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基本技术与原理

合集下载

选修3-2.2动物细胞工程

选修3-2.2动物细胞工程

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
比较项目 植物组织培养 细胞全能性 固体培养基 蔗糖 植物激素
已分化的组织→愈 伤组织→胚状体、 丛芽→完整植株
动物细胞培养 细胞增殖 液体培养基 葡萄糖 动物血清
动物组织→单个细 胞→细胞悬液→原 代培养→传代培养
原理
培养基状态 培养基特有成分 培养过程 生长特点 接种前处理 培养目的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2、胰蛋白酶真的不会把细胞消化掉吗?为什么? 胰蛋白酶除了可以消化细胞间的蛋白外, 长时间的作用也会消化细胞膜蛋白,对细胞有损 伤作用,因此必须控制好胰蛋白酶的消化时间。
二、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1、无菌、无毒的环境
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定期更换培养液
2、营养
可以补充培养 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 基中缺乏的物 质如生长因子, 通常需加入动物血清等一些天然成分 保证细胞顺利 的生长增殖
此外,即便动物的遗传基础完全相同,但动物的一些行为、 习性的形成与所处环境有很大关系,核供体动物生活的环境与克 隆动物所生活的环境不会完全相同,其形成的行为、习性也不可 能和核供体动物完全相同,从这一角度看,克隆动物不会是核供 体动物100%的复制。
一、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3、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前景
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直接由母体
的一部分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细胞有丝分裂、 植物组织培养、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等。
克隆:群细胞或者生物个体。现在指个体水平的 核移植技术、细胞水平的动物细胞培养、基因水平的 DNA复制等。
⑷为什么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传代10代以 内的细胞? 培养的动物细胞一般当传代至10~50代左右时,

动物细胞工程复习课

动物细胞工程复习课
⑴加速家畜遗传改良的进程 ⑵保护濒危物种 ⑶生产医用蛋白质及组织器官的移植 ⑷了解胚胎发育和衰老过程;追踪研究疾病的发展过程和 治疗疾病
7.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还存在什么问题? ①成功率非常低; ②绝大多数克隆动物还存在健康问题
9.过程:
取供体细胞 供体细胞培养 取卵母细胞 培养到 MⅡ中期
卵母细胞去核
5.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有何区别 ? 将动物组织消化后的初次培养就是原代培养。 当原代培养的细胞贴满瓶壁后,用胰蛋白酶处理, 制成细胞悬浮液后再次分瓶继续培养就是传代培养 6.动物体细胞培养技术能将一个分化的体细胞培养 成为一个动物体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丧失了发育成动 物体的能力。 7.为什么要将组织分散成了单个细胞再进行培养? 单个细胞容易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获得 营养物质、氧气等,排出代谢废物;
治疗性克隆(P49) 需要胚胎移植吗?
克隆人与治疗性克隆的区别
属于个体水平,目的产生新个体,而治疗性克 隆则属于细胞(或组织、器官)水平,目的是 治疗疾病。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1.过程:
动物细胞 A 动物细胞 B 诱导方法 成功标志
诱导,融合 (膜融合、质融合) 2个完整的 杂交细胞AB 有丝分裂 (核融合)
2.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单克隆抗体的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1.作为诊断试剂:准确识别各种抗原物质, 并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优点:准确、高效、简易、快速 2.用于 治疗疾病:主要用于癌症治疗 运载药物:制成“生物导弹” 优点:疗效高、毒副作用小
免疫 经过免疫的 注射抗原 B淋巴细胞
骨髓瘤 细胞
单 克 隆 抗 体 的 制 备 过 程 :
注意:动物细胞的融合也需要把多个两种细胞放 在一起,让它们随机融合后,再从中筛选杂交细 胞

细胞工程_动物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_动物细胞工程

胚胎移植
另一头绵羊的子宫
代孕
受体
妊娠、出生
二、生物的性状不仅与遗传 物质有关,还受环境的影响。
克隆羊多利
1、写出ab所代表细胞工程名称:a表示: 核移植
b表示: 胚胎移植
黑面绵羊去
2、实施细胞工程时,所需 核卵母细胞
1、定义: 动物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 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 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 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
2、原理: 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胚胎细胞分化程 度低,恢复其全 能性相对容易。
动物体细胞分化 程度高,恢复其 全能性十分困难
3、分类: 胚胎核移植、体细胞核移植。
强调:细胞系、细胞株(了解即可,老课本体系)
▲细胞株:传代细胞一般能传到40-50代,
遗传物质一般不会发生改变,叫细胞株。
▲细胞系:传代50代以后不能再传下去,
部分细胞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能连续传 代,获得不死性,叫细胞系。
3、总结:动物细胞
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
培养过程
为什么用胰蛋白酶处理?
的组织、器官 剪碎用胰蛋白酶处理
1、蛋白质生物制品的生产 如病毒疫苗、干扰素、单克隆抗体
2、应用于基因工程 主要用于作为受体细胞
3、检测有毒物质,判断某种物质的毒性 4、细胞的生理、药理、病理研究
如用于筛选抗癌药物
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
比较项目 原理 培养基性质 培养基特有成分 培养结果 培养目的
取材
其他条件
植物组织培养
分散成单个细胞
加培养液稀释
原代培养特点:细胞贴壁、 配置细胞悬液 原
接触抑制
代 转入培养瓶 培 遗 细

2.2动物细胞工程

2.2动物细胞工程
O2—有氧呼吸、细胞代谢 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 细胞代谢(95%) (3)气体环境 气体环境 CO2—维持 维持pH(5%) 维持
培养液和培养用具杀菌消毒 (4)无菌、无毒环境培养过程加抗生素杀菌 无菌、 无菌 定期更换培养液,清除代谢产物 定期更换培养液,
4.实践应用 . (1)生产生物制品:病毒疫苗、干扰素、单克 生产生物制品: 生产生物制品 病毒疫苗、干扰素、 隆抗体等。 隆抗体等。 (2)与基因工程相结合。 与基因工程相结合。 与基因工程相结合 (3)检测有毒物质,判断某种物质的毒性。 检测有毒物质, 检测有毒物质 判断某种物质的毒性。 (4)科研方面:筛选抗癌药物、治疗和预防疾 科研方面: 科研方面 筛选抗癌药物、 病。
(2009年山东高考题 人类在预防与诊疗 年山东高考题)人类在预防与诊疗 年山东高考题 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 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 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 病毒, 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 病毒 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 蛋白为主要抗原, 病毒表面的 蛋白为主要抗原,其疫苗生产和 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 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
三、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制备 1.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 .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 2.诱导融合的因素:聚乙二醇 .诱导融合的因素:聚乙二醇(PEG)、灭活 、 的病毒、电激等。 的病毒、电激等。 3.意义:最重要的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 .意义:最重要的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
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1)过程: 过程: 过程
【答案】 (1)逆(反)转录 (2)限制性核酸内 答案】 逆 反 转录 限制性核酸内 切酶(限制性内切酶 限制酶) 限制性内切酶、 切酶 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 DNA连接酶 连接酶 (注:两空顺序可颠倒 (3)细胞融合 杂交瘤 注 两空顺序可颠倒) 细胞融合 基因)序列 细胞 (4)A蛋白 核酸 基因 序列 抗A蛋白 蛋白 核酸(基因 蛋白 的单克隆抗体

《动物细胞工程》 讲义

《动物细胞工程》 讲义

《动物细胞工程》讲义一、动物细胞工程的概念动物细胞工程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在细胞水平上进行的操作,以获得人们所需要的生物产品或细胞本身。

它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等多个方面。

二、动物细胞培养(一)基本原理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是细胞的增殖。

细胞在适宜的环境中,能够吸收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并通过分裂增加数量。

(二)培养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通常还会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

2、营养物质:包括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这些物质要按照细胞所需的种类和量进行精确配置。

3、适宜的温度和 pH:哺乳动物细胞的培养温度一般在 365℃左右,pH 则在 72 74 之间。

4、气体环境:细胞培养所需的气体主要有氧气和二氧化碳,氧气用于细胞呼吸,二氧化碳则用于维持培养液的 pH。

(三)培养过程1、取材:通常从动物的组织或器官中获取细胞,如从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组织中获取细胞,其分裂能力更强。

2、原代培养:将取得的组织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制成细胞悬液,放入培养瓶中培养。

3、传代培养:当细胞贴满瓶壁时,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从瓶壁上脱落下来,然后分瓶继续培养。

三、动物细胞融合(一)概念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二)诱导融合的方法1、物理法:如电激融合法。

2、化学法:常用的诱导剂是聚乙二醇(PEG)。

3、生物法:如灭活的病毒。

(三)应用1、制备单克隆抗体:这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突出的应用。

2、用于基因定位和染色体转移等研究。

四、单克隆抗体(一)概念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个 B 淋巴细胞经过无性繁殖形成的细胞群所产生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

(二)制备过程1、给小鼠注射特定的抗原,使其发生免疫反应,产生能分泌特定抗体的 B 淋巴细胞。

细胞工程原理-第一章 动物细胞的培养

细胞工程原理-第一章 动物细胞的培养

(二)合成培养基
主要是指通过人工设计、配制而成的,使用时需 添加一定量血清的一类培养基,可在体外较好用 于动物细胞培养。目前已经设计出适合不同类型 细胞的培养基,如DMEM、TC199等。 优点:创制出与体内相似的生存环境,又便于控 制,实现标准化。
主要成分:氨基酸、糖、无机盐、维生素及其他 辅助物质。
定 1.鉴定指标 ① 纯度: 何种细胞为主 ② 细胞学特征: 细胞形态、结构、染色体组型、生长曲线、分 裂指数、倍增时间等
③ 稳定性:传代过程中,细胞学特征是否发生变化 ④ 污染情况: 是否有微生物和其他细胞系污染
2.鉴定方法
① 细胞形态学观察: 光镜和电镜观察形态特征 ② 绘制生长曲线,计算分裂指数 ③ 进行染色体组型和带型分析 ④ 检测同工酶酶谱
人心肌成纤维细胞 成纤维细胞
人乳腺
(3)游走细胞型
特点:细胞质常伸出伪足或突起,呈活跃的游 走或变形运动,一般不连接成片。 举例:人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以及某些肿 瘤细胞。
人单核细胞
(4)多行型细胞
特点:呈多角形,是一些形态上不规则的细胞 ,不规则形态是由宽扁的胞质突起所致,细胞 一举般 例分 :胞 神体 经和 元胞细突胞两、部神分经。胶质细胞。
(一)细胞的冷冻保存
细胞超低温保存的基本原理:细胞在-70℃以下时 ,细胞内的酶活性降低,代谢处于完全停止状态 ,故可长期保存。
细胞低温保存的关键:通过-20-0℃阶段的处理过 程。因为在此温度范围内,易造成细胞的严重损 伤,因此,常常在培养液中加入保护剂来减少对 细胞的伤害。
细胞冷冻过程:将对数期细胞用冻存液(DMSO+血 清或者+培养基+血清)、甘油+血清等)重悬,分
(二)建立细胞系、株

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原理是

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原理是

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原理是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是一种应用生物学、遗传学和工程学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动物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基因改造,以实现对动物细胞特性的调控和改变。

该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和应用领域,如疾病模型建立、药物筛选、生物产物的生产等。

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细胞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为了使动物细胞在体外能够正常生长和繁殖,需要提供适合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培养基中包含各种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糖类、维生素等,以满足细胞的生长需求。

同时,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气体含量等因素的调控,以创造适合细胞生长的环境。

2. 细胞的定向培养和扩增:为了得到大量的目标细胞,需要对其进行定向培养和扩增。

这包括合理控制细胞的密度、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分化、细胞的成熟和分裂等过程。

常用的培养方法包括贴壁培养、悬浮培养和生物反应器培养等。

3. 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是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核心和关键。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对动物细胞的基因进行改造和调控,实现特定基因的表达或静默。

主要的基因工程技术包括DNA重组技术、RNA干扰技术、基因敲除技术、基因转导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转染或转化等方法将外源基因或RNA分子导入细胞内,以改变细胞的特性。

4. 细胞分化和功能组织的构建: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中,可以通过控制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过程,构建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和组织。

通过合适的生长因子、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可以使细胞向特定方向分化,并形成具有相应功能的组织结构。

这可以应用于人工器官、组织工程等领域。

5. 质控和纯化技术: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中,质控和纯化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质控技术可以用于监测细胞的生长状态和表达情况,以保证细胞的质量和稳定性。

纯化技术可以用于提取和纯化所需的生物产物,以获得高纯度的产品。

综上所述,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原理是通过优化细胞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定向培养和扩增细胞,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细胞基因进行改造和调控,控制细胞分化和构建功能组织,进行质控和纯化等环节,以实现对动物细胞特性的调控和改变。

动物细胞工程2.2.1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原创

动物细胞工程2.2.1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原创

(三)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以高产奶牛为例)
无性生殖
甲牛
乙牛
体细胞
MⅡ卵 母细胞
克隆牛
培养 体细胞群
取出核
细胞核移植
去除核 显微操作法
去核卵 母细胞
核植入
代孕母牛丙
移植
胚胎移植
重组 卵细胞
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
卵裂
早期 胚胎
供体细胞(供核)
细胞培养
卵巢卵母细胞(MⅡ中期:供质)
去核
体细胞
注入
无核卵母细胞
• 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细胞核,它含 有保持物种遗传性所需的全套基因, 而且并没有因细胞分化而丢失基因, 因此高度分化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 能性
根据动物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的特点,怎样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表达?
利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一)概念
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 细胞核,移入到一个已经 去掉细胞核的中卵,母细使胞其 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该胚胎最终发育 成完整的动物个体。 利用核移植技术得到的动物称为 克隆动物。
遗传物质未改变
细胞系:细胞株传代至50代后又出现细胞生 长停滞状态,只有部分细胞由于遗传物质的改 变,使其在培养条件下可以无限制传代,这种 传代细胞为细胞系。
遗传物质改变 具癌细胞特点
培养器皿
一动物细胞培养
3、条件:
1、无菌、无毒的环境
(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定期更换培养液)
2、营养
(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微量元素、动物血清、血浆等
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 组织 ,将
它分散成 单个细胞 ,然后,放在适宜
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 生长和增殖。
原理:细胞增殖

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核移植操作
显微操作
在显微镜下,将供体细胞核移植到受体细胞中。
融合与激活
通过电刺激或化学方法诱导受体细胞与供体细胞 融合,并激活新形成的细胞。
筛选与鉴定
对新形成的细胞进行筛选和鉴定,确保核移植成 功。
重组胚胎的培养与移植
胚胎培养 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对重组胚胎进行培养,促进其发育。
胚胎移植 将培养成熟的胚胎移植到代孕动物体内,以产生后代。
融合后的细胞开始分裂和发育,最终 形成与供体具有相同遗传物质的克隆 个体。
核移植技术流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供体细胞的选择与准备
选择适当的供体细胞
01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具有所需特性的供体细胞,如特定组织或器
官来源的细胞。
细胞培养准备
02
确保供体细胞处于适宜的培养环境中,包括适当的培养基、温
度、气体条件等。
细胞传代与扩增
03
对供体细胞进行传代和扩增,以获得足够的细胞数量用于核移
植。
受体细胞的选择与准备
选择适当的受体细胞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具有良好接受性的受体细胞,如去核的卵母细 胞。
去核处理
使用显微操作技术去除受体细胞的细胞核,为核移植做好准备。
受体细胞激活
通过化学或电刺激方法激活受体细胞,使其恢复分裂活性。
细胞分离
通过离心、过滤等方法将细胞从酶液
3
中分离出来。
培养环境控制
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气体环境,
5
保持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和pH值。
组织消化
2
使用适当的酶液将组织分解成单个细
胞。
细胞接种
4
将分离出的细胞接种到培养容器中。
传代细胞培养

【2020高考生物】动物细胞工程(考点复习)

【2020高考生物】动物细胞工程(考点复习)

(4)c培养瓶中培养的细胞是____________的杂交瘤细胞。制备 抗IL-4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细胞培养瓶通常置于特定培养 箱中进行细胞培养,要求培养瓶松盖,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利用mRNA,通过反转录可以获得相应的互补 DNA(cDNA)。(2)图中a培养瓶中培养的是骨髓瘤细胞,M细胞 是B淋巴细胞,两者可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可无 限增殖,其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3)b培养瓶中形成的细胞 有:瘤-瘤融合细胞、B-B融合细胞、杂交瘤细胞,因此需 要经过克隆化培养和专一抗体阳性检测,以筛选得到能产生专
(4)无菌、无毒环境培 培养 养液 过和 程培 加养 抗用 生具 素进 杀行 菌无菌处理 定期更换培养液,清除代谢产物
3.培养过程
4.应用: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 (1)生产病毒疫苗、单克隆抗体、干扰素等。 (2)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烧伤病人自己的健康皮 肤细胞培养出大量的自身薄层皮肤细胞,以供植皮所需。 (3)培养的动物细胞用于检测有毒物质,判断物质的毒 性。
高考生物考点复习
【教育教学】 【教学课件】【教育培训】【课文教育】【课文教学】
52 动物细胞工程
一、动物细胞培养 1.原理:细胞增殖。 2.培养条件 (1)充足的营养供给:除微量元素、无机盐、糖类、氨基
酸、促生长因子之外,通常还需加入①________等一些天然成 分。
(2)适宜的温度(36.5±0.5 ℃)和pH(7.2~7.4)。 (3)气体环境——95%空气+5%CO2(作用是②________)。
二、动物体细胞核移植பைடு நூலகம்术和克隆动物 1.原理:⑩____________________。 2.核移植过程

动物细胞工程的原理和应用

动物细胞工程的原理和应用

动物细胞工程的原理和应用1. 动物细胞工程的概述动物细胞工程是一种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对动物细胞进行修饰和改造的研究领域。

通过对动物细胞进行基因编辑、细胞培养和再生医学技术的应用,动物细胞工程能够为医学研究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工具和资源。

2. 动物细胞工程的原理动物细胞工程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理:•基因编辑技术:通过使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有针对性地编辑动物细胞的基因组,实现基因的添加、删除或修改,从而产生具有特定功能或性状的细胞。

•细胞培养技术:动物细胞工程依赖于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即在无菌条件下将动物细胞培养在培养基上,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养分和环境因素,从而使细胞不断繁殖和扩增。

•再生医学技术:动物细胞工程可以利用再生医学技术,将经过基因编辑和培养的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器官移植和疾病治疗等方面,实现对生物体的修复和改良。

3. 动物细胞工程的应用领域动物细胞工程在医学研究和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基因治疗:利用动物细胞工程的原理,可以将健康基因导入患有遗传疾病的细胞中,修复或替代患有缺陷基因的功能,从而治疗遗传疾病。

•组织工程:动物细胞工程可以将经过基因编辑的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通过构建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组织,实现对组织损伤和器官缺陷的修复。

•器官移植:利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可以培养出与患者自身组织相匹配的器官,避免器官移植过程中的排异反应,提高移植成功率。

•疾病治疗:动物细胞工程的原理可以应用于研发新药和治疗方案,通过研究和修饰细胞功能,探索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机制,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4. 动物细胞工程的挑战和展望尽管动物细胞工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安全性问题:基因编辑技术和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可能涉及潜在的安全风险,如基因突变导致的不良反应和细胞克隆引发的肿瘤等问题,需要在技术开发过程中进行严格的安全评估和监测。

•伦理和道德问题:动物细胞工程涉及对动物生命和基因的操控,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和道德争议,如何平衡科学研究和动物权益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细胞工程第十章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

细胞工程第十章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

02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
动物细胞的基本特性
动物细胞具有特定的形态和功能,如上皮细胞、肌 肉细胞、神经细胞等。
动物细胞具有高度的代谢活性,能够合成蛋白质、 酶等生物大分子。
动物细胞具有膜结构,能够进行物质交换和信号转 导。
动物细胞生长与增殖的机制
02
01
03
动物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分裂过程中需要进行 DNA复制和细胞分裂。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生物反应器系统,在一 定的培养条件下,大规模培养动物细胞以获取所需的细胞、组织 或生物制品的技术。
特点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具有高效、可重复性高、可工业化生产 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生物制品、生物材料等领域。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的应用领域
监控与检测
建立完善的监控和检测体系,定期对培养物进行 微生物、支原体和内毒素检测,确保产品质量。
3
安全性评估
对大规模培养的动物细胞进行安全性评估,包括 细胞形态、染色体数目、病毒污染等方面,确保 产品安全可靠。
提高培养效率与产物质量的策略与方法
选择适宜的细胞株
选择增殖能力强、产物表达量高的细胞株,提高培养效率和产物 质量。
动物细胞的生长与增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营养 物质、激素、生长因子等。
动物细胞的生长与增殖过程受到细胞周期的调控,细 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动物细胞培养的环境因素
01
02
03
04
温度
维持适宜的温度是动物细胞培 养的基本条件,不同种类的动 物细胞对温度的需求不同。
气体环境
动物细胞培养需要适宜的气体 环境,如95%空气(细胞代谢 必需的)和5%的${CO}_{2} ($ 维持培养基的酸碱度)。

2-2-1动物细胞培养(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2-2-1动物细胞培养(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B
练习
3.有研究表明“渐冻症”是由突变的基因导致运动神经元合成了某种毒蛋白,从而阻碍了轴突内营养物质的流动。也有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诱移功能干细胞(iPS细胞) 制作前驱细胞,然后移植给渐冻症实验鼠,能延长其寿命。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iPS细胞分化成的多种细胞中所有核酸相同,蛋白质却不完全相同B. iPS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C.若控制运动神经元合成毒蛋白的基因替换,则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D.植入神经干细胞,恢复受损的运动功能,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渐冻症病情改善
ES细胞
成体干细胞
成体组织或器官内
造血干细胞(骨髓、外周血和脐带血中)神经干细胞(神经系统中)精原干细胞(睾丸中)
具有组织特异性,只能分化成特定的细胞或组织,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
治疗神经组织损伤和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
治疗白血病及一些恶性肿瘤放疗或化疗后引起的造血系统、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等疾病
A.使用合成培养基时,通常需要加入血清等一些天然成分B.通常置于含有 和 的混合气体的 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渗透压也是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环境参数D.需要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以及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
B
练习
例2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保证无菌、无毒的环境
无菌
①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
②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
定期更换培养液。
无毒
③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
目的:方便清除代谢物,防止细胞代谢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伤害。
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温度、PH和渗透压
(1)适宜的温度:哺乳动物多以__________ ℃为宜。(2)适宜的pH:多数细胞生存的适宜pH为_________。(3)适宜的渗透压。

动物细胞培养原理

动物细胞培养原理

动物细胞培养原理动物细胞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手段,它在生物医学研究、药物筛选、疾病治疗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动物细胞培养是指将动物组织或细胞置于含有适当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通过控制温度、湿度、气体成分等条件,使细胞在体外得到生长和增殖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首先,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是提供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培养基是动物细胞培养的基础,它含有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等,同时还含有必需的无机盐和生长因子。

培养基的配方种类繁多,可根据不同细胞类型的要求进行选择。

除了培养基,适宜的温度、湿度、气体成分等环境条件也是细胞正常生长的重要保障。

其次,细胞的培养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

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微生物的污染,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无菌操作。

培养器皿、培养基、操作台面等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操作者也需要穿戴无菌衣、手套等防护用具,以确保细胞培养过程的无菌性。

另外,细胞的培养还需要定期更换新的培养基,以及定期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

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耗殆尽,因此需要定期更换新的培养基,以满足细胞生长的需要。

同时,也需要定期观察细胞的形态、数量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细胞的异常情况。

最后,动物细胞培养的成功还需要适当的细胞密度和通气量。

细胞密度过高会导致细胞之间竞争营养物质,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而细胞密度过低则会导致细胞生长缓慢。

通气量不足也会导致细胞缺氧,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

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细胞类型的特点,合理控制细胞密度和通气量。

总之,动物细胞培养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生物技术,它需要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和生长环境,定期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并合理控制细胞密度和通气量,才能取得成功。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动物细胞在活体内的特性
增殖 在活体内,动物细胞: 分化
分化的动物细胞在功能上具有明确的分工,并具有 明显的形态学特征。
如肌肉细胞为纺锤形,以便于行使收缩伸展功能; 神经细胞具有很长的分支,很多的纤维,以便接受和传递刺激; 红细胞呈园盘状,有利于和周围环境交换气体和在血管内流动; 上皮细胞由于它要覆盖于表面,常常相互挤压成不规则形状。
3.动物细胞规模化培养与现代医药
类 型
动物细胞培养的产物
治疗性抗体 小儿麻痹症、狂犬、风疹、脑炎、乙肝表面抗原、疱疹、某些 癌症 口蹄疫、鸡瘟病、猪霍乱、马脑炎、牛痢疾、犬瘟、草鱼出血 病 尿激酶、细胞色素P450、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纤维蛋白溶酶 原激活剂、胶原酶、酪氨酸脱羧酶
促红细胞生成素、促间质细胞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 体激素、促滤泡激素、生长激素 白细胞活化因子、转移抑制因子、胸腺素、白细胞介素、干扰 素、血清胸腺因子、巨噬细胞毒力因子、β -细胞生长因子
二、取材、分离和组织消化 (to draw the materials from tissue,separation ,digestion ) (一)取材——获取组织
原则上各种动物组织都可进行体外培养,而实际上幼龄组织(尤其 是胚胎组织)比老龄组织容易培养、分化程度低的比分化程度高的 容易培养、肿瘤组织比正常组织容易培养。 取材前要对所取组织的各种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所用器皿用前严格消毒灭菌,取材时严格无菌操作。
素都会影响动物细胞存活。 动物细胞培养对营养条件的要求也十分复杂。
三、动物细胞的环境要求
1. 动物细胞培养的环境要求
1)无污染环境
2)温度
昆虫细胞培养温度一般是25~28℃ 哺乳动物细胞的培养温度一般是37℃。 总体上讲,动物细胞忍受低温的能力比忍受高温的能力 强。如哺乳动物细胞在45℃下只能存活1小时,但在25℃条件
成纤维细胞型
细胞形态与体内成纤维细胞形态相似,胞内呈梭形或不规则 三角形,中央有园形核,胞质向外伸出2~3个长短不同的突起。 细胞群常连接成网,生长时呈放射状或火焰状。除真正的成纤维 细胞外,心肌、平滑肌、成骨细胞培养时均属这一类型。
游走细胞型 在支持物上分散生
长,不连接成片,细胞胞质常伸出 伪足或突起,呈活跃的游走和变
3)有限细胞系和永久细胞系
动物细胞离体培养起始物--原代培养(primary culture) 经继代培养后即成为有限细胞系(finite cell line)。有 限细胞系即使培养条件均能满足细胞繁殖生长,它们也只能在 有限的时间内生存,一般经过30~50世代后细胞将逐渐死亡。
“代”:继代次数和存活时间的长短因细胞来源的年 龄和种族不同而有差异。年龄越大继代次数越少。人胚 成纤维细胞约可以培养50代,而成年人的成纤维细胞则 不能继代50次,同样是成纤维细胞,取自鸡胚的成纤维 细胞可继代培养30代,而小鼠的只能培养8代。
形运动,速度快而方向不规则。在
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成纤维细胞 型。
多形性细胞型 某些组织和细胞, 如神经细胞,难以确定它们的稳 定形态,可统归于多形细胞型。
nerve cell
2)非贴壁依赖型
也称悬浮型,这类细胞培养时不贴附于支持物上,可在培养液 中悬浮生长。来源于血液、淋巴组织的细胞,许多肿瘤细胞等均属 于此类,细胞一般呈圆形。
①培养瓶中放入1~5mm3大小的碎组织块,加5ml 2000 u/ml的胶原酶溶液,使 终浓度为200u/ml,pH6.5; ②36.5℃水浴24~48h,视情况可适当延长,无需摇动。期间可更换酶液一次; ③见组织块已变软,分散于瓶底时,轻微震荡使散成细胞团或单细胞。小心 倒出培养液,瓶底可能附着一些巨噬细胞,借此可将其分开(单独培养或 弃之不用); ④8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液,重悬于BSS液中,再重复离心一次; ⑤加入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液,用于接种。
2)接触抑制(contact inhibition)现象 除少数悬浮培养细胞外,大多数正常二倍体细胞的生长都 需要在一定的基质(如玻璃、塑料等)上贴附,伸展后才能增 殖。当细胞在基质上分裂增殖,逐渐汇合成片即每个细胞与其 周围的细胞相互接触时,细胞就停止增殖,即细胞密度不再增 加,这一现象称之为接触抑制或密度依赖抑制现象。
化液。(静止10min,吸去2/3上清液,补加新鲜胰蛋白酶)
③Hanks液漂洗两次,每次2~3min; ④8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液,加入营养液。如有大块,可用纱网过滤。
如消化传代细胞,可与EDTA混用。
(2)胶原酶消化(collagenase
enzymatic digestion )
③计数:在显微镜下记录计数板四角四个大方格中的活细胞 (不染色细胞)总数。一团细胞按一个细胞计数。压线细胞, 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 ④计算: 细胞悬液浓度(细胞个数/ml)=(4大格细胞总数/4)×104× 稀释倍数 注意:如细胞团数超过10%,说明消化不充分。
第一类和第三类细胞在适当条件下可进行离体
2. 培养条件下动物细胞的生长特性
离体培养的动物细胞可分为:
贴壁依赖型(anchorage-dependent)
非贴壁依赖型(anchorage-indepen型 简称为贴壁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型、上皮细胞型、游走细 胞型、多形性细胞型。
(二)组织消化(tissue
digestion)
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将剪碎的组织块分散成细胞团或单细胞。
1、常用消化液适用范围
(1)胰蛋白酶:适用于细胞间质较少的软组织,如胚胎、羊膜、 上皮、肝、肾、传代细胞等。 (2)胶原酶:适用于纤维组织、上皮组织、癌组织等。 (3)其他酶:链霉蛋白酶、粘蛋白酶、蜗牛酶等,根据酶的作 用特点及组织成分不同适当选用 (4)EDTA:最适于消化传代细胞时,常与胰蛋白酶配合使用。
抗体药物
人疫苗 动物疫苗

激素 免疫调节因 子
4.动物克隆技术有益应用
动物克隆技术的应用前景:
(1)保存优良的动物品种
(2)拯救濒临灭绝的珍惜动物
(3)利用克隆动物工厂生产蛋白质药物
(4)利用克隆技术生产人体器官
二、动物细胞特性
动物细胞在活体内的特性
培养条件下动物细胞生长特性 培养条件下动物细胞生理特性
四、动物细胞培养
基本概念和基本步骤: 取材分离和组织消化 细胞计数 常用培养法 细胞的常规检查 细胞系与克隆 动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 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一、基本概念(general concept):
细胞培养(cell culture):将动物组织或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在模
拟机体内的生长环境条件下,使其在体外环境继续生长增殖的过程。 原代(初代)培养:指将机体取出的组织或细胞进行初次培养的过程。原 代培养的细胞大约增殖10代左右,称为原代细胞。 传代(继代)培养:从原代培养的细胞继续转接培养,称为传代培养。传 代培养的细胞称为传代细胞。
主要讲3方面问题:
动物细胞培养的主要领域及意义 动物细胞的培养特性
动物细胞培养的生存条件
一、动物细胞培养的主要领域及意义
单克隆抗体与现代医学 动物胚胎孵育与畜牧业 动物细胞培养与现代医药业 动物克隆的广泛应用
1.单克隆抗体技术与现代医学
单克隆抗体技术步骤:*
骨髓瘤细胞(myeloma cell)
2、组织消化操作方法(tissue (1)胰蛋白酶消化(trypsin 蛋白酶;
digestion method of operation) digestion)
①将剪碎的组织块放入有玻璃珠的三角烧瓶中,加入30~50倍体积的0.25%胰 ②37℃水浴内消化30~60min,每5~10min摇动一次。根据效果可中间更换消
活体内的动物细胞按照分裂能力可 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能保持继续分裂能力的 细胞,可以继续不断地分裂,如 骨髓干细胞、各类前体细胞; 第二类细胞群是永久失去分裂能 力的细胞,如各类高度特化的细 胞;
第三类是静止细胞群,即所谓的 G0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它们 不分裂,也不合成DNA,但在 受到刺激后,则重新进入细胞分 裂。如人的肝脏细胞等。
取材方法:
处死动物 → 取出组织块,放入小烧杯中 → 用尖嘴眼科剪刀
将组织块剪碎(1mm3),用吸管吸取Hanks液冲下剪刀上的碎
块,补加3~5ml Hanks液,用吸管轻轻吹打; →低速离心,弃去上 清液,留下组织块。(也可用手术刀片将组织块切碎,优点:对细 胞损伤较小,缺点是操作时间长,容易污染) → 对某些软组织碎 组织块,可放入注射器玻璃管中或1mm不锈钢/尼龙网筛挤压分离。
动 物 细 胞 培 养 基 本 技 术 与 原 理
第 二 章
细胞与组织培养(体外培养)(cell and tissue culture): 从机体中取出组织或细胞,模拟体内生理条件在体外进行培 养,使之生存和生长。
包括三个层面:器官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 分别代表细胞水平、组织水平或器官水平的培养
贴壁依赖性降低;细胞异倍体和非整倍体增加,细胞接 种到体内后,生癌率上升。永久细胞系的建立是动物细胞规 模化培养的前体。
4)动物细胞的环境敏感性
动物细胞与微生物和植物细胞相比,其培养难度要大一些, 其主要原因是动物细胞只有细胞膜,而没有细胞壁的保护。
动物相比对培养环境十分敏感,一切影响细胞膜变形的因
三、细胞计数(cell counting)
——计数悬浮液中细胞的形态及浓度,以判断消化或稀释程 度(亦用于培养液中细胞浓度的检查) ①染色:在干净的离心管中加入9滴细胞悬液,再加入1滴0.4% 台盼蓝,混匀,静置2~3min; ②充池:在计数板盖片边缘加入1~2滴染色的细胞悬液,使之完 全充满计数板与盖玻片间的空间(无气泡或溢出)
下仍然能慢速生长,并维持长时间不死,甚至在4℃下数小时
后,再置于适宜温度下细胞仍然可以正常生长。液氮冻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