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探究式教学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发——探究式教学模式
论文提要:
“新纲要”中强调了学习过程的探索性,注重幼儿的自主探索学习性的养成,把探索性学习落实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上,给幼儿创设更多的探索学习的机会,找准让幼儿探索学习的切入点,不失时机的让幼儿进行探索,让孩子在探索中学会猜想,在探索中学会验证,在探索中学会归纳、整理,在探索中学会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现代教学观告诉我们:确立了以幼儿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孩子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和探究者。整个学习过程应是孩子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的过程。因此,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着重注意激励幼儿主动参与,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引导幼儿“自主探究”获得新知,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主要策略。所谓自主探究是指选择和确定探究主题后,通过孩子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推理、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自主发展。
“新纲要”中明确提出“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自主探究当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调控。作为教师,我们要创设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进行质疑、探究,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经验,在自我和相互评价后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启发--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强调在教的指导下的幼儿自主探究活动。它的一般活动程序为“引导—探索—操作—评价—发展”。教师创设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进行质疑、探究,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经验,在自我和相互评价后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不应使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当让学生自己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因此他提倡发现学习,主张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己探索而获得问题的答案。
探究式学习正是体现了尊重幼儿的思想观点,发挥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使其能够以主体的身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能有兴趣、有信心地探究和解决问题。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开放性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孩子的学习兴趣被极大的激发,思维的独立性、研究技能和创新精神得到更好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过分地突出和强调的是机械的模仿及知识的接受与技能的掌握,幼儿的学习被控制在“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过程,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冷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不教。”探究式的美术教学模式
让孩子在教学氛围中自己探索、辨析、思考,相互间讨论合作,学习情绪处于最佳状态,通过探索知识的奥妙来尝试成功的甜蜜,从而使幼儿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为其终身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如何来实施探究性学习呢?实施探究式学习的核心是设置探究的问题情境,通常可采取以下途径:
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乃是激起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情境教学能把概念具体化,传授方式趣味化,能使幼儿的认识与情感相结合,使思维与形象统一,变灌输为感悟,变说教为体验,使幼儿全面发展。因此,面对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到创境激趣、以趣激学、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主地探索获得知识。
1、直观演示,创设形象情境。
幼儿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具体动作思维、直观形象思维处于优势地位。利用直观演示法可以寓教于乐,在教学中,我运用电教设备再现教学内容情境或收集与内容相关的实物、图片创设情境等,让幼儿入情入境,进行自主学习。如:在绘画《各种各样的汽车》活动中,我与幼儿共同收集了各种各样汽车的模型玩具、图片,并布置了《汽车展》环境,幼儿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对汽车发生了兴趣,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以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到直接感受各式各样的汽车中来。由于每个幼儿对汽车都有一定的认识,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热情,在作画中,非常自如,积极主动,想象力也非常丰富。
2、故事启迪,创设想象情境。
幼儿爱听故事,老师可以借助故事的魅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感悟道理。幼儿从富有情趣的故事之中,有事可想,有事可明,有事可认,为幼儿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如:在语言活动《神奇的手》中,我运用这个故事:“一天,有个小姑娘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手忽然变成了许多小动物,有孔雀呀、蝴蝶呀,还有小飞鸟呀,好多好多的动物,他们在由手变成的山呀,树林里呀……”。通过故事启迪,创设想象情境,及时地、进一步地打开孩子们的想像之窗,有力地启发和引导孩子们的创造思维,幼儿表现的欲望非常强。小朋友们个个都能表达出他们心中的美好世界,有的幼儿说变一座“手”房子,有的幼儿说要变出“手”汽球,有的还说要变出“手”花瓶……
3、设疑启智,创设问题情境。
“疑虑,思之始,学之始。”思维的启动,无不被问题所诱发,没有问题就没有紧张的思维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将幼儿置于问题情境中,幼儿有了疑问会去发现、去探讨、去创造。这样可激活幼儿学习新知识的积极状态,促使幼儿不断去思索,不
断去尝试解决新的问题,使幼儿真正主动地获取新的知识。如:科学活动《蚂蚁》中,我提出了“蚂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蚂蚁的家在哪儿?”“蚂蚁在干什么?”“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蚂蚁的头上有什么?像什么?”等问题。幼儿在问题的情境中,很自然地就带着问题去想像,自然而然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了。
4、小品表演,创设实践情境。
爱表演是儿童的天性,幼儿每当在表演情境中,非常兴奋,会产生强烈的表演欲望,容易融入角色学习的情境中。这样,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直接体验。不但可使教育内容具体化,更能使幼儿从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道理,学到知识,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利用网络环境,构建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
网络教学可以培养幼儿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与同伴交流合作的能力。对于一些书本信息较少,网络信息丰富,适合幼儿自己学习,探究的主题可以选择网络教学。例如,在“大自然的秘密”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如风的好处和危害,如何合理运用风等,孩子通过和父母一起从网络上找到很多资料,图片,对风的合理运用也提出了许多有效措施。我们将孩子的收集用Flash课件的形式演示给孩子看,使孩子对整体材料有更明确的认识,并对这些措施进行讨论比较,找出各自的优缺点,让孩子们自己在相互的讨论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次活动通过对风的产生,风的优缺点,风的合理运用的研究,培养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思维的发散性,对问题的探究精神。
将网络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既增大课堂容量,又可以提高幼儿学习和探索问题的兴趣,使孩子对事物性质的理解和掌握经过由好奇—不满足—求知欲更强烈—物质本质的探究的和谐过程,孩子的思想和情绪会自觉融入到问题中,从而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大胆动手,培养探究精神
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方面创造条件, 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时间与机会,让幼儿与环境、与同伴、与老师等之间进行多维互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努力去发现,探索新知,学习新知,同时也学会学习,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给幼儿亲身体验感受的机会。《纲要》中指出:“幼儿活动应以幼儿为本,应注重活动前的体验,让幼儿在实地、实物、实景、实情中进行情感受体验,发现环境、生活和艺术的美,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幼儿的感受力。”如:在《蔬菜》美术活动中,我先带幼儿到菜地去观察,然后让幼儿参与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让幼儿参与布置“蔬菜世界”环境。并引导幼儿用各种方式进行自由探索:我除了引导幼儿用眼观察、用手触摸、用鼻子闻,并鼓励幼儿剥开豆荚、剥去芋头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