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节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
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的特点,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还要面对业绩考评、职称评聘等诸多压力。如果教师的心理问题不解决好,那么不仅会影响教师本人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我们的工作质量,因此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非常重要。
一、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教师的工作得接受许多人间接的或直接的监督和检查,包括学生、教研员、学生家长、各级领导等,对于众多的评价,有的教师从中得到激励,有的教师却为此烦恼。那么,教师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以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干扰呢?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观,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自我认知观是在经验积累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发展性。新知识层出不穷,要想仅靠在学校期间学习的十几年就学会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知识、技能尚不可能,更不用说今天呈几何级增长的新知识了。要想具有准确或者较为准确的认知能力,教师必须正视现实,以积极的态度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教育理论,以乐观的心态预测教育改革的美好前景。在实践中不断掌握现代教学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具备新课程实施所需要的新知识和技能。教师是人类知识的代言人,是知识的传播者,因此教师应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新的知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完善自我认知结构的必备条件,一个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充满信心的教师对其他人
提出的不同意见会泰然处之的,会心态平和与人切磋和交流的,不会因为不同的见解而弄得心情烦乱。因为他确信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教师,一点瑕疵不会影响到自身的整体形象,从实际工作中建立起来的自我认知的安全感不会受到影响。形成自我安全感的最佳途径可以通过坚持收集教学效果、学生的评价等来了解教师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体验自我与学生亲合程度,“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这就是最理想的状态。
二、保持乐观心态,合理分配精力
身体健康能促进心理健康,好身体是良好心理的物质基础。从事适当的体力劳动,坚持体育锻炼可以预防疾病、增强体质,这些都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好方法,避免出现“三十岁的人,六十岁的心脏”,人未老,心先衰。
教师的工作以脑力劳动为主,耗费心血多,工作时间长,呈现刻板单调的学习和工作方式,这也是造成心理疲倦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要积极拓宽自己的生活空间,通过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排遣消极情绪使紧张刻板的工作得到调剂。心理的调节需要释放情怀,可以在适当的环境下纵情高歌,放声大哭或大笑,对信任的亲人或朋友倾诉衷肠,给自己写信或写日记,逛逛商场,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等。还可以出门旅游,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消除疲劳、解除苦闷、松弛情绪、焕发精神。
另外,还要合理分配精力,善于把握大脑高效工作的最佳时间。有研究表明:一昼夜中的工作效率一般是凌晨2~4时为最低,以后
逐渐上升,形成第一个高峰期;14~15时下降至一天中工作效率的平均线,以后逐渐上升,19时左右形成第二个高峰期,但效率远不及上午的第一个高峰期,然后又逐渐下降至2~4时的最低点。尽管这一规律存在着个体差异,但对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教师要利用大脑活动的节律合理安排脑力劳动的时间,从而取得最佳的脑活动效果。
三、营建良好的社会联系和幸福家庭很重要
美满的婚姻,幸福的家庭,能够极大地促进健康的人格发展,能够在个体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如果教师工作中遇到压力、困扰,而回到家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家的温馨和温暖,那么就能够弥补工作中体验不到的满足感。也有研究表明,若个体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那么其心理健康水平会更高,社会适应能力会强,承受挫折的能力也会更强,所以在社会中就较容易成功。因此,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而且要打破封闭在学校范围内的生活方式,广泛接触社会,参与社会活动,建立更广泛的社会联系。
总之,只有维护好教师的心理健康,才能促进教师自身的教育工作健康地发展,教学工作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