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新闻活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新闻活动
第一节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名词: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
............——新闻事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

像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学上统称新闻事业,在传播学上总称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

名词:广义新闻活动
......——从广义上说,新闻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而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了解和传播新闻这样一种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当今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任何阶级、任何行业,每天都需要获取一定的新闻,才能在社会中求生存,图发展。

第二节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人类为什么必须进行了解新闻和传播新闻的活动?让我们从人类社会的历史来观察,人类新闻活动的原因和目的何在。

一.原始社会新闻活动
1.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第一、客观世界的一系列变动直接关系到原始人的生存。

他们必须随时随地了解外界的变化,并且相互传递情况,以便商量对策,协调一致,采取行动。

在原始社会新闻活动纯粹服务于人类的生存斗争。

第二、社会新闻活动的产生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

人类社会性生产和社会性生活决定了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是社会性的。

为了生存目的,社会性的劳动建立在人们之间的信息传递的基础上。

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生存条件是很恶劣的,尽管他们比其它的动物聪明、发达,但是体力方面却不如猛兽。

这时,为了谋取生存,猎取生活资料,需要抵御猛兽的侵袭,需要同自然界的灾害进行斗争,而这靠单个的力量无法完成,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

因此,他们很早就是社会性的动物,过着群居生活,成群结队地活动。

在这种共同的劳动中,人类的祖先,逐渐地感到需要经常地交换一些看法,互相交流交流思想,讨论一些进行劳动的建议和方法。

特别是在活动过程中,为了使活动顺利地进行,收到良好的效果,从而更丰富地获得自然界的食物来满足生活的需要,他们越来越需要协调动作,互相呼应。

比如,要想抬走一棵大树不是一个猿人所能做到的,他需要叫来许多猿人,才能把树抬走。

抬的时候,如果有的往东拉,有的向西扯,力量便相互抵消了,结果不仅抬不走大树,反而可能发生事故,只有协调一致,方向相同,才能成功。

再比如,遇到一群猛兽时,一个猿人不仅敌不过猛兽,反而可能会被它们吞灭。

这时,他便需要召唤许许多多的同伴,彼此招呼好分工好才能围攻猛兽以至取胜。

而这种信息传递就是最早的新闻活动。

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早期,新闻活动尽管是发生在社会中的,但其信息来源主要是自然界的变动;随着人类不断进步和发展,尤其是随着阶级和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影响个人生存的不仅是自然界的变动,也有人类社会内部的矛盾和斗争。

因此,人类新闻活动的规模和总量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扩大。

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2.原始人新闻活动的发展过程:
(1)身体传播——距今大约300万至350万年左右,原始组织为20-45人的血缘家庭。

人们为了生存而群居,原始社会开始形成。

游群相互传播手势和口头新闻,部落成员都能彼此看到和听到。

身体成为天然的载体。

这就是人体传播时代。

在语言使用之前,身体传播(手势语)是原始人把特定信息传递给受众的最实用、最有效的方式。

如原始人在狩猎过程中,当一个人遇到野牛群时,就立即跑到同部落的人都能望见他的高地上,两手举起身上遮体的东西,伸到头顶,然后再慢慢放下,反复不已。

这是动员全部落成员围猎的信号。

原始人狩猎喜欢结伴合作,当猎手们发现兽迹时,需要隐蔽行进,就相互用手势语交换情况。

那些手势往往都能表现动物最显著的特征。

高举双手,食指伸直,表示所见野兽是有一对大角的大捻角羚;中指弯曲,其余四指伸展,大家明白这是发现了长颈鹿;发现鸵鸟则斜举手臂,象征其长颈。

民族学研究证明,这种拟态与手势语在古代社会里是到处存在的,是原始人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

(2)远距离信号传播——约4万年前,原始人的群居进入规模更大的母系氐族社会,几个家庭共居,群体最高人数为四五百人。

人类活动空间扩大,由于相距甚远或障碍物阻隔,用口语、手势传播信息无法听到和看到,出现了实物、烟火和击鼓新闻,统称为氏族的闻讯传播。

此时人类从实物暗示、远处的鼓声、狼烟和
火光得知某些讯息,出现远距信息传播方式。

我国基诺族的牛皮木鼓,也是把一段粗树木的两端凿空,再缚以带毛的黄牛皮,悬在树上用木槌敲击,以报警传信。

(3)初级符号传播——距今1万年左右,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人类开始定居。

更多的不同血缘家庭结成大的家庭,孕育出农耕生产力,出现原始的社会管理。

人类活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足迹常常离开村落,有时远到几百里以外打猎,用烟火、鼓声等自然介质传播信息已发生了困难,开始应用图示。

社会管理需要记录事件和数字,在部落内部和不同部落之间,还使用结绳、结珠和贝壳交换信息。

这类新闻图画具有符号指代的意义,扩大了身外传播的空间,统称为初级符号传播。

刻木为另一种初级符号语言。

史书上也曾记载我国各地刻木记事的历史事实,如《后汉书》载,“大人有所召呼,则刻木以为信”,虽无文字,亦不敢违。

《岭外代答》也载:“瑶人无文字,其要约以木契合二板而刻之,人执其一,守之甚信。

”《云南腾越州志》也提到:“夷有风俗,一切借贷赊用、通财期约诸事,不知文字,唯以木刻为符,各执其半,如约酬偿,毫发无爽。


3.因此,我们从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中得出这样的结论:
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人类的社会性的生产和社会性的生活决定了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二.奴隶社会的新闻活动
到了奴隶社会,由于国家的出现,人类活动的范围扩大到方圆近千里,甚至
数万里,要求有远距离、异时受阅的信息意媒和工具。

人类发明了文字,出现了能够随身携带或运输的手抄新闻。

文字不仅可以表达信息,还可以用来陈述复杂的思想,对事件进行分析,成为人类创造的高级符号。

到封建社会初期,文字已经十分完善,同图示、结绳记事相比,信息传播已经进入文字时代,统称高级符号传播。

1.奴隶社会新闻活动的特点:
奴隶社会的新闻活动比原始社会频繁得多,规模大得多。

不但要了解自然界变动,还要了解各种各样社会关系的变动。

2.奴隶社会新闻活动进一步发展的背景和原因:
背景:1)产生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出现了国家统治机器;2)出现了社会分工:农业与木业,农业与手工业、商业,脑力劳动与体力荣动。

社会关系比原始社会复杂得多了。

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中的最新变动,都可能威胁到人们的生存。

因此,新闻除了要反映自然客观环境的变动,还要及时反映社会领域的新情况、新变化。

如发生于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的陕西岐山地震时,史书记载了这场大灾难:地震时,“西周三川皆震。

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国语·周语》)。

三川即今陕西省的泾河、渭河、洛河。

社会领域也发生着许多重大变故,是新闻活动反映的对象:《墨子·明鬼篇》中记叙了杜伯追杀周宣王于圃一事:“其三年,周宣王合诸侯而田于圃,田车数百乘,从数千,人满野。

日中,杜伯乘白马素车,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追射宣王,射之车上,中心折脊,殪车中,伏弢而死。

当是之时,周人从者莫不见,远者莫不闻,著在周之《春秋》。

”作者强调“从者莫不见,远者莫不闻”,既说明这件事是真实的,已经载入史册,又说明这件事在当时曾经作为重大新闻广为传播。

原因:
●奴隶主阶级需要互通消息来使各部门协调一致,运转国家机器;镇压奴隶,维护统治。

●社会分工以后,不同产业的人们需要大量信息来促进交换。

●奴隶社会生产比过去发达,社会有了剩余产品,有余力供养一批专门从事新闻活动的人员。

在奴隶社会,为了阶级统治的需要,出现了一批职业的知识、信息、新闻传播者即“卜”、“巫”、“史”等。

他们具有信息垄断性,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知识/信息占有者。

他们垄断着预测知识(卜筮)、传播信息和新闻,拥有知识记录与知识管理权,可以影响国家的决策权。

史官同样也是最早的新闻传播者:“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汉书·艺文志》)他们记载君王的言行,保存下来的是历史,传播开来的是新闻。

三.封建社会的新闻活动
1.社会背景及原因:社会关系进一步复杂化,彼此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

1)国家的形式更加完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其巩固始终和灵敏的情况反映相联系。

2)农民起义不断,双方都需要了解对方的情况,内部也需要大量新闻传递工作,以便协调一致。

3)封建社会的农民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和自主权,需要了解一定的情况来维持自身生活和生产。

4)地主阶级除了用武装来统治,还需要从思想上麻醉农民,新闻成其宣传德威的工具手段。

5)社会分工比过去更加明确,尤其是城镇的出现,为新闻的发展提供了地域基础。

2.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新闻活动的相同点:
1)无论何种阶级都必须要一定的新闻量才能生存下去。

新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2)人们从事新闻活动的原因:人类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客观世界的永恒变动。

3.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新闻活动不断变化发展的特点:
1)新闻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新闻活动在整个国家内进行,有一大批脱产的专职人员
2)新闻的内容大大丰富了、复杂了。

除了自然变动、部落战争,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

3)传递新闻的手段多样化了:符号、信号(原始社会)——手写文字(奴隶社会)——印刷品(封建社会)四.新闻活动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一、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
第二、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决定了新闻活动的规模、方式和内容。

社会条件的改变,引起人类社会交往密切程度的提高,整个社会各个阶层对新闻需求量增加,促进新闻活动规模和内容的增加、扩大,以及新闻传递手段的创新。

第三、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又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生产力水平越高,社会关系越密切,社会变动越剧烈。

所产生的新闻也就越多。

社会关系越密切,社会的新闻需求量越大。

第三节新闻活动的渠道
人们获取新闻、交流信息的渠道,可以归纳为三类。

亲身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

亲身传播指的是个人对个人(点对点、P2P)传播新闻的活动;群体传播指的是个人对群体(点对线、点对面)传播新闻的活动;大众传播指的是一小群(大众传媒从业者)对一大群(社会受众)进行新闻传播的活动,也可以指非人化的社会组织对由无数个人组成的社会公众的传播。

一.亲身传播(人际传播)
指个人对个人的传播。

以人体为媒介(有时通过中介)的信息流动方式。

亲身传播下限明确,上限不明,可以是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

一.亲身传播
亲身传播(指个人对个人的传播)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

它是社会生活中最常见的传播现象。

二人谈话、书信往来、打电话、QQ聊天等,都属于亲身传播的范畴。

1.采用的方法:
(1)语言传播(直接交谈、电话会谈)
言语传播(语言传播)——语言无疑是人际传播的重要手段。

声音语言是人际传播的最基础的媒体。

可是语言的功能并不仅仅在于传递讯息的本义,它还通过声调、速度、音量、节奏等等传递着与说话者相关的背景信息。

因此,即便是同一条讯息内容,用词的粗俗与礼貌、声音的有力与无力、语气的坚定或犹豫,节奏的快慢,都会引起听话者的不同反应。

言语传播又可以分为有声直接传播和有声间接传播。

有声直接传播就是直接通过声带、口腔发声进行的传播,如面对面论地论辩、聊天。

有声间接传播指通过电话、网络电话、步讲机等进行传播。

(2)文字传播(信件、电报、传真、邮件)
文字传播——书写语言是在文字发明的基础上产生的,在不能或不便使用声音语言的场合,书写言语便成为人际传播的最常用的沟通工具。

书写语言的功能也不仅是做文章,它同时也是自我表达的重要手段。

在书写语言中,字的大小、笔画的粗细、工整与潦草等,都在传播着与传播者的素养、个性相关的重要信息。

文字传播是一种无声间接传播活动。

(3)体态语言传播(手势、眼神、表情)
体态语传播——说话时的体态、表情、眼神、身体接触,以及服装、发型等,都是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体。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指出:“在若干人相聚的场合,人的身体并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工具,而是能够作为传播媒体发挥作用。

”体态语是一种无声直接传播活动。

姿态是有效的传播媒体。

日本学者船津卫认为:在传播和自我表达活动中,体态至少具有以下五种功能:第一,强调语言。

例如讲话中配合挥手、握、上身前倾等动作,以加强语言的力量。

第二,补充语言。

在语言表达不充分时,起到补足语言的作用,例如话说了一半,而后半部分用摆手、点头、摇头等加以补充。

第三,代替语言。

在使用语言困难或不便明说的情况下,利用动作来传达意义。

如用耸肩来表示无可奈何或不以为然,用撇嘴表示不屑。

第四,控制语言。

体态可以利用它们所形成的情境对语言的效果加以限制和制约。

眼神、表情、动作都
可以起到这种作用,如一个人嘴里说着:我很高兴,却板着面孔,那么这句话的效果肯定大打折
扣。

第五,表达超语言的意义。

在许多场合,体态或动作比语言本身更有雄辩力,高兴时开怀大笑,悲痛时失声痛哭,都比表述性语言更能传达当事人的感情。

当对别人说的话表示理解和同意的时候,深
深的点头可能比直接的语言表达效果更好。

(4)信号传播(暗记、旗号等)
2.特点: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

属于定向传播。

亲身传播虽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面对面的传播,另一种是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如信件、电话、网络)的传播。

无论是面对面的传播,还是非面对面的;无论是语言传播还是非语言传播,人际传播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3.优点: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性大,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

亲身传播能及时获得受传者的信息反馈,交谈双方有什么问题已明白了,或不甚了解,都能在现场的继续交谈中,或通过体态表现出来。

在传播中,传者可以随时调整、补充、修改或重新表述要传递的信息,从而达到传播的目的。

这种及时获得的大量的反馈,使亲身传播特别准确、快速、高效。

通过中介的非面对面的亲身传播,因为不能看见对方的神情,效果就大为降低了。

4.缺点: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度差
二.大众传播
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1)方式: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书籍、电影(中国只包括前三种)
2)特点: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

属无定向传播。

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

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

受众是一个模糊的集合概念,它并不特指社会的某个阶层或群体,而是指社会上所有的“一般人”。

任何人无论其性别、年龄、社会地位、职业、文化层次如何,只要他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便是受众的一员。

面向全社会传播,意味着大众传播是以满足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信息需求为目的的大面积传播活动,也意味着它具有跨阶层、跨群体的广泛社会影响。

3)优点: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保真度好。

4)缺点:反馈慢,互动性差
从传播过程的本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说它单向性强,并不是说大众传播没有任何互动机制,而是说这种机制较弱。

例如,受众可以通过读者来信、热线电话等形式对媒介信息进行反馈,但这种反馈大多是事后的,缺乏即时性和直接性。

大众传播的单向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媒组织单方面提供信息,受众只能在提供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和接触,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二是没有灵活有效的反馈渠道,受众对媒介组织的活动缺乏直接的反作用能力。

三.群体传播
群体指具有特定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在这个定义下,群体是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家庭、朋友、近邻街坊、娱乐伙伴等初级群体,也包括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间接社会集合体,如性别、年龄层、职业、阶层等;既包括联系松散、自发形成的社会群体,也存在着制度化严密分工和严格纪律的职能群体(组织),如政党、军队、团体、企业等。

群体传播是群体成员之间和群体与群体间进行的信息沟通活动。

这种类型的传播是数量不等的人群按照某种会聚的方式在一定场所里进行的。

群体规模可以少至几人,多至游行集会的上万人。

会聚的方式可以是购物、旅行、看演出等。

传播活动可以在商场、车站、剧场等场所进行。

群体传播可能是在偶然自发的群体中或是松散的团体中进行的,所以传播关系以短暂性为主,也可能较长时间地进行。

无论何种类型的群体,在传播活动中,参与者都会受到群体传播状态的明显影响,都要受到群体形成的规范的调节和制约,与大多数成员公认的行为目标保持一致。

群体传播的信息不仅能形成群体规范,产生群体压力,还能导致遵从心理和遵从行为,引起成员间心理和行为上的同化反应,使原来自发的、松散的、无组织的群体形成较一致的力量,使之产生极大的社会影响。

在社会生活中,人总要纳入和从属一定的群体,而且同时又分属几个群体,在家庭群体、地域群体、民族群体、社会团体和社会群体(购物、等车船、候机、路上行走所自然形成的)中,都存在着传播活动。

人的群体传播是无法避免的。

1)方式:集会、发布会、讲座、报告会、讨论会2)特点:既属于无定向传播又属定向传播,依具体场合、参与人数来定。

长处和不足介于亲身传播和大众传播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