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因: 1949年国民党退居台湾,建立政权,造成人为分离 阻挠统一的因素: 台独分裂势力 共同心愿: 盼望祖国早日实现统一
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新中国成立伊始的: 毛泽东的三条外交原则: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 一边倒 周恩来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 外交成就: 1971年10月,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改革开放的作用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含义:
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 主义,港、奥、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出发点: 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提出: 邓小平
实践: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意义:是中国人民洗雪百年国耻的盛事,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台湾问题
地区冲突
基本态势: 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发展主题
含义: 发展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问题,即南北问题
表现 :
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南北贫富差距扩大; 落后、贫困、危机、债务困扰着发展中国家
原因 历史原因:源于西方殖民者的殖民侵略
现实原因:不等价交换、债务危机
对策 推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的重大曲折
1958年 “大跃进”和“人民公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对建立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
主要做法: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共产风、大炼钢铁
后果:
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造成重大损失
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
意义:
中国从此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
改革开放
改革
农村(首先展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意义? 城市: 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开放
沿海地区(首先推行) 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吸收外国2资001本年,中学国习加国入外世的界贸先易进组技织术----和-中经国营经济管走理向方世法界. 对外开放作用?
• 主要做法: “破四旧”、贴大字报、开批斗会
•
重大事件:
1971年,林彪出逃,机毁人亡 1976年,粉碎“四人帮”
• 后果:
长达10年的内乱,中国的民主和法制遭受严重践踏, 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深受迫害
第三课 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召开
内容: 1)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路线(思想上) 2) 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政治上) 3) 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组织上)
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9年中美建交
新时期外交新内涵: 独立自主 和平共处, 不与任何大国结盟
和平主题
第四课 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
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
两极结束→向多极化发展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欧洲加快了一体化进程
发展经济,祈盼和平的呼声高涨, 维和力量壮大
冷战结束后,矛盾凸现 恐怖主义给世界带来严重威胁 (影响和平的主要因素)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又有新的表现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根源:不公正 的国际经济秩 序没有改变
解决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根本措施: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谢谢了解!
2004年9月24日
第15页