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建设重点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建设重点
一、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
1、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起源和发展
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经济总量发展、经济结构变化和人口发展等因素的驱动下,集聚模式会由单一的大型CBD模式,向多极化、分散化发展,在原来的基础上演变扩展成若干个微型CBD,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为解决中心城区商务功能过度集中的矛盾,以伦敦、纽约、东京为代表的世界级城市,都经历了单个CBD到微型CBD网络初步建立的过程。其中,伦敦的微型CBD由传统的市中心扩展出来,以堪那瑞区为代表沿着泰晤士河呈轴线发展;纽约的CBD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分阶段形成布鲁克林、长岛、法拉盛、哈德逊广场等微型CBD;东京逐步形成了品川、汐留、六本木等30多个微型CBD,很好地适应了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且多极化发展的国际趋势。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在顺应国际大都市发展规律并借鉴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主要是指:按照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统一规划设计,依托交通枢纽和信息网络,以商务楼宇为载体,将相关的专业服务配套设施合理有效地集中,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功能配套完善、交通组织科学、建筑形态新颖、生态环境协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具有较强服务产业集群功能的区域。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①统一规划,突出城市设计,打造城市名片;新老建筑结合,保护历史风貌;
②功能集聚,依托信息网络,依托交通枢纽;功能配套完善,形成产业高地;
③形态新颖,开发地下空间,建造空中连廊;形成楼宇连通,实现人车分流;
④生态协调,贯彻以人为本,环境优美和谐;注重环保节能,资源集约利用。
2、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重要意义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上海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和重要举措。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对上海提出“四个率先”的要求,强调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思路,市政府颁布的《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中提出要“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上海市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要……以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层次、提升能级,着力增强辐射力”。
(1)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对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城市经济结构十分重要。上海的承载能力和客观条件都决定,只有走出一条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集聚区产业关联度强,有利于整个社会服务网络的形成,具有资源共享、服务共享、规模经济的特点,从而可以为服务经济拓展新的空间,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外部经济优势。
(2)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在土地和资源硬约束的条件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是节能降耗、环保和节约用地,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就是产业集聚、集约用地、提高效率的典范。同时,现代服务业是知识和人才密
集型的产业,集聚区建设也有利于吸引人才、扩大就业。
(3)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可以提高国际竞争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可望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提高辐射全国能力的抓手。一是集聚区会成为总部集中地,要把商业、会展和各类服务业集成,为总部集中地服务。二是集聚区会成为服务长三角、辐射长三角的重要载体,而长三角这个强大的制造业基地一定会为上海服务业发展提供巨大的机会。三是集聚区会成为提升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资金流、物流、人才流、信息流、技术流等要素的集聚,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3、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2006年,首批12个集聚区全面启动。其中,青浦赵巷商业商务区和杨浦大连路创意产业服务区的部分项目已建成开业;普陀长风生态商务区和漕河泾高新科技产业服务区正在抓紧建设;外滩-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虹口北外滩航运服务区和松江佘山休闲旅游区在确定开发商后正在制定完善前期规划;徐家汇知识文化综合商务区和不夜城现代交通商务区加快动迁进度;黄浦西藏路环人民广场现代商务区、静安南京西路专业服务商务区和卢湾淮海中路国际时尚商务区拓展提升工作也进一步深化细化,有关项目有序推进。总体上看,以漕河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代表的第一批集聚区重点项目开工已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作为产业高地和城市名片的集聚区,其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并在规划建设中得以落实和体现。
2007年,初步确定世博花木国际会展集聚区、张江高科技创意文化和信息服务业集聚区、江湾—五角场科教商务区、虹桥涉外商务区、宝山钢铁物流商务区、上海国际汽车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七宝生态商务区、南桥中小企业总部商务区等八个项目,作为第二批重点推进的集聚区项目。
目前,全市20个集聚区建设工作整体呈现出四大趋势:
(1)在集聚功能效应上,更好地体现了区域CBD的作用。如静安南京西路专业服务商务区,以龙头企业、品牌企业带动发展,全方位提升了静安南京路商圈的能级和品位;卢湾淮海中路国际时尚商务区,努力将“太平桥”建成世界500强企业和国际品牌的聚集地,力争成为达到国际水准的国际大都市商业商务中心;黄浦西藏路环人民广场现代商务区,突出资源整合,以信息化技术为载体,在完善现有的企业综合服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形成“并联服务”的新格局。
(2)在空间形态布局上,由市中心地区逐步向周边重点地区分散化、多极化发展。如青浦赵巷商业商务区奥特莱斯品牌直销广场2006年4月份试营业以来,日均销售达200余万元;七宝生态商务区结合外环线绿地林带建设,打造商务商业集聚地;南桥中小企业总部商务区将凭借杭州湾大桥的交通便利,依托区位和产业优势,成为奉贤区新一轮发展的载体和抓手。
(3)在产业功能布局上,各集聚区初具特色,逐步呈现功能错位。如漕河泾高新科技产业服务区形成“总部经济”、“设计研发”、“创新孵化”、“综合服务”四大功能;普陀长风生态商务区内苏州河沿线老工业区的历史文脉被很好地保留,文化特色鲜明;宝山钢铁物流商务区实现供应商、贸易商、用户的直接联动;江湾—五角场科教商务区以科技教育为特征;大连路创意产业服务区以科技商务为特征的。
(4)在交通组织衔接上,与交通特别是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更加紧密。如虹桥涉外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