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在重要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与巩固
1、什么是体液?液体包括了哪些部分? 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 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2、什么是内环境?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怎么 样? 细胞生活的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共同 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3、内环境中含有哪些物质?内环境具有哪些理化性质? 内环境中含有水、无机盐、各种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等。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三个方面。
4、内环境有什么样的作用? 内环境不仅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而且是细胞与外界 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结论: 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不是 稳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内 波动,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动态的 稳定。但是不同个体间具有差异性。
讨论:
1、为什么血浆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2、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 这说明什么?
稳态破坏→生病状态
我们如何预防内环境稳态失调、保持 身体健康?具体怎么做?请同学们进行 讨论、总结。
1、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 2、加强自我保健,为机体保持健康创造有利 条件。尤其是处于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中 的人,更应注意自身保健。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适应 外界环境的能力。
复习与巩固
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是什么?
2、稳态有哪些特点?
复习与巩固
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是什么?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 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稳态有哪些特点?
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相对恒定的 一种动态变化;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 范围内。 2、不同的个体存在差异。
结论: 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处于动态平衡中。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目的要求:
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如Na2HPO3、KH2PO4等的 溶液,在加入酸或碱时,能使pH的变化减弱)和生物材 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 稳定的。
材料用具:
防护手套、50ml烧杯、50ml量筒、彩色铅笔、pH计或 万用pH试纸、镊子、自来水、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的 HCl、物质的量浓度0.1mol/L的NaOH、生物材料(肝匀浆、 马铃薯匀浆、用5倍的水稀释的鸡蛋清、黄瓜匀浆)、 pH=7的磷酸缓冲液。
内环境稳态失调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病例有: 尿毒症、糖尿病、高山缺氧 反应、发高烧、严重腹泻、酸碱 中毒等。
• 血糖浓度过低可能出现低血糖症;血糖浓 度过高可能出现糖尿病。 • 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会影响骨发育; 血钙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等症状。
思考与讨论
1、你有过发高烧的经历吗?谈谈高烧最严重时的感 受。体温过高时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 温的措施。 2、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 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出现什么变化?这会带来怎样 的后果? 3、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 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这是为什么?这说明外界 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系?
5.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B ) 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 B.组织间隙积聚液体 C.不能消化脂肪 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 6.内环境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并用于有氧呼吸至少要通过几层磷脂分子( C ) A.2层 B.4层 C.6层 D.8层 7. 胃肠中的液体属于(A ) A.机体外环境 B.机体内环境 C.细胞外液 D.细胞内液 8.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指(B ) A.淋巴液 B.组织液 C.血浆 D.唾液 9.人体小肠中的氨基酸进入骨胳肌细胞的正确途径是(A ) A.组织液→血浆→组织液→肌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肌细胞 C.血浆→淋巴→组织液→肌细胞 D.淋巴→组织液→肌细胞
内环境渗透压会下降。当内环境渗透压变小时,内 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 成细胞吸水肿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 严重时会出现疲倦、周身不适、表情淡漠、恶心、 食欲减退、皮下组织肿胀等症状。
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低,水分 渗出增多,组织液增多。 组织水肿 的原因 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增多
Biblioteka Baidu习巩固题
1、稳态的概念。
2、稳态的调节机制。 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课堂练习
1.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 主要渗入( D ) 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2.小肠壁的肌细胞,从下列哪种液体中直接吸收葡萄糖( B ) A 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小肠腔 3.人体成熟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B ) A.细胞内液 B.血浆 C.淋巴 D. 组织液 4.对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及调节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血浆中血浆蛋白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小 B.人体细胞外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K+ C. 血浆中含乳酸过多时,会与HCO3-、HPO42-反应 D.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
体
消 循 食物 化 营养 营养 物质 系 物质 环 统
空气 呼
体
淋巴 血浆
代 谢 终 产 物
O2 营养物质
组织 细 液 代谢终产物 胞
CO2
吸 气体 系 CO2 统 统
O2
系
O2
CO2
代谢终产物
泌尿系统
皮 肤
尿液
汗液
外
外
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 调一致?调节的机制是什么?
贝尔纳:肝脏做实验,发现肝脏活动循环与血糖之间存在的相 互关系,肝通过释放或储存葡萄糖来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 他猜想,这一过程是通过神经调节实现的。
随堂练习
1.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属于 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 ) A.葡萄糖 B.血红蛋白 C.呼吸酶 D.解旋酶 2.人体成熟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B) A.细胞内液 B.血浆 C.淋巴 D.组织液 3.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 B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内液 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 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 ) A.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外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H2O+CO2 由肺将CO2排出 碳酸钠进入血液:
H2CO3/NaHCO3 缓冲物质:
NaH2PO4/Na2HPO4
NaCO3 + H2CO3
NaHCO3
由肾脏排出
结论: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的渗 透压也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状况图
什么是稳态?
稳态: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近几十年来,生物科学迅速发展,现在已经 可以从分子水平上用综合的系统观和信息观,更 详细地解释稳态的调节机制。长期以来,免疫系 统一直认为是人体的防御系统,通过免疫活性细 胞、免疫活性分子起作用,研究不断发展,免疫 系统在机体功能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如淋巴吞噬 衰老的细胞,外来的异物如细菌,病毒等对人体 有害的物质从而达到自我保护。 流行的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5.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 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 D ) 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B.酶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6.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①淋巴中的吞噬细胞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 ②血浆中的蛋白质主要 是由小肠吸收来的 ③组织液大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 ④淋巴循环的终点是左右锁骨下静脉血管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7.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 织中的( A ) A.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D. 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体温的日变化规律
成员 上午6h 上午10h 中午12h 下午2h 傍晚6h
晚上9h
母亲 37.0℃ 37.2 ℃
父亲 36.8℃
(成年)
37.3℃
37.1℃
37.4℃
37.3 ℃
37.2 ℃
37.1℃
37.1℃
36.9 ℃
37.0℃
自己 37.1 ℃ 37.3 ℃
37.4 ℃ 37.5 ℃ 37.3 ℃
坎农:发现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肾上腺髓质激素的分泌,而激素 分泌水平的信息又反过来作用于神经系统,这表明交感神经 与肾上腺构成双向性联系,从而使激素的浓度维持动态平衡, 提出了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 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 通过机体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完成。
过敏反应,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 水分渗出增多,组织液增多
人体的稳态:
正常的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 疫调节网络的作用,使各个器官、系 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 稳定状态。
会考 考点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的必要条件。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理化
环境,保证细胞的各种酶促反应和生理功 能才能正常进行,同时内环境也可为细胞 提供营养物质,并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产 物。
稳态的特点:
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 变化;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2、不同的个体存在差异。
稳态的提出与发展
早在1857年,法国著名的生理学家贝尔纳提出: 动物的生活需要两个环境--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 境和整个有机体生活的外环境。 而在1926年的时候,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才提 出了稳态的概念,随着科技的发展,稳态的概念 也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不断的发展,目前,稳态已 经成为生物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
8.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2、3 。(填标号) ________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6 层生物膜才能被①利用,氧 自由扩散 ________;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_ 3 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 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和 ②中含大分子蛋白质,③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B端与A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增多的物质 二氧化碳、尿素等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5~7.45 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 (5)正常人②内的pH通常维持在________ 缓冲 物质。 ________ pH 适宜的温度 (6)①内酶促反应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讨论
1、就加入HCl或NaOH后pH的变化来说,生物 材料是更像自来水还是更像缓冲液? 2、分析缓冲液的pH变化情况为什么与自来水 不同。 3、尝试对生物材料维持pH稳定的机制进行解 释。
生物材料
实 验 结 果
血浆pH的调节:
解决碱性物质
解决酸性物质
结论: 弱酸/相应强碱盐 剧烈运动时: 正常人体内,内环境的pH处于 乳酸+NaHCO3 乳酸钠+H2CO3 动态平衡中。
37.1 ℃
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 何异同?
体温日变化的规律:
1.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一般不超过1℃。而且,同一个人的体温随昼夜变化也 不同。
2.不同年龄的人的体温有差异,一般年轻者高于年老者。
3.不同性别的人的体温也有差异,一般女子高于男子。
小资料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为转氨酶,它是衡量肝功能受损情 况的一项指标,只要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转氨酶 就会由肝细胞释放到血液中。所以,肝脏本身的疾患可引起 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 2、肌酐与尿素氮是衡量肾功能的一项指标,当肾功能发生障碍 时,代谢废物不能够排除体外,就会致大量含氮废物和其它 毒性物质在体内积累。 3、血清葡萄糖是血液中血糖浓度的一项指标,对于诊断以及指 导治疗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4、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是衡量血液中血脂水平的一项指标,它 们的含量与高脂血症与冠心病有密切的关系。
根据课本P8图1-4内环境稳态与消化、呼 吸、循环、泌尿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 讨论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O2、 CO2等化学成分的来源和去路。 (1)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的正常运行, 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 基础。如果某种器官 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引起 稳态失调 。如 肾功能衰竭时,就会出现尿毒症 ,最终引 起死亡。 (2)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协调 一致的正常运行
1、什么是体液?液体包括了哪些部分? 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 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2、什么是内环境?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怎么 样? 细胞生活的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共同 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3、内环境中含有哪些物质?内环境具有哪些理化性质? 内环境中含有水、无机盐、各种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等。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三个方面。
4、内环境有什么样的作用? 内环境不仅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而且是细胞与外界 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结论: 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不是 稳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内 波动,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动态的 稳定。但是不同个体间具有差异性。
讨论:
1、为什么血浆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2、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 这说明什么?
稳态破坏→生病状态
我们如何预防内环境稳态失调、保持 身体健康?具体怎么做?请同学们进行 讨论、总结。
1、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 2、加强自我保健,为机体保持健康创造有利 条件。尤其是处于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中 的人,更应注意自身保健。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适应 外界环境的能力。
复习与巩固
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是什么?
2、稳态有哪些特点?
复习与巩固
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是什么?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 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稳态有哪些特点?
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相对恒定的 一种动态变化;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 范围内。 2、不同的个体存在差异。
结论: 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处于动态平衡中。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目的要求:
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如Na2HPO3、KH2PO4等的 溶液,在加入酸或碱时,能使pH的变化减弱)和生物材 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 稳定的。
材料用具:
防护手套、50ml烧杯、50ml量筒、彩色铅笔、pH计或 万用pH试纸、镊子、自来水、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的 HCl、物质的量浓度0.1mol/L的NaOH、生物材料(肝匀浆、 马铃薯匀浆、用5倍的水稀释的鸡蛋清、黄瓜匀浆)、 pH=7的磷酸缓冲液。
内环境稳态失调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病例有: 尿毒症、糖尿病、高山缺氧 反应、发高烧、严重腹泻、酸碱 中毒等。
• 血糖浓度过低可能出现低血糖症;血糖浓 度过高可能出现糖尿病。 • 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会影响骨发育; 血钙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等症状。
思考与讨论
1、你有过发高烧的经历吗?谈谈高烧最严重时的感 受。体温过高时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 温的措施。 2、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 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出现什么变化?这会带来怎样 的后果? 3、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 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这是为什么?这说明外界 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系?
5.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B ) 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 B.组织间隙积聚液体 C.不能消化脂肪 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 6.内环境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并用于有氧呼吸至少要通过几层磷脂分子( C ) A.2层 B.4层 C.6层 D.8层 7. 胃肠中的液体属于(A ) A.机体外环境 B.机体内环境 C.细胞外液 D.细胞内液 8.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指(B ) A.淋巴液 B.组织液 C.血浆 D.唾液 9.人体小肠中的氨基酸进入骨胳肌细胞的正确途径是(A ) A.组织液→血浆→组织液→肌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肌细胞 C.血浆→淋巴→组织液→肌细胞 D.淋巴→组织液→肌细胞
内环境渗透压会下降。当内环境渗透压变小时,内 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 成细胞吸水肿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 严重时会出现疲倦、周身不适、表情淡漠、恶心、 食欲减退、皮下组织肿胀等症状。
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低,水分 渗出增多,组织液增多。 组织水肿 的原因 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增多
Biblioteka Baidu习巩固题
1、稳态的概念。
2、稳态的调节机制。 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课堂练习
1.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 主要渗入( D ) 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2.小肠壁的肌细胞,从下列哪种液体中直接吸收葡萄糖( B ) A 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小肠腔 3.人体成熟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B ) A.细胞内液 B.血浆 C.淋巴 D. 组织液 4.对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及调节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血浆中血浆蛋白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小 B.人体细胞外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K+ C. 血浆中含乳酸过多时,会与HCO3-、HPO42-反应 D.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
体
消 循 食物 化 营养 营养 物质 系 物质 环 统
空气 呼
体
淋巴 血浆
代 谢 终 产 物
O2 营养物质
组织 细 液 代谢终产物 胞
CO2
吸 气体 系 CO2 统 统
O2
系
O2
CO2
代谢终产物
泌尿系统
皮 肤
尿液
汗液
外
外
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 调一致?调节的机制是什么?
贝尔纳:肝脏做实验,发现肝脏活动循环与血糖之间存在的相 互关系,肝通过释放或储存葡萄糖来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 他猜想,这一过程是通过神经调节实现的。
随堂练习
1.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属于 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 ) A.葡萄糖 B.血红蛋白 C.呼吸酶 D.解旋酶 2.人体成熟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B) A.细胞内液 B.血浆 C.淋巴 D.组织液 3.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 B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内液 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 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 ) A.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外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H2O+CO2 由肺将CO2排出 碳酸钠进入血液:
H2CO3/NaHCO3 缓冲物质:
NaH2PO4/Na2HPO4
NaCO3 + H2CO3
NaHCO3
由肾脏排出
结论: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的渗 透压也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状况图
什么是稳态?
稳态: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近几十年来,生物科学迅速发展,现在已经 可以从分子水平上用综合的系统观和信息观,更 详细地解释稳态的调节机制。长期以来,免疫系 统一直认为是人体的防御系统,通过免疫活性细 胞、免疫活性分子起作用,研究不断发展,免疫 系统在机体功能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如淋巴吞噬 衰老的细胞,外来的异物如细菌,病毒等对人体 有害的物质从而达到自我保护。 流行的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5.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 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 D ) 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B.酶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6.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①淋巴中的吞噬细胞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 ②血浆中的蛋白质主要 是由小肠吸收来的 ③组织液大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 ④淋巴循环的终点是左右锁骨下静脉血管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7.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 织中的( A ) A.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D. 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体温的日变化规律
成员 上午6h 上午10h 中午12h 下午2h 傍晚6h
晚上9h
母亲 37.0℃ 37.2 ℃
父亲 36.8℃
(成年)
37.3℃
37.1℃
37.4℃
37.3 ℃
37.2 ℃
37.1℃
37.1℃
36.9 ℃
37.0℃
自己 37.1 ℃ 37.3 ℃
37.4 ℃ 37.5 ℃ 37.3 ℃
坎农:发现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肾上腺髓质激素的分泌,而激素 分泌水平的信息又反过来作用于神经系统,这表明交感神经 与肾上腺构成双向性联系,从而使激素的浓度维持动态平衡, 提出了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 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 通过机体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完成。
过敏反应,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 水分渗出增多,组织液增多
人体的稳态:
正常的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 疫调节网络的作用,使各个器官、系 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 稳定状态。
会考 考点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的必要条件。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理化
环境,保证细胞的各种酶促反应和生理功 能才能正常进行,同时内环境也可为细胞 提供营养物质,并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产 物。
稳态的特点:
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 变化;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2、不同的个体存在差异。
稳态的提出与发展
早在1857年,法国著名的生理学家贝尔纳提出: 动物的生活需要两个环境--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 境和整个有机体生活的外环境。 而在1926年的时候,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才提 出了稳态的概念,随着科技的发展,稳态的概念 也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不断的发展,目前,稳态已 经成为生物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
8.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2、3 。(填标号) ________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6 层生物膜才能被①利用,氧 自由扩散 ________;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_ 3 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 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和 ②中含大分子蛋白质,③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B端与A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增多的物质 二氧化碳、尿素等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5~7.45 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 (5)正常人②内的pH通常维持在________ 缓冲 物质。 ________ pH 适宜的温度 (6)①内酶促反应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讨论
1、就加入HCl或NaOH后pH的变化来说,生物 材料是更像自来水还是更像缓冲液? 2、分析缓冲液的pH变化情况为什么与自来水 不同。 3、尝试对生物材料维持pH稳定的机制进行解 释。
生物材料
实 验 结 果
血浆pH的调节:
解决碱性物质
解决酸性物质
结论: 弱酸/相应强碱盐 剧烈运动时: 正常人体内,内环境的pH处于 乳酸+NaHCO3 乳酸钠+H2CO3 动态平衡中。
37.1 ℃
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 何异同?
体温日变化的规律:
1.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一般不超过1℃。而且,同一个人的体温随昼夜变化也 不同。
2.不同年龄的人的体温有差异,一般年轻者高于年老者。
3.不同性别的人的体温也有差异,一般女子高于男子。
小资料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为转氨酶,它是衡量肝功能受损情 况的一项指标,只要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转氨酶 就会由肝细胞释放到血液中。所以,肝脏本身的疾患可引起 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 2、肌酐与尿素氮是衡量肾功能的一项指标,当肾功能发生障碍 时,代谢废物不能够排除体外,就会致大量含氮废物和其它 毒性物质在体内积累。 3、血清葡萄糖是血液中血糖浓度的一项指标,对于诊断以及指 导治疗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4、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是衡量血液中血脂水平的一项指标,它 们的含量与高脂血症与冠心病有密切的关系。
根据课本P8图1-4内环境稳态与消化、呼 吸、循环、泌尿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 讨论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O2、 CO2等化学成分的来源和去路。 (1)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的正常运行, 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 基础。如果某种器官 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引起 稳态失调 。如 肾功能衰竭时,就会出现尿毒症 ,最终引 起死亡。 (2)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协调 一致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