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英语隐喻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学生英语隐喻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研究摘要隐喻能力是人们熟练掌握一种语言的重要标志,所以培养学生隐喻能力已经成为二语教学的重要目标。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应该先认识到隐喻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从而从建构英语隐喻思维模式、积累常规隐喻、加强目的语文化导入以及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全面增强英语学习者的语言综合实际运用能力。
关键词隐喻隐喻能力思维文化
1 引言
隐喻与隐喻能力研究是我国前沿研究课题之一。隐喻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使用现象,更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我们现在所说的隐喻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修辞方法。它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类认知现象。danesi(danesi1993:489~500)基于“概念流利”思想在类比语法能力和交际能力之后,提出了隐喻能力(metaphorical compe-tence)的概念。他认为隐喻能力对学习者非常重要,缺乏隐喻能力就会“造成学习者的外语表达没有什么错误、也可以接受,但却缺乏本族语者的地道性”。隐喻性表达在语言交际中非常普遍,richards(richards1936:94)提到:“在日常流畅的话语中,我们三句话少不了一个隐喻。
lakoff&johnson(lakoff&johnson 1980)成功地以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证明隐喻是日常生活的必须。可以说,隐喻能力是衡
量一个人语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隐喻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外语学习者用目标语国家语言的日常交流和语言的地道性。我国学者王寅2004年也曾提出培养高校学生交际能力、语言能力、隐喻能力的三合一语言教学观,隐喻能力的提高对于语言能力的掌握、交际能力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不可低估的影响。
2 隐喻能力
littlemore(littlemore 2001)提出了隐喻能力的四个方而:(1)使用隐喻的创造性,即“原创”新隐喻的能力;(2)理解隐喻的熟练度,指理解一个隐喻多层含义的能力;(3)理解新隐喻的能力,指正确理解“原创性”隐喻的能力;(4)理解隐喻的速度,指轻松、准确、及时理解隐喻的能力。可以看出隐喻能力是交际能力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熟练掌握一门语言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通过英语课堂的隐喻能力培养,可以使当代高校学生更好地了解他国文化,开阔视野,增长见闻。low(low 1988)认为,理解与创造隐喻的能力是二语学习中的一个基本能力,因为它可以用来帮助理解、拓展思想,赋予旧事物以新形象,吸引注意力和明晰思想。由于隐喻能力对于外语学习的重要性,自这一理论模块提出后,一些学者对学习者的隐喻能力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隐喻能力可学性问题的实证研究。如danesi、kecskes和tu nde等。国内外语界把隐喻研究成果应用到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历史比较短,国内第一个提到隐喻能力的文章是陈道明于1998发表的《从习语的可分析性看认知语言
学的隐喻能力关》,文中作者认为“隐喻能力”与“语法能力”和“交际能力”一样是人们熟悉掌握一种语言的重要标志。我们检索了1998~2010年的中国知网数据库,共检索到与隐喻能力直接相关文献66篇,其中有31篇是在2009和2010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发表的。这充分说明近两年里,隐喻能力受到了学术界广大的兴趣,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迅速增长到以前的一倍。对于隐喻的研究,这可以说是—个令人欢喜的现象。具体见下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就研究成果数量来说呈逐年上升趋势,有关隐喻能力实证研究虽然数量仍占据很小的比例,但是也有小幅上涨。隐喻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其正在向着跨学科及其应用的方向飞速发展,说明隐喻的应用与隐喻能力的培养研究正在步入系统化。而目前国内有关隐喻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隐喻能力所包含的内容和其对于二语学习者的重要性,对于二语习得者隐喻能力发展的制约因素没有详细的探讨和深入的研究,而对于如何提高高校学生隐喻能力的具体方法的研究也并不多见,要么过于宽泛,缺乏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系统性,要么只是注重共时研究,而忽视了隐喻能力发展的历时考察,因此存在偏颇。深入分析影响二语习得者隐喻能力发展的因素,和找到符合我国高校学生实际情况、操作性强的提高隐喻能力的教学模式和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迫在眉睫。
3 影响学生隐喻能力发展的因素
3.1思维模式因素
语言是思想的表达,是思维的一种物质外壳和体现形式。隐喻性认知在隐喻性语言中得到沉淀,因此,隐喻在语言使用中也普遍存在。二语习得者很少在语言中使用隐喻的根本原因是其不能像本族语言那样思考。本族语言的思维模式限制和影响了二语习得者说目标语的思维,更多的时候还会有负迁移的情况,这样就制约了二语习得者的隐喻使用和隐喻理解。所以,思维模式严重影响着语言习得者的隐喻能力的发展。
3.2目标语国家文化知识匮乏
语言不能单独存在,是需要结合实际语境来表达意义的。即使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环境下反映的意义也不一样,这就要求二语习得者能够结合语境和相关背景信息去了解语言的真实含义,这也是二语习得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克服的。例如:today is my black friday,单看这句话很令人费解,一般学生从字面上很难理解它的真正含义。只有当学生知道在西方黑色星期五是指最“不幸的那一天”、“最倒霉一天的”这个背景知识的时候,他才能明白这里是指“他今天很倒霉”。所以,对目标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匮乏影响了学生隐喻能力发展。
3.3学习者个体差异
verschueren(versehueren 2000)提出的顺应论观点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语言的选择过程,语言的顺利交流就是使用者能够根据语境、时间、语言结构等做出正确选择。但是不同的话语者其
语言的顺应能力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学习者的自身差异对其隐喻的理解及使用隐喻有很大的影响。同一个隐喻句子,同学们会有不同的理解,而且这种个性差异体现在其语言能力、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
3.4语言教授者因素
在中国,语言的学习大部分是通过课堂完成的,而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占据主体地位。如果授课教师缺乏隐喻理论知识或语言的隐喻能力低下,其在课堂上就会使用那些最直白、很少有隐喻的句子进行教学,或者对于有隐喻出现的地方解释不详尽。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生的隐喻能力的提高。
4 高校学生隐喻能力的发展途径
4.1建立隐喻性认知思维模式
外语教学中,教师应以隐喻概念为切入点,加强学生认知并跨越母语的隐喻性认知机制,注重培养学生隐喻的思维方式。在课程安排上也可以适当地加入对于隐喻理论知识的介绍,让学生可以在理论指导下去识别隐喻和有意识地使用隐喻,养成隐喻习惯,培养“隐喻意识”,最终形成隐喻思维模式。对于平时出现的词语隐喻用法和句子隐喻用法,选取典型和常用的隐喻进行讲解并配以练习,让学生们掌握一些基本方法,提高其隐喻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
4.2加强目标语国家文化学习
接触目标语文化的学习是发展隐喻能力的关键。因为完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