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口重心移动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的人口学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数据资料的来源
2000年普查数据推论 2004 年的流动人口数据是 可以接受的。
由图 1 可知:
( 1) 40 年来, 福建省人口重
心一直位于 118∋24( 以西 , 25∋41( 以南。大大偏 离了福 建的几 何中 心 ( 117∋59 (33 ) , 26 ∋4 (4))。 这说明福建省人口分布 40 年前就处在不平衡状 态 , 人口密度东部高于西部, 南部高于北部。把 1964 年、 1982 年、 1990 年、 2000 年、 2004 年 的人口重心点和福建省的几何中心点之间进行连 线考察人口重心的偏移量 , 人口重心和几何中心 之 间 经 历 了 从 1 96 4年 的 5 9 61 4米 , 先 缩 小 到
[ 13 ]
1982
内迁入 P 和省外迁入 P 两个指标 ), 这样得到 X = # Pi x i / # Pi =# ( P0 + P + P1 ) x i /# Pi
t- 1 t t t- 1 t t
1990 年、
[ 14]
2000 年
[ 15] [ 16]
四次人口普查数
据 , 和 2004 年普通年份的统计年鉴的调查数据。 2 关于本文中使用数据的特殊说明 从 1964 年到 2004年间, 福建省的行政区多 次调整 , 导致每次人口普查数据与其他年份数据 不可比。对于某些地区 只是改名而没有 实际变 动 , 在本文中默认为不发生变化; 对于某些地区 发生重大行政区调整, 本文按照 04 年的行政区 划分 推回 到 2000 年、 1990 年、 1982 年、 1964 年 , 因此本文中的各普查年度的数据和年鉴上真 实的数据是不一样的 , 以福州市为例 : 1983 年 闽清、永泰、长乐、福清、平潭、连江、罗源 7 县划入 , 福清、长乐分别 于 1990 、 1994 年撤县 设市, 1996 年福州 市郊区更名为晋安区。郊区 的更名 , 福清、长乐的行政升级, 但是区域面积 没有发生 变动, 因此在 研究中默认为不 发生变 化 , 而闽清等 5 个县从莆田划入福州 , 连江和罗 源 2 个县从宁德划进福州, 因此从 1964 年开始, 莆田、宁德、福州的数据都按照 2004 年的行政 区划分重新计算各城市的人口数据。同样行政区 变动的还有 , 1990 年泉州市辖 区人口统计口径 和 2000 年不同, 1997 年鲤城区析置丰泽区、洛 江区, 2000 年惠安县析置泉港区; 漳州市 1996 年增设龙文区 ; 1987 年晋江县 东部置省辖县石 狮市, 由泉州代管。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把人口数 据或者回推或者合并 , 所做结果就是为了使各年 度的人口数据的统计口径保持一致。 各年度的普查 数据统计人口 数量的口 径和 2004 年常规年的人口统计口径不同 , 普查数据 的人口统计的是常住人口 , 而非普查年份的人口 数据是户籍人口。为了使各年度数据具有可比性 和增加研究的样本数量 , 因此使用 2004 年数据 的时候我们做了以下假设 , 2004 年的流动人口 ( 4) 数量和 2000 年的人口数量基本保持不变, 假设 依据是 2003 年全国非典发生, 使当年流动人口 数量减少, 因此对 2004 年来说, 流动人口总量 应该是属于恢复期, 因此我们使用 2004 年的户 籍人口与 2000 年常住人口减去当年的户籍人口 后的数据之和作为 2004 年的常住 人口的数 量, 这样获得数据可能会比实际数字偏小, 同时我们 参看了 %福建经济与社会统计年鉴 ( 人口篇 ) & ( 2005) 关于设区市的总人口的数据。因此, 我 们可以说 在没有更准确的 数据的情况下 , 根据 ∃ 17 ∃
一、人口重心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重心这个概念来源于力学 , 是指一个物体各 ∃ 16 ∃
( Y t- 1 时期常
住人口数减去流入人口数 ) + t时期的新增人
口数 公式:
P + 迁入人口数 P1 (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省
t 2 t 3
t
t
本 文 使 用 的 是 福 建 省 1964 年、 年、
[ 13]
图 1 福建省人口重心变化轨迹 ( 1964- 2004) 资料来源 : 根据公式 ( 2) 计算结果绘图 , 箭头方向代表着人口重心移动方向。
1982 年的 56 823 米 , 此后又增加到 1990 年的 57 785米 , 此后继续这种偏移量急剧扩大 , 2000 年 为 65 792 米 , 2004 年为 66 345 米, 可 以预 测 2004年以 后, 人 口重 心的 偏移量 将继 续增 加, 越来越远离几何中心点。 ( 2) 从 1964 年到 2004 年 , 福建省人口重心坐标点的经度先是向西移动 了 0 054∋ , 1990年和 1982 年相比, 又向西移动 了 0 005∋ , 此 后 2000 年 开 始 向 东 移 动 了 0 031∋ , 2004 年继续向东 移动 0 004∋ ; 纬 度坐 标向南移动了 0 008∋ , 此后 1990 年继续向南移 动了 0 014 ∋ , 2000 年的移动方 向仍沿着向南移 ∃ 18 ∃
2007年第 1 期 ( 总第 161期 )
人口学刊 POPULAT ION JOURNA L
N o 1, 2007 (T ot N o. 161 )
福建省人口重心移动路径及其 影响因素的人口学分析
刘 娟
(厦门大学 公共事务学院 , 福建 厦门 361005)
摘 要 通过对 1964、 1982、 1990、 2000 、2004 年 人口 重心的 计算 , 得 到福 建省 40 年 的人口 重心 变化趋
1874年美国学者弗 ! 沃尔 克提出人口重心 的概念。中国关于人口重心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
[ 1] [ 2 ]
部分所受重力产生的合力的作用点 , 在该点上各 个力保持均衡状态。人口重心是假设所有区域为 同质的 , 每个人都是这个平面的一个点, 具有相 同的重量, 则重心为区域的平方和最小的点, 即 一定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一点, 计算公式 为: X= ∀ xdp / p Y= ∀ ydp / p ( 1) 其中: X, Y 为人 口重 心 的横 坐标 和纵 坐 标, x , y 分别为这一地 域划分为无限小 的各区 域的位置, dp 为相应的人口数。在实际计算中, 我们使用下面的计算方法 : X= # P i x i /# P i 纵坐标, x i, Y = # Pi y i / # P i ( 2) 其中: X, Y 分别表示人口重心的横坐标和 y i 分 别 表 示 第 i 个 区 域 的 ( 省、 市、区 ) 首府坐标, P i 为第 i个区域的人口数。 现在我们把公式 ( 2) 作进一步的改进, 把 人口 Pi 这个变量进一步分解, 这样 Y t 时期的人 口数 Pi 等 于 Y t- 1的人口基数 P0
t- 1
1990~ 1999 年代研究人口重心主要
[ 3 ] [ 4]
集中在 人口 重 心的 测 算 和分 析 上; 心、经济重心相结合 ,
[ 5] [ 6] [ 7] [ 8]
2000~
2005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把人 口重心和产业重 同时引进了一些
[ 9] [ 10] [ 11] [ 12]
空间分析的方法和利用 G IS 测绘。
势 , 发现福建省几何中心在尤溪境内 , 人口重心始终在德化境内 ; 人口 分布一直处 在不平衡 状态 , 人 口密度东 部高于西部 , 南部高于北部 ; 人口 重心在东西方向上经历了先向西然后向东的过程 , 而 南北方向上则始终向南 移动 ; 40 年来人口重心移动路径大约是 16 公里 。 我们通过进一 步分解人口 重心公式 , 发现福 建省 1990 年人 口重心移动的主要影响 因素是新增人口 ; 而 2000 年主要影响因素是流动人口 。 关键词 福建省 ; 人口重心 ; 迁入人口 ;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刘 C924 24 2006- 09- 06 娟 ( 1977- ), 女 , 吉林蛟河人 ,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人口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129X ( 2007) 01- 0016- 06
研
究人口重心的意义在于: 第一 , 从一定历史时期 人口重心的移动轨迹中, 可以看出人口分布的变 动情况和变动速度; 第二 , 人口重心的移动轨迹 与政治、经济重心的变动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从 1964年 到 2004 年 , 对福建省 40 年 来人口重心 的变化及移动路径进行分析, 了解人口分布演变 的历史过程及其伸展方向 , 分析人口分布变动规 律及原因, 为福建省制定人口与经济发展战略提 供科学的依据。
= # P0 xi / # Pi + # P x i /# Pi + # P1 x i /# Pi Y = # Pi y i / # Pi = # P0 yi /# Pi + # P yi / # Pi + # P1 yi / # Pi ( 3) 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 , 把人口重心的坐标值
t- 1 t t
[ M ] . 福 建人民出 版社 , 2006; 福建省第 4- 8; 福建省人口普查 4- 7 ; 福
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编 . 福建省 2000 年普查资料上册 [ M ] . 中国统计出版社 , 2002 . 建省人口普查办公室 . 福建省第三次人口普查手工汇总资料汇编 [ M ] .
办公室编 . 福建省 1990 年人口普查资料 ( 电子计算 机汇总 ) 上册 [ M ]. 中国统 计出版 社 , 1992 . 1983. 5 - 8等计算得到。
分解为三个 部分: 基数人 口的人口重心 坐标分 量、新增人口的人 口重心坐标分 量、迁入 人口 ( 省内迁入和省外迁入 ) 的人口重心坐 标分量, 这样我们就能够分离出影 响人口重心移 动的因 素。例如我们分解 2000 年的人口重心移动的影 响因素, 假如没有 新增人口和迁 入人口 , 那么 2000年的人口重心坐标应该和 1990 年的人口重 心坐标 (这里指基数人口 ) 完 全相同。 2000 年 比 1990 年新增人口使得 2000 年的人口重心坐标 发生变化, 同样迁入人口也使得 2000 年的人口 重心坐标发生变化 , 二者的共同作用使得 2000 年的人口重心相对 1990 年人口重心发生了很大 的偏移量 , 那么二者的变 化中到底谁起 主导作 用 , 这就是我们进一步分 解公式 ( 2) 的原 因, 目的是为了得到人口重心坐标发生变动的影响因 素。 此外, wk.baidu.com果想进一步知道迁入人口因素对人 口重心坐标 变动中的作用 , 那么还可以 在公式 ( 3) 中把迁入人口数 P1 继续分解为省内迁入 P2 和省外迁入 P3, 但是这么做会使得公式 ( 3) 看 起来更加繁琐, 所以我们单独把 # P1 x i /# Pi, #
三、福建省人口重心及其移动路径: 1946~ 2004
根据公式 ( 2), 采用福建省 1964~ 2004 年期 间各个地区人口的数据, 计算出每年的人口重心 坐标 (见表 1) , 把这些坐标点连接起来便可得到 40 年来中国人口重心的动态演化图 (见图 1)。
表 1 福建省人口重心的坐标值 : 1964~ 2004
年份 经度 纬度 1964 118 3936 25 6722 1982 118 3393 25 6639 1990 118 3343 25 6497 2000 118 3654 25 5814 2004 118 3698 25 5781
资料来源 : 根据福建统计局编 . 福建省经济与社会统计年鉴 ( 人口篇 ) 2005,
t 1 t 2 t 3
= # P y i / # P i + # P y i /# P i
t 2 t 3
这样我们就把流动人口重心坐标分量分解为 省内迁入人口重心和省外 迁入人口重心 两个分 量 , 从而可以更加细化福建省人口重心移动中省 内迁移和省外迁入两种不同的流动人口情况对人 口重心的影响。
二、资料来源及说明
t t t t
P1 yi /# P i 继续分解 , 得到:
t
# P1 x i / # Pi = # ( P2 + P3 ) x i /# P i
t t t
= # P2 xi /# Pi + # P3 x i /# P i
t t
# P y i / # P i = # ( P + P ) y i /# P i
2000年普查数据推论 2004 年的流动人口数据是 可以接受的。
由图 1 可知:
( 1) 40 年来, 福建省人口重
心一直位于 118∋24( 以西 , 25∋41( 以南。大大偏 离了福 建的几 何中 心 ( 117∋59 (33 ) , 26 ∋4 (4))。 这说明福建省人口分布 40 年前就处在不平衡状 态 , 人口密度东部高于西部, 南部高于北部。把 1964 年、 1982 年、 1990 年、 2000 年、 2004 年 的人口重心点和福建省的几何中心点之间进行连 线考察人口重心的偏移量 , 人口重心和几何中心 之 间 经 历 了 从 1 96 4年 的 5 9 61 4米 , 先 缩 小 到
[ 13 ]
1982
内迁入 P 和省外迁入 P 两个指标 ), 这样得到 X = # Pi x i / # Pi =# ( P0 + P + P1 ) x i /# Pi
t- 1 t t t- 1 t t
1990 年、
[ 14]
2000 年
[ 15] [ 16]
四次人口普查数
据 , 和 2004 年普通年份的统计年鉴的调查数据。 2 关于本文中使用数据的特殊说明 从 1964 年到 2004年间, 福建省的行政区多 次调整 , 导致每次人口普查数据与其他年份数据 不可比。对于某些地区 只是改名而没有 实际变 动 , 在本文中默认为不发生变化; 对于某些地区 发生重大行政区调整, 本文按照 04 年的行政区 划分 推回 到 2000 年、 1990 年、 1982 年、 1964 年 , 因此本文中的各普查年度的数据和年鉴上真 实的数据是不一样的 , 以福州市为例 : 1983 年 闽清、永泰、长乐、福清、平潭、连江、罗源 7 县划入 , 福清、长乐分别 于 1990 、 1994 年撤县 设市, 1996 年福州 市郊区更名为晋安区。郊区 的更名 , 福清、长乐的行政升级, 但是区域面积 没有发生 变动, 因此在 研究中默认为不 发生变 化 , 而闽清等 5 个县从莆田划入福州 , 连江和罗 源 2 个县从宁德划进福州, 因此从 1964 年开始, 莆田、宁德、福州的数据都按照 2004 年的行政 区划分重新计算各城市的人口数据。同样行政区 变动的还有 , 1990 年泉州市辖 区人口统计口径 和 2000 年不同, 1997 年鲤城区析置丰泽区、洛 江区, 2000 年惠安县析置泉港区; 漳州市 1996 年增设龙文区 ; 1987 年晋江县 东部置省辖县石 狮市, 由泉州代管。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把人口数 据或者回推或者合并 , 所做结果就是为了使各年 度的人口数据的统计口径保持一致。 各年度的普查 数据统计人口 数量的口 径和 2004 年常规年的人口统计口径不同 , 普查数据 的人口统计的是常住人口 , 而非普查年份的人口 数据是户籍人口。为了使各年度数据具有可比性 和增加研究的样本数量 , 因此使用 2004 年数据 的时候我们做了以下假设 , 2004 年的流动人口 ( 4) 数量和 2000 年的人口数量基本保持不变, 假设 依据是 2003 年全国非典发生, 使当年流动人口 数量减少, 因此对 2004 年来说, 流动人口总量 应该是属于恢复期, 因此我们使用 2004 年的户 籍人口与 2000 年常住人口减去当年的户籍人口 后的数据之和作为 2004 年的常住 人口的数 量, 这样获得数据可能会比实际数字偏小, 同时我们 参看了 %福建经济与社会统计年鉴 ( 人口篇 ) & ( 2005) 关于设区市的总人口的数据。因此, 我 们可以说 在没有更准确的 数据的情况下 , 根据 ∃ 17 ∃
一、人口重心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重心这个概念来源于力学 , 是指一个物体各 ∃ 16 ∃
( Y t- 1 时期常
住人口数减去流入人口数 ) + t时期的新增人
口数 公式:
P + 迁入人口数 P1 (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省
t 2 t 3
t
t
本 文 使 用 的 是 福 建 省 1964 年、 年、
[ 13]
图 1 福建省人口重心变化轨迹 ( 1964- 2004) 资料来源 : 根据公式 ( 2) 计算结果绘图 , 箭头方向代表着人口重心移动方向。
1982 年的 56 823 米 , 此后又增加到 1990 年的 57 785米 , 此后继续这种偏移量急剧扩大 , 2000 年 为 65 792 米 , 2004 年为 66 345 米, 可 以预 测 2004年以 后, 人 口重 心的 偏移量 将继 续增 加, 越来越远离几何中心点。 ( 2) 从 1964 年到 2004 年 , 福建省人口重心坐标点的经度先是向西移动 了 0 054∋ , 1990年和 1982 年相比, 又向西移动 了 0 005∋ , 此 后 2000 年 开 始 向 东 移 动 了 0 031∋ , 2004 年继续向东 移动 0 004∋ ; 纬 度坐 标向南移动了 0 008∋ , 此后 1990 年继续向南移 动了 0 014 ∋ , 2000 年的移动方 向仍沿着向南移 ∃ 18 ∃
2007年第 1 期 ( 总第 161期 )
人口学刊 POPULAT ION JOURNA L
N o 1, 2007 (T ot N o. 161 )
福建省人口重心移动路径及其 影响因素的人口学分析
刘 娟
(厦门大学 公共事务学院 , 福建 厦门 361005)
摘 要 通过对 1964、 1982、 1990、 2000 、2004 年 人口 重心的 计算 , 得 到福 建省 40 年 的人口 重心 变化趋
1874年美国学者弗 ! 沃尔 克提出人口重心 的概念。中国关于人口重心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
[ 1] [ 2 ]
部分所受重力产生的合力的作用点 , 在该点上各 个力保持均衡状态。人口重心是假设所有区域为 同质的 , 每个人都是这个平面的一个点, 具有相 同的重量, 则重心为区域的平方和最小的点, 即 一定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一点, 计算公式 为: X= ∀ xdp / p Y= ∀ ydp / p ( 1) 其中: X, Y 为人 口重 心 的横 坐标 和纵 坐 标, x , y 分别为这一地 域划分为无限小 的各区 域的位置, dp 为相应的人口数。在实际计算中, 我们使用下面的计算方法 : X= # P i x i /# P i 纵坐标, x i, Y = # Pi y i / # P i ( 2) 其中: X, Y 分别表示人口重心的横坐标和 y i 分 别 表 示 第 i 个 区 域 的 ( 省、 市、区 ) 首府坐标, P i 为第 i个区域的人口数。 现在我们把公式 ( 2) 作进一步的改进, 把 人口 Pi 这个变量进一步分解, 这样 Y t 时期的人 口数 Pi 等 于 Y t- 1的人口基数 P0
t- 1
1990~ 1999 年代研究人口重心主要
[ 3 ] [ 4]
集中在 人口 重 心的 测 算 和分 析 上; 心、经济重心相结合 ,
[ 5] [ 6] [ 7] [ 8]
2000~
2005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把人 口重心和产业重 同时引进了一些
[ 9] [ 10] [ 11] [ 12]
空间分析的方法和利用 G IS 测绘。
势 , 发现福建省几何中心在尤溪境内 , 人口重心始终在德化境内 ; 人口 分布一直处 在不平衡 状态 , 人 口密度东 部高于西部 , 南部高于北部 ; 人口 重心在东西方向上经历了先向西然后向东的过程 , 而 南北方向上则始终向南 移动 ; 40 年来人口重心移动路径大约是 16 公里 。 我们通过进一 步分解人口 重心公式 , 发现福 建省 1990 年人 口重心移动的主要影响 因素是新增人口 ; 而 2000 年主要影响因素是流动人口 。 关键词 福建省 ; 人口重心 ; 迁入人口 ;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刘 C924 24 2006- 09- 06 娟 ( 1977- ), 女 , 吉林蛟河人 ,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人口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129X ( 2007) 01- 0016- 06
研
究人口重心的意义在于: 第一 , 从一定历史时期 人口重心的移动轨迹中, 可以看出人口分布的变 动情况和变动速度; 第二 , 人口重心的移动轨迹 与政治、经济重心的变动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从 1964年 到 2004 年 , 对福建省 40 年 来人口重心 的变化及移动路径进行分析, 了解人口分布演变 的历史过程及其伸展方向 , 分析人口分布变动规 律及原因, 为福建省制定人口与经济发展战略提 供科学的依据。
= # P0 xi / # Pi + # P x i /# Pi + # P1 x i /# Pi Y = # Pi y i / # Pi = # P0 yi /# Pi + # P yi / # Pi + # P1 yi / # Pi ( 3) 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 , 把人口重心的坐标值
t- 1 t t
[ M ] . 福 建人民出 版社 , 2006; 福建省第 4- 8; 福建省人口普查 4- 7 ; 福
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编 . 福建省 2000 年普查资料上册 [ M ] . 中国统计出版社 , 2002 . 建省人口普查办公室 . 福建省第三次人口普查手工汇总资料汇编 [ M ] .
办公室编 . 福建省 1990 年人口普查资料 ( 电子计算 机汇总 ) 上册 [ M ]. 中国统 计出版 社 , 1992 . 1983. 5 - 8等计算得到。
分解为三个 部分: 基数人 口的人口重心 坐标分 量、新增人口的人 口重心坐标分 量、迁入 人口 ( 省内迁入和省外迁入 ) 的人口重心坐 标分量, 这样我们就能够分离出影 响人口重心移 动的因 素。例如我们分解 2000 年的人口重心移动的影 响因素, 假如没有 新增人口和迁 入人口 , 那么 2000年的人口重心坐标应该和 1990 年的人口重 心坐标 (这里指基数人口 ) 完 全相同。 2000 年 比 1990 年新增人口使得 2000 年的人口重心坐标 发生变化, 同样迁入人口也使得 2000 年的人口 重心坐标发生变化 , 二者的共同作用使得 2000 年的人口重心相对 1990 年人口重心发生了很大 的偏移量 , 那么二者的变 化中到底谁起 主导作 用 , 这就是我们进一步分 解公式 ( 2) 的原 因, 目的是为了得到人口重心坐标发生变动的影响因 素。 此外, wk.baidu.com果想进一步知道迁入人口因素对人 口重心坐标 变动中的作用 , 那么还可以 在公式 ( 3) 中把迁入人口数 P1 继续分解为省内迁入 P2 和省外迁入 P3, 但是这么做会使得公式 ( 3) 看 起来更加繁琐, 所以我们单独把 # P1 x i /# Pi, #
三、福建省人口重心及其移动路径: 1946~ 2004
根据公式 ( 2), 采用福建省 1964~ 2004 年期 间各个地区人口的数据, 计算出每年的人口重心 坐标 (见表 1) , 把这些坐标点连接起来便可得到 40 年来中国人口重心的动态演化图 (见图 1)。
表 1 福建省人口重心的坐标值 : 1964~ 2004
年份 经度 纬度 1964 118 3936 25 6722 1982 118 3393 25 6639 1990 118 3343 25 6497 2000 118 3654 25 5814 2004 118 3698 25 5781
资料来源 : 根据福建统计局编 . 福建省经济与社会统计年鉴 ( 人口篇 ) 2005,
t 1 t 2 t 3
= # P y i / # P i + # P y i /# P i
t 2 t 3
这样我们就把流动人口重心坐标分量分解为 省内迁入人口重心和省外 迁入人口重心 两个分 量 , 从而可以更加细化福建省人口重心移动中省 内迁移和省外迁入两种不同的流动人口情况对人 口重心的影响。
二、资料来源及说明
t t t t
P1 yi /# P i 继续分解 , 得到:
t
# P1 x i / # Pi = # ( P2 + P3 ) x i /# P i
t t t
= # P2 xi /# Pi + # P3 x i /# P i
t t
# P y i / # P i = # ( P + P ) y i /# P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