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内科疾病的临床经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内科疾病的临床经验
一、内科疾病及治疗方式简介
内科为医学科属,包括了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内分泌科,血液内科,传染病科,小儿科等等。

内科学也是临床医学的一个专科,几乎是所有其他临床医学的基础,亦有医学之母之称。

内科学的内容包含了疾病的定义、病因、致病机转、流行病学、自然史、症状、征候、实验诊断、影像检查、鉴别诊断、诊断、治疗、预后。

内科疾病的种类多,内科急症起病急、病情发展快且严重,而内科慢性疾病的病程长,均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在临床中,西药治疗一般是内科疾病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是针灸治疗内科疾病也有着西药治疗不可比拟的好处,可以免去西药对身体的副作用,或者药物对内脏的刺激作用。

内科病证作为针灸疗法的适应症,其临床研究一直备受医学界关注,临床研究的病种数达几百种,一般的针灸专业的教材收入运用针灸治疗的内科病证有几十种。

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即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针灸治疗学》为例,包括附病在内的共有47个病证。

二、针灸治疗疾病的现状
针灸治疗疾病在历史上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曾经有过很辉煌的发展历程。

但是,近些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影响下,针灸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退和衰弱现象,根据文献报道,无
论城市和农村地区,这种情况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那么针灸萎缩的背后一定有诸多原因存在,目前文献研究和报道临床针灸服务发展的文章比较零散,并且多为叙述性报道,缺乏客观的评判依据。

鲜见通过收集临床调查统计资料分析针灸服务目前生存状态和发展趋势的研究。

对近十年来针灸治疗内科病证的文献进行分析,以了解内科病证用针灸治疗受到关注的程度。

查阅了中国知网里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0日发表在国内医学网上的有关针灸治疗内科病证的文献,将其分为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文献和叙述性文献,确定其系数,以关注指数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内科病证单个病种关注指数排在前三的是中风、面瘫、眩晕,分别为2554、1425、959,关注指数排最后三名的是狂病、阳强、瘿病,关注指数为0。

系统分类以肝胆系统关注指数最高为3312,气血津液系统关注指数最低为31。

结论近十年来内科疾病的各个病种的关注指数有很大差异,其中单个病种针灸临床研究以中风、面瘫、眩晕最多,而狂病、阳强、瘿病最少。

系统分类针灸临床研究以肝胆系统最多,气血津液系统最少。

为明确针灸治疗对内科疾病的适应性及治疗范围而进行临床研究,介绍了在内科住院治疗患者接受针灸治疗的实际情况,并报告了运用针灸治疗内科疾病的作用及目的。

三、内科住院患者的动态调查
(一)、2003-2014年内科住院患者中接受针刺治疗的共1285
名。

每年实行针灸治疗者占年住院患者总数的15%~16%左右。

年龄分布情况,以60~70岁为最多,50岁以上者占86%,主要对象是高龄者。

(二)、接受针灸治疗患者中最多的疾病是脑卒中后遗症,其次为糖尿病(以脑卒中后遗症的偏瘫、糖尿病神经损害的并发症为治疗对象),第三是帕金森氏病,第四是带状疤疹,第五是支气管性气喘。

针灸治疗对象最常见的症状有肩凝、腰痛,其后依次为麻木、上下肢痛、胸部痛、偏瘫等。

四、针灸治疗的方法与治疗方式
治疗方法根据病情及治疗目的可适当地选择:以西洋医学理论为基础的治疗、以东洋医学理论为基础的治疗、二者相结合的治疗。

治疗方式有单独使用针灸治疗和与西洋医学并用两种,其中对内科疾病以与药物疗法并用为主,前者使用较少。

五、针灸治疗的前景
针灸治疗的适应症较为广泛,可对内科多种疾病进行治疗,如糖尿病、胃痛、哮喘、呃逆等,且操作方法简单、经济有效,在短时间内可见到效果,另外针灸治疗的副作用极少,可联合其他方法进行治疗内科疾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针灸疗法依据中医诊疗方案对具体病因进行寻找,对疾病具体性质进行确定后,采取相应的穴位进行治疗,可以达到平衡阴阳、脏腑功能等效果。

并且对于内科疾病,采用西医药物治疗时将产生许多不良反应,对患者身体具有一定的伤害,针灸治疗能够有效减轻和消除患者的疾病痛苦,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