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环境问题与解决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城市环境问题与解决措施
摘要:本文分析广州市城市生态环境的大气、水、噪声、固体废物、园林绿化等问题,提
出了做好城市生态规划、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扩大城市园林绿化、以森林包围城市、运用政策法令调控城市生态环境等解决措施,协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 ,解决措施, 广州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引言: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简称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
洲北缘。

广州是我国华南地区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城市第三位。

2009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9113亿元,增长11.5%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88834元,增长10%。

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2656亿元,增长7.2%。

2008年底,国务院批准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把广州的发展目标定位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要求广州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优势,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建设成为广东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

广州作为经济重市,经过长期的工业发展,环境受到很大的污染,在城市布局、经济模式、产业结构、城市建设、人口压力和环境管理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广州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人类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广州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1. 空气环境污染
对于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与汽车尾气以及工厂的排放。

大气污染物种的CO、NOx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排放,并且环境浓度与排放源强大小成正比关系。

2010年机动车增加至173.34万辆,平均22.2km/h 车速情况下,计算出排放CO、NOx总量分别为:45.0t/h和289t/h。

并且不考虑固定源对市区大气的影响,估计2010年市区大气环境质量CO、NOx如下图:
广州虽然加大了对工厂气体排放的力度,但是仍有许多工厂还是会偷排,无视人们生命安全。

尾气能引发人类心血管系统疾病,并影响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及神经系统等问题,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还会对人类生活的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达到一定浓度时容易导致“酸雨”的发生,造成土壤和水源酸化,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

近100年来,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的一大祸患。

冰川融化、水位上涨、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等都对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而二氧化碳则是地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2.水环境污染
首先:广州市三大水源污染加剧。

广州水域污染情况没有根本好转,珠江河段的水污染还应严加注意。

其中由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导致流徙河水质下降;受东莞排放污染影响,东江广州河段两岸污染隐患加重;佛山污水经过广州西航道支流花地河流入珠江,使该地区的水长期发黑发臭,也使得该航道污染日益严重。

其次,生活污水处理未达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进度和处理率还远远达不到环保城市的要求。

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珠江,对珠江广州河段造成严重有机污染。

再次,农药污染饮用水源。

农业面源污染对谁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

如农用化肥量的逐年增加,其流失到水体的氮属以万吨计;农药滥用,使农药在水体中长期积累,对饮用水源造成污染;溪流河两岸的禽畜养殖业尚未杜绝。

3.噪音污染
噪声污染跟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

噪音不但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严重的更会对人们精神造成损伤,导致失眠、血压升高、精神萎靡等问题。

身边环境的噪音主要来自交通而且以公交车、大货车为甚,人在晚间睡眠时受到噪音干扰较为严重,当身边的噪音严重影响生活、休息时,多数人又感到无可奈何,而不是打电话到环保部门投诉;很多人对现在身处环境噪音不太满意,有人认为在发动机上安装消音器会更好。

4.固体废物污染
固体废物的种类繁多,概括起来有生活垃圾工业废物和医疗废物等。

生活垃圾是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

广州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
生活垃圾产量也随之增加 ,据统计6 0年代日产仅为400多t,80年代1172多t,90年代增2772多t,到1993年日产量已达到4200t,且每年以 1 0 % 左右的速度递增 ,全市人均产量为 06 6kg 人 /日由于垃圾收集点和装运点的管理不善 ,既不分时间 ,又不分物类收集 ,故往往引起恶臭、扬灰、污水
和噪声等给市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由于垃圾量日增 ,填埋场容量吃紧 ,建设和填埋未严格按卫生要求进行,对填埋场附近的空气、溪流、鱼塘和农田造成污染。

工业固体废物 ,主要包括煤石渣、冶金炉渣、燃料渣、化工废渣、选矿的尾矿渣等。

广州市城区由于工厂数目多,故工业废物污染也相当严重 ,特别是天河区、黄埔区和海珠区的危险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为突出。

据报道,1993年广州市的工业废物产量为 3 4 6 万 t 其中粉煤灰占有很大比例,虽然可以再利用 ,但目前的综合利用率只有43%。

医疗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外科疾病患处换卜的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的器械和废安瓶等。

广州市医疗固体废物污染的后果严重 ,现全市各级医疗机构 (含部队)有 2 3 23 问 ,区级以上的有 13 9 间。

日产医疗废物有5 9.6 9 t,且每年增长率为 5 % 左右。

本来这些医疗废物应进行消毒处理才能排放或焚烧处理 ,但现在仅有 2 2 间医院备有专用小型焚烧炉 ,处理能力只有 10 0 ~ 2 0 0kg/h 。

对于未被焚烧的医疗废物 ,虽注意利用“来苏儿”对细菌病毒污染物进行消毒后投入生活垃圾中,但多数个体承包清理者则往往没有采取任何消毒灭菌措施就直接作生活垃圾运走 ,甚至有些医疗废物又被拾荒者当作可回收利用的废旧物拾起,造成病菌传播污染 ,直接危害人群健康,这是值得注意。

5.生物群单调、生态功能脆弱
生物资源是自然界中所有可以通过繁殖、生长而自我更新并为人类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命物质,它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相应的生存环境。

由于一些地方存在着只顾眼前利益,不计长远利益的心态,导致对大自然的无休止索取和掠夺式开发,造成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广州市区的植被被群落全是人工化类型,群落结构简单,种类较少。

全市林地26.35公顷,森林覆盖率40.8,林份结构不尽合理,针叶林比重仍较大,生态功能脆弱。

全市植物种类1651中,主要科目仅20多个,有事数字树种只有马尾松一种。

动物资源更少,白云山基本没有兽类足迹,野生鸟类约10种,广州河段的前航道市区极度鱼虾绝迹,珍贵野生动物14种,野生植物13种。

6.农业资源锐减、农业环境污染严重
广州市城市建设需要占用了大量耕地,然而可供开垦的土地后备资源却极为短缺。

据调查,全市土地资源相对较为充裕的白云、番禺、花都和从化市,均没有面积大于600亩集中连片的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以及面积大于300亩、可集中连片复垦的耕地后备资源。

广州市属土地资源希缺型城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的需求量也急剧上升,虽然政府部门通过各种手段保护耕地,但由于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基本建设主要还是占用农用地。

不合理使用化肥和实惠导致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微量元素缺乏;氮污染明显。

60、70年代工业“三废”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污染,通过食物链给人体造成的影响,至今在近郊人群中仍能检出。

并且存在许多非法占用耕地的现象,让耕地受到更严重的破坏。

二.广州市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广州市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和多种层次的城市生态系统。

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的优劣,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和环境等综合实力。

广州作为南方名城,保护环境持续发展,既是现实的选择,又是长远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很大压力。

因此 ,今后必须重视“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战略防治对策。

(一)做好城市生态规划
由于广州市的城市布局不合理 ,是造成城市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 ,做好城市生态规划是整治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

城市生态规划是一项自然生态保护和人工生态建设的系统工程。

它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先导 ,合理控制土地开发强度 ,协调安排人口、能源、资源和建设布局 ,以避免一些国际大都市发展过程中所走的“先污染 ,后治理”的弯路 ,所以我们应采取“先规划 ,后建设”的模式。

但广州市城市生态规
划不应受到现有市区行政边界的限制 ,而应考虑自然影响范围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影响范围,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规划和广州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根据资源状况和环境承受能力提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目标 ,确定土地开发规模、人口密度、产业布局和园林绿化等 ,把广州市区和花都、从化、增城、番禺 4个县级市作为一个整体 ,规划 3个生态功能区的布局。

即 :以市区流溪河以南 ,后航道以北规划为人工生态为主的生态功能区 ;以新华、街口、荔城和市桥刁镇围的城镇群为中心的城乡一体区域,规划为人工生态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生态功能区 ;以花都市北部、从化市温泉镇及以北区域、增城市北部的森林、农业区 ,以及番禺市沿珠江至内伶仃洋自然风景保护区 ,规划为自然生态为主的生态功能区。

这样 ,通过城市生态规划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需要 ,又不会超过生态环境容许极限的要求。

(二)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管理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是指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 ,限制人类损害生态环境的活动。

其核心问题是遵循城市生态规律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采取下列管理措施。

1.空气污染治理措施
1.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广州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必须从协调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对该地区各污染源所排放的各类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时空分布作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控制污染的最佳方案。

本地区工业生产区应设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在工厂区与城市生活区之间,要有一定间隔距离,并植树造林、绿化、减轻污染危害。

对已有污染重,资源浪费,治理无望的企业要实行关、停、并、转、迁等措施。

1.2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
广州市的能源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煤炭占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73%,在煤炭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以及悬浮颗粒等污染物。

因此,如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首先必须从改善能源结构入手,例如使用天然气及二次能源,如煤气、液化石油气、电等,还应重视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所谓清洁能源的利用。

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对此,当前应首先推广型煤及洗选煤的生产和使用,以降低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1.3区域集中供热
积极发展区域性集中供暧供热,设立规模较大的热电厂和供热站,用以代替千家万户的炉灶,是消除烟尘的有效措施。

这样还具有以下各项效益:①提高热能利用率;②便于采用高效率的除尘器;③采用高烟囱排放;④减少燃料的运输量。

1.4植树选林、绿化环境
绿化造林是大气污染防治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

植物有吸收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净化空气的功能。

植物是空气的天然过滤器。

茂密的丛林能够降低风速,使气流挟带的大颗粒灰尘下降。

树叶表面粗糙不平,多绒毛,某些树种的树叶还分泌粘液,能吸附大量飘尘。

蒙尘的树叶经雨水淋洗后,又能够恢复吸附、阻拦尘埃的作用,使空气得到净化。

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因而树林有调节空气成分的功能,一般1公顷的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能够消耗约1t的二氧化碳,释放出0.75t的氧气。

以成年人考虑,每天需吸入0.75kg 的氧气,排出0.9kg的二氧化碳,这样,每人平均有10m2面积的森林,就能够得到充足的氧气。

2.水环境治理措施
2.1拓展城市空间,调整产业布局
从自然、社会、经济特点出发,顺应人口增长及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广州城市的西调、东移、南拓、北延,疏解城市总体环境压力。

西调是对旧城区进行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人口和产业的疏
解,重点发展三产;东移是以广州世纪中央商务区的建设拉动城市重心向东拓展,将旧城区的传统产业向黄埔新塘三江一线集中迁移,集中发展传统支柱工业;南拓是将城市用地向南拓展,建设新的商务居住中心,并在番禺南部发展与港口区相配套的运输量大、轻度污染或无污染的工业;北延是发展“机场带动区”和物流、客流中心,着重发展三产。

规划应强调居民进居住小区,工业进开发园区,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集中控制创造条件。

2.2优化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加快传统工业的改造升级,逐步挤压能耗高、物耗高、环境污染重的工业企业在广州的发展空间。

鼓励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的技术和管理,实现节能节水、降耗减污。

2.3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

建设好城市备用水源,坚决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严禁直接向珠江等流域排放超标的工业污水。

饮水直接影响到群众的健康发展,一个发展全面的城市是不会让群众没水喝甚至不会喝脏水,这些直接影响群众对城市态度的因素,更应该加强维护。

3.噪音污染治理措施
3.1进一步完善噪声污染控制标准和规范
根据环境保护部新的技术规范要求完成《广州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修订,并及时发布。

完成广州市中心城区交通噪声地图绘制工作,对中心城区典型道路两侧区域噪声进行监测评估,奠定我市噪声信息化管理的基础。

3.2加强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整治
狠抓路桥、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噪声污染防治。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广州市噪声污染防治规定》,严格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审批;在先有道路、桥,后有建筑物的噪声敏感区域,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推进道路、桥隔声屏(窗)建设.。

进一步加强公交营运的噪声污染治理。

督促公交企业严格执行《广州市公共汽车电车车辆营运技术管理规定》,规范车辆运行和使用报站器,按期对车辆噪声控制设备进行检查维护,淘汰更新噪声超标严重的公交车辆;开展推广应用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公交车辆示范工作,示范推广360台新能源公交车辆。

3.3有效监管建筑施工、娱乐餐饮服务业等社会生活噪声
3.3.1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关于严格控制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通知》,加强对建筑施工工地现场和夜间施工监管,落实责任人负责制度,定期开展执法检查,依法查处工地超时施工行为,减少噪声污染扰民;
3.3.2加大对工业企业、娱乐、饮食业户噪声污染监管执法力度,督促企业加强噪声治理,依法查处噪声超标行为,及时处理噪声扰民投诉,重点整治17家工业、娱乐、餐饮企业噪声污染
3.3.3认真完善社会生活噪声控制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对商铺、公园等噪声源的监管,加强巡查执法力度,及时处理噪声污染投诉,依法查处噪声超标排放行为。

4.对于生态环境,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

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兵种,重点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

优先保护天然植被,坚持因地制宜,重视自然恢复,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天然草原植被恢复、退耕还林的生态治理工程。

发展适应抗灾要求的避灾经济,加强生态功能不湖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打造一个生态花园城市,城市绿化系统是城市之肺,担负着城市空气生态循环的氧化碳和氧气源的巨大作用。

是城市保障人类吐故纳新的空气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一座花城,能快速便捷的提高城市形象,对于城市发展百利而无一害。

5.土地环境保护,应该以防治突然污染为重点,坚强农村环境保护。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防治农用薄膜对耕地的污染,加大规模化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

广州寸土寸金,但是要合理利用使用耕地,防治土地污染把污染源通过食物进入人体。

严厉禁止非法开发耕地,严禁在耕地周围建设有污染源的工厂,防治食物受染。

加强政策优惠,鼓励农民耕种,宣传耕地保护知识,
合理利用耕地。

结语:广州市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和多种层次的城市生态系统。

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由于着
重注意它的经济功能 ,忽视了它的环境功能 ,因而产生了上述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提高广州的生活水平,经济并不是唯一标准。

广州作为南方名城,保护环境持续发展,既是现实的选择,又是长远发展的需要。

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是人类历史的宝贵经验;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是相互促进发展、相互扶持发展的良性循环;只有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持地球的青春活力,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泉.广州市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J].生态科学,1995,
2.夏育民,黄志刚,何榕友.广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环境保护目标与若干环境问题的对策[J].
广州环境科学,1994
3. 李健龙,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82~386
4.唐亮,左玉辉.广州市城市水污染控制方案[J].给水排水, 2002.28(11)
5.嗨嗨呵哈.广州市资源与环境[ EB/OL].
/view/8689c67501f69e3143329497.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