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单元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过关测试(一)
[范围:第一单元时间:60分钟分值:70分]
一、比较与选择(共20分)
▲单项选择(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小雪在日记中写道:“走进学校,我们是一名学生,学习知识,学会做人;回到家里,我们是子女,尊重父母,为和谐家庭出力;身处社区,我们是居民,自觉爱护我们的居住环境……我们就是变形金刚,在生活中扮演着各种角色,感受着生活的丰富多彩。
”小雪这段话表明()
A.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的身份是相同的
B.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C.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始终只具有一种身份
D.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个人不能脱离社会
2.警察为我们的安全生活保驾护航,解放军驻守边疆保卫着我们的国家,父母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奔波,医生为我们的身体健康奋斗……这主要说明()
A.中学生都是未成年人,离不开社会B.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C.人人为我利成长,将来成才为人人D.中学生年龄较小,全社会应该关爱
3. 2018年4月22日,《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以下简称《报告》)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发布。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力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说明() A.网络让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多彩B.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C.网络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D.网络为文化传播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4.中学生王某得了白血病,该学校在官方微博发布了为他捐款的账号信息。
信息发布后,在微博等网络平台被大量转发,许多官方微博加入关注的行列,很快,王某的家长得到一笔网友捐助的用于王某治病的款项。
这告诉我们()
A.要积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B.互联网是捐款的最好形式
C.参与微博发表自己的观点 D.互联网带给人生活的便利
▲多项选择(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少选者:若有两个正确选项,只选一项者得1.5分;若有三个正确选项,每选一项得1分;若有四个正确选项,选三项者得2分,选一、二项者均得1分)
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社会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下列能够体现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且做法正确的是()
A.节假日出游中有人在景区古迹上刻字留念
B.市区的广场上老人们正欢快地跳着广场舞
C.环卫工人辛勤的劳动带给我们洁净的街道
D.共享单车整齐地排列在街边方便人们出行
6.亲社会行为是对他人和社会有帮助的行为。
下列做法中,符合亲社会行为要求的是()
A.主动关注了解社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B.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
C.对遭遇挫折和不幸的人报以同情和关心
D.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自己的爱心、力量
7. 2018年6月29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后,个人所得税法修正
案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
这说明网络()
A.积极促进了我国民主政治的进步B.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C.大大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D.使人们更加便利地参与政治生活
8.网络将你的手伸向世界,伸向未来。
网络让人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方便、更快捷。
对于网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打破传统人际交往时空限制,促进人际交往
B.方便人们的信息交流,可随心所欲发布信息
C.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D.网络在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二、辨别与分析(10分)
9.2018年以来,全国共有上万个微信公众号被依法关停。
大量的制谣传谣产生了网络信息空间最大的雾霾,而网络微信谣言更是起到了煽风点火的作用,网络微信谣言是祸患,危害社会。
作为网民,我们要正确对待,还网络一片洁净天空。
三、观察与思考(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0. 2018年4月22日12时左右,安徽省芜湖市的一名女孩不慎掉入水渠,附近芜湖中医医院的保安李华平立即跳入水中试图救援。
因一时无法上岸,李华平就在水中将女孩托举了半个多小时,女孩最终获救。
群众送给李华平“最美托举哥”的称号。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李华平为何会被称赞为“最美托举哥”?(2分)
(2)你怎样看待李华平的这种行为?养成这种行为有何重要意义?(4分)
(3)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你打算怎样培养自己的这种行为?(4分)
11.2018年5月8日,被告西安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其自媒体账号“暴走漫画”,在某公众网络平台上发布了时长1分09秒的短视频。
该视频内容将叶挺烈士《囚歌》中的内容进行了不良篡改。
视频在互联网平台上发布传播后,多家新闻媒体对此予以转载报道,引起了公众关注和网络热议,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和后果。
9月28日上午,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对叶挺烈士近亲属起诉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名誉侵权一案一审公开宣判,判决该公司在国家新闻媒体上予以公开道歉,并判决该公司向原告支付精神抚慰金10万元。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从法院判决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败诉这件事来看,在网络宣传中要注意什么?(5分)
(2)提高媒介素养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意义?(5分)
四、活动与探索(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2.班会课上,老师对同学们说:“我们每个人的周围都有一张‘小网’,正是由于这样一张张的‘小网’在无限地延伸,才组成了社会这张漫无边际的‘大网’。
”对此,小华却说:“个人游离于社会这张‘大网’之外也照样能够活得很好。
”
班会课正在进行中,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我们每个人周围的这张“小网”是基于什么建立起来的?你的依据是什么?(4分)
(2)小华的观点对吗?请你加以辨析。
(6分)
13.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在学习了《网络生活新空间》一课后,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关任务。
【今日说“网”】
★材料一互联网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只要有网络,家用电器、数码产品、日用品等都能在网上购买;点开手机就可以及时获取各种最新信息;视频语音功能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实现“面对面”聊天。
但一些低俗、暴力等不良因素也伺机利用互联网传播。
材料二“互联网+”大潮正席卷各行各业,淘宝、支付宝、微信、微商等都是“互联网+”的杰作。
“互联网+”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创造了新的发展业态。
(1)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信息化时代你对网络的认识。
(4分)
【“网”亦有道】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当前人们过分依赖手机与网络的现实。
古“网”今来:手机种树、走路捐步、一元购画等网络公益对很多人来说已不陌生,但网络诈骗正向手机游戏领域蔓延,如通过有偿刷点、低价卖装备、代充游戏币等手段进行诈骗。
一网情深:如今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
尤其是聚会时“低头族”人坐在一起,心却各在他处。
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
你来我网:一则“南昌多地发现人贩子,请各位妈妈注意”的消息出现在微信朋友圈,并不断被转发和评论。
经警方调查该消息纯属谣言。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警方对散布谣言的刘某予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2)请你结合上述内容,就如何合理利用网络发表你的看法。
(写出四点即可)(4分)
【勇“网”直前】★网络空间文明秩序的建立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为此八年级(1)班同学们向全校学生发出争做“四有好网民”的行动倡议。
(注:“四有好网民”即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
(3)请你写出倡议书的标题及内容要点。
(2分)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要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详解详析
1.B
2.B[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分析材料可以看出不同职业的人都在为我们的成长作着贡献,离开他们,我们是无法生存的,这说明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B符合题意;A观点片面,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排除;C、D观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B。
3.C[解析] 本题考查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这说明网络促进了经济的发展,C符合题意;A、B、D观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C。
4.A[解析] 本题考查传播网络正能量。
中学生王某能够得到捐款,是因为网络的宣传、转发,而网民也通过网络积极向王某捐款,说明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A符合题意;B 观点错误,排除;C、D观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A。
5.BCD[解析] 本题考查我们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回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
通过分析四个选项可以看出A的做法是错误的,排除;B、C、D的做法都是正确的,符合题意。
故选BCD。
6.ABCD[解析] 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行为。
分析四个选项可以看出A是对社会有益的行为,符合题意;B、C、D是对他人有益的行为,符合题意。
故选ABCD。
7.ABD[解析] 本题考查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在网上公布,公民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内容,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参与政治生活,这说明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地参与政治生活,A、B、D观点正确,符合题意;C观点正确,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ABD。
8.ACD
9.[解析] 本题考查网络的利与弊、合理利用网络、网络谣言等。
回答本题要首先判断题中观点正确与否,然后结合教材具体分析原因。
本题的拓展性比较强,要求学生要有良好
的知识积累和拓展能力。
可以从网络交流的积极作用、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微信谣言的危害、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的做法四方面回答。
[答案] ①互联网是高科技的产物,网络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更加方便迅捷。
②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要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如果在网上滥用言论自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微信谣言败坏社会风气,产生信任危机,引发社会恐慌,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扰乱社会秩序,违背社会公德,甚至违反法律,是祸患。
④网络无限,自由有界。
作为网民,我们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等,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10.(1)因为他具有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良好品德,所以最美。
(2)这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3)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11.[解析] 第(1)问考查合理利用网络。
西安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结果受到法律制裁,说明我们要正确利用网络、遵守相关道德与法律,答案围绕提高媒介素养、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回答即可。
第(2)问考查提高媒介素养的意义。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结合教材从提高个人素质、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等角度回答即可。
[答案] (1)提高媒介素养,要善于利用媒介进行学习、工作、娱乐和交往;必须培养媒介批评能力;必须增加法治意识,树立道德观念;等等。
(2)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从容地面对媒介影响,积极而合理地利用媒介,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地提高个人素养,融入现代生活,实现我们的生活理想,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健康良性发展。
12.(1)社会关系。
依据: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不对。
①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只有在社会课堂中,我们才能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③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13.(1)网络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网络是把双刃剑: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在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网络诈骗,发布色情、暴力信息等)。
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2)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要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⑤传播网络正能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3)例答:文明上网,健康成长
①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②要诚信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