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城市的开发变化历练过程和基本做法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做法报告
1现代化城市内涵
1.1现代化城市
为了给城市居民提供最佳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并根据城市居民的需求不断建设及改进,最终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居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现代化的城市。
1.2核心——以人为本
现代化城市是由现代人创造的,城市的现代化是为了满足现代人的需要。
2城市现代化的特征
2.1规模适度
生产要素在空间的聚集产生了生产的外部性和知识外溢,促使生产效率提高,并且城市拥有的公共服务设施、便利的交通设施和资源、资本和劳动力方面的优势,使得厂商为追逐利润最大化而在城市或城市周边布局,使得集聚过程得以持续。聚集的同时也带来拥挤,包括通勤时间增加、地租上升、公共产品投入成本等。研究表明,城市的收益以城市产出或人均收入测度) 与城市规模呈现倒U 型关系。当城市运行在小于最佳规模时,扩大规模将提高城市效率; 当运行在大于最佳规模时,将会为规模不经济支付成本,从而导致城市效率下降。因此,现代化的城镇体系中的城市应该有适度的规模,以期达到城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城市的最优规模是由城市的专业分工所在的行业的生产函数决定的,而城市分工是与其在整个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密切相关的。此外,城市所在的区位决定了其获得资源的运输成本和市场规模,也决定了其扩大规模的成本和城市的最优规模。现代化城市应该在聚集的规模经济和因此带来的负外部性的张力间取得平衡,既充分发挥聚集带来的规模效应、知识溢出带来的高效率和持续创新,又避免过度聚集带来的拥塞。
2.2空间结构合理
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首先应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的聚集功能并同时降低聚集带来的拥塞为目标,这就要求城市居民的总出行时间最短。一方面,出行起点如居住用地、出行终点如商业和行政用地应尽量靠近大型公共交通设施; 另一方面,为了使土地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城市应采取高密发展策略,容积率从城市中心向城市边缘递减,降低城市用地消耗的同时也减少居民的总出行时间[20]。从用地空间布局上讲,合理的空间结构应该是适当的混合和隔离。商业、居住、办公和城市绿地等用地类型恰当地混合,能够提高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并减少出行开支。具有负外部性的用地,如带来噪音或者环境污染的用地类型应与居住、商业、教育等用地类型严格隔离,尽可能减少或消除不利影响。从空间尺度上说,应该以人为本,避免“为汽车修建城市”。这就要求在居住、商业用地内以小街坊、窄街道为主,提高居民生活的舒适度。
2.3城市产业高级化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大城市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不再是制造业,而是服务业。以纽约曼哈顿各行业雇员占总劳动人口的百分比为例,仅1. 8% 的雇员在制造业,金融服务业雇员占12%,保险业占25%,商业服务业占7.5%,广告业占15%,其他雇员分布在公司总部和金融总部。日本东京、英国伦敦、法国巴黎的情况也是如此。实践表明,大城市由于拥有多样化的经济基础,它们在现代化的城镇体系中扮演的是高层次定制服务的提供者、创新的孵
化器和商品的分销者的角色[19 -22]。产品周期理论表明,当生产技术标准化之后,这种商品的生产将被分散到城市规模较小的城市[12,22]。在实践中,制造业往往郊区化或者被离心力推向地租更便宜、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中小城市。在过去的十年中,日本、韩国、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制造业都出现了郊区化的趋势。因此,从理论和实践证据来看,现代化城市的产业安排要从城镇体系的角度进行组织安排,城市间应该加强分工与
合作。大城市向服务业和研发方向发展,而中小城市利用自身在地租和工资上的优势承接来自大城市的成熟技术。
2.4城市扩张形成城市群
城市群产生的驱动力来自于聚集导致的外部性和规模效应[8]。在技术上依赖于汽车的普及使得长距离的通勤得以可能。格兰泽( Glaeser) 和卡恩( Kahn) 指出,汽车的使用根本上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更低廉的交通成本使得企业和家庭能够在更分散的环境中组织其活动[13]。由于人口集中导致城市拥塞,城市出现郊区化使得城市的边界不断扩大,最终使城市连绵相接而形成城市群。由于城市群的产生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先集聚后离心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产业不断向远离中心城市的方向转移,因此,城市群除了在空间上的毗邻,还在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内在的联系,在一定的空间内形成了产品周期循环。可以说,城市群的出现和成熟,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2.5.国际化
随着运输成本下降、通信技术日益发达,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城市的国际化或全球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高级形式,有代表性的如纽约、伦敦、东京等大都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金融资本、公司总部和研究中心,其产业结构向服务业高度倾斜,以金融、贸易、研发、广告、物流等为主,对世界经济运行发挥着枢纽作用。
2.6.城市居民生活舒适
城市吸引生产要素的原因是外部性和规模效应,而吸引劳动力的因素则是城市能够提供的公共产品、设施和服务[7]。在现代化城市中,城市居民的生活舒适首先体现在高度社会化的生活服务。现代化城市的第三产业高度发达,居民的生活由传统的在封闭家庭中完成转而由购买服务完成,进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其次,现代化的城市中可提供完善的公共产品,包括社会保障体系、公共交通设施、娱乐设施、教育和卫生设施等
3、中国城市现代化的历史回顾
近代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的起点可定在鸦片战争后,我国城市建设长期受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桎梏, 城市现代化的建设长期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现代化建设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而我国仅从20世纪50 年代开始, 历经曲折。实际上城市大规模现代化建设仅有20年历史,到20世纪90年代后, 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城市现代化发展可按时间划分成三阶段。
3.1.鸦片战争以后到1949年以前, 中国城市现代化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一方面由于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背景下, 城市早期现代化在沿海沿江某些开埠城市得以推进, 但全国其他绝大部分城市都呈现衰落或发展停滞的状态。这种城市早期现代化的畸形发展导致近代中国由城市的强大集聚效应所带动的城市化动力严重不足。另一方面, 由于战乱、灾荒使得很多农村都衰败、破产,农民大量流向城市, 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 农业生产力不断下降, 通商口岸城市的早期现代化也难以得到内陆腹地的支持, 这对通商口岸城市早期现代化进一步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这种过度城市化超过了通商口岸城市的吸纳能力, 造成了严重的城市社会问题, 大量失业人口、人口恶性膨胀、社会治安混乱、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使城市现代化发展面临重重困难, 这些都导致近代中国城市现代化呈现畸形发展状态。
3.2.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 城市现代化呈现单向突进与“赶超”的特征
⑴国家更加注重城市的生产功能, 而忽略甚至限制城市其他经济功能的正常发挥。封闭的经济建设环境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限制了国际和国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循环,城市的金融、贸易、流通枢纽功能丧失了进一步发展的外在环境, 导致了解放以来我国城市现代化在工业方面的单向突进。
⑵我国确立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模式。以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的这种重工业导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