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和评价斯大林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评价斯大林模式及影响

(广西玉林师范学院王瑜瑜)

[关键词] 斯大林模式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运动苏联解体

[摘要]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斯大林模式经济政治体制形成。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在政治上是一党领导下的高度集权,在经济上则表现为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这种高度集权的模式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充分发挥,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大林模式的一系列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最终苏联1991年解体。

一、斯大林模式的社会背景和形成原因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只有中等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国家,农民在国民生产中占据优势,工业的产量比先进的欧美国家落后很多,是为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因此俄国在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之后,面临着十分艰巨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任务,列宁采取了新经济政策,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但受条件限制,列宁对于建成社会主义的标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市场,运用民主法治加强监督反对官僚主义,文化工作和阶级斗争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没有进行充

分的阐述。另外,随着列宁的逝世,谁将是当的最高领袖,成为全党最关心也是最敏感的话题。斯大林上台后逐步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

1925年12月,俄共在莫斯科召开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斯大林代表党中央作政治报告,阐述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性,提出要把俄国“从农业国变成自力生产必需的装备的工业国”①,他泛泛历数了当面临的困难:一是世界革命进程迟缓,二是在落后的,农民占多数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三是列宁逝世后,党内未建立起集体领导。大会肯定了党中央的路线,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1] 由于小生产经济曾一度占优势,经济相对落后。缺乏民主传统,封建专制思想残余浓厚;农民的小农意识是其温床。过渡时期的诸多客观因素:阶级斗争激烈;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需要;帝国主义包围下的险恶环境及战争的危机感;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等。另外,斯大林个人方面的因素: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理论认识上的失误;思想方法上的绝对化等因素促成了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二、斯大林模式的内容

斯大林认为,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只有发展了重工业就是实现了工业化,而轻工业、农业等都是次要的、从属的、为发展工业效力的部门,各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协调关系是可以不予顾及。联共第十六次代表会议和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批准

①转引自《斯大林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94页。

了五年计划。在一五计划的鼓舞下,苏联人们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高潮。[2]为了配合工业化,促使苏联工业化程度和水平的提高,在农业上,斯大林展开了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1927年末,工业生产达到并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高水平。农业集体化的展开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然而,以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1927年12月,联共(布)第15次代表大会指出,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小农经济改造为大集体经济。1929年,在苏联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1930年1月,联共(布)中央通过《关于集体化和国家帮助集体农庄建设的办法》的决议。决议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把全国分为3类地区,要求分别在1931年春、1932年春和1933年完成集体化任务,并指出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享有土地使用权和主要生产资料公有的劳动组合,即集体农庄。决议要求在运动中坚持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

农业集体化的政策和完成在开展全盘集体化运动的过程中,苏联政府废除了以前颁布的有关土地租佃和劳动雇佣的法律,决定没收富农的财产,把它转交给集体农庄。对富农本人采取区别对待方针:逮捕法办、迁徙到西伯利亚等边远地区,或安置在本地区的边缘地带。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使苏联在经济方面和社会阶级结构方面都发生根本性变化,为了从法律上肯定这一变化,1936年11月25日,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话在莫斯科举行。斯大林在会上宣布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大会讨论和通过了新宪法。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也标志着斯大林常见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三、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政治体制上的特点

这一政治体制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于中烟,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共产党不仅领导一切,而且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苏维埃不能真正大会人民政权的作用,变成徒具虚名的权力机构。联盟制也是有名无实,少数民族的权益并无可靠保障,他们实际生活在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里,民主法制被忽略。干部由上级委派,惟上是从。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不受群众监督,权利愈来愈集中在个人手中,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制度。

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建成了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它实行工商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其他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改善的办法施行高积累多投资,发展粗放型经济。它片面的发展重工业,建立准军事性的经济,并以此提高国立,赶超资本主义国家。[3]

四、斯大林模式对苏联本国和世界的影响

这一建设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部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形成的,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斯大林通过它把苏联建设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

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斯大林模式的重要特点就在于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高速优先地发展重工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是按照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的途径进行的。原因在于轻工业的需要的投资较少,资本周转较快,获取利润也较容易,可以为重工业建设进行必要的资金积累和技术准备。而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途径,客观原因是当时苏联处在帝国主义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包围中,高速优先地发展重工业能够有效地保卫苏维埃政权。

但与此同时,经济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阻碍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为给工业化提供资金,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造成苏联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民族关系方面:实行大俄罗斯民族主义,肆意侵害其它少数民族。对外关系方面:推行大党主义、大国沙文主义,穷兵黩武,任意践踏弱小国家。这些弊端日积月累,长期得不到根本纠正,致使苏联逐渐走向衰落。在戈尔巴乔夫的激进的反社会主义革命之下,苏联最终解体。

对于世界局势而言,二战中,斯大林模式不仅维护了苏联的生存,也为世界其它正义国家的延续做出了重要贡献。二战后,它对大多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