)开展氯吡格雷治疗。

结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NIHSS评分、治疗后BI指数评分均更加理想,差异明显(P<0.05);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治疗前BI指数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脑梗死开展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效果理想。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脑梗死;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秦科,男,生于1989年,汉族,重庆丰都人,本科,住院医师,研究方向:神经病学。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从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随机选择58例脑梗死患者,均知情,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均符合我院伦理委员会入组标准,分组办法是随机法,将2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男女比例是15:14,年龄分布是21岁至75岁,中位年龄是56.5岁,失语、偏瘫、偏侧感觉障碍分别是11例、12例、3例;将29例患者纳入实验组,男女比例是16:13,年龄分布是22岁至74岁,中位年龄是56.0岁,失语、偏瘫、偏侧感觉障碍分别是10例、11例、4例。

可对比2组患者入组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n=29)开展氯吡格雷治疗:每次用药75mg,4次/d,口服[1]。

给予实验组患者(n=29)开展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以下治疗:阿司匹林每次用药0.1g,4次/d,口服。

1.3 效果研究[2]治疗之后,患者恢复正常神经功能,改善幅度>90%,判定治愈;患者恢复正常神经功能,改善幅度71~89%,判定显效;患者显著改善神经功能,改善幅度31~69%,判定有效;不符合以上条件,判定无效。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0例进行研究,分组方式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单双数进行,以单数入院的65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以双数入院的65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联合用药的观察组显著高于单纯用药的对照组(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治疗前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缺损程度均显著减轻,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对比无较大差异性(P>0.05)。

结论:采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的方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急性脑梗死【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3-0085-02急性脑梗死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一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如何有效的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成为临床上关注的重点[1]。

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较为常用的方式,为提高其治疗效果,本研究中以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的方式对收治的患者进行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0例进行研究,分组方式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单双数进行,以单数入院的65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38~75岁,平均(55.7±3.9)岁;以双数入院的65例为观察组,其中男37例,女28例,年龄33~72岁,平均(54.1±4.1)岁;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较大差异性(P>0.05),可开展对比。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研究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研究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研究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它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

早期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至关重要。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是两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它们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方面的疗效备受关注。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都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形成。

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作用,氯吡格雷主要通过抑制ADP受体,阻断ADP受体和血小板表面糖蛋白Ⅱb/Ⅲa受体介导的血小板聚集,从而发挥抗血栓作用;阿司匹林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生成TXA2,减少TXA2的合成,使血小板不易聚集,发挥抗血栓作用。

有研究表明,单独应用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和病情恶化率。

目前关于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研究还不多见。

近期的一项研究,对比了单独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与联合应用两种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研究纳入了200名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单药治疗,以及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

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的病情恶化率和死亡率都明显低于单药治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该研究还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单药治疗组,而且病情改善程度也更好。

联合治疗组的出血风险较低,不良反应较少,且两种药物的合用并没有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比于单药治疗,联合治疗可以降低病情恶化率和死亡率,并且可以加速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病情改善程度。

联合治疗风险较低,不良反应较少。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值得推广的治疗策略,可在临床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体会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体会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体会【摘要】目的:对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分析探究。

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128例脑梗死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之后在分析其常规资料的基础上将其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每组各64例患者。

其中,对照组内患者采用的是以阿司匹林为主的治疗方案,实验组内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新增加了氯吡格雷辅助治疗措施。

最后对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探究。

结果:经过联合治疗后,实验组内患者的NIHSS 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因为P<0.05,所以结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

治疗效果方面,实验组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19%,对照组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4.37%,组间数据比较,其结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推广工作,进而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恢复效果。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脑梗死;联合治疗;临床效果脑梗死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临床危重急症,近些年其发病率正在不断上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1】临床研究证实,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狭窄或阻塞而造成的脑组织缺血性损伤,会造成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坏死及神经衰弱。

因此患者在发病后需要及时接受治疗,以下笔者以我院收治的128例脑梗死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所能够达到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探究:1.资料与方法1.1常规资料本研究以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收治的128例脑梗塞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之后在分析汇总其常规资料的基础上将其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每组各64例患者。

其中,对照组内的64例患者中共有33例男性、31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在23-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23±3.21)岁。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对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对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20 年 第 18 卷 第 24 期 94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门诊呼吸道感染患儿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较高,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是其最常用的抗菌药物。

此类患儿使用抗菌药物的方式主要为单一用药和二联用药。

临床上在使用抗菌药物对门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治疗时,应不断增强药学服务的有效性,提高其用药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1] 于志军,刘清霞,徐丽莉,等.循证药学服务在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中的价值研究[J].北方药学,2019,16(11):135-136.[2] 薛骅,杨芳,马卫星,等.临床药学参与抗生素药物管理在重症感染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21):131-132.[3] 蒋东.药学服务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30):100-101.[4] 雷军.药学服务对促进抗生素合理用药临床效果研究[J].甘肃科技,2017,33(20):138-139.[5] 尚秀芝.药学服务及其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9):13-14,16.[6] 饶淙.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合理性的干预意义初步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8):3929-3930.[7] 陈家仪,杨耀芳,金蕾,等.门诊患者阿奇霉素与克拉霉素临床用药的药学服务[J].抗感染药学,2016,13(2):298-302.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对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嵇 成(苏州广慈肿瘤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苏州 215100)[摘要]目的:分析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对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苏州广慈肿瘤医院就诊的51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研究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研究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研究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常导致严重的身体功能和认知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治疗这种疾病,医生们使用多种药物,其中包括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

然而,这两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有关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研究成果,旨在探讨这两种药物的优缺点、适应症和注意事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首先,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都是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防止血栓形成,从而减轻脑梗死的症状和预防脑血管事件的再发。

然而,它们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略有不同。

氯吡格雷主要通过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凝血因子,从而减少血栓形成。

而阿司匹林则通过不可逆性地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从而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和凝血。

因此,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适用于轻度或中度的血小板聚集功能障碍,而阿司匹林适用于血小板聚集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的患者。

二者的安全性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氯吡格雷可能会导致出血风险增加,而且其抗血小板作用也较强,可能会引起出血并发症。

因此,需要定期检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和出血时间等指标,以及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血量下降、黑便、呕血等出血症状。

而阿司匹林也有较强的抗血小板作用,可能会导致引起消化道出血和其他出血并发症。

因此,在给予患者阿司匹林治疗时,需要注意配合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药物,以缓解其消化不适等副作用。

最后,两者的剂量和使用方式也需要严格控制。

在剂量方面,氯吡格雷通常使用75mg/d,而阿司匹林则在75-325mg/d之间。

在使用方式方面,氯吡格雷一般在脑梗死发作后24小时内开始使用,而阿司匹林则在发病后48小时内开始使用。

总之,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重要药物,但它们的优缺点和使用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实践中,医生们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以及根据患者的血小板功能状态和出血风险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和康复。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与单药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与单药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与单药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与单药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病床尾号单双数的抽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

对照组采取单纯的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实验组采取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因此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急性脑梗死在临床上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急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流供给出现障碍或者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其临床症状表现为突然晕倒、出现肢体和语言障碍等[1]。

在临床治疗当中,主要以抗血小板聚集、疏通血流为主要治疗方法[2]。

因此,本文通过对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并对其中的50例采取了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病床尾号单双数的抽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

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47~70岁,平均年龄(58.5±3.9)岁。

实验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48~71岁,平均年龄(59.5±3.9)岁。

所有患者中伴有高血压患者35例、冠心病患者22例、高血脂患者43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均经由头颅CT确诊为急性脑梗死,且均愿意参与到本次的研究当中。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于2022年2月~2023年2月,选取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7例。

分析两组患者NIHSS、mRS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NIHSS、mRS评分、炎症因子水平、D-D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APT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给予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共同治疗,可有效的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引言急性脑梗死作为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在发病时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当患者患有急性脑梗死时可能会出现恶心、头晕、呕吐等有关不良反应,严重者还会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1]。

急性脑梗死发病较急,危险程度也较高,因此该病具有极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同时,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急救治疗时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一些后遗症,比如认知功能障碍、肢体偏瘫等,从致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因此,还需要加强对该病的关注和重视程度[2-3]。

硫酸氢氯吡格雷是一种经常由于救治脑梗死患者的药物,该药可以通过抑制患者的血小板聚集,以此来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但是该药在使用后可能会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意思模糊等情况[4]。

阿司匹林与环氧化酶相互作用,同样可以发挥抑制血栓形成的目的,并且该药还可缓解患者由于疾病原因而导致的疼痛问题,但是单一的使用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有限[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脑梗死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炎性指标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8-09-04T13:29:22.6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4期作者:铁婷婷王兰桂黄茜索田莎
[导读] 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在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其炎性反应程度。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炎性指标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因脑梗死需住院治疗206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3例。

对照组患者服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氯吡格雷,疗程均为14d。

比较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和炎性指标水平。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炎性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在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其炎性反应程度,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肠溶片;脑梗死;神经功能;炎性指标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127-01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最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因局部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脑神经的损伤,使患者出现运动、感觉或语言等功能缺损等情况,以头晕、半身不遂、言语障碍,甚或昏迷、意识模糊为常见临床症状,致残率极高,对患者健康造成极大影响[1-2]。

该病发病后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控制疾病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院目前应用氯吡格雷和拜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治疗脑梗死,探讨其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06例脑梗死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3例。

经患者或家属同意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观察组患者男68例,女35例;平均年龄(65.36±15.41)岁;平均病程(14.41±10.03)h。

对照组患者男62例,女41例;平均年龄(66.03±12.97)岁;平均病程(13.97±9.47)h。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经统计分析显示差异均不显著(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a.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脑血管疾病会议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3],且年龄介于50岁~80岁,发病至就医时间<30h;b.经头颅CT或核磁共振影像检查确诊,且均为首次发病;c.能正常交流,配合治疗者。

排除标准:a.存在严重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或有出血倾向者;b.患房颤或存在室性心脏病变者;c.存在本研究涉及药物过敏史者;d.短期内可进行抗凝、抗血小板或溶栓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程度予以吸氧,改善患者脑供血及微循环,并预防脑水肿等常规方法治疗。

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次,q.d,po.;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次,q.d,po.;两组疗程均为14d。

1.4 疗效分析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和炎性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NIHSS评分高低存在正向相关;炎性指标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处理,组间计量资料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神经功能及炎性指标水平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各炎性指标水平均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14d后,两组NIHSS评分及各炎性指标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显著(P<0.05)。

见表。

3.讨论
脑梗死为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工作压力不断增加,生活规律性亦越来越差,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导致脑梗死发病率逐年增长,且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性乙酰化反应致环氧化酶失活,从而抑制血小板活性功能,药理学研究显示,拜阿司匹林具有一定抗炎和氧化自由基作用,一定程度调节机体神经功能[4]。

氯吡格雷为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有效保护血管内皮机制。

从上述结果可见,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低;表明联合用药可有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炎性反应程度,有利于预后转归。

这可能是因为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同时加强血小板聚集功能,可更好的促进血栓溶解,避免血栓再形成,改善脑部供血,有效调控神经功能,故可促进患者预后康复[5]。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炎性反应,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玮.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片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的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8,16(4):77-78.
[2]高爽.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价值评估[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8):73-75.
[3]王文芳.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8,26(1):56-58.
[4]梁茜茜,张庆,李莉,等.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6):1446-1448.
[5]代允义,严鸣光,姜波,等.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11(4):307-3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