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材料预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材料一:2018年10月24日,目前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它被英国《卫报》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在港珠澳大桥的设计上,有很多的“中国元素”:九洲航道桥上有2个风帆塔,寓意“扬帆远航”;江海直达船航道桥有3个海豚塔,寓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突出绿色环保理念;青州航道桥有2个中国结桥塔,寓意港珠澳“三地同心”。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港珠澳大桥上三座桥塔建设的意义?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建设团队面临着重大的技术难关,需要建造一个外海沉管隧道。国外此技术咨询费用高额,且其他国家的沉管隧道技术不适用港珠澳大桥上。于是,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林鸣带领着团队自主攻关!他坚信:只有走自我研发之路,才能掌握核心技术,攻克这一世界级难题。桥的价值在于承载,而人的价值在于担当。
(2)“桥的价值在于承载,而人的价值在于担当。”林鸣及其团队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1)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国民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有利于宣扬港澳同胞是一家,践行“一国两制”,维护祖国统一。
有利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
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具有艰苦奋斗精神;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具有创新精神;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解析】
【详解】(1)题目要求说明港珠澳大桥上三座桥塔建设的意义,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中等。认真阅读材料,九洲航道桥上有2个风帆塔,寓意“扬帆远航”----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国民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江海直达船航道桥有3个海豚塔,寓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突出绿色环保理念”---有利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青州航道桥有2个中国结桥塔,寓意港珠澳“三地同心”---有利于宣扬港澳同胞是一家,践行“一国两制”,维护祖国统一。总之,这三座桥塔的建设,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要学生概括的言之有理即可。
(2)“人的价值在于担当”一句话说明了林鸣及其团队身上的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意识、爱国敬业的核心价值观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只要学生概括的言之有理即可。
17.九年级学生小明喜欢关注时事,他看到重庆公交车事故的新闻,非常痛心,对一些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以下是他收集的新闻材料,请你用所学知识,参与探究。
材料一:10月28日上午,重庆市万州区一辆公交车与一辆小轿车在万州区长江二桥相撞后,公交车坠入江中。多家媒体在对此事报道的过程中,在文章中加入带有“轿车逆行”“女司机逆行”等字眼的标题。一时之间网上全是对这位女司机的谩骂,甚至网友自发人肉该名女司机。但是后来真相大白,轿车是正常行驶。
(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做一个合格的网民应该具备哪些素养?
材料二:随着公交车内的监控录像公布,人们发现事故原因是,乘客刘某因坐过站,要求司机冉某让她在非站点下车,遭拒绝后与司机激烈争执互殴,致使车辆与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撞击后坠江……
(2)同学甲说:虽然人已经去世,无法追究法律责任,但乘客刘某和驾驶员冉某之间的互殴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
乙同学说:如果刘某能等到站点再下车,如果冉某能靠边停车解决,如果其他乘客能及时制止刘某,如果驾驶室有防护装置……惨剧就不会发生。
(3)生命的消逝,令人痛心。愿逝者安息,生者警醒!我们如何才能避免此类惨剧的发生?【答案】(1)提高媒介素养,培养媒介批评能力,提高自身解读、鉴别信息的能力;
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治观念;
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2)赞同。
理由:犯罪行为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或者回答其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三大特征。(3)公民要遵守、维护社会秩序;树立法治观念,严格遵守法律;亲近社会,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不做“看客”;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与人交往宽容友善;珍惜自己的生命健康、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
国家要加强法治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出台相应制度,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国家要加强道德建设,强化对公民的见义勇为教育。
【解析】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提高媒介素养,就要善于利用媒介进行学习、工作、娱乐和交往;培养媒介批评能力;学会利用媒介创造和传播信息;必须增强法治意识,树立道德观念。材料一中的网民,缺乏媒介批评能力、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因此应培养媒介批评能力,提高自身解读、鉴别信息的能力;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治观念。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只要学生结合材料,说明的言之有理即可。
(2)题目要求判断刘某和冉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根据所学知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是犯罪的三个显著特征:即看该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三大特征。材料中的刘某和冉某,因为个人行为导致公交车坠江,全车人失去生命,因此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因此是犯罪行为,我们应赞同这个观点。只要学生根据犯罪的含义,或犯罪的特征进行判断说明即可。
(3)此问属于做法类问题,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中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要避免惨剧的发生,刘某、冉某、全车乘客、国家、社会有关方面都有责任。因此我们解答此问时,可以从公民的角度、社会的角度、国家的角度说明各自的做法。只要学生回答的角度全面,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解答第三小问中“国家”层面的做法时,应注意从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两个角度组织答案;解答公民个人的角度时,可以从刘某、冉某、乘客的角度组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