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金的故事:一个从不揩公家油的厚道人
1954年,徐钤由部队转业来到上海文联,在对外友协,负责作家、音乐家的联络工作。
今天,徐钤两鬓染白,早已离休。
然而,每星期他总有几天,从远离市中心的莘庄,坐上地铁和公交车,花去一个多小时的时辰,来到医院,探望巴金先生,顺便为巴金处理一些事情。
这一生,徐钤接触过许许多多文化名人,惟有对巴金的感情最深。
他是在一些细小事情上感受巴金的。
一个从不揩公家油的厚道人,这是徐钤对巴金的深刻印象之一。
二楼,巴金书房,北墙处有一尊褐色巴金铜像。
这是50年代中期苏联雕塑家谢里汉诺夫雕铸的。
徐钤清楚地记得这一幕幕。
那会儿,谢里汉诺夫同时为上海好几位文化名人塑像。
按中苏两国的协议,谢里汉诺夫在沪的吃、住等费用,由上海方面一次付清。
因此,他在为文化人塑像期间的用餐,由自己解决。
那一天,轮到巴金了。
从小见到拍照就躲,不喜欢出头露面的巴金,“乖乖”地当了回“模特”。
在巴金的不自在中,时间流过去了,到了中午时分。
谢里汉诺夫在收拾着工具,巴金问道:“中午是休息,还是继续做?”谢说:“都可以。
由你定。
”巴金关切地问道:“你中午干什么?”谢里汉诺夫答道:“我带了面包,吃一点就可以了。
”巴金听后,十分不安,说道:“我也要吃饭,我请你,一起去吃吧。
”这样,巴金的塑像雕了3天,巴金请谢里汉诺夫吃了3天的饭。
徐钤说:“巴金就是这样一个厚道的人,总想着别人。
”
那会儿,在外事方面,一般送外宾的礼品,都是由公家买的。
甚至,一些头儿或名人,在家里接待客人,连茶水、点心,都是由公家买好后送了去的。
只有巴金从不这样,所有接待外宾的费用,都是掏自己的腰包。
通常,礼品都由夫人萧珊买,会面结束时,拿出来送客人。
巴金的这一“习惯”,保持到今天,反映在方方面面。
1960年,巴金回到故乡成都,四川歌舞团正在上演《刘三姐》。
一天,巴金请沙汀代买8张票,请大家看戏。
有关方面知道了,决定送票给巴金。
巴金坚决不要,说道:“我请人看戏,必须自己花钱。
”80年代,巴金有过几次出国机会。
每次回来后,都是由巴金出钱,请大家吃一顿后再“散伙”。
那次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日,同行的有冰心、艾芜、杜鹏程等人。
回国后,在上海作总结。
按理,会后应该由中国作协请大家吃饭。
但是,没有。
还是由巴金出钱,在静安宾馆订了二桌,请大家吃了一顿,尔后各奔东西。
徐钤说:“巴老就是这么一个人,从不揩公家的油。
所以,我敬佩他,愿意终身为他服务。
”
巴金的故事五:你是巴金的儿子?
1993年,巴金90岁生日时,上海市政协主席陈铁迪来访。
走进巴金寓所,陈铁迪看到自己属下的工作人员李小棠,便有点奇怪地说了一句:“你怎么也来了?”这时,有人赶紧告诉她:小棠是巴金的儿子。
“你是巴金的儿子?我怎么不知道?”陈铁迪惊异地问起来。
陈铁迪当然不知道。
在小棠身上,一点也看不到名人之后的影子。
他自己也从来不在别人面前提起父亲。
在这个家里,凡需要“出头露面”的事,小棠一概推到了姐姐小林的身上,他总是躲在幕后。
巴金年迈后,出访时需要家人陪伴左右,方便照料,这时也都是姐姐出面,他不参与。
总之,在以巴金为主的公众活动中,难以看到小棠的身影。
以至于,有人玩笑地说:“见小棠比见巴金都难。
”
小棠在复旦大学读书4年,学校许多领导都不知道他是巴金的儿子。
毕业分配时,很多人为子女能分到一个好单位,这里托人,那儿找人,千方百计搞关系,走后门。
惟有巴金,没有跟任何人打过招呼。
小棠的很多同学,这个留在了学校,那个到了中央大单位,这个进了报社,那个去了电视台……通俗点说,在那时,很多人分配的工作都比小棠好。
而小棠来到上海市政协文史室工作,这一干就是20多年,没有一点怨言。
在儿子的身上,可以看到巴金的许多影子。
和父亲一样,小棠外表沉稳,不善言谈,不喜张扬,但不乏幽默。
有一年,巴金在杭州休息,小棠去看父亲,钱包不慎在火车上被人扒了。
到了巴金住所,小棠说了钱包被偷的事,完了,把手一摊,对巴金说:“老巴金,赔我钱。
”巴金可不“糊涂”,说道:“你的钱被人偷了,为啥子要我赔。
”“我是来看你,才被人偷的。
我没有钱,要你赔。
”小棠“强词夺理”。
巴金“回敬”道:“你多写几部电视剧,钱就有了。
”看着他们父子“唇枪舌剑”,一旁的工作人员都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