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骑楼老街调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口骑楼老街调查研究
届别、班级:海口一中2013届16班容蕾、18班邢晶、21班曾文思
一、研究目的
现如今人们的科技水平愈加发达,城市也逐渐发展起来,可是人们却忘却了曾经的历史,骑楼老街就是海口历史的一个体现,一个缩影。我们惋惜于老街区的杂乱与无序,对已经入选国家文化历史名城的海口,如何保护与开发骑楼老街,延续城市的历史,提升国际旅游岛的品味,迫在眉睫。我们为此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想深入的了解它,让骑楼老街的历史及现状更加被人们所认识,让它更好地发展下去,更加有利于海口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市民。
二、成员分工
组长:曾文思。定选题、联系指导老师、负责组员一切行动指挥
组员:容蕾、邢晶。负责材料方面的收集和统计,上网调查访问
三、研究方案与步骤
1、研究方法:(1)网上收集资料(2)实地走访(3)数据分析(4)研究整合
2、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制定研究课题,成员分工);(2)资料收集阶段
(上网查找海口骑楼相关资料,对海口骑楼老街实地走访,深入调查,采取问卷、采访等方式);资料整合阶段(对所得的材料、数据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各自观点、建议、行程报告)
四、研究的过程
骑楼建筑最早见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近代才流行于南欧及地中海一带,并传至东南亚。海口得胜沙路、文明东路、中山路、博爱路、解放路,两侧都是一幢幢始建于十九世纪末的南洋风格柱廊式骑楼。编号 011的“海口市骑楼街(区)”最早建于1849年,具有浓郁的欧亚混交化特征,至今还发挥着情感价值。
1、海口骑楼历史背景及形成的原因
骑楼在海南的起源---骑楼作为一种外廊式的建筑艺术,是源远流长的,甚至可以追溯至2500年前的世界经典建筑:古希腊的“帕忒侬神庙”,中国的孔庙和书院建筑.由于气候条件的强晒多雨,早在1395年(明洪武年),在海口“外沙”一
带(即现在的博爱路,得胜沙路)建造市场街时, 已出现了能遮雨防晒的长廊式“排店屋”。到上个世纪初,底层设敞廊的骑楼建筑在“南洋”流传开来.海南正是当时南洋的商贸中心,海口也已成了一个繁华的城市.有十三个国家在这里开设了领事馆,教堂,邮局,银行,商会.衣锦还乡的华侨富商就为家乡建起了家族式的连排骑楼,前店后宅或下店上宅的街区又造就了海口新的繁华.岁月常逝,这骑楼老街里也就沉淀了许多历史.加上得胜沙,中山路一带正式对外开埠于1685年(清康熙24年) ,使该街区有着更多的人文商贸历史古迹有待发掘.
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6月,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不平等的《天津条约》,殖民势力乘势侵入海口,十多个国家在老街这一带设领事馆,医院、邮政局、银行,旧时的得胜沙路是洋行、茶楼、旅馆、货栈、戏院的聚集地。“骑楼林立、商贾络绎、烟火稠密”,那是当时海口兴盛景象的真实写照。
2、骑楼的作用
海口骑楼集中分布在海口市龙华区和美兰区的中山路、得胜沙路、新华路等。柱廊相连、骑楼相依的建筑群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骑楼式建筑达200余座,中山路沿街两旁保留的骑楼样式最多,约有39座。这些骑楼,或中国传统式,或欧亚混合的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或独特的海口南洋式。
这种骑楼有南洋地区的独特且有创造性的形式---在女儿墙上开出一个或多个圆形或其它形状的洞口,是一种建筑智慧,预防台风袭击,减少对建筑物的风负荷,不过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形态。骑楼为的是给行人提供一个躲避风雨的地方。在东南亚,经常有台风,阵雨等天气,如果行人没带雨伞,主人很乐意大家到楼下躲躲雨。在海南的时候,我们也体会到了这种多变的天气。行走中最好是一直打着伞,天晴的时候可以遮挡紫外线,下雨的时候就挡雨。在十分钟的路程中,可能要经历好几次的更替过程。
3、骑楼的特点
骑楼在创新的基础上,又不失海南民房实
用的特点,内部楼层是传统的木板结构;骑楼
的功能结构是前店后居式、或者是楼下店铺
楼上住人式,一直沿用至今。海口骑楼街区的
发展是源于海上贸易与航运的发展,当时海口
海运航线可到达曼谷、吉隆坡、新加坡、西贡、
海防以及香港、厦门、台湾、广州、北海等,因而活跃于东南亚与大陆沿
海区域的商户和劳工成为携带和传播南洋文化的载体,也将各地的建筑风格和样式带到海口,形成了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欧亚混合的城市风貌。
海口“南洋街”骑楼墙面的华丽壮观,在我国及东南亚都是绝无仅有的,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1) “奇”---整个外立面上的造型为中西结合,不拘一格,花饰奇异,图案丰富;层次分明;组合多样有序,排列规整均衡.在连绵不断的街面上,组成了一幅奇特浮华,蔚然壮观的建筑艺术长卷.
(2) “密”---海口骑楼的开间都不大,一般纵向柱中心轴线间距约5米.墙面的檐墙,窗洞及装饰的构件花饰大都又水平分成3或5段,排列得很紧密;加上大多为一户一开间,各个开间又各具特色.因此组成的街景显得格外密集.在中外骑楼建筑群中是很罕见的.
(3) “精”---海口骑楼墙面上的装饰构件和花饰,无论阴刻或是阳雕,大都对称严谨,造型优美,比例准确,尺度合宜,浮雕立体感强, 做功细腻精巧,毫无粗制滥造的劣作.花样虽繁杂,但恰到好处,幅面有限,而不失布局的得体大气.
(4)在澳门,有个在多次大火中都未倒塌的古老教堂的山墙遗迹,因其外表精美的浮雕艺术,而成为当今澳门的城市标志,它就是著名的,它已成了海内外游客必到的旅游胜地。然而,海口骑楼外表的的特色,堪称是东方的巴洛克式建筑艺术和洛可可装饰艺术的结晶,远比“大三巴牌坊”宏伟,精美,多彩多姿.它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曠世奇葩!
本次调查研究除了通过收集资料外,我们还实地走访骑楼老街,以实地考察收集资料。2009年六月,获评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十大名街”,但是目前的状况是拥挤的道路、落后
而破败。
1、建筑现状
海口的骑楼建筑群初步形成于19世纪
20-40年代,距今有100多年历史,其中最古
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至今有600多年历
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