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措施 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遵循水土保持的原则,把石 质荒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防护林种植、水土保持、人畜饮水、 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等生态工程有机结合起 来综合防治。
[知识拓展] 红漠化
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的地区。 地表红壤因水土流失逐渐消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 贫瘠,形成荒漠,所以被称为红漠化。
1.此治沙防沙的方法也可施用于
()
A.新疆
B.海南
C.福建
D.河南
2.图中绿洲在发展种植农业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农业
生态问题是
()
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酸化
D.地面沉降
3.为促进图示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 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
1993 年 5 月经原林业部批准,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基础 上建立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兼具森林 草原景观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内风景资源丰富,景观独具 特色,被赞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珍禽异兽的天堂”。2007 年 8 月 1 日,河北塞罕坝经国务院批 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 9.4 万公顷,其中以落叶松 人工林和天然白桦林为主的风景林面积 7.1 万公顷,草原面积 1.5 万公顷,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共有六大景 区 104 个景点。
[答案] (1)(M 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 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 露;风沙在此沉积。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 风向基本一致;H 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 狭管效应)。
(3)观点 A:M 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邻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 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 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 M 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 B:M 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 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 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 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 以向周围扩展。
(一)土地沙漠化——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成因 (1)自然原因——荒漠化的条件 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②物质条件——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气候 植被 土壤发 多疏松的沙 干旱 ―→ 稀少 ―→ 育差 ―→ 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我国的西北地区,地处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 中在冬春的干旱季节,从而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④变化条件——气候异常。 气候异常主要是指气温和降水的异常。尤其是降水,异常 增多会抑制风沙活动,而异常减少则加剧风沙活动。
(2)人文原因——决定性因素
过度 樵采
过度 放牧
过度 开垦
水资 源利 用不 当
分布地区
破坏原因
危害
能源缺乏地区 樵采天然植被作为燃料 严重破坏植被,
草原地区
采挖药材、发菜,增加 易造成风沙侵
收入
蚀
半干旱的草原 牧区、干旱的
绿洲边缘
为求得短期经济利益, 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
加速了草原退 化和沙化进程
干旱、半干旱 沙质土壤地区
(1)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相比,库布齐沙漠治理难度相对较 小,分析其原因。 (2)为什么在每年春季,该地容易产生沙尘暴?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库布齐沙漠比塔克拉玛干沙漠距海 较近、降水较多,水分条件优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第(2)题,春 季多发沙尘暴,主要从气温回升快、降水少、多大风等角度分析。 答案:(1)库布齐沙漠距海相对较近,降水量比塔克拉玛干沙漠 多;库布齐沙漠靠近黄河,地下水位较高,植树种草易成活; 离黄河近,引水灌溉方便。 (2)春季气温回升快,水分蒸发多;降水量少,地表干燥;春季 北方多大风,容易形成沙尘暴;春季地面植被稀少,易起沙。
[系统思维] 荒漠化指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干 旱、半干旱甚至半湿润地区自然环境退化的总过程。广义荒漠 化指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 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 现象。人类活动激发和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是造成荒漠化的 重要原因。以下通过分类介绍几种典型的荒漠化类型,分析荒 漠化的成因。
解析:第 1 题,四个选项中只有新疆沙漠广布,荒漠化严重。 第 2 题,该地区绿洲附近引水灌溉发展种植业,会导致地下水 位上升,且该地区蒸发旺盛,容易出现土地盐碱化。第 3 题, 沙漠景观、麦草方格景观和少数民族文化对东部发达地区居民 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故该地区发展旅游业有一定的优势,且对 环境造成的污染较小。 答案:1.A 2.A 3.D
[回扣教材基础] 1.塞罕坝地区在历史上的主要植被是什么?其主要的生 态功能是什么? 提示:历史上塞罕坝地区的主要植被是森林。森林是陆地 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 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美化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 种功能。
2.到解放初期,塞罕坝地区的地表植被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其表现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内化解题通路
命题视角(一) 荒漠化问题及其治理 [真题领悟]
(2013·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 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 下图所示区域中,M 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 县城附近是 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wenku.baidu.com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地区
合理利用水资源
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 避免土壤盐渍化
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数量的大量 牧区草原
无序增长
干旱的内陆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措施 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
分布区 绿洲外围的沙
漠边缘地带
绿洲前沿地带
绿洲内部 在缺乏水源的
地区
4.(2020·湖南衡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巴黎气候大会上,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治理模式 被联合国授予“生态治沙”的典范。库布齐沙漠位于鄂尔多 斯高原北部,黄河南岸,总面积约 145 万公顷,是中国第 七大沙漠,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之一。每年春季,此地 成了北京风沙的主要沙源地。 材料二 如图为库布齐沙漠位置图。
材料(一) 塞罕坝的地理环境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和 多伦县接壤;南、东分别与河北省御道口牧场和围场县的四个 乡相连。按地形分坝上、坝下两部分:坝上是内蒙古高原南缘, 以丘陵、曼甸为主,海拔 1 500~1 940 m;坝下是阴山山脉与 大兴安岭余脉交汇处,典型的山地地形,海拔 1 010~1 500 m。 坝内是滦河、辽河的发源地之一。林区气候寒冷,冬长,春秋 短,夏季不明显,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0 ℃,极端 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为 30.9 ℃和-42.8 ℃,年均降水量 438 mm,蒸发量 1 230 mm,年均无霜期 60 天,积雪时间长达七 个月,年均日照时数为 2 368 小时。
措施
封沙育草
营造乔、灌木结合的 防沙林带
建立农田防护林体系 设置沙障工程——拦截沙源,
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4)采取多种综合措施、多种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二)石质荒漠化 1.成因 人为活动是导致石质荒漠化的主要因素。长期破坏自然植 被,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山区土层 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 裸露,呈现石质荒漠化现象。 2.危害 丧失土地资源,又由于石质荒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涵 养水源,往往伴随着严重的人畜饮水困难。
[回扣教材基础] 1.描述塞罕坝的地理位置。 提示:(1)纬度位置:塞罕坝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属 暖温带向中温带的过渡地区。 (2)海陆位置:塞罕坝位于内陆,距海相对较远。 (3)相对位置: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与内蒙古高原 接壤。
2.塞罕坝的地理特征是什么? 提示:塞罕坝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北高南低,海 拔相对较高;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蒸发量较大,年温 差较大;地表植被以森林、草原为主。
从事农业(种植业)生产
使沙化土地连 片发展
草原地区
挖掘水井
斑点状荒漠化
绿洲地区
中导生态上致恶游下化过游度水利资用源水短资缺源,,加荒漠剧化下进游程土地
灌溉农业区
大水漫灌
次生盐渍化
2.危害 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到区域经济和社会 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
3.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材料(二) 塞罕坝的“前世” 塞罕坝自古就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
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在我国的辽、金时期,被称 作“千里松林”,曾作为皇帝狩猎之所。公元 1681 年,清朝康熙大帝在平定了“三藩之乱”之 后,巡幸塞外,看中了这块“南拱京师,北控漠北,山川险峻,里 程适中”的漠南蒙古游牧地,设置了“木兰围场”,将“木兰秋狝” 定为祖制。随着清王朝历史的推移,因吏治腐败和财政颓废,内忧 外患的清政府在同治二年(1863 年)开围放垦,随之森林植被被破坏, 后来又遭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 当年“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太古圣境不复存在。塞罕坝地区退 化为高原荒丘。 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呈现“飞鸟无 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
(三)次生盐渍化 1.成因 自然方面,频繁的旱涝气候(华北平原),地势低洼,大气 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社会经济方面,不合理的灌溉,不 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等。 2.措施 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灌溉, 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集训过关] (2020·丹东模拟)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 990 km,全 线有 140 km 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 沙漠(如图所示)的铁路段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国家 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据此完成 1~3 题。
(1)分析 M 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分析 H 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 M 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 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 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 A:M 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 B:M 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解析] 第(1)题,M 处沙源丰富,一方面来自河流的堆积, 另一方面来自风力的堆积。结合等高线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图中河 流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的泥沙;从位置上看,西北风在此受 到山地的阻挡,风沙沉积。第(2)题,根据等高线与河流的关系可 以看出河流的流向与冬春季风向一致,另一方面 H 县城位于风 口,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强大。第(3)题,这是一道开放式设问, 考生言之有理即可。观点 A 主要从风沙的堆积和流水的沉积两 方面分析,泥沙量不断增加,沙丘群会增多。观点 B 主要从气候、 修建水库、植树造林的角度来看,沙丘群不会增多。
[回扣教材基础] 1.如今的塞罕坝地区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变,其采取的主 要措施是什么? 提示:国家专门设立了林场,大力退耕还林、还牧,植树 造林、种草,使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
2.请为今后塞罕坝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提示:加强管理,保护植被,大力植树种草;进行产业结 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 生态旅游,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提示:到解放初期,塞罕坝地区的地表植被由森林逐渐退 化为荒漠。土地荒漠化问题日趋严重。
3.解放初期,塞罕坝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 因是什么?
提示:人类的乱砍滥伐、过度开垦导致了森林植被的破坏。
材料(三) 塞罕坝的“今生” 浑善达克沙地距北京仅有 180 km,海
拔较高,在北风呼啸下,犹如屋顶向院落扬 沙般,沙尘入侵北京。为了阻止沙地向南扩 张,1962 年,林业部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大唤起林场、阴河林 场的基础上建立起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经过三代林场人的不 懈努力,50 多年前的一片沙海,成为现如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人工森林。塞罕坝现有林地面积 106 万亩,森林覆盖率 75.2%, 林木总蓄积 462 万立方米,平均年生长率 9.7%。林区野生动 植物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