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总复习专题3-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doc

合集下载

九年级自然科学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知识精讲

九年级自然科学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知识精讲

九年级自然科学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二、良好开端1、重点:掌握种群及统计;掌握群落及生物间的关系;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稳定;掌握生物圈。

2、难点:群落及生物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稳定。

三、成功之旅【知识点1】种群、群落1、种群:指一定地域内,同一物种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物种生存和繁殖的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种群大小的统计:直接观察法(生物数量少、分布范围小)、随机抽样法(生物数量多、分布范围广,该区估计只数=取样总只数×该区标记只数÷取样中标记只数)、动物标记法(某一生物种群个体数目少,推出生物种群数量)、样方法(生物种群数量多,取样推测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种群的动态变化影响因素:出生和死亡、迁入和迁出与天敌的捕食、人为捕杀。

2、群落:在一定地区或生活环境里,不同生物种群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构成群落。

群落中生物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寄生、共生。

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1)热带雨林生物群落;(2)草原生物群落;(3)荒漠生物群落;(4)冻原生物群落;(5)温带草原生物群落;(6)温带落叶林生物群落;(7)针叶林生物群落;(8)淡水生物群落;(9)海洋生物群落。

3、食物链:生物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联系。

(在群落中具有营养物质传递和能量流动的作用)食物网:由群落中各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

食物链的特点:①食物链多以绿色植物为基础;②食物链的每一个环节称为一个营养级;③食物链中的“→”代表能量传递的方向;④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⑤食物链不可能无限加长,因为能量在食物链中传递时是逐级递减的,下一营养级的生物不可能将上一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和有机物全部利用,所以一般食物链只有3—4个营养级,很少超过5个营养级。

例1.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在我国举行,届时将有来自世界各国、各种肤色的运动员齐聚北京,角逐28个大项、302个小项的奖牌。

沪科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3: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生物圈A卷

沪科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3: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生物圈A卷

沪科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3: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生物圈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所描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A . 竞争B . 合作C . 捕食D . 寄生2. (2分)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红萍适合生于荫暗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

对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 . 该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B . 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的利用率C . 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流动和能量循环D . 有害昆虫作为鸭子的食物,属于生产者3. (2分)如图表示abc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下表选项中所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包含关系的是()选项a b cA.动物植物非生物B.生态系统群落种群C.细胞组织器官D.光能电能化学能A . AB . BC . CD . D4. (2分)①生活在一块稻田中的所有生物;②一根枯木及枯本上的所有生物;③森林里的所有猕猴。

上述组合分别属于()A .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B . 种群生态系统群落C . 群落生态系统种群D . 生态系统群落种群5. (2分)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A .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 . 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C . 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D . 物种组成及比例6. (2分)学习科学时,我们经常会用图像、模式图来帮助理解,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 图①表示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物体的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变化,其中O点总质量最小B . 图②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上各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则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C . 图③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若静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经过心脏的途径是Ⅳ→Ⅱ→I→ⅢD . 图④显示温室栽培某种蔬菜时温度控制在25~30℃最有利于提高产量7. (2分)文成铜铃山森林公园奇花异草、野生动物众多,铜铃山内所有生物构成一个()A . 生物圈B . 生态系统C . 群落D . 种群8. (2分)如图为某树林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虫A . 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植物→虫→鸟→细菌B . 若图中加入阳光、空气等非生物部分,就构成了一个群落C . 虫的体色与栖息环境相近,这体现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 . 图中的细菌、真菌能把无机物分解为有机物9. (2分)①生活在一块稻田中的所有生物;②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③森林里的所有猕猴。

第3课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第3课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考点3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结构及功能
1.一个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__生态系 统__。
2.生态系统的结构。 (1)__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__:太阳能、热能、空气、水、土壤等。 (2)__生产者__: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绿色植物。 (3)__消费者__: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 (4)__分解者__: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 (5)各种生物通过__捕食__关系形成的联系,叫食物链。很多食物链相互交错形 成的复杂关系叫食物网。
3.生态系统的功能。 (1)能量流动: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__。能量 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且是逐级__递减__的。 (2)物质循环:物质是指__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__,其不同于能量特 点的是__反复出现和循环__。
10.(2013·济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能体现出这一现象的正确食物

1.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是( C ) 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B.一条小河里所有的生物 C.一块稻田里全部的水稻 D.一片山林里所有的植物
2.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C ) A.出生和死亡 C.性别比例
B.年龄 D.个体大小
3.下列有关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B.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种群组成的 C.生物群落中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D.生物群落中所有生物都属同一物种
链是( C )
A.螳螂→蝉→黄雀
B.树→螳螂→蝉→黄雀
C.蝉→螳螂→黄雀
D.树→蝉→螳螂→黄雀
11.(2012·天门市)下列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是( B )
A.小猫吃鱼
B.长颈鹿吃树叶

第3讲-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第3讲-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 而且是生物体无法排出的,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 不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 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生态系统 的物质具 有全球性、 反复出现、 循环运动 的特点
使形成不同形态 结构和功能的细 胞
细胞
细胞分化
组织
器官
由不同的组 织按照一定 的次序联合 起来,形成 的具有一定 功能的结构
群 落 概 念 理 解
①一定的自然区域内(一个水池、一片草原 或一片森林等一定范围内)
群落可大可小,根据自然状况和研究需要决定的
②各种生物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③各种生物的总和(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种群是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种群 区别: 群落是各种生物的总和 和群 落的 联系: 群落是由不同种群构成的,它是
3.消 费 者
例:鱼类,鸟类,两栖 类,爬行类,哺乳类等 生存必须直接或间 接以绿色植物为食
消 费 者 分 类
初级消费者:以植物为食的植食性动物
次级消费者: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 三级消费者: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肉食动物
……
4.分 解 者
——营腐中所含 有的有机物逐渐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利用
外形上 警戒色 拟 态 2.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结构组成上
适应的相对性
生物对环境的适 应只是一定程度上 的适应,并不是绝 对的 .完全的适应 .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一般:植物的向光性
绿色植物具有较大叶片 仙人掌 特殊:
叶刺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减少水分散失
光合作用 肉质茎,含叶绿素 储存水分 根深而发达 吸收水分
南方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
典例4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B .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 C .丙是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D .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30
跟踪训练
4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减少的。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下列生物群体中,构成一个“级
_ __气__ _的大部和_____水__ __的表面。
15
考点6 感知各种生命系统都是复杂的开放系统,生命系统的构成具有层次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a) 1 .生命系统是复杂的开放系统。和非生命系统相比,生命系统能够不断地从外界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 形成新的组织结构,也能不断地排出物质、散失热能,等等。 2 .生命系统是高度有序的系统,其结构具有层次性、整体性和组织性。 3 .生命系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们通过进化而形成,并仍处在进化的过程中。
14
考点5 了解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知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a) 1 .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的特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自__动___调__节___能力。 2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3 .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它包括__岩__ __圈___的底部、
19
跟踪训练
1 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
)
A .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 B .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
C .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
D .蚯蚓能疏松土壤
20
类型二 种群与群落
典例2 下列所描述的生物集合,属于种群的是(
)

初中科学:中考专题复习——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

初中科学:中考专题复习——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

内容
要求
4、生物圈
①知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a
②感知生物界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生命系 a 统的构成具有层次性
5、人类与生态环境
①说明人口过度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后 b 果
②解释生态平衡的现象和意义
b
③列举我国生物保护与自然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a
1.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有无生命。
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保持和恢复自身结构和 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一个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多,结构越复杂,能量 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复杂,这个生态系统的自动 调节能力就越强。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 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干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就会被破坏。
3、下列不属于群落特点的是( D )
A、群落有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种群 够成的。
B、群落有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个体 组成的
C、群落中的生物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D、群落一般是很大的,至少在1平方米以上。 4、一块朽木上蚂蚁、蜜蜂、蚯蚓、细菌、 缝隙中有润芽,这快朽木上所有的生物属于 _一__个_群__落___

能量(KJ) 2.8×109 1.3×108 9.1×107 2.9×107
DDT浓(ppm) 0.04
0.35
0.39
3.4
请分析说明: (1)甲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 生产者 )
(2)写出四个种群的最简单的能量流动渠道 乙



(3)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营养级 )越高,
生物体的DDT浓度越高。
次称为( A)
A、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中考生物复习方案 第03课时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

中考生物复习方案 第03课时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

梳 理
“食藻虫控藻引导水体生态修复”方法治理后得到改善,主要
(zhǔyào)水质指标达Ⅲ~Ⅳ类,其治理过程如图甲,治理后存在的

部分食物关系如图乙.


(1)引入食藻虫,可减少藻类的数量,从而提高水体透明度;在


河床上种植沉水植物,可利用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底泥

中的N、P,以改善水质.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判断,引入的食藻虫
组成 水分(shuǐfèn)、等无机盐 绿色植物
(lǜsè zhíwù)
营捕食、寄生和 微生物及腐食性
共生的各种生物 的动物
精 讲
无机物→ 有机物; 为生物提供物质和
通过分解作用
光能→ 作用 能量,是生物群落赖
化学能 ;为
加快生态系统中 将生物的遗体、

消费者提供食物和 的物质循环
遗物分解

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限 时 训 练
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等
括整个地球,而是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 物和这些生物生存区域中的非生物因素
第四页,共四十二页。
知 识
2.生态系统的成分
体 系
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组成和作用(zuòyòng)如下表所示.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营腐生生活的
重 难 考 点
阳光、空气、
主要是
生物 | 第一(dìyī)部分 考点过关
第 3 课时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第一页,共四十二页。
知 识
知识体系




重 难 考 点 精 讲
当 堂 限 时 训 练

九年级科学中考之生命科学知识点总结: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第一章第三节)

九年级科学中考之生命科学知识点总结: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第一章第三节)

第三节: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1.生物分类的单位、方法和检索表1生物分类的单位与方法现代生物学家根据生物进化的亲缘关系和形态结构的特点,用七个等级对生物进行分类,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界是最大的一类。

2分类检索表分类检索表是鉴定生物种类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查阅检索表可以帮助我们初步确定某一生物的科、属、种名。

2.种群1种群的概念种群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2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种群的数量变动与种群的这些特征密切相关。

3.生物群落1生物群落的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2群落的分层现象在森林群落中,高大的乔木组成乔木层,灌木和小树组成灌木层,草本植物组成草本植物层,苔藓和地衣等植物组成苔藓地衣层,形成垂直分层现象。

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布也有类似的垂直分层现象。

3植物群落和植被的概念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

被覆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

4.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了地球上的全部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

生物圈还可以分成大小不同的许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类型3生态系统的成分4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许多食物链常常相互交错成网状,称为食物网。

5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从绿色植物把太阳能固定在体内后开始,并沿着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各个营养级传递,最后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渐减少的。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则是循环不息的,即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反复地出现和循环。

中考科学总复习专题3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中考科学总复习专题3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专题3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一、考点知识梳理考点一 种群1. _是生物分类等级的最小单位。

如桃树是生物的一个种,即一个物种。

2.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___________ __的总和。

3.种群特征:有_________ 、年龄结构、 _________ 、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1)生物种群密度是描述 的一种方法,即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个体的数量。

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地区,种群密度往往不相同。

(2)性别比例=雄性个体数雌性个体数(3)出生率指在 内,平均每千个个体中的新个体数。

出生率=新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4)死亡率指在单位时间内,平均 个体中的死亡个体数。

死亡率=死亡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5)种群出生率>死亡率时,种群的数量 ;反之数量减少。

种群中各年龄组的死亡率和出生率相差很大。

所以种群动态变化与种群年龄结构关系极大。

常见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种群增长的“ ”型曲线和“ ”型曲线。

考点二 群落4.生物群落: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________ 的总和,简称群落。

(1)一个区域内有一个群落。

群落的结构包括 和 。

在群落中,植物起主导作用,动物、微生物随着植物的分布而分布。

(2)植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 所有植物的总和;植被指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

(3)群落由多个种群组成。

有大有小,群落和种群的大小由_______和人们观察与研究的需要而定。

考点三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5.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 ,还能影响环境。

(1)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阳光、 _____ 、食物等。

(2)影响生物的生物因素有互助、寄生、 、 等。

(3)适应环境的表现形式有___ ____ 、 _____等。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分布、生理等的因素,叫_____ _____ 。

许多生物的形态和结构与它的生活方式相适应。

考点四 生态系统6.生态系统的意义(1)生态系统是由 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 共同组成的。

中考科学总复习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中考科学总复习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物 部 消费者 动物(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生 态

分解者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 动植物尸体)


物质:土壤、空气和水等
非生物部分
能量:阳光温度
(2)生态系统范围有大有小。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1)说明人口过度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严重 b 后果
2)解释生态平衡的现象和意义
b
3)列举我国生物保护与自然保护的意义和
a
措施
1、 下列各项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 D )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B.一个海岛上的全部昆虫 C、一片草原上的所有动植物 D.一块稻田里的所有青蛙和蝌蚪
2、 影响森林植物群落垂直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是 (A ) A、阳光 B.温度 C.土壤 D.气体
注:因为其表达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 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
写出下面的一条食物链
生产者

第一 营养级
初级消费者

第二 营养级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第三
第四
营养级
营养级
②食物网:食物链相互交错成网状的形式

上图中总共多少条食物链
③功能: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太阳
呼吸热
呼吸热
呼吸热
物质流动是循环的, 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3)生物圈(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范围
大气圈底部:地面以上10千米 岩石圈表面:地面以下2~3千米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专题(3)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共32页文档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专题(3)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共32页文档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专题(3)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Leabharlann 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浙教版科学中考(生物部分复习)知识点复习大纲资料.doc

浙教版科学中考(生物部分复习)知识点复习大纲资料.doc

科学生物部分总温习知识点(浙教版)第一章生命系统的层次结构第一节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一、显微镜1.结构:目镜、物镜、反光镜、光圈、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器等.2.物镜和目镜的区别:()有螺纹,()的放大倍数越高,镜头()()没有螺纹,()的放大倍数越高,镜头()。

3.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向后转,镜筒(),且变化明显向前转,镜筒(),且变化明显细准焦螺旋变化的幅度很小,其他与粗准焦螺旋一致。

4.显微镜的放大率(总的放大倍数)=()*()5.如何改变视野的明暗:(1)调节光圈的大小:光圈(),视野亮;光圈(),视野暗;(2)调节反光镜:(),视野亮;(),视野暗;(3)转换物镜:低倍镜,视野(),看见的细胞数目();高倍镜,视野(),看见的细胞数目()。

6. 显微镜中看见的像是原像的倒像,装片的移动方向和物象的移动方向()。

7.显微镜使用的步骤:安放—()—装片—()—观察—(—收镜—整理(在对光时,强光用(),光线较暗用();调焦先粗再细)二、生物的多样性⒈生物的分类(1)分类的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目、科、()、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2)分类等级越高,所含生物种类(),它们之间的配合点就()。

⒉生物的主要类群:(1)细菌真菌和病毒①细菌: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含有遗传物质的核区组成,膜外有细胞壁,有的还有荚膜和鞭毛,没有(),是原核细胞,属原核生物。

②真菌:酵母菌是单细胞的,其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膜外有细胞壁,质内有液泡。

多细胞真菌的基本结构是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菌丝分地上部分—(),地下部分—()。

没有(),必须靠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获得营养。

③病毒:仅由()和()组成的不具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种类多样,形态各异,专营细胞内()生活。

(2)植物:都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细胞都有细胞壁。

低等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生殖过程中不形成胚。

中考科学总复习第一篇生命科学第3讲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

中考科学总复习第一篇生命科学第3讲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是循环不息的,即组成生物体的 一些基本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可以反复地 出现和循环。
7.(2015·衢州)小江到钱江源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公园内瀑飞潭
碧、林茂树古,因此荣获“浙江省
最美生态景观”荣誉。
(1)钱江源森林公园可看作一个 D。
A.种群
B.群落
C.生物圈
A.图中的虫和鸟属于消费者 B.植物的枯枝落叶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 C.若消灭所有的虫,则更有利于原有生态平衡的维持 D.作为生态系统,图中尚缺少阳光等非生物成分
【解析】虫是食草动物,直接以植物为食,鸟是食肉 动物,间接以植物为食,都属于消费者,A 正确;细菌、 真菌等微生物,可把动植物遗体和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 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B 正确;若消灭所有的虫,将产 生近期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或破坏,C 错误;生 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 空气、水、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 者,所以说图中尚缺少阳光等非生物成分,D 正确。
(1)兔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初级消费者(或“消费 者”)。
(2)该图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解析】(1)兔不能制造有机物,以植物为食,吸收其 中现成的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初级消费者。(2)生态 系统中一种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他生物数量 的变化,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自动调节能力。
(4)深海鱼类不需借助视觉捕食,眼已退化,这是对深 海阳光(或“光照”“黑暗”“_无光”均给分)_环境因素 的适应。
【解析】(1)上述生物中,古菌属于细菌,管状蠕虫和 海葵属于无脊椎动物,鱼类属于脊椎动物。(2)根据古菌的 生活环境可知,古菌体内酶的最适温度要高于人体中细菌 内酶的最适温度。(3)古菌能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4) 深海几乎没有光线,鱼类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不需要眼睛, 因而眼睛退化,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