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淡水老街在社区营造模式下的公共空间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2卷第22期 山
西建筑
Vol .42No .222 0 1 6 年 8 月
SHANXI
ARCHITECTURE
Aug . 2016
•规划•延&•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6) 22-0001 -03
台湾淡水老街在社区营造模式下的公共空间设计+
彭予欢
1
蒋龙波m 黄瑞茂
3
(1.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2.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0; 3.淡江大学工学院,台湾新北25137)
摘要:在对台湾新北市淡水老街社区更新及旅游开发观察的基础上,从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改造模式入手,探讨了社区营造对街
区复兴及旅游开发的影响,通过对淡水老街几处公共空间改造的分析,论述了社区营造作为一种设计手法应对历史街区转型的可 行性。
关键词:社区营造,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社区民众中图分类号
:TU 984.113
文献标识码
:A
于20世纪80年代在台湾兴起的“社区营造”式的社区复兴, 关注社区中空间,人文,经济,景观等综合因素,重视社会结构与
民众意识的培养。经过约20年的发展,台湾有了一批成功的社 区复兴案例。社区营造模式下台湾新北市淡水老街的公共空间 调整,重视与当地民众与组织交流合作,空间上采用局部“调整” 的策略,付出较低的经济代价,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1台湾历史街区改造中的社区营造模式
1.1台湾社区营造发展的历程
自1987年台湾解严后,长期受到抑制的民间社会力量得以
释放,民众自我意识觉醒。一些民众自发组成了社团组织,并展 开了一系列社会运动。至20世纪90年代,台湾市民社会浮现,不 同类别的第三部门组织大量出现,他们强调对社会底层的一般民 众的生活环境的关怀。经过社会各界的多种努力,政府部门终于 开始调整过去的工作模式,在社区规划方面,接纳了带有“自下而 上”性质的社区营造方式,并于1994年前后推出“社区总体营造” 政策,与之相应的制度与法律日渐完善。
1.2社区营造模式下的历史街区公共空间营造模式
1)
基地“对话”。在社区营造中,空间设计者并不局限于对基 地一般文脉的分析。通过与当地的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的交流,设 计师搜集大量关于社区的资料,另外,他们广泛而大量的接触民 众,以开讨论会,发放问卷,走访人家等方式,搜集他们对现有基 地的理解状况以及居民最真实的日常故事。这成为之后活动安 排和人员组织的依据。通过与基地的“对话”,设计者总结出基地 空间对于未来的使用者的具体意义,同时也了解到当地的社会结 构等基地综合信息。这种方式同时也让民众重新整理了自己的 记忆,而民众间的相互交流则帮助他们扩展了对地方的认识。
2)
设计内容拟定。公共空间的设计内容部分来自城市发展
对社区功能的新需求,同时也兼顾社区居民对社区发展的期许, 它是居民、设计师、社会组织等多方讨论交流的结果。设计者首 先推出一般设计模式中“最合理”的几个设计方案,其后以非专业 人员可以感知的方式将它们呈现出来,并与民众及各方其他人员 反复讨论不断调整,最终完成设计方案的内容拟定。值得一提的 是物质空间设计与活动内容的策划是同等重要的讨论议题,它们
都被拿来与民众讨论。3) 营建设计参与和使用。通过在设计不同阶段的交流,设计 方案在执行空间施工营建时,居民能有比较高的接受度,参与其
中的其他组织也清楚知道各自的工作内容。设计者在此阶段常设 法组织民众参与到实际的营建过程中,建立他们与空间之间的直接 营建体验。由设计师安排,居民参与其中部分或者全部的空间改 造,其他专业工作人员协同帮助。空间营造往往是多重活动的综合 结果。实体空间搭建之前的筹备活动与空间建成后的使用活动需 要设计师一起设计,以达到最大程度调动民众互动的目的。
社区营造中各方合作的一种模式见图1。
图
1
社区营造中各方合作的一种模式
2台湾新北市淡水老街历史街区公共空间调整2.1
淡水老街社区营造简述
台湾新北市淡水老街地段,
是台湾重要的旅游景区。淡水港 历经荷兰,
日本,民国统治,历史上经济发达,形成了自己独具特 色的商业街市。到20世纪末,旅游开发相关政策的实施,使得淡 水历史街区吸纳越来越多的外来游客,淡水地方经济活跃。淡水老街的社区营造是台湾早期“社区总体营造”背景下一
个重要的测试点。1993年淡水社区工作室进驻淡水老街。淡水 社区工作室是一个投身于社区建筑的公益组织。它是专业者都 市改革组织在社区扎根的实验性基地之一,组成人员为空间设计 的专业者,旨在推动社区参与自身的环境设计,以形成社区共同
体意识,落实草根民主。2.2 淡水老街公共空间改造的两处实例1)由老街民众讨论展开的设计——
福佑宫庙埕广场。位于
淡水老街中段的福佑宫是重要的古迹,日常就是当地居民祈福的 重要场所,外来游客来此参观的人数众多。然而在日治时期,福 佑宫庙埕广场被改作市场市功用,至20世纪90年代,福佑宫前的 市场已经是一处两层楼高建筑。随着社区发展,市场前人多拥
挤,空间无法应对大量增多的游客。两层高的市场切断了原本福
佑宫与淡水河及观音山的视觉联系,也不利于引导淡水河岸的客 流。在1995年推行的淡水老街美化工程中,福佑宫地段被定为
收稿日期=2016-05-30 ★: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育计划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彭予欢(1989-),男,在读硕士;黄瑞茂(1963-),男,副教授 通讯作者:
蒋龙波(1988-),男,
助教
第42卷第22期2 0 1 6年8月
山西建筑
重点整理对象。
a .民间团体的基础工作是展开讨论的基础。福佑宫庙埕空
间设计方案发生在台湾社区营造兴起的初期,设计内容是与民众 讨论协商的结果,与民众讨论协商的活动伴随了设计的全程。在
初期淡水社区工作室的工作是给当地民众与社团普及“社区总体 营造”的概念(见图2)。设计者通过举办社区民众内部讨论会, 跨地区组织间交流会(见图3),淡水在地组织宣讲会等方式,使 在地居民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并且开始思考自己对社区改 造的可能。
图2淡水社区工作室
图3
淡水工作室给居民普及社区营造知识
设计者用模型与民众交流
b .
设计初期讨论会明确了改造的方向。淡水社区工作室对
庙埕空间规划设计做初步分析,认为福佑宫前需要一个打开的空
间以应对社区居民的生活,同时满足淡水老街作为旅游街区发展
的需要。之后,社区工作室针对市场的改建问题举行了几次与社
区民众的讨论会,经过大家讨论与设计师的分析引导,大家最终
认可在基地上创造一个开放空间的方案,并开始明白自己将面对
一个怎样具体的生活环境。这为福佑宫前的空间改造定好了大 的方向。
c .
设计中期讨论会定下具体设计内容。设计取得镇民的基
本认同后,工作室人员对市场摊商展开访谈,并举办了一次与市 场摊贩的讨论会。通过讨论,在设计内容上,大家取得了共识:河 面的公共空间要开放;摊贩要全数安置。社区工作室据此展开了 深入的设计构想:庙埕空间的调整应当为民众提供一个开敞的广 场空间;促使老街朝向都会休闲的角色转换;创造多层次的地面商 业空间;以此作为指导,设计师设计出了具体的建筑与广场方案。
d .
建设过程中通过讨论保证设计执行。单独由镇公所召开, 没有事前深入与商贩交流的协商会议现场摊贩情绪激动,秩序混 乱,会议无果而终。淡水社区工作室的设计者认识到必须在协商 会前对参与讨论的人员特别是商贩预先展开必要的说明才能有 效推动方案的进行,避免误解。通过对摊贩的逐一访谈,设计师 消除了他们的疑虑。至第三次协商会前,参与协商的各方态度已 经缓和,最后一次协商会得以顺利展开并促使参与会议的50多 位摊贩最终表示愿意配合建设。福佑宫前的广场空间最终于 2010年才宣告完成。其间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换人,经费调度几 经周折,但后续设计师与民众的设计讨论都进行的比较顺利,最 终福佑宫前广场得以建成,基本实现了初期的设计构想。
2)活动与营建中的民众参与——
观潮广场。观潮广场所在
基地是淡水河岸整体中连接“龙舟阶梯”与“榕堤”的关键位置。 居民对发生在“龙舟阶梯”及“榕堤”的传统生活场景印象深刻,希 望保有原来生活场景和激发对未来想象的空间。如何激起居民 和游客在此地联想起曾经发生的故事并自己创造新故事,成为设 计者考虑的重要问题,活动内容策划变得尤为关键。设计师在整 体概念上提出以“时间”作设计,要在观潮广场呈现“过去”“现 在”“未来”三种空间,并加入身体与物体的感知经验元素。
a .营建活动中的民众参与。为了强化空间的故事性和更多
的在地体验。
一
些活动通过在地社团的组织,以空间的方式写入
广场之中。例如,通过举办亲子拼贴活动,将大家把记忆中的街 区印象通过拼贴画的方式展现出来。而这些画作,又以马赛克的 形式,最终被民众自己亲手在“记忆之墙”的座椅上制作出来,体 现出“过去”。“记忆之墙”的设计利用原来墙面留存的过去房舍
拆除砖墙及立柱的痕迹,
对其加以整理、简易美化,留下过去的记 忆(见图4)。图
4
社区居民参与“
记忆之墙”的营建
b .使用活动中的民众参与。“艺教于乐”活动中淡水小学的
学生们在观潮广场的演出事件启动了 “现在”这个概念的真实描 写。这类不同活动从设计的各个阶段加深了民众对空间和社区
的认识。借助设计进行的过程使公共空间成为城市的能量和社
区凝聚力的增强剂,空间成型的过程强化人们对社区的意象认
识。设计的过程中创造了居民与社区互动与讨论的机会。观潮
广场的设计通过组织出的一系列活动使民众参与其中,从而建立
了他们的在地经验,激发了他们对自己所处空间的想象与期望
(见图5)。
图
5
日常使用中的观潮广场
3结语
在台湾开展社区营造活动背景下,对比淡水老街公共空间的
改造中最开始延续传统“自上而下”模式的重建街拓宽规划案与 后期一系列的“自下而上”的公共空间改造案,从居民接受度和社 会效益上看后者有明显优势。
对历史街区公共空间采取适当的社区营造式的空间调整,不 仅可以改善空间功能以应对旅游观光的功能,同时也能复兴地方 社区。空间品质好,有社会活力的社区是良性旅游开发的基础。用 社区营造的方式对待旅游区公共空间的更新,这种模式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黄瑞茂.社区营造在台湾[J ].建筑学报,2013(4) :71-72.
[2] 黄瑞茂.艺域书写:生活场景与公共艺术的行动对话[Z].
台北:专业者都市改革组织,2010.
[3] 淡水社区工作室.辅导美化地方传统文化建筑空间示范
点------淡水规划案[Z ].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1995:11.
[4] 西村幸夫.大家一起来!打造观光城乡[M ].王慧娥,译.台
北:天下杂志股份有限公司,2010.
[5] 日本建筑学会.社区营造的方法[M ].陈金顺,译.台北:行
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文化资产总管理处筹备处,2010.[6] 赵民,赵蔚.社区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M ].北京: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