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活动大纲
精密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
![精密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35eef2f655270722182ef7c8.png)
精密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Precisio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课程编号:MACII3446学时:40(理论学时:24;实验学时:16;课外学时:)学分:2适用对象: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机械精度设计、装备与制造技术基础使用教材及参考书:1.使用教材:[1]袁哲俊,王先逵.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参考书:[1]David Donfeld, Dae-Eun Lee.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Springer. 2007-11-26・(ISBN: 978-0-387-32467-8 )[2]王先逵•精密加工技术实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3]文秀兰,林宋,谭昕,钟建琳•超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一、课程性质和目的1.课程性质:专业课程2.课程目的:%1掌握精密加工过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1掌握在线检测与误差补偿技术的基本原理;%1能合理选择精密加工方法与精密机床、刀具及工艺参数;%1能合理选择测量方法及仪器进行精密加工过程控制和加工质量分析。
二、课程内容简介精密加工技术是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领域。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精密和超精密加工中的机床设备、精密切削(车削、磨削、研磨、抛光)、微细加工技术、精密加工中的测量技术、在线检测与误差补偿技术等。
实验内容包括精密加工设备结构特点分析,精密切削(车削、磨削、研磨、抛光)工艺参数对零件加工质量的影响规律分析,用电子束曝光工艺制备微细结构,用圆度仪、三坐标测量机、双频激光干涉仪分别测量工件的圆度误差和尺寸精度、精密机床导轨的运动精度等等。
三、教学基本要求1.要求学生已经掌握《机械设计基础》、《机械精度设计》和《装备与制造技术基础》等课程的基本内容;2.要求课堂授课与课内实验相结合,通过课内实验巩固、加深及拓展课堂授课内容,使得学生能在实践-理论-实践的不断循环中逐步掌握和运用本课程所讲授的内容。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课程设计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509dc5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1f.png)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学习与研究,培养学生对于精密加工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提高技能水平。
二、课程设计内容2.1 精密加工技术1.精密加工技术概述2.精密加工的分类3.精密加工的工艺过程4.现代精密加工技术发展及应用2.2 超精密加工技术1.超精密加工技术概述2.超精密加工的分类3.超精密加工的工艺过程4.现代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及应用2.3 实验操作1.精密加工技术操作实验2.超精密加工技术操作实验三、课程设计要求3.1 实验操作要求1.实验前学生需要了解实验操作流程,明确实验目的,熟悉实验原理和安全注意事项。
2.实验时按正常操作方法和工艺参数,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实验成功率。
3.实验后需认真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3.2 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报告应清晰准确地展现实验目的、原理、实验流程和数据处理过程。
2.实验报告应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
3.实验报告应具有合理的结论和推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价。
四、课程设计参考书目1.《精密加工技术》(第3版), 刘宗英等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2.《超精密加工技术概论》, 郁勇新著, 科学出版社, 20093.《现代制造工艺技术》(第5版), 翁启惠等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五、课程设计总结通过学习和研究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并进行实验操作,可以使学生加深对于精密加工技术的了解和掌握,提高技能水平,同时也对于现代制造工艺技术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课件讲义第4章425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课件讲义第4章425](https://img.taocdn.com/s3/m/22b2ef214693daef5ef73def.png)
电化学加工技术
2
A
1
3
-
V
+
4
5
1— 直 流 电 源 ; 2— 工 具 电 极 ; 3— 工 件 阳 极 ; 4— 电 解 液 泵 ; 5— 电 解 液
图4-2 电解加工原理图
电化学加工技术
2.应具备的工艺条件: (1)工件阳极和工具阴极间保持很小的间隙,一般在
0.1~1mm范围内; (2)电解液从加工间隙中不断高速(5~50m/s)流过(通
电解质与水形成的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简称为电解液。
电化学加工技术 3.电极电位
电化学加工技术
UU0 0.0 5l9g
n 电化学加工技术
当离子质量浓度改变时,电极电位也随着改变,可用“能 斯特公式”换算,下式是在25℃时的简化式
UU0 0.0 5l9g
n
式中
U —平衡电极电位差(V);
U 0 —标准电极电位差(V); n — 电极得失电子数,即离子价数;
— 离子的有效质量分数;
“+”用于计算金属,“-”用于计算非金属的电极电位。
电化学加工技术 4.电极的极化
以上讨论的平衡电极电位是没有电流通过电极时的情况, 当有电流通过时,电极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使阳极的电 极电位向正移(代数值增大)、阴极的电极电位向负移(代数 值减小),这种现象称为极化,如图4—5所示。极化后的电 极电位与平衡电位的差值称为超电位,随着电流密度的增 加,超电位也增加。
电化学加工技术
4.2 电解加工
电解加工(ECM)是内外已成功地应用于 枪炮、航空发动机、火箭等的制造工业,在汽车、拖拉 机、采矿机械的模具制造中也得到了应用,故在机械制 造业中,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工艺方法。
精密机床教学大纲模板
![精密机床教学大纲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84db66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b.png)
一、课程名称:精密机床二、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三、课程目标:1. 理论知识目标:- 掌握精密机床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分类。
- 了解精密机床的主要技术参数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 熟悉精密机床的加工工艺、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方法。
2. 技能目标:- 具备精密机床的识别、选用和操作能力。
- 能够进行精密机床的调整、故障排除及维护保养。
- 具备解决实际生产中精密机床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从事精密机床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四、课程内容:1. 精密机床概述- 精密机床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精密机床在制造业中的地位和作用2. 精密机床的结构与原理- 主轴箱、进给箱、工作台、导轨等主要部件的结构与作用- 精密机床的传动系统及工作原理3. 精密机床的技术参数及精度- 精密机床的主要技术参数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精密机床的加工精度及其评定方法4. 精密机床的加工工艺与操作- 精密机床的加工工艺特点- 精密机床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5. 精密机床的维护与保养- 精密机床的维护保养方法及周期- 精密机床的故障排除及预防措施6. 精密机床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精密机床在制造业中的应用领域- 精密机床的发展趋势及新技术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精密机床的基本知识、原理及操作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解决精密机床相关问题。
3. 实验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精密机床,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4.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末考试(70%):包括笔试和实操两部分,笔试考察理论知识,实操考察操作技能。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精密机床》2. 参考书籍:《机床设计》、《精密加工技术》等3. 实验室:精密机床实验室,配备多种精密机床供学生操作练习。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教学设计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f2a956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9.png)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介绍精密和特种加工技术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其未来的研究工作和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精密加工技术:包括钻削、车削、铣削、磨削、电火花加工等精密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能。
2.特种加工技术:包括激光加工、等离子切割、电化学加工等特种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能。
3.加工工艺设计:包括加工工艺流程、工艺参数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4.工艺设备和加工材料:包括加工设备和加工材料的性能、特点、选择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课程设计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具体方法如下:1.理论讲授:通过PPT、多媒体等形式进行课程讲解,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和原理,提高其理论水平。
2.课程设计:通过分组或个人完成课程设计,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
3.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和操作方法,提高其实践水平。
四、教学评价本课程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参与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2.课程设计成绩:对学生完成的课程设计进行评价,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实验成绩:对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考察学生的实践水平和操作技能。
4.期末考试成绩:对全体学生进行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建议1.加强实践环节:加大实验操作时间和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定期进行课程评估:通过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和建议,及时修正教学方法和内容。
3.建立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将实践环节与企业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六、总结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教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本课程通过让学生了解精密和特种加工技术的相关知识,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其未来的研究工作和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课程教学大纲
![《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eabc3ee4afe04a1b071deef.png)
《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课程教学大纲一、《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215019(二)课程英文名称:Special type Machining(三)开课对象:机械工程学院本科各专业(四)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械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开阔工艺领域的眼界,开拓加工方法的思路,为选用新工艺及解决加工难题和改善工艺措施打下一定基础。
(五)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开阔工艺领域的眼界,开拓加工方法的思路,为选用新工艺及解决加工难题和改善工艺措施打下一定基础。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金刚石刀具精密切削加工、精密与超精密磨料加工、电火花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化学加工、激光加工、超声波加工、电子束和离子束加工等几个部分。
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使学生开阔工艺领域的眼界,开拓加工方法的思路。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32学时分数: 2学分(八)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
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 。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章概论教学要点:了解特种加工的产生背景、特点、方法、分类、地位和作用。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及考核要求:特种加工的产生背景、特点、方法、分类、地位和作用第二章金刚石刀具精密切削加工教学要点:了解超精密加工的难点和方法,了解超精密机床及其关键部件,掌握超精密切削对刀具的要求,了解金刚石刀具的结构。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及考核要求:超精密加工的原理和方法,机床及其关键部件,超精密切削对刀具的要求,金刚石刀具的结构。
第三章精密与超精密磨料加工教学要点:掌握精密磨削和超精密磨削机理,了解超硬磨料砂轮磨削工艺,掌握研磨与抛光的加工机理,了解精密研磨和抛光的主要工艺因素。
《精密超精密加工》课件
![《精密超精密加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dc584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c.png)
04
精密超精密加工材料
金属材料
01
02
03
钢铁
常用的金属材料,具有高 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适用于各种精密超精密 加工应用。
铜合金
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 性,广泛用于电子和通信 行业。
钛合金
具有高强度、轻质和耐腐 蚀性,常用于航空和医疗 领域。
非金属材料
陶瓷
具有高硬度、耐高温和化学稳定性,适用于高精度和 高硬度的加工需求。
详细描述
防止加工过程中的损伤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优化刀具设计、选择合适的切削参数 、加强刀具管理和维护等。此外,采用新型的涂层技术和刀具材料也是防止损伤的有效
手段。
06
பைடு நூலகம்
精密超精密加工的应用案例
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案例
总结词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广泛,涉 及发动机叶片、涡轮盘、航空仪表等关键部件的制造 。
这些技术包括离子束加工、电子束加工、激光束加工等。这些技术通常具有更高的加工精度和更广泛 的适用范围,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材料和领域。
03
精密超精密加工设备与工具
超精密切削加工设备
01
超精密切削加工设备主要用于高 精度零件的切削加工,其特点是 切削精度高、加工表面质量好、 加工效率高。
02
常见的超精密切削加工设备包括 数控机床、激光切割机、水切割 机等。
汽车工业领域的应用案例
总结词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 汽车发动机、变速器、制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制造 。
详细描述
在汽车工业领域,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主要用于制造汽 车发动机、变速器、制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这些零部 件的性能对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精密超精 密加工技术能够提高零部件的精度和耐磨性,降低摩擦 和阻力,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同时,还能缩短 产品研发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008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课程大纲
![008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ab80ed258f5f61fb7366662.png)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课程大纲
1.课程性质和任务
1.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培养数控机床加工(数控车工)专业预备技师的能力拓展课程。
1. 2课程任务
本课程提供了先进制造工艺技术领域的精密切削(磨削)加工、特种加工和复合加工的相关知识。
使学生从理论上对现代制造技术条件下的精密与特种加工和复合加工过程的一般现象和工艺特点有所认识,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进而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2.课程内容及要求
2.1课程内容
2.1.1金刚石刀具精密切削加工
2.1.2精密与超精密磨料加工
2.1.3电化学加工
2.1.4激光加工
2.1.5超声加工
2.1.6电子束与离子束加工
2.2课程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精密与特种加工的机理和应用有系统的认识,并能够按照零件的加工要求去选择具体的加工方法和合理的加工工艺参数,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提高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3.课时分配表
课时分配表
4.教学建议
本课程建议以课堂讲授(或讲座)、参观、实践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
《精密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精密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b22c400e2bd960590c677f9.png)
《精密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机制专业作为高等学校的较老专业,其课程也应与时俱进,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正是应当前制造业水平的发展而开设的,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程。
作为现代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基础课和入门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拓宽本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课程目标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室学生突破一般机械加工的范畴,建立起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了解机械加工前沿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培养学生在相关技术领域从事与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相关工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专题的形式通过启发引导式教学,培养学生查找、检索、跟踪最新技术发展现状的能力,并尝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发掘有价值研究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辩证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培养作为一个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机械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其先修课程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如果学生具备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工程测试技术与仪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将非常有利于本课程的学习。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1.选用教材:《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袁哲俊、王先奎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第2版。
2.参考书:1. 袁根福,祝锡晶主编,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2. 刘贺云,精密加工技术,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年3. 王先逵,精密及超精密加工,机械加工手册,第2卷,14章,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年六、课程进度表表1 教学进程表七、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课堂教学。
八、对学生的学习要求1.学习本课程的方法、策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
本课程涉及到多个学科,包括机械、数学、计算机、电子、光学等,因此,学生必须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教学大纲以及发展方向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教学大纲以及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81b8f4c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f.png)
精密与特种加⼯技术-教学⼤纲以及发展⽅向《特种加⼯》课程教学⼤纲英⽂名称:Special machining学时:51 学分:3开课学期:第6学期⼀、课程性质与任务《特种加⼯》课程是⾼等院校机械类专业的⼀门专业主⼲课。
本课程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本课程使学⽣在了解精密加⼯与超精密加⼯、电⽕花加⼯、电化学加⼯、超声加⼯、激光加⼯、电⼦束和离⼦束加⼯以及化学加⼯、磨料加⼯等特种加⼯⽅法的基本原理,基本设备,⼯艺规律,主要特点及常见的应⽤,以适应当今社会制造业发展的需求,为学⽣从事机械制造⾏业相关⼯作扩展事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1、使学⽣了解与传统切削加⼯⽅法不同的⼀些特种加⼯新⼯艺。
懂得可以⽤电、化学、热、光、声等形式的能量来进⾏对难加⼯材料、复杂的、精密、细微等有特殊要求的零件进⾏加⼯。
2、使学⽣初步了解掌握精密加⼯与超精密加⼯、电⽕花加⼯、电解加⼯、激光加⼯、超声加⼯等以及复杂加⼯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
使学⽣具有能合理选择加⼯⽅法的基础知识,提⾼其解决⼯艺难题的能⼒。
3、培养学⽣对物理、化学、电⼯、液压、机械等多门课程各种学科知识的综合应⽤能⼒,巩固并深化前期课程。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介绍放精密加⼯与超精密加⼯、电加⼯、⾼能束加⼯、超声波加⼯、超⾼压⽔射流切割。
其中,偏重于发展较成熟、应⽤较⼴泛的去除材料的特种加⼯。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特种加⼯与精密加⼯的基本含义,掌握其特点。
2.熟练掌握电⽕花加⼯的基本原理,能正确理解电⽕花加⼯过程,了解电⽕花加⼯的⼯艺规律。
3.掌握电⽕花线切割编程及加⼯的基本⽅法。
4.掌握⾼能束加⼯的原理,了解加⼯设备以及⼯艺规律,了解⾼能束加⼯在实际⽣产中应⽤。
5.了解精密超精密加⼯的⽀持环境并了解精密超精密切削机床以及⼑具的特点。
6.了解精密超精密磨削。
三、课程内容第⼀章概论(2学时)第⼆章⾦刚⽯⼑具精密切削加⼯(4学时)第三章精密与超精密磨料加⼯(4学时)第四章电⽕花加⼯(9学时)第五章电⽕花线切割加⼯(12学时)第六章电化学加⼯(9学时)第七章激光加⼯(3学时)第⼋章超声波加⼯(2学时)第九章电⼦束和离⼦束加⼯(2学时)第⼗章超⾼压⽔射流切割(2学时)第⼗⼀章其他精密与特种加⼯技术(2学时)四、教学重点、难点:1、电⽕花加⼯的基本原理,能正确理解电⽕花加⼯过程,了解电⽕花加⼯的⼯艺规律。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37455cd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c.png)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根本描述课程名称: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英文译名:Precision and Ultraprecision Machining Technology课程学时:32 学时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材:袁哲俊、王先逵主编【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教学参考书:王先逵编【精密加工技术实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刘贺云、柳世传编【精密加工技术】,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年〔二〕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及任务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是机械制造业中最重要的局部之一。
它不仅直接影响尖端技术和国防工业的开展,而且还影响机械产品的精度和外表质量影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世界各国都把它作为先进制作技术中优先开展的内容,高等院校的机制专业是较老的学科,随着新技术的应用,此专业也应与时俱进开设该课程。
本课程研究对象是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的根本理论、加工工艺、加工设备、测量技术及环境技术等。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1、建立起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的根本概念,了解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应用范围。
2、掌握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的根本理论和根本技术,具有选择和应用精密和超精密加工工艺和设备的根本能力。
3、了解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的最新开展趋势,新理论和新技术。
培养学生在相关技术领域从事精密和超精密加工工作和研究的能力。
〔三〕教材的选择与分析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是一门正在不断开展的新技术,国内外有关的教材和书籍不是很多,一些专著也不完全适合作教材。
目前国内可供选择的教材有:袁哲俊、王先逵主编【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王先逵编【精密加工技术实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刘贺云、柳世传编【精密加工技术】,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袁哲俊、王先逵主编【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一书,是目前国内现有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教材中比拟权威和使用广泛的教材,该书比拟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涉及的面较广,其内容有相当的深度和权威性,被许多其它学校使用,并屡次再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