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课堂“五度评价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动课堂“五度评价法”
“五度课堂评价法”。
即温度、高度、参与度、合作度、自主度。
“五度”形成一个丰满的正五边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发展的主人。
一、温度
没有温度的课堂,是死气沉沉的,肯定不是好课堂。
因为课堂是人的活动,所有人的活动必须要有温度。
学生的课堂更要有温度。
为什么一些学生一提老师、同学、课本就反感,因为课堂没有温度,老师上课冷冰冰的,同学之间互不来往。
这样的课堂像“灵堂”,让人恐怖害怕。
判断一个有温度的课堂:学生眼睛亮,表情是放松的,说话是平和的。
通过语言、语气、眼神,做基本判断。
挑战学习任务之前的加油鼓劲声,胜利完成任务后的祝贺庆祝声,对同伴的赞美声、鼓励声,甚至是对在自己的肯定声,都是为课堂加温的元素!
二、高度
如果课堂只有温度的话,不叫教育,不叫教学。
我们说的“高度”应该是一个体积概念,如同说知识有高度、宽度、深度。
它是一个各条边的相乘,用知识的容量、含金量来判断。
一般来说,用老师讲的方法,课堂能很快达到一定高度,最为方便快捷。
但用学生的探讨、交流,很长时间也达不到效果。
但学生的思考可以很快达到宽度,因为学生的思想是多维的,也能影响知识的体积。
传统课堂比较容易达到一定的高度。
在高效课堂上,老师觉得费了很大的劲儿,学生也说不到点上,老师一焦躁,就跳出来自己讲算了。
其实,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精讲精练达到一定高度,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所做的功课还不够。
高度取决于导学案的编制,取决于对老师知识的引领、点拨上。
有很多课堂感觉费了很大的劲儿,但高度上不去,这既有老师设计的问题,也有学生能力的问题。
所以,判断高度必须要基于现有的状况以及学生当前的能力。
在学生无法自动到达预期高度时,老师的点拨和追问可以助推高度!
三、参与度
指参与的人数的多少,这个参与包括“显性参与”和“隐性参与”。
要看学生是否参与,要看眼神、动作、思维等指标。
“听其言,观其行,感其思。
”在高效课堂上,老师不一味地讲,就使得学生参与的空间很大。
学生的参与度在不同时段有不同要求。
比如独学阶段,认真书写;对学阶段,和对子进行热烈探讨;群学阶段,有人在说、有人在听、有人在补充等等。
但也容易产生伪参与,很可能是小组长一个人说,其他人听;也可能是人人自说自话,看似争先恐后,但达不成统一。
在展示环节上,一个学生在展示,其他同学该干什么干什么。
四、自主度
判断自主度的三个关键词:选择、发展、准备。
人的自主首先取决于他有选择权。
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是自主选择的,还是老师机械分配的,这一点很重要。
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给予孩子一定的选择权,还是比较适合一开始就把整堂课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呈现给学生。
第二是发展权。
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些知识去自主发展。
学生有了发展权,才会有自主权。
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是否都有自己发展的机会,看教师是否对各类学生都做出了区别对待。
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归宿感。
第三是准备权。
学生的自主源自于事先的准备,教师不能“偷袭”学生。
我们在课堂上经常偷袭学生,考验学生的应急应变能力。
凡是要交流、讨论、探讨的知识,必须要让学生有所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你才能发现学生智慧的闪光点。
学生没有这三个权力,就没有自主权。
传统课堂上,老师恰恰太善于讲了,所以根本没有自主权,学生完全成了被动的接收人,还感觉效果不错。
但是真正要运用这些知识时,头脑又一片空白。
自主是灵动课堂的灵魂!学生的自主学习应包括:“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寻求帮助”、“自主检测学习效果”、“自主规划复习”、“自主激励”等要素。
五、合作度
合作度的三个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
这三个词的逻辑顺序不能颠倒。
传统的课堂看似也有探究,但那只是教师在开山铺路,学生跟随其后。
高效课堂的小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组织,一种是他组织。
你的课堂上似乎有组织,但这个小组只是你主控课堂的工具。
自组织有自我更生的能力,他组织只能在别人的安排下去执行。
因此,有了小组也不一定有合作。
所有的合作都能源于自主的前提,没有找到合作的意愿,话题就不知从何谈起,自主、合作之后探究,也是在自主、合作的过程中完成探究。
学生在对学、群学、展示中都会有合作,自主源于他的充分准备,对知识的材料、时间、方法等等都有准备,让学生有备而来,才能完成他自主的权力。
所以,高效课堂首先必须是学生自学,学不会的才对学,对学解决不了,才群学。
而不能人为地规定几分钟是自学时间,时间一到就必须对学。
如果学生自己会了,又何必对学?对学学会了,又何必群学?何必展示?正是因为遇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有了对学、群学的话题。
也正是因为你暴露出了
问题,才为展示环节找到目标和方向,也才更容易生成课堂的高度。
课堂最有价值的是生成,而非预设。
合作的类型有:
1、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师和全体学生的合作、教师和某个个体的合作、教师和某个群体的合作。
2、生生合作:某两个学生个体之间的合作(含组内和组间),某个群体与某个群体的合作。
3、学生内部的合作:个体与群体、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的合作等等。
为什么我们的课堂容量小、不高效?因为人的关系、人的课堂,是因为这种各类的合作关系没有建立起来。
现在,我们课堂上的问题是,在展示环节。
我们老师的眼睛喜欢注视着展示者。
这是非常错误的,你的眼神千万不要和展示者做交流。
因为,你们一旦“对上眼”,展示就成了老师与展示者之间的合作。
其他学生就处于一种游离的状态。
正确的做法是,老师不看展示者,而是关注其他在听的学生,鼓动、点燃、提醒他们都去看展示者,同时也就逼迫了展示者要主动去和其他同学合作,交流。
这样的课堂也就有了多向度的张力。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师眼中盯的不是知识,而是学生。
”
现在有的小组长非常可怕,表面上看把小组的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但事实上成为了老师的替代品,对其他学生实施了“控制”,对其他学生的自主造成了侵犯!
课堂展示应突破的六个瓶颈
“展示”作为高效课堂的核心环节,在课改中的价值日益凸显,大家普遍地认识到,生命以展示而自信,课堂因展示而精彩。
然而,在课堂“展示”环节的具体操作中,我们时常发现一些细节不够规范,以下六个瓶颈应予突破。
一、版面浪费
黑板,作为课堂的传统媒介资源,按照高效课堂的课堂常规,一般都需要设置三面黑板。
不少高效课堂实验校,也都纷纷效仿杜郎口在教室中添加了黑板,但是,由于对黑板的价值缺乏认识,黑板版面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
尤其是随着多媒体的使用,黑板的价值越发容易被人忽视。
在高效课堂中,黑板是学生展示的舞台,是学生学习成果分享的荧屏,是学生绽放自信的田野,是学生实践创造的阵地。
高效课堂的密码之一就是:把学的“黑箱”,变成展示的阳光。
“说一说”,总不如“写一写”来得实在。
谁如果能把学的实况用黑板加以“转播”,其效率自然会得到强化。
什么时候看到黑板不用就心疼,这时候,你对黑板的价值的认识就到位了。
高效课堂规定,每组至少一个展位,一个展位每节课至少要用一次。
不用黑板可以定义为教学事故。
为确保黑板利用充分,建议用以下工具对黑板利用率进行专项评价。
黑本利用率=实际使用展位/总展位。
二、念展念答
课堂的本质在于内化和外化的统一。
内化的充分才会有外化的潇洒。
我们时常发现在课堂展示过程中,有些学生或依据导学案照本宣科的念,或面对黑板自言自语的说。
我们把这样的展示称之为念展念答。
而且,念展念答已经成为课堂的顽疾。
念,其实依然是从“外”到“外”的过程。
内化的“黑洞”,就是效率的“黑洞”。
课堂上,如果没有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意识,内化就一定
不会彻底。
念的本质在于文本依赖。
有依赖,思维就不会顺畅,表达也就不会流淌。
三、零性展示
所谓零性展示这里专指一种展示的误区:有些课堂,片面理解全员展示,不惜把系统的知识模块机械的化整为零,变成一人一句的接龙串词。
全员展示的本质是全员参与。
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展示成果代表的是小组团队集体的智慧。
全员展示还有一个潜台词是人人都能展示。
至于究竟谁能进行课堂展示,最好的办法是用数学的随机抽样确定。
展示机会的全员均等是一种机制。
四、缺乏规范
杜郎口中学课堂展示歌大家都比较熟悉:“我自信我最棒,聚焦点处来亮相。
胸挺直头高昂,面带微笑喜洋洋。
嘴里说心中想,脱稿不再看师长。
吐字清声洪亮,嗯啊口语别带上。
一握拳一挥掌,肢体语言能帮忙。
展示完忙退让,褒贬评价记心房。
”熟悉这段话很容易,做出来并不容易。
有些课堂不讲展示规范,只关注内容和环节的推进。
学生不规范的展示习惯,是教师在课堂上一再容忍不规范展示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
制定明确的展示规范要求,培养学生规范展示素养,强化展示规范评价,是突破这一瓶颈的有效途径。
五、时间失控
以展示课为例,展示环节一般用时30—35分钟左右。
如果再分配到6个组,一个小组也只有5、6分钟的时间。
除了板演可以共享时间之外,其余时间都要线性延展。
所以,时间失控在实验校屡见不鲜。
要想时间不失控,就得从细处调整。
板演用时一般不应超过5分钟。
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的板演速度。
板演的量要与分配时间匹配。
学生讲解一般提倡1分钟表达(1分钟,200字),最多3分钟。
纵是完不成,展示也应停。
这样一是可以倒逼展示准备更充分,二
是能够确保展示时间的均衡。
六、形式单一
一般的课堂上,展示除了板演就是讲解,展示形式过于单调。
高效课堂追求生命的狂欢。
单一的展示形式成了生命狂欢的瓶颈。
要促成展示形式的多样化,一是导学案上要有预设和指导,二是课堂要进一步开放,三是要有展示形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