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和子网掩码

IP地址和子网掩码
IP地址和子网掩码

IP地址和子网掩码

Internet是一个庞大的网络,在这样大的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换的基本要求是网上的计算机、路由器等都要有一个唯一可标识的地址,就像日常生活中朋友间通信必须写明通讯地址一样。这样,网上的路由器才能将数据报由一台计算机路由到另一台计算机,准确地将信息由源方发送到目的方。

一、IP地址的含义及如何获得

在Internet上为每台计算机指定的地址称为IP地址。IP地址是在TCP/IP中,IP协议所规定的Internet中每个结点都要有一个统一格式的地址,这个地址就称为符合IP协议的地址。

所谓IP地址就是给Internet上的每台主机分配一个唯一的32位地址,以便在Internet 上可以很方便地寻址。IP地址具体含义包括如下:

(1)它是Internet上通用的地址格式。Internet通过IP地址使得网上计算机能够彼此交换信息。它采用固定的32位二进制地址格式编码,按照先网络号,后主机号的顺序进行寻址。IP地址是基于协议的地址,能贯穿整个网络,而不管每个具体的网络是采用何种网络技术和拓扑结构。

(2)Internet上的每台计算机,包括主机、路由器都必须有IP地址。IP地址是识别Internet 上每台计算机的端口地址,凡是网上的计算机,都必须分配有IP地址,否则无法进行通信。

(3)IP地址是唯一的。IP地址好像是人们的身份证号码,必须具有唯一性,因此,网上每台计算机的IP地址在全网中都是唯一的。

IP地址的获得:

所有的IP地址都要由国际组织――NIC(Net Information Center)统一分配。目前全球共有三个这样的网络信息中心,它们分别是:

·Inter NIC ――负责美国及其它地区

·ENIC――负责欧洲地区

·APNIC――负责亚太地区

其中APNIC总部设在日本东京大学,在中国是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INIC)负责。具体申请办法可向国内的一些代理机构提出,目前国内大多数的ISP和一些院校机构都可代为用户申请IP地址。

二、IP地址的格式和分类

IP地址具有固定、规范的格式。TCP/IP协议规定,每个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分成四段,其中每8位构成一段,这样每段所能表示的十进制数的范围最大不超过255,段与段之间用“.”隔开。

为了便于表达和识别,IP地址是以十进制数形式表示的,每8位一组,用一个十进制数来表示,0~255。在TCP/IP协议中,IP地址主要分为三类:A类、B类、C类。

例如某台计算机的IP地址为:

202.4.143.100

另一台计算机的P地址为:

202.114.80.1

在Internet上有成千百万台主机,每台上网的计算机都有一个IP地址,它就像你在网上的身份证,要查看自己IP地址可在Windows 9x的系统中单击“开始”→"运行”→敲入“winipcfg”→按回车键,就可显示自己所用的计算机的IP地址。IP地址不是随机的,它跟电话号码有些类似,即处在某一网络范围的所有计算机都有相同的地址前缀。如上例中两台计算机的地址前缀都是202,这主要是为了提高数据进行路由选择的效率。

每个IP地址可以分为两个组成部分:网络号标识和主机号标识。网络号标识确定了某一主机所在的网络,主机号标识确定了在该网络中特定的主机。

根据适用范围的不同,IP地址分成若干类,主要依据是网络号和主机号的数量。通常,IP地址分为三类:

A类:0 1 8 31

0 网络号主机号

A类IP地址用8位来标识网络号,24位标识主机号。最前面一位为“0”,这样A类IP地址所能表示的网络数范围为0~127,第一段数字范围为1~126。每个A类地址可连接16387064台主机,Internet有126个A类地址。只要见到第一段数字为1~126格式的IP地址,都属于A类地址。A类IP地址通常用于大型网络。

B类:0 2 16 31

10 网络号主机号

一个B类IP地址由2个字节(16位)的网络地址和2个字节(16位)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因此,第一段数字范围为128~191。每个B类地址可连接64516台主机,Internet有16256个B类地址。通常,B类IP地址适用于中等规模的网络,例如各地区和网络管理中心。

C类:0 3 24 31

110 网络号主机号

C类地址是由3个字节(24位)的网络地址和1个字节(8位)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因此第一段数字范围为192~223。例如前面所举的两例都属C 类IP地址。每个C类地址可连接254台主机,Internet有2054512个C类地址。C类IP地址一般适用于校园网等小型网络。

在三类IP地址中,由于A类IP地址的网络号数目有限,因此现在能够申请到的仅是B 类(同样紧缺)或C类两种。当某个单位或公司申请IP地址时,实际上申请到的是一个网络号,而主机号由该单位或公司自行确定分配,只要无重复的主机号即可。

除了上面三类主要的IP地址外,还有两类不常用的保留地址:D类和E类地址。

D类地址用于多点播送。第一个字节以“1110”开始,第一个字节的数字范围为224~239,是多点播送地址,用于多目的地信息的传输。部分留给Internet体系结构委员会IAB 作为备用。其中全零“0.0.0.0”地址对应于当前主机,全“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

E类地址:以“11110”开始,即第一段数字范围为240~254。E类地址保留,仅作实验和开发用。

另外还有几种用作特殊用途的IP地址:

①主机号全部设为“0”的IP地址称之为网络地址,如129.45.0.0就是B类网络地址。

②主机号部分全设为“1”(即255)的IP地址称之为广播地址,如129.45.255.255就是B类的广播地址。

③网络号不能以十进制“127”作为开头,在地址中数字127保留给诊断用。如127.1.1.1用于回路测试,同时网络号的第一个8位组也不能全置为“0”,全置“0”表示本地网络。网络号部分全为“0”和全部为“1”的IP地址被保留使用。

近年来,随着Internet用户数目的急剧增长,可供分配的IP地址数目也日益减少。大部分B类地址均己分配,目前只有C类地址尚可分配,原有32位长度的IP地址的使用已经显得相当紧张,新的128位长度的IP地址方案将会缓解目前IP地址的紧张状况。

三、子网掩码(Subnet mask)

从IP的地址构造可以清楚地看出,只有有限的对全世界有用的网络地址数。如果我们拥有一个网络地址(如一个C类地址210.34.168.X),则我们只能用它来唯一标识一个物理网络,而这个网络允许最多有255个节点。如果我们有多个物理网络,每个网络中的节点数却较少,那么,我们可以采用子网的划分技术,用部分的节点数作为子网数来代替。

如C类地址210.34.168.X,用节点数的前2位作为子网数,则可以区分4个子网了,而每个子网中最多可以有63个节点(节点数剩6位了):

我们用二进制来说明:

11010010 00100010 10101000 00xxxxxx

11010010 00100010 10101000 01xxxxxx

11010010 00100010 10101000 10xxxxxx

11010010 00100010 10101000 11xxxxxx

那么,如何告知IP关于你对寻址规则的修改呢?那就是使用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用于区分IP地址的网络数部分和节点数部分,即前多少位是网络数,后多少位是节点数。

方法是:与IP地址一样,也采用32位的二进制数,由两部分组成,前面一部分为全1,后面一部分为全0,1的个数表示对应的IP地址中网络数的位数,0的个数表示对应IP地址中节点数的位数。即由与IP地址对应的网络数部分全取1,节点数部分全取0组成。

如IP地址210.34.168.11,即二进制11010010 00100010 10101000 0000101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即二进制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表示IP的前三个字节(24位:210.34.168)为网络数,最后一个字节(8位:十进制11)为结点数。

若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即二进制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000000,则表示IP的前24位为网络数,接着2位为子网数,后6位为节点数了。也就是用了原节点数的前二位作为子网数了,一个网络变成四个子网,但子网内结点数的范围变小了。

四、子网掩码的作用

有两大功能:

1)用来区分IP地址中的网络号和主机号。

2)将网络分割为多个子网。

子网掩码中1用来定出网络号,0用来定出主机号。

A 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255.0.0.0

B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 255.255.0.0

C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255.255.255.0

如果某台主机的IP地址为168.95.116.39,而子网掩码为255.255.0.0。将两个数据做AND 运算,得出非零部分为网络号。运算如下:

168.95.116.39的二进制:10101000 10111111 01110100 00100111

10101000 10111111 01110100 00100111

子网掩码AND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

结果10101000 10111111 00000000 00000000

所得出的值中非0的两个字段为10101000 10111111就是网络号168.95,主机号为116.39,如果另一台主机的IP为168.95.120.11。那么他们是位于同一个网络区段的不同主机。

子网掩码的另一个用途是将网络分割成为多个IP 路由连接的子网。这样一个网络号可以服务分布于几个区域的网络。

假设我们将255.255.255.224设置成子网掩码。注意最后一个224二进制为11100000。我们可以用它的高三位分割子网。共有000、001、010、011、100、101、110、111八种组合,除去000、111不用,仍然可以用来区分六个网络。

第一个:00100001到00111110 33到62

第二个:01000001到01111110 65到94

第三个:01100001到01111110 97到126

第四个:10000001到10011110 129到158

第五个:10100001到10111110 161到190

第六个:11000001到11011110 193到222

这样每个子网可提供30台左右的主机。

五、IP地址与物理地址的转换

TCP/IP的数据链路层所连接的都是具体的物理网络,物理网络有确切的物理地址。

物理网络是“不懂IP地址”的,IP地址和物理地址之间是有明显区别的。

IP地址封装在IP数据报的首部,IP协议负责将IP数据报由一个网络传递到另一个网络。因此IP地址只是在网络层中使用的地址,IP地址的长度为32位。物理地址是指在一个网络中,对其内部的一台计算机进行寻址所使用的地址。通常在局域网中,物理地址固化在网卡的ROM中,所以有时也称为硬件地址。物理地址工作在网络接口层(数据链路层),其长度一般为48位。

如果要将网络层中传送的IP数据报交到目的计算机,还需要传送到网络接口层,通过物理地址寻址到目的计算机。因此必须在IP地址与主机的物理地址之间进行转换。

将一台计算机的32位IP地址转换成48位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为地址解析。根据硬件编址方案的不同,地址解析的算法也是不同的。例如,将IP地址解析为以太网地址的方法与解析为ATM地址的方法是不同的,因为以太网编址方案与ATM编址方案不同。通常Internet 中使用较多的是查表法,即在计算机中存放一个从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表,并且能够经常动态更新,通过查表找到对应的物理地址。

TCP/IP协议集中与IP协议配合使用的地址解析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负责完成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网上每台计算机中都有一个ARP缓存(内存地址空间的一部门),其中装有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表。ARP协议定义了两种基本信息:一种是请求消息,另一种是应答消息。一个请求消息包含了一个IP地址和对应物理地址的请求。应答消息包含发来的IP地址和相应的物理地址。

ARP协议还定义了在网上进行地址解析的方法。在局域网中,如果一台计算机向另一台计算机发送IP数据报,首先在其本地ARP缓存中查看是否有另一台主机的IP地址。如果有,就可以查出其对应的物理地址,然后写入数据帧中发往此物理地址。

如果找不到另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该计算机将一个包含另一台计算机IP地址的ARP 请求消息放入一个数据帧中,以广播的形式发送给网上所有计算机,每台计算机收到该请求后,检测其中的IP地址。相匹配的目标计算机会向请求者发出一个ARP应答消息,其中写入自己的物理地址。而其他计算机丢弃掉收到的请求,不发任何消息。请求计算机在收到ARP应答消息后,在其ARP缓存中写入目标计算机的IP地址和其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以备后用。在一个网络上如果经常添加计算机或撤掉计算机,以及更换网卡都会使物理地址发生改变,因此通过ARP协议可以很好地建立并动态刷新映射表,以保证地址转换的正确。

在进行地址转换时,有时还可能用到另一个协议——逆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RARP是在只知道物理地址的情况下解析出对应的IP地址。

六、下一代的IP协议IPv6

TCP和IP是整个TCP/IP协议集中两个最基本的网络通信协议,在20世纪90年代流行的是第4版本,所以它们亦称IPv4。开发中的下一代Internet基本通信协议,正式定名为IPv6。

开发IPv6的背景与目开: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适应Internet用户急速增加的需求;适应不断增加的应用需求;适应人们对提高安全性的企盼;以及保持与IPv4向下兼容的原则。

(1)适应Internet用户急速增加的需求

Ipv4有32位地址长度,理论上能编址1600万个网络、40亿台主机。但采用A、B、C 三类编址方式后,可用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数目大打折扣,以至目前的IP地址近乎枯竭。

IPv6将把地址长度扩展至128位,共计约3.4×1038个地址,是IPv4地址空间(232)的近1600亿倍(296)。

IPv6也有三种地址类型,即单播地址、群集地址和多播地址。单播地址即确定一台计算机或路由器作为目的地址,数据报选择一条最短的路径到达目的站。群集地址指目的站是共享一个网络地址的计算机集合,数据报选择一条最短路径到达该组,然后传递给该组最近的一个成员。多播地址即目的站是一组计算机,它们可以在不同地方,数据报通过硬件的广播方式传给该组的每个成员。按照一般推理,IPv6的地址空间将使地球表面每平方米至少能容纳1564个地址。这足可以解决Internet“有户无址”的困难。

(2)适应不断增加的应用需要

今日信息社会不仅需要网络传输一般的数据和文件,而且需要同时传输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多媒体信息。面对这些应用需求,在TCP/IP上已经开发出能支持多媒体通信的技术。

目前,Internet的入网主机已增至1亿台以上,网上的拥挤和堵塞己司空见惯。这不单是纯通信线路的问题,还有IPv4无法适应如此巨大的通信量的问题。

其次,一旦多媒体通信付诸网络实施,几乎会用尽网络带宽;而Internet的网络带宽本来就严重不足,异步传输模式(ATM)、高速局域网等新技术固然能缓解网上带宽的严重不足,但IPv4也需要进一步扩充相应的功能,才能适应多媒体通信的要求。

第三,TCP的数据重传功能只适合于数据文件的传输,并不适合于多媒体通信。因为后者要求文字、声音和图像等数据流,不但要和谐一致、而且要连接不断。另外,TCP也不能保证每次都能支持目的主机按数据始发时的同样时间间隔收到该数据,这就会产生数据延迟和抖动,会严重影响网上影视点播(VOD)、电视会议和远程医疗等应用。

(3)关于安全性问题

安全性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目前尚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不足以满足政府部门、网上金融业务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需求。

安全性既涉及技术问题,又涉及法律、政策和制度等问题。IPv6所能改进的,尚属技术范围。IPv6扩增三种安全性服务:一种是报文鉴别头标(扩展),它属于报文及其完整性鉴别范围,可以用来防止黑客通过假冒手段袭击网络;另一种是安全密封报头标(扩展),它可为数据流提供完整性和保密性保障;三是新增了服务质量保障功能,它能标识出那些要求特殊处理的特殊数据流。

(4)IPv6保持与IPv4向下兼容

IPv4已经开发、应用并不断完善近20年,Internet如此巨大,完全取代IPv4的全新的“下一代协议”很难在短期内完全成功,何况还有亿万用户的利益需得到保护。所以,IPv6的开发原则必然是:使Pv6与IPv4之间具有互操作性,使Pv6向下保持与IPv4的兼容性。

IPv6的进展情况

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负责管理和制定有关TCP/IP和IPv6的规范,IETF已经批准并发布了两个协议,即RTP和RSVP。

从1992年开始,就已经陆续出现“下一代协议”,但都是些试探性协议。1994年7月,IETF的一些地区主任在多伦多IETF会议上,提出了“关于IP下一代协议的建议”,1994年11月得到批准,作为标准公布。这个建议既针对TCP/1P的不足与问题,也针对下一代协议的需求,包含了一系列的技术与标准规范建议。例如:把SIPP的128位版采纳为下一代协议的基础,建立一些下一代协议的工作小组,要求支持安全性策略(包括开发具有防火墙的下一代协议框架)等。

在中国,CERnet与NOKIA于1999年建立合作项目,开发以IPv6协议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与应用,以建立世界最先进的全国性IPv6网络,第一阶段将覆盖CERnet的10个区域中心。

从IPv4向IPv6过渡,据估计至少得用10年左右的时间。由于IPv6向下兼容IPv4,所以,即使IPv6取代了IPv4,用户也不必担心自己的利益会受到损害。

IP地址分类及子网掩码详解

IP地址分类及子网掩码详解 一、IP地址分类 1、分类 IP地址就是给每一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一个唯一的32bit 地址(标识符)。IP地址的结构使我们可以Internet上很方便地进行寻址,这就是:先按IP地址中的网络号码 net-id 把网络找到,再按主机号码 host-id 把主机找到。所以IP地址并不只是一个计算机的号码,而是指出了连接到某个网络上的某个计算机。IP地址由美国国防数据网DDN 的网络信息中心NIC进行分配。按照国际规定,IP地址可分为A、B、C、D、E五类,具体划分如下: 其中A、B、C类地址由net-id (网络号)与 host-id(主机号)字段组成,是国际互联网上公共分配的地址,每一种类别网络地址与主机地址占用的位数见下图所示: 一个IP 地址可以很容易地从其第一个十进制数字上识别出来,是属于那一个类别,各类别分别有一定的数值范围,如下表所示:

D、E类IP地址组成不区分网络号和主机号,D类地址是一种组播地址,主要是留给Internet体系结构委员会IAB(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使用。E类地址保留在今后使用。 下面详细介绍各类地址: A类地址:由1个字节的网络号和3个字节的主机号组成,默认子网掩码255.0.0.0,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为“0”,第一个八位位组值的范围从0-127。其中0.0.0.0 保留且表示任意IP地址,127.0.0.0保留用户测试回环用,实际可用的网络号126个(2的7次方-2),从1.0.0.0 到126.0.0.0,每个网络可容纳16777216个主机(2的24次方)。 B类地址:由2个字节的网络号和2个字节的主机号组成,默认子网掩码255.255.0.0,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为“10”,第一个八位位组值的范围从128-191。其中保留128.0.0.0全“0”网络号和191.255.0.0全“1”网络号,实际可用的网络号16382个(2的14次方-2),从128.1.0.0 到191.254.0.0,每个网络可容纳65536个主机(2的16次方)。 C类地址:由3个字节的网络号和1个字节的主机号组成,默认子网掩码255.255.255.0,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为“110”,第一个八位位组值的范围从192-223。其中保留192.0.0.0全“0”网络号和223.255.255.0全“1”网络号,实际可用的网络号2097150个(2的21次方-2),从192.0.1.0 到223.255.254.0,每个网络可容纳256个主机(2的8次方)。 D类地址: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为“1110”,第一个八位位组值的范围从224-239。可用的地址范围从224.0.0.0 到239.255.255.255。该地址为专门保留地址,并不指向特定网络,用于多点广播,多点广播地址用来一次寻址一组计算机,标识该组计算机共享同一协议族。 E类地址: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为“11110”,第一个八位位组值的范围从240-255。可用的地址范围从240.0.0.0 到240.255.255.254,为将来使用保留。

网络地址与子网掩码知识

IP地址与子网掩码知识 一、IP地址与网络分类 (1)IP地址 不同的物理网络技术有不同的编址方式;不同物理网络中的主机,有不同的物理网络地址。网间技术是将不同物理网络技术统一起来的高层软件技术。网间技术采用一种全局通用的地址格式,为全网的每一网络和每一主机都分配一个网间地址,以此屏蔽物理网络地址的差异。IP协议提供一种全网间通用的地址格式,并在统一管理下进行地址分配,保证一个地址对应一台网间主机(包括网关),这样物理地址的差异被IP层所屏蔽。IP层所用到的地址叫做网间地址,又叫IP地址。它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统一网络内的所有主机使用相同的网络号,主机号是唯一的。IP地址是一个32为的二进制数,分成4个字段,每个字段8位。 (2)三类主要的网络地址 我们知道,从LAN到WAN,不同种类网络规模相差很大,必须区别对待。因此按网络规模大小,将网络地址分为主要的三类,如下: A类:0 1 2 3 8 16 24 3 1 0网络号主机号 B类:1 0网络号主机号 C类:1 1 0网络号主机号 A类地址用于少量的(最多27个)主机数大于216的大型网,每个A类网络可容纳最多224台主机;B类地址用于主机数介于28~216之间数量不多不少的中型网,B类网络最多214个;C类地址用于每个网络只能容纳28台主机的大量小型网,C类网络最多221个。 除了以上A、B、C三个主类地址外,还有另外两类地址,如下: D类:1 1 1 0多目地址 E类:1 1 1 1 0留待后用 其中多目地址(multicast address)是比广播地址稍弱的多点传送地址,用于支持多目传输技术。E类地址用于将来的扩展之用。 (3)TCP/IP规定网络地址 除了一般地标识一台主机外,还有几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特殊形式。 *广播地址 TCP/IP规定,主机号全为“1”的网络地址用于广播之用,叫做广播地址。所谓广播,指同时向网上所有主机发送报文。 *有限广播 前面提到的广播地址包含一个有效的网络号和主机号,技术上称为直接广播(directed boradcasting)地址。在网间网上的任何一点均可向其他任何网络进行直接广播,但直接广播有一个缺点,就是要知道信宿网络的网络号。 有时需要在本网络内部广播,但又不知道本网络网络号。TCP/IP规定,32比特全为“1”的网间网地址用于本网广播,该地址叫做有限广播地址(limited broadcast address)。 *“0”地址 TCP/IP协议规定,各位全为“0”的网络号被解释成“本”网络。 *回送地址 A类网络地址127是一个保留地址,用于网络软件测试以及本地机进程间通信,叫做回送地址(loopback address)。无论什么程序,一旦使用回送地址发送数据,协议软件立即返

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基础知识

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基础知识 IP地址的概念 1.IP地址组成 IP地址源于Internet,是一种层次结构的地址,适合于众多的互联网。Internet中每一台主机至少有一个IP地址,且这个IP地址必须是全网唯一的。一个IP地址标识一个网络和与此网络相连的一台主机。IP地址由4个字节32位二进制数组成,使用点分十进制数表示。4个字节的IP地址分为两个层次部分:网络号(Network ID)和主机号(Host ID),如202.93.120.44。 在网络寻址时只需要网络号,从网络中经过多个网络(网关)最终到达目的网络,用网络号即能判断是否到达目的网络,与主机号无关,主机号用于在目的网络中区分某台主机。 一个基本的地址分配原则:要为同一网络的所有主机分配相同的网络标识号,同一网络内不同主机必须分配不同的主机标识号(主机号)以区分主机。不同网络内的每台主机必须有不同的网络标识号。 要使自己的主机加入Internet,为了避免IP地址与其他网络相冲突,必须向Internet NIC (网络信息中心)获得IP地址和域名。 2.IP地址的类别 因特网标准定义了五种类型的IP地址。三种基本种类是A类、B类和C类。如表1-1所示: 种类IP地址网络ID 主机ID A W.X.Y.Z W X.Y.Z B W.X.Y.Z W.X Y.Z C W.X.Y.Z W.X.Y Z 表1-1 IP地址的八位组 图1-1显示了根据地址种类划分网络ID和主机ID的情况。A类网络地址为主机ID分配了24位,为网络设备提供了更多可用的主机ID;B类网络地址提供的网络ID数与每个网络ID 的主机ID数目是一样的,使管理员能够配置大量的网络,但每个网络允许拥有较少的主机数;C类网络地址提供的网络ID较多,但允许每个网络ID拥有的主机数目很少。 (1)A类地址:一个字节的网络地址,最高位为0,允许有126个网络,每个网络中用3个字节表示主机地址,能够容纳多达16 777 214个主机ID。其格式如表1-2所示。使用A 类地址时可分配的网络ID范围是:1.X.Y.Z~126.X.Y.Z。A类地址适合大型网络。 网络ID 主机ID 0 8 16 24 32 表1-2 A类地址格式

ip子网掩码网关计算.docx

一、缺省A、B、C 类地址范围; 分类: 高位网络主机 范围类型 07 位网络24 位主机 1.0.0.0~.0.0 A 类IP 地址 1014 位网络16 位主机B 类 IP地址 11021 位网络8 位主机 192..0.0.0~.255.255C类 IP地址 111028 位多点广播组标号 D 类 IP地址 1111保留试验用 E类 IP地址 2.保留地址: 在 IP 地址 3 种主要类型里,各保留了 3 个区域作为私有地址,其地址范围如下: A 类地址: 10.0.0.0~ B 类地址: C 类地址: 二、子网掩码的作用: code: IP 地址00010100 00001111 00000101 子网掩码00000000 00000000 网络 ID00010100 00000000 00000000 主机 ID 0.0.15.500001111 00000101 计算该子网中的主机数 :2^n -2=2^16-2=65534 其中 :n 为主机 ID 占用的位数 ;2: 表示本网络 ),(表示子网广播 ); 该子网所容纳主机的IP 地址范围 : 三、实现子网 1.划分子网的理由: ①远程 LAN互连; ②连接混合的网络技术; ③增加网段中的主机数量; ④减少网络广播。 2.子网的实现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①确定所需的网络 ID 数,确信为将来的发展留有余地; 谁需要占用单独的网络 ID ▲每个子网; ▲每个 WAN 连接; ②确定每个子网中最大的计算机数目,也要考虑未来的发展; 谁需要占用单独的主机ID

▲每个 TCP/IP计算机网卡; ▲每个 TCP/IP打印机网卡; ▲每个子网上的路由接口; ③考虑增长计划的必要性: 假设您在 InterNIC 申请到一个网络 ID:但你有两个远程 LAN 需要互连,而且每个远程 LAN各有 60 台主机。 若不划分子网,您就只能使用一个网络ID:,使用缺省子网掩码:,而且在这个子网中可以容纳的主机ID 的范围: 1 ,即可以有 254 台主机。 现在若根据需要划分为两个子网,即借用主机ID中的两位用作网络ID,则子网掩码就应变为:()目的是将借用的用作网络I D 的位掩去。看一看划分出来的子网的情况: ▲ 65~126 本网段( 01 网段)主机数: 2n-2=26-2=62 或 126-65+1=62 ▲129~190 本网段( 10 网段)主机数: 2n-2=26-2=62 或 190-129+1=62 ▲子网号 00 全 0 表示本网络,子网号 11 全 1 是子网屏蔽,均不可用。这个 方案可以满足目前需求,但以后如果需要加入新的网段则必须重新划分更 多的子网(即借用更多的主机 ID 位用作网络 ID),或如果以后需要每个子网中的主机数更多则必须借用网络 I D 位来保证更多的主机数。 四、定义子网号的方法 若 InterNIC 分配给您的 B 类网络 ID 为,那么在使用缺省的子网掩码的情况下, 您将只有一个网络 ID 和 216-2 台主机(范围是: 1 )。现在您有划分 4 个子网的需求。 1.手工计算法:①将所需的子 网数转换为二进制 4→ 00000100 ②以二进制表示子网数所需的位数即为向缺省子网掩码中加入的位数(既应向 主机 ID 借用的位数) 00000100→3位 ③决定子网掩码 缺省的: 借用主机 ID 的 3 位以后:() .0,即将所借的位全表示为1,用作子网掩码。 ④决定可用的网络ID 列出附加位引起的所有二进制组合,去掉全0 和全1 的组合情况 code: 组合情况实际得到的子网ID 000╳ 001→ 32 (00100000 ) 010→ 64 (01000000 ) 011→ 96 (01100000 )

IP地址子网掩码与运算

2011-06-07 0:57 过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与运算计算相关地址 知道ip地址和子网掩码后可以算出: 1、网络地址 2、广播地址 3、地址范围 4、本网有几台主机 例1:下面例子IP地址为192·168·100·5 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算出网络地址、广播地址、地址范围、主机数。 一)分步骤计算 1)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换算为二进制,子网掩码连续全1的是网络地址,后面的是主机地址。虚线前为网络地址,虚线后为主机地址 2)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结果是网络地址 3)将上面的网络地址中的网络地址部分不变,主机地址变为全1,结果就是广播地址。

4)地址范围就是含在本网段内的所有主机 网络地址+1即为第一个主机地址,广播地址-1即为最后一个主机地址,由此可以看出 地址范围是:网络地址+1 至广播地址-1 本例的网络范围是:192·168·100·1 至192·168·100·254也就是说下面的地址都是一个网段的。 192·168·100·1、192·168·100·2 。。。192·168·100·20 。。。192·168·100·111 。。。192·168·100·254 5)主机的数量 主机的数量=2二进制的主机位数-2 减2是因为主机不包括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本例二进制的主机位数是8位。 主机的数量=28-2=254 二)总体计算 我们把上边的例子合起来计算一下过程如下: 例2:IP地址为128·36·199·3 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算出网络地址、广播地址、地址范围、主机数。 1)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换算为二进制,子网掩码连续全1的是网络地址,后面的是主机地址,虚线前为网络地址,虚线后为主机地

IP地址与子网掩码计算

IP地址与子网掩码计算 IP地址与子网掩码 IP地址与网络分类 (1)IP地址 不同的物理网络技术有不同的编址方式;不同物理网络中的主机,有不同的物理网络地址。网间网技术是将不同物理网络技术统一起来的高层软件技术。网间网技术采用一种全局通用的地址格式,为全网的每一网络和每一主机都分配一个网间网地址,以此屏蔽物理网络地址的差异。IP协议提供一种全网间网通用的地址格式,并在统一管理下进行地址分配,保证一个地址对应一台网间网主机(包括网关),这样物理地址的差异被IP层所屏蔽。IP层所用到的地址叫做网间网地址,又叫IP地址。它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统一网络内的所有主机使用相同的网络号,主机号是唯一的。IP地址是一个32为的二进制数,分成4个字段,每个 字段8位。 (2)三类主要的网络地址 我们知道,从LAN到WAN,不同种类网络规模相差很大,必须区别对待。因此按网络规模大小,将网络地址分为 主要的三类,如下: A类:

0 1 2 3 8 16 24 3 1 0网络号主机号 B类: 1 0网络号主机号 C类: 1 1 0网络号主机号 A类地址用于少量的(最多27个)主机数大于216的大型网,每个A类网络可容纳最多224台主机;B类地址用于主机数介于28~216之间数量不多不少的中型网,B类网络最多214个;C类地址用于每个网络只能容纳28台主机的大量小型网,C类网络最多221个。 除了以上A、B、C三个主类地址外,还有另外两类地址, 如下: D类: 1 1 1 0多目地址 E类: 1 1 1 1 0留待后用 其中多目地址(multicast address)是比广播地址稍弱的多点传送地址,用于支持多目传输技术。E类地址用于将来的扩展之用。 (3)TCP/IP规定网络地址

4.IP地址和子网掩码

IP地址的组成: ◆网络部分(Network) ◆主机部分(Host)网络部分主机部分 IP地址分为A、B、C、D、E五类:其中127.0.0.0是本机回环网址 ◆A类地址: 0 1.0.0.0 ~126.255.255.255 (1-126) 私有IP: 10.0.0.0 ~ 10.255.255.255 默认网段数:27 =128(其中0.0.0.0和127.0.0.0不可用)=126 默认主机数:224 -2 = 16777216 - 2 =16777214 默认子网掩码:255.0.0.0 (标准子网掩码) ◆B类地址:10 128.0.0.0 ~ 191.255.255.255 (128-191) 私有IP:172.16.0.0 ~ 172.31.255.255 默认网段数:214 = =16384 默认主机数:216 - 2 = 65536 – 2 = 65534 默认子网掩码:255.255.0.0 (标准子网掩码) ◆C类地址:110网段数算法 192.0.0.0 ~ 223.255.255.255 (192-223) 私有IP:192.168.0.0 ~ 192.168.255.255 默认网段数:221 = 2097152 默认主机数:28 - 2 = 254 默认子网掩码:255.255.255.0 (标准子网掩码) ◆D类地址:1110广播IP地址 224.0.0.0 ~ 239.255.255.255 (224-239) ◆E类地址:1111目前未分配使用 240.0.0.0 ~ 255.255.255.255 (240-255)子网掩码: 1、子网掩码为1 ,对应的IP地址是网络位。 子网掩码为0,对应的IP地址是主机位。 2、子网掩码必须是连续的1,就是合理子网掩码。

如何在自己的电脑上查询自己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点击开始---运行---输入CMD 并确定, 假设你的系统在C盘,输入以下命令: cd \ 回到主目录根键 dir /s /ah *.exe dir /s /ah *.dll dir /s /ah *.sys 注释:/s:显示指定目录和所有子目录中的文件/ah:显示具有指定属性的隐藏文件 第一条的CD\表示进入C盘根目录,后面的每条命令都要按回车键,表示分别查询整个C盘下的所有隐藏的EXE文件、DLL文件、SYS文件,只要发现有这些隐藏的文件,而且所处的位置和文件名有异常,100%有问题。 比如我的系统,一般是一个上述扩展名的隐藏文件找不到的,找到了,99.99%是病毒或木马。一个EXE文件是不是你自己亲自隐藏的,你自己应该知道的。 点击"开始"",然后点击"运行",输入"cmd",按回车,然后在光标处输入ipconfig,会显示相关信息 ip address显示的是ip地址,subnet mask显示的是子网掩码,default gateway 是网关 IP地址A:192.168.1.35B:192.168.1.50子网掩码:255.255.255.240 如何设置使他们通信??? 计算机网络的一道题目,2台电脑,利用以太网交换机连接而成的局域网,如果它们都运行TCP/IP协议,而且网络管理员为它们分配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如下所示: A: IP 192.168.1.35 掩码255.255.255.240 B:IP 192.168.1.50 掩码255.255.255.240 如果想让A、B之间能够直接通信的话,应该如何设置?(提示:考虑网关这个概念;就是通过设置网关能

IP地址与子网掩码的计算与划分

关于IP地址与子网掩码的学习心得 首先,不要管这个IP是A类还是B类还是C类,IP是哪一类对于解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在很多题中B类掩码和A类或是C类网络一起出现,不要把这认为是一个错误,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出题 的。 其次,应该掌握以下一些知识: 1、明确“子网”的函义: 子网就是把一个大网划分为几个小网,每个小网的IP地址数目都是一样多的。这个小网就叫做这个大网的子网。大网可以是A类大网(A类网络),也可以是B类大网,还可能是C类大网。 ⑴、二进制数转为十进制 (这里顺便说一下二进制数转为十进制的问题: 在不牵涉到IP地址时的二进制到十进制的转换,采用的是“低次方相加”的方式,但是牵涉到IP 地址时(算广播地址时除外,算广播地址时还是采用“低次方相加”)的二进制到十进制的转换就不能采用这种方式了,而是直接用2的N次方的方法来转换: 比方说在不牵涉到IP地址的计算时,将二进制的111转换为十进制,采用的方法是(2的2次方+2的1次方+2的0次方,即4+2+1),得到的结果是十进制的7。但是在计算IP地址时的的二进制到十进制的转换就不能采用这种方式了,二进制的111转换为十进制时,看到有几个“1”,就表示为2的几次方,这里有三个“1”,就是2的3次方,即在计算IP地址时,二进制的111转换为十进制 就是2的3次方,2的3次方的结果是8。) ⑵、网络的总个数和可用个数 A类网络的个数有2的7次方个,即128个。根据网络规范的规定,应该再去除128个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那么可用的A类网络的个数是126个。 B类网络的个数有2的14次方个,即16384个。根据网络规范的规定,应该再去除16384个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那么可用的B类网络的个数是16382个。 C类网络的个数有2的21次方个,即2097152个。根据网络规范的规定,应该再去除16384个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那么可用的C类网络的个数是2097150个。 ⑶、网络的总IP数和可用IP地址数 每个A类大网(A类网络)中容纳2的24次方个IP地址,即16777216个IP地址;每个B类大网中容纳着2的16次方个IP地址,即65536个IP地址;每个C类大网中容纳着2的8次方个IP地址,即256个IP地址。可用的IP地址数是在总IP地址数的基础上减2得到。 如果把一个B类大网划分为32个小网,那么每个小网的IP地址数目就是65536/32=2048;如果把C 类大网划分为32个小网,那么每个小网的IP地址数目就是256/32=8。 2、明确“掩码”的函义: 掩码的作用就是用来告诉电脑把“大网”划分为多少个“小网”! 好多书上说,掩码是用来确定IP

超过255台电脑ip和子网掩码的一些知识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百度文库 1 超过255台电脑IP和子网掩码的一些知识 PS:一个子网最多可以容纳多少台电脑;分配和计算子网掩码;判断是不是在同一网段;子网掩码和IP设多少最合适 一、一个子网最多可以容纳多少台电脑 要想在同一网段,只要网络标识相同就可以了,那要怎么看网络标识呢?首先要做的是把每段的IP转换为二进制。(用Windows自带计算器) 子网掩码决定的是一个子网的计算机数目,计算机公式是2的m次方,其中,我们可以把m看到是后面的多少颗0。如255.255.255.0转换成二进制,那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后面有8颗0,那m就是8,255.255.255.0这个子网掩码可以容纳2的8次方(台)电脑,也就是256台,但是有两个IP是不能用的,那就是最后一段不能为0和255,减去这两台,就是254台。我们再来做一个。 255.255.248.0这个子网掩码可以最多容纳多少台电脑? 计算方法: 把将其转换为二进制的四段数字(每段要是8位,如果是0,可以写成8个0,也就是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 然后,数数后面有几颗0,一共是有11颗,那就是2的11次方,等于2048,这个子网掩码最多可以容纳2048台电脑。 一个子网最多可以容纳多少台电脑你会算了吧,下面我们来个逆向算法的题。 二、一个公司有530台电脑,组成一个对等局域网,子网掩码设多少最合适? 首先,无疑,530台电脑用B类IP最合适(A类不用说了,太多,C类又不够,肯定是B类),但是B类默认的子网掩码是255.255.0.0,可以容纳6万台电脑,显然不太合适,那子网掩码设多少合适呢?我们先来列个公式。 2的m次方=560 首先,我们确定M一定是大于8次方的,因为我们知道2的8次方是256,也就是C类IP的最大容纳电脑的数目,我们从9次方一个一个试2的9次方是512,不到560,2的10次方是1024,看来2的10次方最合适了。子网掩码一共由32位组成,已确定后面10位是0了,那前面的22位就是1,最合适的子网掩码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转换成10进制,那就是255.255.252.0。 三、分配和计算子网掩码你会了吧,下面,我们来看看IP地址的网段。 相信好多人都和偶一样,认为IP只要前三段相同,就是在同一网段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同样,我把IP的每一段转换为一个二进制数,这里就拿IP:192.168.0.1,子网掩码:255.255.255.0做实验吧。 192.168.0.1 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1 (这里说明一下,和子网掩码一样,每段8位,不足8位的,前面加0补齐。)

子网掩码的计算

1.子网的含义 B类大网中容纳着2的16次方个IP地址,即65536个IP地址;如果把B类大网划分为32个小网,那么每个小网的IP地址数目就是65536/32=2048;掩码的作用就是用来告诉电脑把“大网”划分为多少个“小网”,掩码是用来确定子网数目的依据。 2.各类网络的默认掩码 A类网络的默认掩码是255.0.0.0(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B类网络的默认掩码是255.255.0.0(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C类网络的默认掩码是255.255.255.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3.子网掩码的另类表示法 如255.255.248.0这样的子网掩码,可以用“/数字”表示,将255.255.248.0转为二进制的形式是 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可以看到左边是有21个1,所以我们可以将255.255.248.0这个掩码表示为/21。反过来,当我们看到/21时,我们就把32位二进制的左边填上21个1,将这个32位二进制数每8位做为一节用句点隔开,再转换为十进制,就是255.255.248.0了。 不管是A类还是B类还是C类网络,在不划分子网的情况下,都是有两个IP地址不可用的:网络号和广播地址。比如在一个没有划分子网的C类大网中用202.203.34.0来表示网络号,用202.203.34.255来表示广播地址,因为C类大网的IP地址有256个,现在减去这两个IP地址,那么可用的IP地址就只剩下256-2=254个了。 如果把一个C类大网划分为4个子网,会增加多少个不可用的IP地址?可以这样想:在C类大网不划分子网时,有两个IP地址不可用;现在将C类大网划分为4个子网,那么每个子网中都有2个IP地址不可用,所以4个子网中就有8个IP地址不可用,用8个IP 地址减去没划分子网时的那两个不可用的IP地址,得到结果为6个。所以在将C类大网划分为4个子网后,将会多出6个不可用的IP地址。 6.根据掩码确定子网的数目 根据掩码是属于哪个默认掩码的“范围”内,可以知道是对A类还是B类还是C类大网来划分子网。比方说202.117.12.36/30,我们先把/30这种另类的掩码表示法转换为我们习惯的表示法: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转为十进制是255.255.255.252。可以看到,这个掩码的左边三节与C类默认掩码相同,只有第四字节与C类默认掩码不同,所以我们认为255.255.255.252这个掩码是在C类默认掩码的范围之内的,意味着我们将对C类网络进行子网划分。因为C类网络的默认掩码是255.255.255.0,将C类默认掩码转换

(完整版)IP地址子网掩码与运算

通过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与运算计算相关地址 2011-06-07 0:57 过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与运算计算相关地址 知道ip地址和子网掩码后可以算出: 1、网络地址 2、广播地址 3、地址范围 4、本网有几台主机 例1:下面例子IP地址为192·168·100·5 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算出网络地址、广播地址、地址范围、主机数。 一)分步骤计算 1)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换算为二进制,子网掩码连续全1的是网络地址,后面的是主机地址。虚线前为网络地址,虚线后为主机地址 2)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结果是网络地址

3)将上面的网络地址中的网络地址部分不变,主机地址变为全1,结果就是广播地址。 4)地址范围就是含在本网段内的所有主机 网络地址+1即为第一个主机地址,广播地址-1即为最后一个主机地址,由此可以看出 地址范围是:网络地址+1 至广播地址-1 本例的网络范围是:192·168·100·1 至192·168·100·254 也就是说下面的地址都是一个网段的。 192·168·100·1、192·168·100·2 。。。192·168·100·20 。。。192·168·100·111 。。。192·168·100·254 5)主机的数量 主机的数量=2二进制的主机位数-2 减2是因为主机不包括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本例二进制的主机位数是8位。 主机的数量=28-2=254 二)总体计算 我们把上边的例子合起来计算一下过程如下:

例2:IP地址为128·36·199·3 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算出网络地址、广播地址、地址范围、主机数。 1)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换算为二进制,子网掩码连续全1的是网络地址,后面的是主机地址,虚线前为网络地址,虚线后为主机地址 2)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结果是网络地址

如何计算ip地址及子网掩码

如何计算ip地址及子网掩码 首先,我们看一个CCNA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一个主机的IP地址是 202.112.14.137,掩码是255.255.255.224,要求计算这个主机所在网络的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255.255.255.224的掩码所容纳的IP地址有256-224=32个(包括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那么具有这种掩码的网络地址一定是32的倍数。而网络地址是子网IP地址的开始,广播地址是结束,可使用的主机地址在这个范围内,因此略小于137而又是32的倍数的只有128,所以得出网络地址是202.112.14.128。而广播地址就是下一个网络的网络地址减1。而下一个32的倍数是160,因此可以得到广播地址为 202.112.14.159。 CCNA考试中,还有一种题型,要你根据每个网络的主机数量进行子网地址的规 划和计算子网掩码。这也可按上述原则进行计算。比如一个子网有10台主机,那么对于这个子网就需要10+1+1+1=13个IP地址。(注意加的第一个1是指这个网络连接时所需的网关地址,接着的两个1分别是指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13小于16(16等于2的4次方),所以主机位为4位。而256-16=240,所以该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 如果一个子网有14台主机,不少同学常犯的错误是:依然分配具有16个地址空间的子网,而忘记了给网关分配地址。这样就错误了,因为14+1+1+1= 17 ,大于16,所以我们只能分配具有32个地址(32等于2的5次方)空间的子网。这时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 而在子网内部的主机地址的计算方法为:当前主机的IP地址的最后一个字节(十进制)减去当前主机所在的子网地址的最后一个字节,所得的结果就是当前主机 的地址. EG:一主机的IP为192.155.12.112,其所在的子网地址为:0.0.0.96 因此它的子网主机地址为:112-96=16即0.0.0.16 快速计算子网掩码和主机IP 要划分子网就需要计算子网掩码和分配相应的主机块,尽管采用二进制计算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但如果采用十进制计算方法,计算起来更为简便。经过长期实践与经验积累,笔者总结出子网掩码及主机块的十进制算法。 一、明确概念 在介绍十进制算法前我们先要明确一些概念。 类范围: IP地址常采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方法X.Y.Y.Y,在这里,X在1~126范围内称为A 类地址;X在128~191范围内称为B类地址;X在192~223范围内称为C类地址。比如10.202.52.130,因为X为10,在1~126范围内,所以称为A类地址。类默认子网掩码: A类为 255.0.0.0; B类为 255.255.0.0; C类为 255.255.255.0。当我们要划 分子网用到子网掩码M时,类子网掩码的格式如下:A类为 255.M.0.0,B类为255.255.M.0,C类为255.255.255.M。M是相应的子网掩码,比如255.255.255.240。十进制计算基数是256(下面,我们所有的十进制计算都要用256来进行)。二、变量说明 1.Subnet_block指可分配子网块大小,表示在某一子网掩码下子网的块数。

IP地址子网掩码网络主机网络地址主机地址

IP地址子网掩码网络主机网络地址主机地址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IP地址、子网掩码、网络号、主机号、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复习 IP地址:4段十进制,共32位二进制,如:二进制就是:I 100000001 00000001 子网掩码可以看 出有多少位是网络号,有多少位是主机号:二进制是:00000000 网络号24位,即全是1主机号8位,即全是0 /24这个、24就是告诉我们冋络号是24位,也就相当于告诉我们了子冋掩码是: 00000000 BP: /27中的/27也就是说子网掩码是即27个全1. 一、根据IP地址和子网掩码求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一个主机的IP地址是,掩码是,要求计算这个主机所在网络的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1、根据子网掩码可以知道网络号有多少位,主机号有多少位! 转二进制: 网络号有27位,主机号有5位 网络地址就是:把IP地址转成二进制和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逻辑乗法: 0&0=0;0&1=0;1&0=0;1&1=1 ) 01110000 00001110 IP地址&子网掩码 01110000 00001110 01110000 00001110 即; 广播地址:网络地址的主机位有5位全部变成1 ,即255即: 主机数:2*5-2=30 二、根据每个网络的主机数量进行子网地址的规划和计算子网掩码。这也可按上述原则进行计算。比如一个子网有10台主机,那么对于这个子网需要的IP地址是: 10 + 1 + 1 + 1 = 13

注意:加的第一个1是指这个网络连接时所需的网关地址,接着的两个1分别是指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因为13小于16 (16等于2的4次方),所以主机位为4位。而 256-16 = 240 所以该子网掩码为。 如果一个子网有14台主机?不少人常犯的错误是:依然分配具有16个地址空间的子网,而忘记了给网关分配地址。这样就错误了,因为: 14 + 1 + 1 + 1 = 17 17.大于16,所以我们只能分配具有32个地址(32等于2的5次方)空间的子网.这时子网掩码为: 二丄 JL丄丄丄丄一丄丄丄丄丄丄丄一 J^丄丄丄^L丄 J丄丄丄 J 1 1 __ J 1 _______ L丄 J I^丄 J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LJ厶-1—1 _______ 1 _____ _ LJ 丄^ _______ 1_一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丄」_ I I I I I III I I I I T II 17^1 II ——II 三、IP地址为128361993子网掩码是2552552100。算出网络地址、广播地址、地址范兩、主机数。1)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换算为二进制,子网掩码连续全1的是网络地址,后面的是主机地址,虚线前为网络地址.虚线后为主机地址2)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结果是网络地址3)将运算结果中的网络地址不变,主机地址变为1,结果就是广播地址4)地址范围就是含在本网段内的所有主机网络地址+1即为第一个主机地址,广播地址-1即为最后一个主机地址.由此可以看出地址范困是:网络地址+1至广播地址-1 ..00000011 .00000000 ..00000000即:网络地址广播地址:..00000000把主机位有12个零换成1变成: ..即:本例的冋络范围是:128361921至128362072545)主机的数量主机的数量=2?二进制位数的主机-2主机的数量=2*12-2=4094减2是因为主机不包括网络地址和广描地址.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不管子网掩码是标准的还是特殊的,计算网络地址、广播地址、地址数时只要把地址換算成二进制,然后从子网掩码处分清楚连续1以前的是网络地址,后是主机地址进行相应计算即可。++++++++++++++++++卄++++++卄++++++卄四、206 110 4 0/18被划分成16个子网,每个子网掩码 (划分成16个子网,根据子网掩码/18就表示有18个1,就要从的IP地址的主机位借4 位来用作网络位!)

(完整版)已知Ip地址,子网掩码如何计算子网号、主机号

计算练习(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 已知某计算机所使用的IP地址是:195.169.20.25,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40,经计算写出该机器的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 因为:195=11000011B,240=11110000B,25=00011001B 由以上参数可知:1.该计算机网络属于C类网; 2.网络号为195.169.20 ; 3.子网号为 1; 4.主机号为 9。 看了最后面的文章,对于上述练习,网络号为 195.169.20,我是看懂了,它的每一位二进制与子网掩码and逻辑运算就可以了,实际上就是取IP的前三个字节。至于1.它属于C类网,当然知道,因为IP是:195.169.20.25中IP第一个字节是110开始的。IP第一个字节以二进制0开始(或以十进制表示是1至127),则是A类网络;以10开始(或以十进制表示是128至191),则是B类网络;以110开始(或以十进制表示是192至223),则是C类网络。邹飞注通过下面例子,我看懂了主机号的求法: 已知Ip地址,子网掩码如何计算主机号 如ip121.175.21.9子网掩码255.192.0.0我只能根据子网掩码求出后22位为主机号,但是答案都是点分十进制的,为0.47.21.9 不知道与22有什么关系?

答:因为掩码是255.192.0.0所以可以确定IP地址的前10位为网络号(192确定了第二个字节前两位是11,加第一个字节共10位,邹飞注),因为在第二段十进制数中出现差异所以只看第二段十进制数,把175转换成二进制为10101111加粗部分处于网络位,求主机号就是把网络位全置0也就是说把01111001(121转换).10101111.21.9(加粗部分处于网络位全置0)就变成0.00101111.21.9再把00101111转换成十进制就是所求的主机号了.0.47.21.9 哦,我完全看懂了子网号与主机号的求法了: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40就只看最后一个字节,从240=11110000B,说明前四位是子网,后四位是主机,这样从25=00011001B,它的前四位是0001,所以网络号是1,后四位是1001(二进制),所以它的主机号9(十进制)。又如:ip121.175.21.9子网掩码255.192.0.0,,由于192=11000000B,而175=10101111B,所以网络号是121(IP第一字节对应子网 掩码的第一个字节255),子网号是2(IP第二字节对应子网掩码的第二个字节192,因为192的二进制前两位是1,表示子网位,所以IP中的175的二进制的前两位10,即十进2就是子网号),主机号是47(175的后六位101111)即:0.47.21.9 已知IP地址和子网掩码如何求子网数及每个子网的主机号范围 悬赏分:10 |解决时间:2007-6-23 00:28 |提问者:cangyuebb 已知网络193.1.1.0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24, 这个网络分了几个子网?每个子网的主机号范围是怎样的? 如果可以的话麻烦写下具体算法,谢了! 最佳答案 不知道下面这段能不能解答你的疑惑。 在TCP/IP协议中,SUBNET MASKS(子网掩码)的作用是用来区分网络上的主机是否在同一网络取段内。在大型网络中,CLASS A的SUBNET MASKS为255.0.0.0,CLASS B的SUBNET MASKS为255.255.0.0,CLASS C的SUBNET MASKS为255.255.255.0。 假如某台主机的SUBNET MASKS为IP地址为202.119.115.78,它的SUBNET MASKS为255.255.255.0。将这两个数据作AND运算后,所得出的值中的非0的BYTE部分即为NETWORK ID(网络号?邹飞注)。运算步骤如下: 202.119.115.78的二进制值为:

《ip地址与子网掩码》教案

《ip地址与子网掩码》教案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 IP 地址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2)了解静态地址与动态地址 (3)掌握 IP 地址的格式及分类 (4)掌握A、B、C三类网络默认的子网掩码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根据 IP 地址判断网络类型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践的衔接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1)体会IP地址在网络中的重要地位。 (2)让学生认识到 IP 地址资源的有限性及分配的不平衡,体验民族的危机感。 (3)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 (1)IP 地址的格式 (2)子网掩码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判断IP地址的类型 (2)子网掩码的划分规则

【授课类型】新授课、理论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教具配备】多媒体教室、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一、新课导入(1分钟) 教师设疑启发:大家知道写信需要地址,打电话需要电话号码,那么Internet上的计算机有地址或号码吗? 学生讨论 二、讲授新课 (一)IP地址 (30分钟) 1.IP地址定义 IP地址是网络上任意一个设备用来区别于其他设备的唯一可标识的地址。 2.IP地址的表示形式 每个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组成,如: 11000000101010001111111100000001 为了方便记忆,把32位二进制数分成4段,每段8位,中间用小数点隔开,将每8位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学生思考: IP地址每段表示的十进制数最小值、最大值各为多少? 教师演示:查看本机的 IP 地址 方法一、通过IPCONFIG命令 方法二、右击“网上邻居”,选属性,右击本地链接,选属性,找到

《IP地址与子网掩码》教学设计(优质课)

《IP地址及子网掩码》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IP地址及子网掩码 【授课教师】王振江 【授课班级和授课时间】职高八十九班 2010年5月19日 【授课使用的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社《计算机网络基础》第4版 【教学目的及要求】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 IP 地址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2)了解静态地址与动态地址 (3)掌握 IP 地址的格式及分类 (4)掌握A、B、C三类网络默认的子网掩码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根据 IP 地址判断网络类型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践的衔接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1)体会IP地址在网络中的重要地位。 (2)让学生认识到 IP 地址资源的有限性及分配的不平衡,体验民族的危机感。 (3)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 (1)IP 地址的格式 (2)子网掩码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判断IP地址的类型 (2)子网掩码的划分规则 【授课类型】新授课、理论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教具配备】多媒体教室、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一、新课导入(1分钟) 教师设疑启发:大家知道写信需要地址,打电话需要电话号码,那么Internet上的计算机有地址或号码吗? 学生讨论 二、讲授新课 (一)IP地址 (30分钟) 1.IP地址定义 IP地址是网络上任意一个设备用来区别于其他设备的唯一可标识的地址。 2.IP地址的表示形式 每个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组成,如: 11000000101010001111111100000001 为了方便记忆,把32位二进制数分成4段,每段8位,中间用小数点隔开,将每8位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学生思考: IP地址每段表示的十进制数最小值、最大值各为多少? 教师演示:查看本机的 IP 地址 方法一、通过IPCONFIG命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