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怎样才能改制到农村商业银行

合集下载

从农信社到农商行

从农信社到农商行

从图中可以看出,经济 发达的城市城商行的吸储能 力较强。
尽管近年来银行卡类中间 业务发展的比较迅速,但是目 前农村商业银行的大部分中间 业务仍然集中在代理政策性银 行业务和代理国债发行等方面。
小结:

总体来看,农商行无论是在机构网点,还是经营规模方面, 在涉农金融机构里面发展均较为快速,但由于自身定位为"支持 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农商行的政策任务 较重,在新业务拓展方面仍显不足,在商业银行领域的竞争力不 强。因此,农商行仍然需要实施战略升级。
三、机遇
积极发挥转型发展优势 进一步丰富营销产品
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
风险:
资产处置风险 分红承诺及资产摊销风险 支农力度减弱风险 资金倒吸风险 固定利差风险
谢谢!
改制效果如何?
在银监会全力推动之下,各 地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步伐明显 提速。而重庆农商行的赴港成功 上市以及多家农商行齐现上市申 请名单,也表明了我国农商行良 好的发展势头。
随着农信社全面改制成 农商行,农商行未来在涉农 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中的比重 将上升为第一位。
2008-2013年,我国农村商 业银行的总资产规模不断扩大, 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中的 比重逐年上升,税后利润增速 较快,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70.99%,说明农村商业银行的 盈利情况较好。
第三阶段:全面银行化改革阶段
Hale Waihona Puke 根据中国银监会网站数据公布,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我国农商行超过 800家,约50%的农信社已改制为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1643亿元,不良贷 款率2.35%,资产利润率1.26%,拨备覆盖率199.73%,资本充足率13.18%;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5万亿元。 目前,银行化改革已进入倒计时、冲刺阶段,仍有1424家农信社、80家 农合行没有完成银行化改革的任务。

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以服务县域经济为根本宗旨,坚持面向“三农”、面向中小企业、面向社区居民的发展定位,按照“产权明晰、股权合理”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控建设,不断增强我县农村信用社综合实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二、工作原则(一)政府主导。

按照省政府要求,农信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工作由省政府统一部署,县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

(二)市场运作。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着力构建以资本为纽带、以股权为联结、以规则为约束的运行机制,积极打造产权关系清晰、股权结构合理、致力结构完善的农村商业银行。

(三)依法合规。

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要求,将改制组建工作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扎实推进、规范操作,彻底化解改制机构的风险,坚持实事求是,杜绝弄虚作假,确保改制工作质量。

(四)秉承宗旨。

坚持县域行社法人地位不变、服务“三农”和中小微企业的经营方向不变,进一步改进支农服务方式,完善支农服务功能,提升支农服务水平,更好的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融资主渠道作用。

三、工作目标按照xx县xx年农商行改制目标任务,自xx年3月起,全面启动各项改制准备工作,xx年7月前完成筹建工作并向上级银监部门申报,xx年10月筹建申报通过省银监局批复,确保在xx年12月之前组建“xxxx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农村商业银行)。

四、改制工作措施(一)消化农信社不良贷款。

严格依法打击各类逃废债务和长期拖欠银行债务行为,并在全县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要按照“快立、快查、快审、快决、快行”原则,依法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和个人,以及长期恶意拖欠银行债务的“钉子户”“赖账户”“难缠户”。

关于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工作的思考[修改版]

关于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工作的思考[修改版]

第一篇:关于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工作的思考关于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工作的思考发表日期:2013年10月10日按照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权改造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0〕92号)总体目标要求及相关政策精神,县级农信联社不断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工作,并取得了积极成果。

推进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县级农信联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信用社构建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机制,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的关键步骤,是壮大增强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有效实力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应对复杂金融环境的必然趋势。

一、农信社改革发展的现状在持续推进农信社体制改革过程中,2005年以来全省县级农信联社在原两级法人社的基础上,相继成立了以县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县级农信联社,结束了辖内农村信用社多个法人、分散经营的历史。

通过一级法人体制改革,农信社风险防范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均得到了有效提高。

改革期间,农信社资产质量明显改善,资本充足率大大提高,内部管理有效加强,经营机制进一步转换,对“三农”和县域经济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而且多数县级联社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兑付了专项央行票据,置换了历年亏损挂账与不良贷款,享受到国家税收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历史包袱得到有效化解,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初见成效。

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仍需高度重视,业务发展不均衡、法人治理机制不完善、股金稳定性差、外部股东作用发挥不充分、资本充足率相对较低、经营机制亟需进一步转换、外来干预不同程度存在、竞争力有待增强、风险防范能力依然薄弱等问题仍比较突出。

随着新资本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国内银行业正在与国际先进同行业逐步接轨,按照银监部门要求,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并通过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内控制度,达到资本充足、产权明晰、治理完善、内控严密、财务良好、服务高效,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金融企业—农村商业银行,还任重而道远。

信用社转变湖南农村合作银行的文件

信用社转变湖南农村合作银行的文件

信用社转变湖南农村合作银行的文件(实用版)目录一、背景介绍二、信用社向农村合作银行转变的意义三、湖南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历程四、转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五、转变后的展望正文一、背景介绍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农村信用社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农村信用社在服务农村经济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信用社开始向农村合作银行转变。

本文将以湖南农村合作银行为例,介绍信用社向农村合作银行转变的过程及其意义。

二、信用社向农村合作银行转变的意义1.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农村合作银行相较于农村信用社,具有更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可以满足农村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2.扩大服务范围:农村合作银行可以覆盖更广泛的农村地区,为更多的农民提供金融服务。

3.增强资本实力:农村合作银行在资本运作方面具有更高的灵活性,有利于增强资本实力,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4.提高管理水平:农村合作银行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等方面具有更高的标准,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

三、湖南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历程湖南农村合作银行成立于 2005 年,前身为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其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1.初创阶段(2005 年 -2010 年):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开始探索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道路。

2.发展壮大阶段(2011 年 - 至今):湖南农村合作银行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增加金融服务品种,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了快速发展。

四、转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问题:农村合作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人才短缺、科技水平不高等问题。

解决方案: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素质;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信息化建设。

2.问题:农村合作银行在服务农村经济时,面临贷款风险较高的问题。

解决方案: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加强对农村经济的研究,优化贷款结构。

五、转变后的展望湖南农村合作银行在完成信用社向农村合作银行的转变后,将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信社改制程序

农信社改制程序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号)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和<农村合作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银监发〔2003〕10号)精神,现对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如下。

一、组建工作及申报程序(一)申请筹建的各项工作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县(县级市、市辖区)农村信用社联社符合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条件的,经银监局同意后即可着手筹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2.加强组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成立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筹备工作小组;3.履行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的法律程序。

召开县级联社及农村信用社社员代表大会,按照规定程序审议通过农村信用社合并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决议,以及通过必要的授权决议。

已经统一法人的地方,只需要县级联社召开社员代表大会,不需要再通过与合并内容相关的决议;4.开展清产核资及净资产分配工作。

县联社或筹备工作小组(受农村信用杜社员代表大会委托)聘请有审计评估资质的中介机构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清产核资和整体资产评估。

筹备工作小组对清产核资工作进行复查。

筹备工作小组、县联社、中介机构三方按整体资产评估结果确认净资产。

在此基础上,筹备工作小组提出净资产分配方策;5.验收整改。

经银监会授权,银监局组织对组建阶段各项工作,重点是法律程序、清产核资、净资产分配工作进行验收,向筹备工作小组出具《验收意见书》。

筹备工作小组针对验收发现的问题予以整改,出具整改报告,银监局复查。

银监局根据对组建工作检查验收和复查结果,出具《组建工作验收报告》,对组建工作法律程序有效性、清产核资结果真实公允性负责;6.中介机构按整改后的情况出具最终清产核资报告及净资产确认书;筹备工作小组出具净资产分配意见;7.确定新发起人。

筹备工作小组制定增资扩股方案,设置合理的股权结构,制定募股说明书,按公正透明的原则征集新发起人,签订发起人协议。

农信社向农商行改制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农信社向农商行改制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现代经济信息286农信社向农商行改制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刘 海 贵州省贵民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摘要:目前许多农信社都在经历重要的改制时期,正在向农商行逐渐转型,这是我国农信社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但是在农信社改制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老问题以及新矛盾。

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并就问题解决途径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农信社;农商行;改制;问题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7-0286-01引言2003年银监会提出了深化改革,对于农信社未来的发展方向,社会也有许多质疑的声音。

但是近几年农信社仍然发展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包袱逐渐减轻,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在逐年下降,农信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当下农信社面临着重要的改制时期,如果做好农信社的改制工作,顺利解决改制中的问题,成为我国农信社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农信社向农商行改制面临的问题从目前的农信社改制情况来看,很多工作都发生了改变,但是也有些农信社打着农商行的牌号,体制却未发生改变。

可以说农信社的发展既存在着老问题,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新矛盾。

(一)改制面临的老问题1.“三会”未发挥实效首先农信社经历了改制之后,并没有针对自身实际调整内部治理结果,虽然部分银行从表面上来看采用的是现代企业制度,但是很多都是流于表面,影响了银行的实际运营效率。

其次虽然在许多银行内部章程中都已经规定了“三会一层”,但是对于每个部门具体的权利义务,以及责任分配、问责等,都缺乏规定,可以说制约效果并不理想。

最后董事会下面应当设立不同的专委会,但是这些专委会对目前农信社改制情况可能并不了解,对有些政策、法规也没有掌握,导致改制中的风险很大。

2.行政化管理严重首先对于银行的高级管理者,并没有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

很多时候董事长、高管人员的任命是由政府部门制定,而后再聘任。

可以说行政机制仍然干涉了银行管理人员的选拔,这就造成了这样的问题:任命的管理者责任心不强,只是对上级领导负责,对下级员工不管不问,综合素质偏低。

农村信用社筹建农村商业银行实施方案

农村信用社筹建农村商业银行实施方案
提高竞争实力
农村商业银行的成立将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度,促进农村信 用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筹建农村商业银行,可以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推动农业产 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02
筹建计划
筹建目标
转变为农村商业银行
农村信用社筹建农村商业银行的目标是转变为一个具有更高业务范 围和竞争力的金融机构,能够提供更广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发展的资金需求。
服务范围更广
农村商业银行的服务范围更广, 能够更好地覆盖农村地区和农业 产业领域,为农民提供更便捷、
更全面的金融服务。
经营机制灵活
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相对灵 活,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 客户需求,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

筹建的必要性
提升服务水平
通过筹建农村商业银行,可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更好地满 足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工作小组
成立由业务和技术人员组 成的工作小组,负责具体 实施各项筹建工作。
监督小组
成立由内部审计和风险管 理专家组成的监督小组, 负责对整个筹建工作进行 监督和评估。
03
实施步骤
清产核资
清理资产
对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进行 全面清理,包括固定资产村信用社的负债进行 核查,包括存款、借款、 应付账款等。
01
根据当地经济情况和市场需求,确定新设立农村商业银行的市
场定位。
业务范围
02
根据市场定位,确定新设立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包括存
款、贷款、汇款等。
发展战略
03
根据市场定位和业务范围,制定新设立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战
略,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重组机构及人员配置

浅谈农村信用社到农村商业银行的转变

浅谈农村信用社到农村商业银行的转变

浅谈农村信用社到农村商业银行的转变摘要:随着我国银行管理制度建设的不断推进,银行管理体系得到不断健全和完善。

我国农村信用社也面临着深化改革的问题,面对农村信用社改革成为农村商业银行的趋势,笔者结合相关改革的理念以及自身工作经验,对农村信用社向农村商业银行的转变进行论述。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转变一、农联社改制为农商行是农村信用社的组织转型和再造从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到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农商行”)不是简单的翻牌和更名,而是经营理念、经营模式、金融产品、业务流程等诸多方面的重组再造,是对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的一次脱胎换骨的调整,是农村信用社亦即未来农商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这种核心竞争力是农商行能够长期拥有竞争优势的能力,是农商行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且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是农商行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

二、打造农商行核心竞争力,着力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农商行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增长方式,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从管理机制、客户营销、市场拓展、产品创新、网点布局、流程再造等方面,打造核心竞争力,逐步实现”区域布局、跨区域经营、辐射全国”的战略目标。

(一)立足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打造农商行核心竞争力1.确立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

无论从拓展未来发展空间还是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农商行均应始终坚持“小额、流动、分散”的信贷管理原则,在做“小”上下功夫;要充分发挥农商行所处的区域优势,把服务触角延伸至个人客户。

要扩大农户小额信贷,进一步加大对中心城区的个体工商户、城镇居民的信贷营销力度。

要有重点、分层次地开展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的金融服务,把部分有较强资金实力和经营能力、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客户作为信贷扶持对象。

2.坚持错位经营和差异化服务。

要深刻认识现代“三农”的内涵和外延,找准切入点,开展错位经营,并针对不同的客户群提供差异化服务,创新银行服务产品,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适时提供相应配套金融服务,以便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由支持一家商铺、一个企业,扩展至支持一条商业街、一个商贸市场、一个产业集群等,形成“以点带面”的效果,深耕当地“三农”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市场。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路径及发展对策研究】 贵州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路径及发展对策研究】 贵州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路径及发展对策研究】贵州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调整。

直至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下发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这个方案启动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新一轮高潮。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深化农信社改革和强化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改革;对策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背景(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96年,农村金融机构恢复成立阶段。

国务院于1979年2月正式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农村基层信用社入股组建县联社,信用社与县联社为两级法人体制,归农行管理。

在这一阶段,农村金融组织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和竞争的格局。

第二阶段从1996年到2003年为调整阶段。

199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和思路,强调农信社的服务“三农”功能,提出了建设规范化的农村信用社的总体目标。

在这一阶段,农信社脱离了与农业银行的行政隶属关系,进行了以合作制为模式的改革,并由中国人民银行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

从2003年至今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第三阶段,也是农村金融体制的重构阶段。

2003年以来,中国进入了城市化和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已成为国家“十一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公共财政加强了其在农村的作用,为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国务院开始进行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

2003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改革方案的通知》,决定对农信社在管理体制、产权模式和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的改革。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前的困境2003年以前,分布在全国的3万多家农村信用社为全国9亿多农民提供金融服务。

但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造成的大量不良贷款问题使得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步履维艰。

农村信用社改制研究——以罗平县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为案例

农村信用社改制研究——以罗平县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为案例

摘要摘要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中国金融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金融服务行业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罗平农村信用社目前已改制组建为云南罗平农村商业银行,成为云南省首批成功改制信用社的典范,罗平信用社的改革必然会为辖内“三农”做出更多的贡献,推动当地农村和城乡的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力求再平衡,经济下行成为新常态下经济的主要表现。

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市场经济的作用,中国农村经济的地位也越显活力。

农村信用社的持续发展对于中国金融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目前来看,国内农村信用社无论从增资扩股完成、票据发行还是法人治理结构、经营机制都在不断进步,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具体的问题,希望通过对罗平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具体分析,对国内农村信用社现状特别是省内信用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和建议,不仅对罗平农村信用社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于其它类似的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也能起到相应的借鉴作用。

当前,成立农村商业银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竞争中寻求生存与发展,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最终目标。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信用社的发展现状及相关概念,然后通过罗平信用社的相关改革和发展以其对比,分析了信用社的不足,农商行的发展现状、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并从中提出解决方案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信用社罗平农村商业银行改制AbstractRural credit cooperative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hina's financial system,and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modern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Luoping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rural commercial bank and become the model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reform in Yunnan province.More importantly,the reform of Luoping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 will mak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issues of farmer,rural area and agriculture and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At present,China's economy growth is decelerating and the economic structure is constantly rebalancing.Therefore,the economic downturn has become the main performance of the economy under the new normal.In recent years,due to the support of national policy and the role of market economy,the status of rural economy in China is also more dynamic.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inancial industry.For the moment,domestic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in stock expansion,note issuance,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improvement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complement.However,there are also some specific problems which are common to provincial and domestic credit rural cooperatives.Hence,these common problems should be analyzed through the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reform of Luoping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On this basis,gui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should be proposed which are helpful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 in Luoping and other similar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Presently,the ultimate goals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revolution are setting up rural commercial banks to establish a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seeking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ompetition,pursuing new profit growth point, realizing the maximum profi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related concepts of domesticcredit cooperatives.Moreover,it analyzes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weaknesses and rural commercial banks’s status,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and also proposes solutions and considerations through comparing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Luoping credit cooperative.Key Words:Credit cooperatives,Luoping Rural Commercial banks,Reform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1)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意义 (1)一、选题背景 (1)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三、研究方法 (2)第二节罗平县经济金融概况 (3)一、县域经济概况 (3)二、县域金融概况 (3)第三节罗平县联社基本情况概述 (4)一、公司简介 (4)二、股东背景 (4)三、罗平县联社的业务经营情况(2012年——2015年) (5)第二章罗平县联社经营现状 (7)第一节宏观环境 (7)一、资产质量及历史包袱 (7)二、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完善 (7)三、一个主体承载多种职能,导致目标与职能的冲突 (8)第二节微观环境 (8)第三章国内农村信用社的改革 (9)第一节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 (9)一、“苏南模式”—改制成股份制商业银行 (9)二、推行“省联社”模式 (10)三、“天津模式”—转变股份合作制下的农村信用社 (10)第二节改革后的成果和启示 (11)第四章罗平县联社的改革案例分析 (12)第一节罗平县联社的改革的方式及概述 (12)一、罗平县联社的改制原则 (12)二、罗平县联社的改制目标 (13)三、名称、业务范围变化 (14)四、股权设置和股本结构 (14)五、公司治理结构 (15)六、部门及分支机构设置 (19)七、从业人员配置 (19)八、主要管理制度 (19)九、主要改制流程及安排 (20)第二节清产核资基本情况 (24)第三节罗平县联社改革的成果 (28)一、解决了部分历史遗留问题 (28)二、其他成果 (28)第四节罗平县联社改制组建过程中的要点 (29)一、改制组建过程中需注意事项 (29)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的绿色机制 (30)三、争取政策帮扶及扶持 (30)第五节罗平县联社改革发现问题 (32)一、公司章程与现实矛盾 (32)二、经营理念与改革目标的偏离 (32)二、罗平农商行高级领导层的权利不明,地位不清 (33)三、改制后工资待遇明显下降 (33)四、改制的口号大,实际意义小 (33)第五章结论、提示及建议 (35)第一节结论 (35)第二节改制的意见建议 (35)一、对农村信用社改制的意见 (35)二、对农村信用社改制的提示 (36)二、对农村信用社改制的建议 (40)参考文献 (41)致谢 (43)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意义一、选题背景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中国金融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金融服务行业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经济形势下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商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当前经济形势下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商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绿色经济
L oW C ARB 0N W oR L D 2 0 1 4 , 1 i
当前经济形势下农村信 用社改制 为农 商行应 注意 的几个 问题
张成健 ( 洛南县农村信用合作 联社, 陕西洛南县 7 2 6 1 0 0 )
【 摘 要 】 当前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 既给金融业带来了前所 未有 的发展机遇 , 也对其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农村信用社显然不能适应这
运作 方式 以及 安 全 性 等 各 个 方 面提 出 了新 的要 求 农 村 信 用 社 作 为农 村 目前 重要 的金 融机 构 。在 这 种新 形 势 下越 来越 显 露其 弊 端 , 主要 是 股 金 管 理 不 当 , 股 权 结构 不 清 晰 。 资 产 质 量 不高 , 产 权 归属 不 明 , 运作模 式陈 旧, 人 才结构 不合理等等 问
1 . 3 人 才结构 不合 理 , 人 员素质 较低
农 村 信 用 社 改 制 为 农 商行 后 .原 有 的信 用社 员 工 队 伍 也 基 本 整 体 转 变 为现 有 农 商行 的 员工 。 原 来 信 用社 的信 贷 员 、 业
泛 的 资金 来 源 、 先 进 的 运 作模 式 以 及较 高 的服 务 质 量 有 着 不 错 的发 展 前 景 , 是 农 村 信 用 社 改 制 的一 个 较 好 的 选择 。 国务 院 也 颁 发 了《 关 于 印发 深 化 农 村 信 用社 改 革 试 点 方 案 的 通 知 》 等 系列 文 件 , 着力 推 动 农 村信 用社 的 改 制 工 作 。

1 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 商行存在的问题
1 . 1 思 想观念 转变 不彻 底 , 定位不 明
我 国 的 农村 信 用社 已 经有 着 6 0 多年 的发 展 历 史 . 虽然 现 在 启 动 了改 制 为农 商行 的 工作 ,但 一 些 传 统 的观 念 已经 根 深

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改制的方向及现实路径选择

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改制的方向及现实路径选择

制度均衡 , 使其在激烈 的竞争 中谋 生存 、 求发展 , 提 高市 场竞争 力, 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 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呈
带, 承担着繁重 的高风险 、 低 收益 的支农 任务 , 却享受不 到商业
银行 的政策待遇。 二是农村信用社 自身的局 限陛, 它是唯一 的支 农服务的金融机构 , 但农村 对于资金 的需求分 散 , 金融服务人员 相对较少 , 所 以很难提高服务质量 三是支农服务单一。农村经 济环境相对落后 ,农业本身属于弱质行业 ,抵御风 险的能力较
首先 , 业务相对单一。目前绝 大多数农村信用社只局限于存 贷业务 , 没有开展 中间业务以及金融衍生品业务 、 商业票据业 务 等。 贷款业务种类少 , 小额信用贷款 自身的局 限性和农民缺乏抵 押资产 的抵押贷款不能够适应 当前农 产品市场 化以及市场范围 扩大 的需要 。其次 , 工作人员技能水平落后 。农村信用社建设初 期历史遗 留下来 的问题 , 使得部分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 思维 固化 , 业务的单一性也使得工作能力提升的空间不 大。 而且针对
关键词 : 农村信 用社 ; 农 村 商业银行 ; 农村金 融 改革 中图分 类号 : F 8 3 2 . 3 5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8 — 4 4 2 8 ( 2 0 1 3 ) 1 2 — 8 6— 0 3


传统农村信用社运营模式存在 的主要 问题
新性。 再次 , 农村信用社的资产 质量差 , 不 良资产 比例高 。 由于服 务“ 三农” 的特殊效用 , 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对象主要是农 民, 目前
我国农 民的综合 素质 还没 有达到相 当高的水 平 ,因此造成的不
良贷款问题特别严重 。 ( ) 支农服务受到制约

农商银行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

农商银行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

农商银行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农信社是农商行的前身。

两者的异同,从内部结构来说,农商银行和信用社最大的本质区别在于法人。

农村信用社采用的是一社一法人的模式,也就是类似于连锁加盟的形式,每个网点自负盈亏。

而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的话,就变成了一个法人的形式,除总行外,其余各机构都不设法人。

而工作人员在刚转制成功的几年里基本不会有太大改变,仍旧为原班人马,接下来一般会根据人员结构和业务需要进行调整。

对于储户来说,信用社变成农商行能够提供给客户更有保障更专业的服务,在将来也能够开展更广泛的业务。

广东农信简介
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始终秉持“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宗旨,以服务“三农”、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为己任,在支持广东农村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中发挥着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替代的作用,是名副其实的农村金融主力军。

截至2011年9月末,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669.8亿元、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535.1亿元。

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先行、锐意革新”,以勤勉、忠诚、奋进、卓越的创业精神,不断续写信合事业新篇章。

面对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面对改革所赋予的历史机遇,广东农信人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强化管理、加快发展,竭诚为社会各界提供方便快捷、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为构建和谐幸福广东作出更大的贡献。

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江西赣州
3 4 1 5 0 0 )
根据 2 0 0 9年的一项 调查显示 。 到0 9 年底 , 我 国农 村信用社不 良贷款率 为2 1 %, 不良贷款的金 额达 到六千多亿元 。可 以说 , 各种改革工作 的实 施对 于农信社 的规范作用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信用社基本 只能在存 款 与贷款等传统业务 的支撑下生存 ,无法真正地达到商业银行所需要 的
市场开拓 能力 。 2 _ 管理 机 制 受 限
场的需求 。 我国农村信用社 将陆续 改制 为农村商业银行 。 在改制过程 中 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笔者根据 自己掌握 的知识进行粗 浅的研 究 ,提出 自
己的观点 。
关键词 : 农村信用社 ; 体制 改革 f 商业银行 ; 对策 我 国农村信用社的产生有其深刻 的背景 ,从新 中 国的成立到社会 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在这一过渡时期 , 党在农村的基 本任务是根据 毛泽 东 同志关于农业合作化的理论 、 方针和政策 , 逐步实现对小农经济 的社 会 主义改造 。 农业合作化的道路 , 就是使分散落后的个体农 业逐步过渡 到先进集体农业 的道路 。正如列宁所说的“ 工人阶级领导下 , 吸引千 百 万农 民群众参加 的社会主义建设 的道路 。 ” 农 村合作化包括三个主要 内 容: 即农业生产合作 、 农村供销合作和农村信用合作 。农业生 产合作是 农村 合作化 的根本 , 它 是通过生产互助合作 , 逐步把劳动农 民的个 人所 有制 变为劳动农 民的集体所有制 ,是农村几千年 的生产资料 私有 制向 社会主义公 有制 变更 的一 场深刻革命 。 改革开放 以来 , 我 国农村经济在 国家支持下实现 了迅猛 发展 , 农村 信用社作 为支持 “ 三农 ” 的主力军 , 为更好 地满足农 业 、 农 村和农 民需 求, 并实现在新时期市场经济中的健康转 型, 正 在逐 步开展以商业银行 为主要体制方向的改革工作 。 从 当前 的改革实际案例来看 。 这种改制工 作极为有效 , 理应得 到国家的大力 推广 , 但是 , 改制 中存在 的各种问题 也不容忽视 . 实现对于这些问题的妥善解 决 , 才能保 证改制农商行工作

最新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实施方案

最新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实施方案

**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扎实推进我县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号)精神,按照《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银监发〔2003〕10号)和《中国银监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ⅩⅩ年第3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农村信用社当前经营管理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有关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认真贯彻省、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激发经营活力,化解历史包袱,不断增强抗御风险的能力,加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步伐,促进**县农村信用社健康快速发展。

二、工作目标ⅩⅩ年12月底各项指标基本达到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条件;ⅩⅩ年2月向银监分局提交筹建申请;ⅩⅩ年6月底获得筹建批复;力争ⅩⅩ年12月底前获得开业批复并择日开业。

三、方法步骤我县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工作分为前期达标、申请筹建、申请开业、组建总结四个阶段。

(一)前期达标阶段(ⅩⅩ年6月-ⅩⅩ年12月)1.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银监会规定修订章程;3.制定、修改、完善各项内控制度,并健全相关档案;4.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做到相关材料真实、齐全;5.建立有效的资本约束与资本补充机制,有关凭证、记载,真实、合规;6.根据筹建工作小组制定的增资扩股方案,印制募股说明书,按照公正、透明的原则征集确定发起人,形成发起人协议书,协议书内容合法合规,程序合法有效。

7. 采取有效措施,使不良贷款比例低于5%;8.加强宣传,积极寻找合作伙伴,争取年底前把置入资产处置完毕;9.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达到规定的标准,分别不低于12%和6%;10.拨备充足率达100%;11. 拨备覆盖率达150%。

《农村信用社的三种改革模式综述1900字》

《农村信用社的三种改革模式综述1900字》

农村信用社的三种改革模式综述自国务院出台《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以来,关于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模式,国内学者主要认同以下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合作制形式即农村信用社组建县级联社一级法人结构形式;第二种是股份合作形式即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合作银行;第三种是股份制形式即农村信用社发展成股份制商业银行1。

2.1农村信用社三种模式成立的条件(1)、县一级法人模式银监发[2003]12号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农村信用社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规定,县一级法人模式具体条件是2:(一)全辖农村信用社统算,账面资能抵债;(二)基层农村信用社自愿;(三)县(市)联社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四)统一法人后股本金达到1000万元以上(经银行监管部门批准,可适当调整),并使核心资本充足率在任何时点不低于2%。

(2)、农村合作银行模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发[2003]10号规定,农村合作银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3:(一)发起人不少于1000人;(二)注册资本金不低于2000万元人民币,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4%;(三)不良贷款比率低于15%;(四)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五)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六)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它设施;(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它条件。

(3)、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模式1许志忠,崔晓初.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华北金融,2001(07)2银监发[2003]12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农村信用社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工作的指导意见.[J]2003(9)3银监发[2003]12号: 农村合作银行管理暂行规定.[J]2003.9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发[2003]10号规定,设立农村商业银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4:(一)发起人不少于500人;(二)注册资本金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资本充足率达到8%;(三)设立前辖内农村信用社总资产10亿元以上,不良贷款比例15%以下;(四)有具备任职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五)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六)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